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旋風、及時雨、玉麒麟,《水滸傳》中的好漢綽號有多野

2021-01-18 網易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歷史大學堂】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由36員天罡星和72員地煞星組成。好漢們個性鮮明、本領各異。命運跌宕。施耐庵為了突出聚義豪傑的光輝形象,破天荒地給每位英雄取了別具特色的綽號。這麼做恰似個人的投名狀,更像群雄的眾生相,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由他人根據某人一方面特徵取的外號,這就是綽號。細品《水滸傳》名位英雄的綽號,以動物為主的綽號多達31個,與「虎」有關的多達10人,與「龍」有關的有4人,與「蛇」和「豹」有關的分別是3人和2人,此外,與「雕」、「獅」、「麒麟」、「馬」、「蠍」,「蛟」、「蜃」、「猿」、「龜」、「鼠」、「蚤」、「犬」等有關的各1人,涉及動物種類有16種。

  《山海經》描寫女媧是「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折射出上古時代對野獸的精神崇拜。施耐庵用動物作綽號,顯然是對傳統動物圖騰的精煉和升華,刻意通過簡單的綽號,傳遞出複雜的人物個性。

  

  

  用綽號形容形體特徵,往往能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梁山泊共有10位好漢用形體作綽號。林衝武藝高強,人品正直,在梁山位列第六。因他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人稱「豹子頭」。天暗星下凡的楊志,因臉上長有青色胎記,留下了「青面曾」的綽號。杜遷身材高大,江湖上有「摸得天」的綽號。

  小說中,個人後天身體美化,也能用作取綽號。小說中,史太公介紹自己的兒子說:「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一番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蔡慶原為大名府的押獄,梁山排名第95位,因生來愛戴花,人送綽號「一枝花」。

  其實,作者還是很調皮。他不只給大英雄閃光,也給小人物留名。《水滸傳》第24回中,「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初次露面,便扣上了「三寸丁谷樹皮」的綽號,預示著自身悲劇的結局。

  

  

  用武器取綽號,說明當事人對某一武器的專長。「大刀」關勝,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精通兵法,慣使一口青龍偃月刀,曾力敵林衝和秦明兩人,實力非同尋常。「雙鞭」呼延灼是宋朝開國名將呼延贊的後人,武藝以雙鞭見長,是梁山108將中第8條好漢。

  「雙搶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金搶手」徐寧等3位好漢,均擅長武器,為梁山聚義立下赫赫功勞。值得一提的是善制火器的「轟天雷」凌振,在其他好漢普遍使用冷兵器的時代,他用熱兵器給自己留下了綽號。武器類綽號看似單一,實則給武俠小說增色。施耐庵深諳其道,堪稱大神。

  

  

  用美稱作為綽號,可以體會到作者對人物的偏愛。「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神機軍師」朱武、「神醫」安道全等4人有幸得到這份垂青。作者以小小的美稱,寫出了百姓對行俠仗義、救死扶傷、智勇雙全等人物的喜愛和渴望。

  

  雞湯文中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水滸傳》中,有14人因性格取了綽號。李逵性急暴躁,魯莽衝動,殺人時,掄起大斧猶如類似「旋風砲」的投石機,故稱「黑旋風」。裴宣曾掌六案孔目,為人剛直,遭到同僚陷害,被迫落草,民間贊他為「鐵面孔目」。

  縱觀整部小說,李逵不但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還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黑旋風」直陳李逵的性格,隨著情節的鋪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對於渲染故事氣氛有必不可少的作用,藉此達到人物和情節雙贏的效果。學者陳忱在《水滸論略》中點評:「李逵不顧性命,不貪名節,殺人以爽快為主,純是赤子之心。」

  

  

  說起個人要素,包括技能、職業、行業、身份、宗教等多方面。「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代表當時盛行的僧教。「神行太保」戴宗、「浪裏白條」張順、「鎮三山」黃信等9人以技能著稱於世。

  「船火兒」張橫、「神算子」蔣敬、「聖手書生」蕭讓、「玉臂匠」金大堅、「菜園子」張青等7人具有明顯的行業色彩。個人要素類綽號共有20人,位列綽號總量的第二位。從中可以看出,梁山聚義的各種英雄大多來自社會底層,相當接地氣。

  

  

  古代名將豪傑通常自帶光環,傍他們的姓名取綽號,一面突顯威武雄壯,另一面暗示自已和名將有著相似的某項技能。例如「小李廣」花榮善射弓箭,他用西漢李廣做綽號,在漲粉之餘,還炫耀自身的射術。

  此外,「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小霸王」周通、「小尉遲」孫新各自對標李廣、呂布、薛仁貴、項羽、尉遲敬德等人,來頭著實不小。有趣的是「病關索」揚雄和「病尉遲」孫立,這裡的「病」並非名詞,而是古漢語中的使動用法,是「使……生病」的意思,和名將聯繫在一起,更讓人膽寒生懼。

