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聲稱有內部關係可拿「學籍」 詐騙20多人90餘萬元 有的學生...

2020-11-18 東楚網

  
  讀完4年「大學」,拿到了「畢業證書」,學信網一查學籍信息不存在,拿的是假證書,讀了4年「名校」的楊同學(化姓)才知道自己受騙了。與她有同樣遭遇的還有二十多人。
  今年35歲的袁某打著武漢某名校的招牌,謊稱可以幫助高考失意的學子,通過內部關係讀書,畢業時可拿到統招本科畢業證書。記者昨日從洪山區檢察院獲悉,袁某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8萬元。
  考生放棄二本讀「名校」結果上了假大學
  2016年夏天,小朱(化名)高考結束後為了填報志願,在某招生平臺上註冊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過了沒幾天,小朱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的工作人員聲稱自己是武漢某名校工作人員袁某,他說小朱的分數不夠上該校,但可以通過內部關係到該校讀書,需每年交15600元的學費,可和統招生一樣享受該校的圖書館、食堂和其他教學資源,畢業時拿到該名校統招本科畢業證書。
  小朱早已填報了一所二本財經高校,後確定被該校錄取。袁某又給小朱打來電話並說,通知書已經寄出,9月份小朱可憑通知書入校就讀。
  收到通知書後,小朱和父母商量了一番,想到可以通過另外方式拿到武漢知名大學統招本科畢業證書,便放棄了財經高校,當年9月,小朱乘坐火車千裡迢迢來到武漢。
  袁某到火車站接小朱,帶他到該校參觀,安排他在校園內一處房屋居住,告知這是宿舍。過了一段時間,袁某將小朱送到某地進行軍訓。軍訓過後,小朱經常沒有課上,或者上課時,上課老師表示他並非本班學生。小朱對此產生懷疑,袁某說小朱是特殊關係進來的,老師不知道。
  然而,小朱沒有飯卡、沒有圖書證,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在學校食堂就餐、到自習室學習。每次詢問袁某時,袁某都答覆他們身份特殊,以另類方式記錄在案,需要等一等。
  大一下學期,小朱從袁某處拿到了一張學生證,年底準備回家時,到火車站買學生票,被告知學生證上面的鋼印是假的。小朱這才確信自己被騙了。
  小朱的遭遇並非個案,經袁某介紹,已經完成4年學業的楊同學從袁某處拿到一張畢業證,找工作時被發現是假證,學信網上也沒有她的學籍信息。
  漸漸地,引發越來越多的學生懷疑,紛紛懷疑自己被騙了,袁某也聯繫不上了,遂報警。
  校內租房作為學生宿舍詐騙20餘名學生
  2019年5月8日,袁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到案後,袁某交待,他哄騙學生參加「自考」考試,或者聲稱他們是該高校自考的考生,讓學生放下戒心,承諾過了自考後可拿統招證。袁某說,如果有的學生對課程安排有疑問,會告訴學生上不上課都可以拿到跟該校統招生一樣的學歷證書,並提醒他們身份特殊,不要聲張,在校期間一切事務只能通過袁某。
  為了讓學生們相信自己真的在該校讀書,袁某在該校內一公寓租用了房間當作學生宿舍使用。所謂的課程表,是他根據該校校內課程,隨機安排學生進入其中上課,或者找幾個外校學生在空教室裡為其代課。
  從2015年至2018年,袁某以學費、住宿費、制證費等由,先後騙取二十餘名學生共計90餘萬元。今年9月,洪山區法院判處袁某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8萬元。
  辦案檢察官提醒,學生和家長應當提高警惕,高考通過正規渠道錄取,所謂的「內部計劃」「內部名額」不可信,是否錄取需通過官方招生信息網等正規渠道查詢。另外,網絡陷阱多樣,要謹慎提交個人隱私,不要輕易將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個人信息透露給他人,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挽回損失。

相關焦點

  • 太原一男子聲稱安排工作需要費用「疏通關係」詐騙二十五萬
    我市男子牛某以能幫忙安排他人到國企上班為由,詐騙陳先生25萬元現金。12月21日,萬柏林警方通報,牛某因涉嫌詐騙被和平南路責任區刑警隊刑事拘留。11月底,陳先生向和平南路責任區刑警隊報警稱,他被男子牛某騙了25萬元「活動費」。
  • 手機「靚號」成誘餌 男子「空手套白狼」詐騙30餘萬元
    然而利通區一男子便利用這一心理打起了「空手套白狼」的主意近日,利通區公安分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以辦理「手機靚號」為由,詐騙其和多名朋友30餘萬元。據小麗回憶,其於2019年年底認識了一個名叫閔某的男子,閔某告訴小麗自己有朋友在移動公司上班,能辦理手機靚號,價格特別合適。隨後,閔某給小麗發了一份手機靚號單,其中尾號「8888」的手機號吸引了小麗的注意力。閔某告訴小麗,靚號的辦理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提供身份證正反面照片,預存5000元,即可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
