西湖公園有意恢復「鐵拐李」石雕 七旬木雕藝人自薦

2021-01-18 福州新聞網

象園木雕老藝人葉祖應在做木雕。

  福州新聞網8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綦芬/文 楊勇/攝)福州晚報3月份報導了熱心讀者葛椿建議恢復建於民國、毀於「文革」的西湖石雕「鐵拐李」的消息,引起了有關單位和許多市民的關注(《「老福州」想恢復西湖「鐵拐李」石雕》)。不少讀者來電贊同恢復西湖這一處歷史文化景點,有的還提供「鐵拐李」的線索或老照片。聽說西湖公園管理處有意恢復該景點,有的讀者還推薦老藝人來幫助還原這一歷史文化景點。

  律師黃先生和畫家郭先生均推薦了省級非遺項目福州象園木雕工藝的老藝人葉祖應。「老人76歲,他的鐵拐李和達摩刻得很好,我家就收藏有他的作品。他的兒子是學院派象園木雕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葉國強。老人看了福州晚報的報導後,讓我幫助聯繫記者。」黃律師說。

  記者應老人之邀,到他家一探虛實。他將得意之作一件件拿出來:有《苦行僧》、《鐵拐李》、《仙巖靈猴》筆筒、《福祿壽喜》、《弘一法師》、《劉海砍樵》、《李清照》等近10件,全是黃楊木刻,運用了圓雕和鏤空等手法,其中古典人物居多,僅苦行僧、鐵拐李就有四五尊,或立、或坐、或臥。苦行僧瘦骨嶙峋,老壽星慈眉善目,眾猴活靈活現。「我鐵拐李刻過10多尊,光立像就有五六種。我的雕刻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別人刻不好的地方,我要改過來。」老人一口福州話,嗓聲洪亮。

  老人珍藏的一尊立像鐵拐李,讓記者愛不釋手。它高10多釐米,寬5釐米,重半斤多。「鐵拐李」身穿破袈裟,背著葫蘆,拄著杖,歪著頭,笑呵呵,人物刻得傳神、精細,連細節都不放過。「鐵拐李」的絡腮鬍、腳趾甲、樹瘤都刻出來了,直徑二三毫米的樹根狀拐杖,根須與杖之間的微孔都歷歷可見。它的底座更是與眾不同,「盤根錯節」。

  「我雕底座與雕人物一樣花心思,甚至比雕人物還花工夫,為的是錦上添花。」這麼小的鐵拐李立像不能用刀斧砍,完全靠手工一刀刀鑿出來。常常是刻三尊要丟兩尊,因為木頭是夾在兩膝蓋間鑿,稍不小心打滑了,拐杖就刻斷了。老人的膝蓋常被木頭頂出血來。

  木雕的工藝流程分為選材、去皮、畫樣、雕刻(包括粗胚和細工)、修光、磨光、上色和打蠟等步驟。從選料到雕刻,老人自己做,修光和磨光分別僱人做,上色和打蠟由老伴鄭敬英完成。上述這尊鐵拐李,僅雕刻就要花一周時間,用30多把刀,全部作品完工要一個多月。

  葉祖應20多歲起先後師從福州象園派木雕大師徐炳釵和阮寶光,學刻動物和人物,從藝至今有50多年。他擅長刻苦行僧、鐵拐李、福祿壽喜等古典人物,以及蜻蜓、蟬、螃蟹和筆筒等題材。以前一天刻到晚,如今他76歲了,一個多月前才做的膽結石手術,但仍每天刀耕不輟。他每天凌晨2點多起床靜坐3小時,這是他能承受這個力氣活的保證,也因此很熟悉坐佛的雕刻。最近福州酷暑,他仍每天清晨6點多就坐在陽臺,刻上3小時。

  老人作品獲獎多,也受到收藏者的喜愛。他的《福祿壽喜》在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評選中獲特別金獎,2003年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李清照》《參禪》《助人為樂》等作品連續在福州市第9屆、10屆、11屆工藝美術「如意獎」大賽上獲獎;他的角雕作品《柳蟬》《蜻蜓》在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作品評選活動中獲獎。

  「現在福州象園派木雕很少人做了。人總會死,但作品可以留下來,我想多給世人留下作品。這次手術後,我這種想法就更迫切了。我想在收刀之前『承包』西湖鐵拐李石雕。」老人說,他年紀大了,不能爬上爬下了,但他會邀請石雕老藝人一起設計,並指導石雕工人來雕刻。「這是讓全福州人民看的東西,我保證把它完成好。」據悉,老人近期將到西湖公園,與公園管理方具體商討此事的是否可行。