  

  

  作者身處元末明初,深受封建迷信和宗教思想影響,用星宿神鬼給人物取綽號,在所難免。在《水滸傳》中,施耐庵給「立地太歲」阮小二、「八臂哪吒」項充、「母夜叉」孫二娘、「險道神」鬱保四、「毛頭星」孔明等16人安上這類綽號。

  再次細分綽號,和神鬼沾邊的有5人,和佛教、道教相關的有5人、星宿相聯繫的有4人,和神話產生的交集有2人。在當時世俗氛圍中,這些涉及到兇神、電母、陰間、星宿等玄幻元素,無疑是恐怖畏懼的象徵,以此作為綽號,能夠拉升個人的叛逆兇悍的指數。

  

  108將的綽號,有67%是正面讚揚,道出了施耐庵對人物的愛恨褒貶。眾好漢通過綽號宣示自身的江湖地位,也體現社會對其個人的肯定,起到雙向認證的身份識別功能。後世文學作品紛紛借鑑這種寫作手法,《紅樓夢》中的「顰兒林黛玉」、「二木頭迎春」、「呆霸王薛蟠」等,《好逑傳》中的「鐵美人鐵中玉」等。高度濃縮的綽號,成為《水滸傳》獨樹一幟的文化符號。

  作者:計白當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苗貝貝 《論<水滸傳>人物的綽號藝術》

  【2】楊傳鵬 《正確理解<水滸傳>中的綽號》

  【3】陳 莉 《<水滸傳>人物綽號文化觀照》

  【4】金 玲 《論<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性格與綽號》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翻拍《水滸傳》,好漢的綽號該怎麼翻譯?
    廣大網友對於美國人拍中國古典名著故事,總是不太放心,甚至有人問,他們不會去找黑人來飾演黑旋風李逵吧?綽號翻譯精確篇《水滸傳》的一大特色,是梁山108位英雄好漢的綽號,具有濃厚的語言特色和文化特色。那麼,在英譯本中,這些綽號是怎麼翻譯的呢?賽珍珠和沙博理的譯本各有千秋,有的綽號翻譯得精準微妙,有的就一塌糊塗、不知所云。
  • 水滸傳108位好漢的名字和綽號-按出場順序
    水滸傳中的108位好漢的名字及綽號,水滸108好漢排名表,水滸傳108位好漢的名字和綽號大全,水滸傳108位好漢的名字和綽號-按出場順序:
  • 水滸傳中唯一沒有綽號的英雄 他沒陪宋江一起死並活到了八十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自從面世一來,他就深受萬千讀者的喜愛,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性格各異卻又獨具特點,每個人物都是那麼的鮮明,比如黑旋風李逵
  • 《水滸傳》人物綽號研究
    如宋江,他在《水滸傳》被提及到的綽號共有四個:「及時雨」、「呼保義」、「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在十八回介紹宋江時說:「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如土!人向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作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
  • 《水滸傳》人物綽號的意蘊
    二是「母夜叉」孫二娘,「母夜叉」是民間傳說中的一種怪物,現多用來形容膽子大、武藝強、性格暴的潑辣女子。三是「母大蟲」顧大嫂。顧大嫂開張酒店,武藝甚好,二三十人近她不得,「母大蟲」是對其本事的褒獎。而在民間傳統風俗中,稱一個女子為「母老虎」,無一例外,都是指其兇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長者包辦婚姻觀。
  • 水滸108好漢,有5個綽號徒有虛名,放到如今,臉皮薄的人羞於啟齒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上一共有108個好漢,而且他們除了本名之外,還都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甚至在讀者中,好些人只記得好漢的綽號,不記得他們的本名。
  • 水滸傳裡最有殺氣的好漢,不是黑旋風李逵,而是敢作敢當的此人
    文/如影隨形」殺氣「顧名思義就是殺人的氣息和氛圍,水滸傳裡的108個好漢,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幾分殺氣,說道水滸傳裡最有殺氣的人,或許大家會一致認同是黑旋風李逵,不可否認,李逵身上的確很有殺氣,但是水滸傳裡最有殺氣的人,並不是李逵,而是敢作敢當的此人。
  • 盤點水滸傳人物綽號主要人物前十名
    盤點水滸傳人物綽號主要人物前十名水滸傳人物綽號很多,未必人人都知曉,在水滸傳裡面,個個都有特有的水滸傳人物綽號。宋江及時雨宋江(1091~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為梁山起義軍領袖。
  • 水滸108將的綽號都有寓意,宋江的姓名和綽號是什麼寓意?
    小時候喜歡讀《水滸傳》,尤其喜歡裡面108名好漢威風凜凜的綽號。在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們對這些綽號倒背如流, 像「霹靂火秦明」這樣氣勢浩大的綽號,特別受歡迎,往往在打鬥玩耍的時候,冷不丁大喝一聲:「我是霹靂火秦明,誰敢與我一戰?」然後顧盼自雄,好像就真的就全村無敵了。後來《水滸傳》看得多了,懂得了這些綽號的寓意之後,便忍不住為小時候的無知而難為情。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看不懂的5個綽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漢形象。一些梁山好漢比如武松、林衝、魯智深、宋江等人的故事都深入人心。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就是108位梁山好漢都有自己的綽號。梁山好漢的綽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在《水滸傳》中有四位好漢,雖然綽號很霸氣,但實力卻不堪一擊