  • 免考試就能拿駕照?齊齊哈爾一男子詐騙百餘人
    免考試就能拿駕照?齊齊哈爾一男子詐騙百餘人 2020-12-21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籌集賭資 90後女子謊稱有現貨口罩詐騙200餘萬元被批捕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因沉迷於某境外賭博網站,90後女子馬某某為籌集賭資,利用疫情期間物資緊缺的特殊情況,在朋友圈謊稱有大量現貨口罩、防護衣等防護物資出售,多人信以為真打款定購,馬某某先後騙得200餘萬元用於網絡賭博。
  • 男子原價買加油卡低價賣 「釣魚」詐騙152餘萬元
    東北網12月10日訊 (郝帥 記者 包海多)男子原價購買加油卡,低價賣給他人博取信任,靠此方式「釣魚」詐騙152餘萬元,近日,該男子被警方抓獲歸案。5月13日,哈爾濱市公安局松北分局接到居民吳先生報警,稱其在購買加油卡時被騙人民幣152萬餘元。接警後,松北分局中源大街派出所立即開展調査。經深入調查,偵查員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韓某洋,並將其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訊問。訊問中,韓某洋拒不交代犯罪事實,同時因該案件資金流向複雜,證據不充分,導致案件偵辦工作陷入困境。
  • 14人冒充女大學生網聊詐騙200餘萬元
    警方初步查明,該團夥成員自2018年開始,冒充全國二三線城市大學女生,以約會見面、吃飯娛樂甚至陪宿為由,利用甜言蜜語誘導網聊對象有償投票、送禮物、發紅包,對杭州、青島、北京等地數千網友實施詐騙,涉案金額200餘萬元。目前,該團夥1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 「能人」謊稱可辦上學,詐騙300餘萬元
    兩位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正心急如焚地「找關係」,而所謂的「關係」黨齊,涉嫌詐騙300餘萬,其實已經被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事拘留。今年7月份,趙女士和董先生的孩子同在一個教育機構上補習課,兩人在一次談話間都希望孩子能進入名校。此時,培訓機構的老師任飛聽見這段對話後,突然想起自己曾在酒桌上認識的50多歲的祝傑,他曾誇口在教育界人脈很多,關係網很大。
  • 註冊10餘個微信號 德陽一男子冒充公職人員「賣」口罩詐騙多人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4日訊(高小敏 曾可嘉 記者 周鴻)在疫情最嚴峻的時間段,一男子竟註冊了十幾個微信號,並冒充公職人員在多個微信群裡發布虛假口罩信息,利用防疫物資緊缺四處招搖撞騙。4月24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獲悉,該局破獲一起冒充公職人員售賣口罩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並查明劉某牽涉多個微信群,共涉及二十餘名受害人。  今年1月下旬起,德陽本地多個微信群出現有人賣口罩的信息。有意思的是,當買家私信詢問購買事宜時,這些不同微信號的賣家卻作出十分相似的回覆,稱自己是向抗疫一線運送捐贈防疫物資的某公職人員。
  • 註冊多個微信號「賣」口罩 男子詐騙多人被抓
    近日,記者從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了解到,該局刑警大隊民警破獲一起冒充公職人員售賣口罩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並查明劉某牽涉多個微信群,共涉及二十餘名受害人。據辦案民警介紹:今年1月下旬起,德陽本地多個微信群當中開始有人自稱有渠道找到最緊缺的防疫物資-口罩,但這些群裡售賣口罩的微信號卻並不相同。
  • 熱戀兩年的「女友」竟是一名演技高超的詐騙男,男子累計被騙300餘次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向清順 通訊員董宏祥方苑)男子通過一家徵婚網站認識了一名「女子」,兩人很快陷入熱戀中。雖然兩人並未曾見面,兩年來,男子卻向「女友」轉帳大小紅包300餘次,累計詐騙金額超過20萬元。落網後,男子才恍然大悟,自己傾心的女友竟是一名男子。
  • 男子接到一個「快遞退賠」電話 被詐騙50餘萬元
    10月24日,四川自貢市民江先生接到一個所謂的快遞退賠電話,而後被邀請進入一個「退賠」QQ群,在與對方進行了大約3個小時語音通話後,原本是對方「辦理」向江先生退賠100餘元的業務,最後卻成了江先生在對方的「指揮」下,先後14次向多個陌生帳戶轉款共計50餘萬。等回過神來,江先生已經被踢出了QQ群,他當即以遭遇電信詐騙為由向110報案。
  • 謊稱可租公租房詐騙千餘人一千多萬元 - 人民法院報
    本報訊 (記者  周瑞平  通訊員 趙西雙  蔣加磊)以能申請公租房為由,收取申請人申請費,然後冒用住建部門的名義給申請人發送簡訊告知通過審核,詐騙1000餘人,詐騙金額高達1166萬餘元。
  • 有多名太原市民上當!假孕婦「碰瓷」 ,訛詐20餘人!