相關焦點

  • 故事:鐵拐李行善
    鐵拐李行善一位穿著破衣爛衫的矮個子在街心跳著叫罵。  臥倚在大門口的鐵拐李把最後一口粥喝掉,又伸出長舌頭把破碗底兒舔乾淨了,這才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他盯著嘴歪眼斜的矮個子,問:「你是誰?我沒有得罪你吧?」  矮個子厭惡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說:「臭叫花子,沒你的事兒,滾開,我二毛是來找大毛算帳的。」
  • 民間故事:鐵拐李悟道成仙
    鐵拐姓李,名玄,生來根骨清奇,身材魁梧,面貌秀氣,心神宣朗。年輕的時候就不理家事,自覺天地人生都是虛幻,七情六慾、富貴功名,都是身外之浮雲。
  • 他與「八仙」中的鐵拐李有關
    根據這個語句,鐵拐李應該被稱為「李凝陽」。如果他和赤松在子同時期,他應該在神農時期。後世有記載,此「任神氏」改名為李凝陽後,遵循老子的修行而成仙。老子生於春秋時期,所以鐵拐李又成了春秋時期的人。別擔心,還沒結束。有一本古籍叫《續文獻通考》,還有一句話:他叫李鐵拐,或者叫洪水,又叫鐵拐。在市場上當乞丐很便宜。
  • 電視劇《蓬萊八仙》熱拍 趙毅演繹喜感鐵拐李
    趙毅飾演鐵拐李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著名導演黃健中執導,黃維德、趙毅、李倩、徐海喬、駱文博、李志希、彭敬慈等主演的大型古裝神話劇《蓬萊八仙》正在緊張熱拍中。曾在《激情燃燒的歲月2》、《新燕子李三》、《大宅門》等熱播劇中均有精彩表現的內地實力派明星趙毅化身八仙之一鐵拐李。作為八仙之首,鐵拐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隨著拍攝工作的推進,趙毅對人物充滿喜感的演繹更使得該劇亮點十足,趣味多多。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鐵拐李卻是個瘸子。他為什麼不先把腿治好?
    在八仙的故事裡,鐵拐李瘸腿拄拐,一臉絡腮鬍須,像個丐幫幫主。他為什麼排第一?可以說,其原因很多。八仙過海的傳說,早已深入人心。在八仙之中,得道最早的就是這個鐵拐李。可是,鐵拐李卻是個瘸子。按理說,鐵拐李的神通也頗為了得,為什麼不先把自己的腿治好呢?簡單點說,自然是有目的的。
  • 重慶潼南發現的百年老屋,斷垣殘壁間石雕木雕精美,有沒有價值?
    渝帆在現場看到,老屋雖破,但一些木雕卻依然精美,雖然寓意看不太懂,但無論是雕工還是木料本身都屬上乘,比很多仿古建築上的雕塑顯然更有年代感。據當地朋友介紹,這些老屋的主人大多受益於新農村的政策,在統一規劃的區域修建了新房,有的則在城裡安家落戶,所以這片老房子便被人們拋棄了。
  • 從青田石雕到泰順石雕——雕出自己的品牌
    鄭道全《大海精靈》儘管溫州石雕有歷史,有規模,從業人眾,名家輩出,老藝人名滿天下,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的工藝美術學校也培養了一批的石雕藝術人才,他們多有成就,至今仍然活躍在溫州石雕界,但是由於歷來溫州石雕都以青田石雕而稱述,溫州石雕名氣反而淹沒了。
  • 八仙過海中的四位神仙,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何秀姑
    01八仙中的第一仙「鐵拐李」鐵拐李,民間傳說為八仙之首。 有本介紹神仙的書籍,名為《歷代神仙通鑑》中曾記載。鐵拐李本來長得十分魁梧,相貌堂堂,修煉於碭山巖穴中,會使導出元神法術。 但是有一次行「元神出殼」法術,要去往千裡之外的華山。他叮囑自己的徒弟們,看好他的身體七天。 結果他的徒弟,家中有急事,在第七天早上就把鐵拐李的肉體焚燒了。 幾日後,老鐵從華山回來,發現自己沒肉身了。
  • 公園青石天鵝石浮雕-廣州石雕天鵝雕塑訂製
    公園青石天鵝石浮雕-廣州石雕天鵝雕塑訂製天鵝是一種常見的雕塑,天鵝屬於石雕的一種。靈鑫雕塑認為:每一款天鵝都具備著特別的含義。在承接天鵝之前。首先購買色調好的石頭。公園青石天鵝石浮雕-廣州石雕天鵝雕塑訂製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比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新石器時代的石製品許多都具有能夠引起人們視覺美感的點、線和輪廓,它們再現在裝飾形式上,便構成了前所未見的幾何藝術語言的系統。
  • 海波隨筆|從手藝人到守藝人,東陽木雕一日行有感
    二十七年前,我曾到東非地區生活過一小段時間,那期間在當地收藏了60餘件非洲木雕、石雕,後來回國時無法攜帶,只能將它們留在肯亞的首都奈洛比,一放便是至今。年代久遠,聯繫方式遺失,每每想起,總是感慨萬千,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找到它們、帶回它們。
  • 最新一期RM,李光洙(鐵拐李)回歸,切條糕,牙齒笑掉!