    在《水滸傳》之中,施耐庵老先生為了讓各位讀者對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每位好漢正式登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特別響亮的綽號,而這些綽號一般都是形容他們的本事或者是性格特徵。不過今日筆者要為大家介紹四位梁山好漢,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實力卻配不上他們的綽號,雖然他們的綽號叫起來確實非常響亮,但可惜他們的實力卻是不堪一擊。那麼這四位好漢到底是誰呢?下面就跟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 誤傳千年的水滸綽號,原來黑旋風是大炮,「潘金蓮」不是武大老婆
    《水滸傳》中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說起綽號也是信手拈來,然而有些人物的綽號或因為晦澀難懂,或因為古靈精怪,或因為不同時代對詞義的不同理解,而為人們所誤解。有些錯誤解釋甚至被寫進了教科書和相關書籍。因此便有必要解釋一下了。
  • 水滸傳人物綽號,我們未必都理解對了?
    《水滸傳》中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
  • 水滸傳中有位好漢,從沒有打過勝仗,卻被稱為百勝將軍,他是誰
    在水滸傳中,梁山眾多好漢,各有各的特色,也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他們的綽號也是五花八門,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寫照,比如黑旋風李逵,玉麒麟盧俊義,行者武松,等等。
  • 梁山好漢中最難懂的5個綽號,眾人聽後一頭霧水,幾乎沒幾人能懂
    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小到大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別名伴隨著我們一生。這些或許是父母長輩給予你的小名,亦或是親朋好友給你的一種暱稱,用以表達親切和你的特點。而還有可能是別人對你的調笑,表達了不善地嘲諷。這些都是我們的綽號,有著多樣的含義,並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有趣的文化。
  • 《水滸傳》中,宋江共有三個綽號,其中「呼保義」是啥意思?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基本都有自己的綽號,而綽號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們的一些個人信息。比如王英的綽號「矮腳虎」,就反映了他身材矮小的事實。而時遷的綽號「鼓上蚤」,則說明了他小偷的職業。但作為梁山首領的宋江,卻不止一個綽號。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許多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受奸人所害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但這是世道艱難、官逼民反導致的後果,選擇揭竿而起的原因多少參雜著無奈、憤怒,而後期梁山好漢追隨宋江招安為朝廷效命其實也反映出這樣的無奈,有詩云:「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其實也道出了古人、今人對於和平盛世的嚮往。
  • 水滸傳中的孝義黑三郎真的是一個孝子嗎
    水滸傳中的孝義黑三郎《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每個人都有綽號!但絕大部分好漢僅僅只有一個綽號而已,唯獨宋江的綽號比較多!他竟然有三個綽號!分別是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綽號都是別人送的,所以從通過這三個綽號也可以看出江湖中人對宋江的讚譽實在是太高了!
  • 梁山好漢排名不止有《水滸傳》:孫立位列天罡數,一丈青原是男人
    比如宋江在《水滸傳》更多是被叫「及時雨」,為何在石碑上卻只稱「呼保義」,「呼保義」何解?《宋江三十六人贊》對呼保義宋江的贊語就是「不稱假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專犯忌諱」,可見,宋江不稱王而自稱保義,所以才被叫「呼保義」。「保義」指的應該是宋徽宗時的下級軍官「保義郎」,所以「及時雨」的綽號是後起的。
  • 《水滸傳》中的「孝義黑三郎」宋江—是「及時雨」還是「偽君子」
    說到《水滸傳》,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就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第三任寨主,三十六天罡之首的天魁星,穩坐水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曾是鄆城縣的一個小押司,江湖上對他的稱呼不少,如「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宋押司」等,都是比較正面的綽號,同時也在外人心目中樹立了自己正義的形象。在施耐庵的筆下,宋江又黑又矮,性格卻是樂善好施、仗義疏財,而且為人又喜交朋友、交遊廣泛,在江湖上擁有著極高的人氣;但其本身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如優柔寡斷,愚忠愚孝,表裡不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