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關注後記得加星,這樣你也能看到更多的露營相關推送了 ~
距離第一次寫準備露營的文章差不多一年了,趁著暑假來整理歸納一下。
1. 無痕山林
2. 不想買太多裝備,不如先嘗試Glamping
3. 露營可能會讓你不舒服的地方。。。
4. 露營的準備清單
5. 其他的小tips
到戶外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疫情全球亦是如此。google trend 顯示 2020 camping 的搜索比前幾年多了10%。今年雖然各個國家陸續解封,camping的魅力依舊,搜索量跟去年夏天不相上下。到了戶外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戶外活動,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戶外活動的:
1. 無痕山林七原則
無痕山林七原則是 Leave No Trace 機構提出的,旨在給所有的戶外活動者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框架。這裡的戶外不僅僅是指遙遠的森林,也可是公園,甚至自家的花園。
更加詳盡的介紹和舉例,有興趣的朋友請閱讀Leave No Trace官網。(官方網頁 https://lnt.org)
出發前做好充分的規劃和準備 (Plan Ahead and Prepare):提前做好充分的旅行規劃和準備, 一方面有助於旅行者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減少對目的地的破壞。比如:
在可承受的地面上露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戶外活動者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選擇一個合適的露營地點。比如在使用頻率較高的營地上搭建帳篷, 把對植被的影響控制在已經被頻繁使用的區域,避免進一步擴大影響。避免在靠近水和小徑的地方露營,為過往的野生動物提供通道。
如果在露營地, 要遵守他們的相關規定。離開營地時,要確保營地的乾淨整潔。
處理好垃圾(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在戶外,一定安排好三餐,避免產生大量的垃圾。如果沒有垃圾桶,記得把廚房垃圾,如油脂和剩菜打包。隨身攜帶塑膠袋。
物歸原位 (Leave What You Find):離開的時候要把營地還原成來的時候所看到的樣子。比如,為了搭建帳篷移動了一塊巖石,樹枝或者松果,離開的時候請把它們放回原處。對提供某些設施的營地,注意保留好他們,比如生火圈。
減少營火對環境的影響(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營火曾經是烹飪和取暖的必需品。由於營火的過度使用和對木柴需求的日益增加,許多地區的自然面貌已經發生改變。輕型高效的營火爐減少了對傳統營火的依賴。爐具便捷靈活,幾乎可以在任何天氣下工作——更重要的是它們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最適合生火的地方是在配有火圈的營地。保持小火,讓木頭完全燃燒成白色的灰燼。滅火的時候用水,而不是用泥土,因為泥土不一定能完全熄滅火焰。
保護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觀察野生動物的時候要保持安靜。不要為了想要看得更清楚而打擾到野生動物或植物。注意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他們就不會感到不安或者被迫逃離。
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對其他的戶外活動者保持禮貌,會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他們想要的戶外體驗。許多人來到戶外是為了親近大自然。過度的噪音、不受控制的寵物和被破壞的環境會減少大自然的吸引力。所以在戶外要尤其注意你的行為對其他人的影響。比如,耳機可能會比外部揚聲器更合適。
比如,在狹窄的小徑上的一般規矩是,往下坡走的徒步旅行者退到一邊,讓上坡的旅行者輕鬆通過。
2. 不想買太多裝備,不如先嘗試Glamping
對想嘗試露營,又不太確定是否會喜歡這種旅行方式的朋友,建議先嘗試一下營地提供帳篷的Glamping (有興趣的朋友看這裡)。
Glamping 是「魅力 Glamorous」和「露營 Camping」的組合。Glamping 在這裡就是說不需要自己費時費力去準備的露營,帳篷還有露營的相關裝備已經由主辦方安排妥當,我們只需要輕裝出行即可。現在有很多營地都提供這樣的Glamping。比如杭州附近的ABC camping village,北京的天路野奢帳篷, 香格裡拉桃園藏居等等。在英國的朋友們可以直接在coolcamping 或者canopy & stars 網站上搜索。
3. 露營可能會讓你不舒服的地方。。。
戶外露營時,野外的無常的天氣,相對簡陋的設備總會帶來總總不便。但是完全暴露在外的客廳,沒有抽油煙機的廚房,充分釋放了你的視覺,嗅覺和聽覺。坐看風雲變幻也是露營的魅力所在。了解了這些不舒服的地方,可能會打消你嘗試露營的體驗, 也可能會讓你調整策略,做好準備。