    在MBC《穿透屋頂的Highkick》中飾演自食其力的大學生光秀,是在劇中以李順載(李順才飾)為中心以外存在的人物,在MBC《同伊》中飾演的英達是黃主簿(李熙道飾)的搭檔,也是救活喜劇情節的特別有趣的角色。即使是這樣虛幻的角色不論何時也敵不過他自己特有的瘋狂存在感。他初登場的通信企業廣告中,許多工大生中他無表情的臉讓人記憶深刻。通過好幾篇這樣的作品和自信的形象,名字等也被大眾確切的熟知。
  • 黃金海岸,世界石雕之都,福建惠安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惠安是閩南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以惠安女獨特民俗及石雕而聞名,素有「海濱鄒魯」、「雕藝之鄉」、「世界石雕之都」等美譽。惠安海岸有黃金海岸之稱,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境內還有北宋洛陽橋、明代崇武城等名勝古蹟。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惠安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臺灣牛耳石雕公園——是當地的素人雕刻家──林淵先生所設立的
    牛耳石雕藝術公園位於南投縣埔裡鎮,佔地廣闊,是當地的素人雕刻家──林淵先生所設立的,園內隨處可見充滿原始風味的石雕作品,精雕細琢的手工,令人稱奇;此外公園中還有其它設施,如魚池、神木、涼亭等,全是一派寧靜、恬適的氣氛。
  • 八仙故事:醜婦變美女,妄想嫁皇帝,鐵拐李略施小計,惡徒遭懲斃
    比如鐵拐李,他智懲劉知府的故事,就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個神話小段。話說鐵拐李有一日來到了杭州,聽說這裡的劉知府為害一方,便決定收拾他一番,但如果直接靠自己的仙術對付凡人,是犯了大忌的,所以,鐵拐李只能用智慧讓劉知府自掘墳墓,這樣才是合理合法的為民除害。
  • 果親王在線直播、鐵拐李創業賣刀……這個寶藏紀錄片讓古畫「開口...
    鐵拐李PK「奇葩」甲方 在《礪劍圖》中,八仙過海裡的鐵拐李開啟了賣劍的創業之旅 此後,鐵拐李工作室還收到了新的訂單,然而「甲方爸爸」卻一天要改800遍需求,還非常刁鑽反覆,那些在工作中遇到的甲方行為全都別鐵拐李也碰上了
  • 四年級作文:遊小西湖公園
    在周末,寫完作業閒得沒事幹,我就去小西湖公園玩。在門口買了票後,我就進了公園。看!草坪上的花兒爭奇鬥豔:有和平的紅色,有自然的藍色,還有醒目的黃色,真漂亮!公園裡的花壇裡沒有一點兒垃圾,環衛工作做得很好。
  • 有些想念德州新湖舊景了,湖邊美女石雕前有你傻傻的鏡頭嗎?
    那時候和石雕美女拍照可是要跳過一個個石盤的呢?膽子小的還沒機會近照呢。德州原來有很多小池塘(本地叫海子)。後來將這些水塘開挖成一片形成的人工湖。經幾代德州人幾十年的建設,新湖也是日新月異。風景也越來越多,偶爾也會勾起兒時的回憶!還記得西湖邊上那幾個有數的經典風景區,一個是湖邊的石雕天鵝,一個是那個石雕美女,還有就是假山了。
  • 「五一」小長假,西湖景區實施單雙號限行!西湖各收費景點恢復收費...
    來源:【錢江晚報】「五一」小長假,西湖怎麼玩?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發布消息—— 「五一」期間,西湖景區收費景點將實行「實名預約購票」措施,各收費景點按照公園(景點)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控制遊客流量。
  • 看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福州木雕、壽山石雕、莆田木雕、建窯黑瓷、德化白瓷,還有軟木畫、柘榮剪紙、畲族刺繡和銀飾等於8月底亮相國家博物館展廳。華美生動的金漆木雕、面容風趣的木偶、姿態幽默的龍眼木雕、造型逼真的壽山石雕、精緻傳神的剪紙、多彩靈秀的畲族刺繡等都體現著藝術家對生活細緻入微的體察。蘊含七彩之光的建窯黑瓷、純淨典雅的德化白瓷、巧奪天工的軟木畫、絢爛瑰麗的漆器等反映著藝術家對工藝極致的追求以及對藝術表達的思考。
  • 木雕藝人何紅生:小身軀裡的大夢想(5)
    新華社照片,麗江(雲南),2020年12月19日木雕藝人何紅生:小身軀裡的大夢想12月17日,在雲南省麗江市束河古鎮,何紅生展示上海世博會頒發給他的證書。1999年,何紅生結識了一些木雕手藝人。他發現麗江當地的木雕作品較為同質化,缺乏創新。於是,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他決心自己創作圖樣,打造獨具一格的木雕作品。為了汲取靈感,何紅生開始學習東巴文字,並收集納西文化中的神話、典故。他購入了自己的第一套刻刀,從最基礎的技藝開始練習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