    有多名太原市民上當!假孕婦「碰瓷」 ,訛詐20餘人!不一會兒,又來了兩個人,聲稱自己是「孕婦」親屬,他們一方面不斷詢問「孕婦」的傷勢,另一方面不斷埋怨劉女士騎車不遵守交通法規,造成如今這一後果,要求劉女士支付6000元,即可私下解決問題。慌亂中,劉女士連聲答應,支付給對方6000元私了。回家後,劉女士冷靜下來,感覺事有蹊蹺,於是趕緊報了警。接警後,公安杏花嶺分局刑偵大隊抽調警力開展初查。18日,警方正式立案偵查。
  • 醫療器械廠「內部員工」賣口罩?鄭州男子被騙42.6萬元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高發多發。2月25日,鄭州警方通報了疫情期間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情況,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佔刑事案件立案總數的20.81%,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發生多起以網絡售賣口罩等新手法實施詐騙的案件。
  • 廈門連抓90多名男女!多窩點被搗!竟偷偷幹噁心勾當!你家人可能牽涉其中
    一個可惡的詐騙團夥,作案20餘起,終於被同安警方在一賓館內抓獲搗毀!同安西柯一超市店家湯女士回憶,3月18日中午12時45分許,兩陌生男子駕摩託車來,二人輪流進店買小數目價格東西,以拿100元找零錢的方式騙走900餘元。接警後,調取店內視頻發現,兩男子拿兩瓶「紅牛」飲料價值12元,張口就說有急事,催著結帳。男子將百元鈔晃了一會後,又揣了回去,掏出兩元零錢塞進湯女士手裡。男子一直催促找錢,很急,製造緊張氣氛。
  • 無業男子冒充警察詐騙5萬餘元被抓
    東北網12月24日訊 (李巨成 記者包海多) 無業男子冒充警察,以替他人辦事、辦工作為由進行詐騙,現警方已核實案件3起,涉案金額5萬餘元。近日,該男子被雞西市警方抓獲。警方訊問犯罪嫌疑人丁某君。圖片由警方提供近期,雞西市公安局滴道分局相繼接到三起報案,被害人稱有人以替辦事、辦工作的名義詐騙自己的錢財,這三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是一名叫「丁立峰」的男子,「丁立峰」還聲稱自己是雞西市公安局某單位的警察。
  • 廣州增城兩男子被拘 謊稱能幫人入職汽車工廠詐騙多人
    11月11日凌晨,在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朱村派出所,一名穿著橙色T恤的男子被幾人扭送進派出所大堂。近日,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抓獲2名以幫人介紹工作為由實施詐騙的嫌疑人。  「靠譜」!不能入職全額退介紹費  這年頭,找工作不容易,一些知名企業工作環境好、收入穩定,不少人都削尖了腦袋想擠進去。
  • 迷上網絡賭博不可自拔,銀行信貸員詐騙500餘萬元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酒泉肅州區人民法院判決,一名銀行信貸員因迷上網絡賭博,詐騙錢款共計500餘萬元,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  據馬某供述,2018年3月份,其高中同學通過微信發消息說他在一個名為「巴xx」的賭博網站上賺了20多萬元,馬某剛開始並沒有興趣,但該高中同學此後一直發送各種賺錢截圖。
  • 詐騙網友20多萬元
    廣州增城一女子為還賭債,竟冒充國際律師,以提款限額、需要看病等理由,騙取他人20餘萬元。近日,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抓獲涉嫌詐騙的女子賴某。 2019年10月初,在增城區居住的女子賴某在某音樂社交軟體認識到孫先生,她向孫先生提出,因為孫先生在唱歌方面很有天賦,她希望在線上拜孫先生為師,學習唱歌,兩人隨後便成為了師徒關係。賴某自我介紹時並沒有說真名,且說自己是一位美籍華人,職業是一名國際律師。就這樣,兩人在線上經常交流討論音樂和唱歌方面的問題,關係越發密切。
  • 「土豪哥」先後借款20餘萬元 四處行騙再落網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12月17日訊(泉州晚報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小能)網名為「土豪哥」,並自稱是兩家酒店的老闆,人脈關係廣,能幫人辦事情。不過,這個「土豪哥」卻會以沒錢買機票、沒錢修車為由找好友借錢。其實,該「土豪哥」就是一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