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李健的好朋友盧庚戌有機會籤約一家唱片公司,人們告訴他自己一個人不行,你要找個組合弄點有特點的,他就找到李健,兩人一拍即合組建了水木年華。
組合很快就非常受人歡迎,還成了最佳新人,可是這個組合沒挺過多長時間,一年多的時間李健就退出了,所以李健為什麼退出組合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李健離開水木年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音樂理念不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樂理念,越是對自己的作品有要求的人,就越是會堅持自己的音樂理念。而組合是必須有一個靈魂人物的,所有人都要服從他,所以一定會有人妥協。
李健說:
「對我來講,在創作層面上音樂是不能分享的,包括樂器,比如我不喜歡某些樂器,就不允許它出現在我的音樂裡面,但這個樂器可能是組合中小盧喜歡的,這就是矛盾,我和小盧都是對音樂有主張的人,所以就很難在一起。」
水木年華火起來後,其實是有點趨於娛樂化的,他們各地到處走,上媒體接受採訪,也有商演,這是李健不想做的事。
李健不想娛樂化,他是娛樂圈中的邊緣人,水木年華事業發展正好時,李健退出了水木年華,在《歌手》播出後大紅之際,李健也選擇了遠離人群。
李健說:
「站在聚光燈下,面對觀眾的歡呼常常會感到無所適從,所以越是在人群中間的時候,越應該遠離人群。」
於是李健單飛後開始創作自己喜歡的音樂,可以看出他的風格幾乎沒有改變,不是商業化的歌曲,都是關於理想、明天、追求、人生等詩情畫意的歌曲。
但那時候人們還不是太接受這種風格,所以李健每隔兩年會出一個專輯,但就是一直不紅,唱片公司也想讓他改變,但他很固執,就是不改。
所以李健也是個極其固執的人,也就是說,他寧可自己不掙錢,也不願接受媒體採訪,也不願意跑場子掙錢,他自己又有點文化人的自尊,不想做太娛樂化的事。
現在的李健是一個安靜從容的人,他意識到完全拒絕大眾不是一條路,大眾的追求也是很美好的,所以他參加綜藝,開始面對採訪可以侃侃而談。
所以你看後來李健參加《歌手》的採訪,他是有改變的,在鏡頭下很幽默或者說很娛樂,因為他自己說是感受到了娛樂中也有善意。
但他依然保持底線,接受娛樂但始終要做安靜從容的人,要有自己的作品,而且作品必須是第一位和嚴肅、認真的。
這裡就有一個名利的問題。
根據老梁的說法,李健的出名不是偶然的,而是攢著攢著就該他出名。
現在有些歌手很著急,一出道就想趕緊成名,趕緊成名靠的是什麼,你實力不到就得結交人脈幹那些娛樂化的事情,這些事情做多了就會汙染創作。
而李健不貪圖這些東西,就是一點點的來,等攢到一定厚度的時候,別人想不接受他都不可能。
李健說:
「我很慶幸自己成名比較晚,我相信20歲如果有今天,我可能也會迷失一陣,名利就是一把雙刃劍,它讓好的藝術家更好,讓差的人更差。」
所以李健離開水木年華是註定的,他一開始就是不想追名逐利的,因為他看得足夠遠,而且有自己的追求。
有報導說,盧庚戌曾說李健的離開是不負責任,那就責任來說是可以聊一聊的。
從人性的角度看,首先人是自私的,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是沒有人會看得起他的,然後人是有共情的能力的,所以世間才會有愛。
但人的這種愛,是隨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不斷減少的,這個距離說的是心裏面的距離。
從朋友角度這裡看,這個距離夠近,所以朋友之間談得最多的是感情,李健不顧兄弟感情就離開,說他不負責任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可是從藝術觀點這裡看,這個距離夠遠,距離遠時我們就應該講理性,這個時候就不能只談感情了,遠近、大小自古難兩全,而人從來就是善於權衡和取捨的動物。
李健離開並不是要斷掉兄弟感情,只是他有自己想做的音樂,而且李健把歌曲的版權也留給了水木年華,再也沒唱過《一生有你》在內的歌曲,這就是體面地離開。
所以李健談盧庚戌時只會說理念不和,一言難盡,從不多說什麼。
事實證明,李健的堅持是正確的,他離開後沒有了水木年華,但從此多了李健,如果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兩人當初以李健為靈魂人物,現在火的可能就是這個組合。
最後用李健的話來結束這篇文章:我始終相信目前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已經夠愁苦了,我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