帳篷隔音不好: 除了會被小鳥或者其他小動物的聲音吵醒,還會聽到雨水嘀嗒還有大風呼嘯而過的聲音,甚至附近帳篷裡打呼嚕的聲音。這個時候耳塞對淺睡眠人士算是必備物品了。
設施簡陋: 營地可能會提供衛浴設施,但一定要看清楚營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衛生間,有些露營地可能很會簡(原)陋(始),介意的話請一定避免。帳篷裡能攜帶的設備物品也是有限的。不過開始露營後,你會發現除了對大自然多了份敬畏,你的物慾也在降低。
夜晚睡眠的舒適度: 如果直接打地鋪肯定沒有家裡那麼好。不過如果你對睡眠要求很高,選到合適的自充氣床墊,或者不想睡在地上,可以考慮行軍床配自充氣床墊,還是很舒服的。
幸苦的打包裝車: 除了必要的物品(帳篷,睡袋,防潮墊)露營要帶什麼,帶多少都是量力而行的。打包裝車這也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慢慢的我們常備一個裝好零散露營用品的箱子,這樣每次不需要再收拾,簡單檢查之後,就可以出發了。實在裝不下,可以考慮入一個車頂箱,空間充裕一些。
如果一個人在營地,不善於和自己相處的人可能會很無聊:除了生火做飯,圍著篝火發呆。帶上喜愛的書籍和桌遊,約上聊得來的朋友,提前安排一些營地附近踏青的路線會讓休閒露營更充實。
如果確定不太介意以上的問題,比如在戶外露營大清早被小鳥叫醒,半夜被雨水滴滴答答吵醒的話(有次半夜小女兒被大雨吵到了,讓我可不可以把『音樂』的聲音調小一點。我當然回答沒問題:)),恭喜你,就可以準備物品開始露營了。
4. 露營的準備清單
因為已經有一篇文章專門說這個,就只是貼上清單本身。我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調整清單,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出門露營,睡覺和吃飯這兩樣大事尤其需要充足的準備:
帳篷的挑選:不同於野外露營者,大部分休閒露營是直接開車到營地,所以對帳篷自身的重量和體積不會有太高要求。主要參考因素有 1) 帳篷容量, 2)房間數,3)支架結構, 4)地面防潮布, 5)帳篷的材料, 6)防水防風指數。具體可以參考這篇,還有這篇。
睡袋+枕頭:不是越保暖越好。太熱了也會睡不好。所以出發前看看夜晚的溫度情況,然後根據自身睡眠的要求,選擇夜晚溫度落在睡袋的極限溫度和舒適溫度之間的區間。具體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防潮墊: 露營的床墊不僅僅是要起到舒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保溫,防止夜晚熱能從身體散失。所以除了睡覺穿好保暖衣,帶好睡帽,就是要選好床墊了。要不然睡袋再好,保溫效果也不佳。選擇適合溫標或者R值。R值越大說明保溫效果越好。當然了,也可以和行軍床結合增加舒適度。具體看這裡。
爐子:沒有抽油煙機的戶外廚房會很大程度上決定露營的舒適度。1)是否是「長腳的」站立式的廚房,2)需要幾個爐火 3)防風功能如何 4)是否可以調節火苗大小 5)是否自帶打火功能 6)火力大小 7)外觀設計 8)自身重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最近開始用Trangia的爐子,他們有大小兩種尺寸,大的我們家四口很好用,適合圍著一起吃湯鍋、火鍋。
5. 其他的小tips:
初次出發前,一定在家演練一下。比如在家搭一次帳篷。如果方便,還可以把帳篷搭在花園裡住上一晚上。怕麻煩的話,至少把睡袋,防潮墊/充氣床墊放在地板上睡一晚上,看看有什麼需要調整的。特別是氣墊,睡袋,枕頭是否舒服。
冷凍一兩瓶水放在裝食物的cool box裡面,冰化了還可以直接把水喝掉。肉類也可以提前在冷凍室裡放一放,再裝箱。
睡眠要求高的一定帶上耳塞。
預先安排好幾餐,塑膠袋子盒子可以準備好裝零碎的小東西
一定準備露營清單,這樣就不會到了露營地才發現忘帶某些重要的東西,比如打火機,做飯的鍋鏟等等。。引起不必要的不愉快。。
關於孩子們的:和孩子商量好露營的規矩。比如鞋子不能進帳篷,不在帳篷臥室裡吃東西,九點以後不能大喊大叫。
給孩子們安排工作。露營當天,給孩子們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務,不管是幫著搭帳篷,還是從車裡運送物資,都會給他們足夠的參與感。
帶上足夠多的零食。不知道是跟我家有倆小吃貨有關係,自以為帶了很多零食,結果在第一天就耗盡了。當然也可能因為孩子們在戶外活動多,體力消耗大。
借用書籍讓他們更加了解露營。我選了以下三本兒童讀物。另外爸媽們也要注意管理小朋友的預期,告知他們露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比如遇上壞天氣,只能呆在帳篷裡;露營地也不如家裡或者酒店那樣方便。(當然家裡的兩位小朋友還是很喜歡初次露營的經歷,覺得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左邊這本信息量大,適合大一點的孩子(老大八歲很喜歡),右邊故事性很強適合小一點的小朋友。
你會很感興趣的其他文章:
家庭帳篷怎麼選?
那些好看又實用的帳篷都是什麼牌子的?
露營睡袋怎麼選?
露營床墊怎麼選才既舒服又不會冷?
因為新申請的公眾號不能留言,如果大家有問題,歡迎直接在公眾號對話框留言。
如果覺得還不錯,別忘了分享給你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