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2月3日訊 曾經的央企上市公司ST方源如今鬧劇百出。主業停頓,今年預計大幅虧損,然而再加上兩任董事會爭奪控制權內訌目前依然無解,讓這家本來就奄奄一息的上市公司又遇上「人禍」。證監會2月2日晚間宣布將對ST方源進行立案調查。
至於調查的原因ST方源晚間公告雖未說明,但是了解ST方源亂相的人或許都心知肚明,ST方源新老兩任實際控制人麥校勳、餘蒂妮的「互掐」的事件,近期受到媒體和證券市場的普遍關注。在12月2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麥校勳、餘蒂妮領銜的兩任董事會甚至動用「武力」,讓股東大會參與各方早早離場。
股東大會新老董事會「打仗」
2009年12月2日下午,ST方源現任大股東勳達投資主持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並作出了罷免ST方源董事會和改選新董事的議案。然而12月3日,ST方源並未按照慣例公布有關股東大會決議公告,直到12月7日才公布股東大會決議。
據悉,股東大會當日,ST方源新選舉的董事會成員雖然出席了大會但很快就退席了,原因是他們當日是被一群不明身份的大漢驅逐出場。這一細節得到多家媒體的報導並證實。其實出現這一混亂局面和新老兩任實際控制人麥校勳、餘蒂妮對ST方源控制權爭奪有關,其實這兩個人對ST方源的爭奪在此次股東大會之前就已經鬧得滿城風雨。
ST方源第一大股東勳達投資於2009年10月13日向ST方源董事會提交了《關於召開東莞市方達再生資源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臨時股東大會的提案》,提案內容為改組ST方源董事會。根據議案,勳達投資建議免除現任董事餘蒂妮、任昌建、白榮濤、車學東的董事資格,免除萬壽義的獨立董事資格;並提名了5位新董事,這些新提名董事中大多為ST方源原實際控制人麥校勳的人馬,也為ST方源前任董事會成員。
但是這一提案被餘蒂妮當時所控制的ST方源董事會否決。
對此,麥校勳以ST方源第一大股東勳達投資的控制人身份宣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臨時股東大會於2009年12月2日在東莞市長安鎮嘉柏酒店會議室召開,並通過了上述改組董事會的議案。將原來董事會包括餘蒂妮在內的董事悉數解散,成立了麥校勳所控制的新董事會。
對此,ST方源發布公告稱,麥校勳自行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不符合議事規則予以抗議。並建議目前的潛在控制人餘蒂妮儘快公告進行權益變動,以確定其對ST方源的控制人地位。
實際控制人之爭
究竟誰是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現在ST方源發布的公告讓廣大投資者莫衷一是,因為兩個新老董事會交叉發布公告,同時還存在諸多澄清、更正信息,兩位新老實際控制人分庭抗禮,各自為政,到底誰才是合法的董事會?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亂相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ST方源重組說起。
2008年ST方源脫離央企華源集團後,麥校勳通過旗下的勳達投資控制了ST方源,自己成為了ST方源的實際控制人,然而剛入主不久,2009年作為ST方源大股東的勳達投資又為ST方源找到新東家。
2009年6月2日,麥校勳與深國恆籤署了《關於重組東莞市方達再生資源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框架協議》。框架協議就深國恆代麥校勳完成有關違規事項整改、收購其通過勳達投資間接持有的ST方源股權、通過資產置換及非公開發行購買資產等方式對ST方源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進行了約定。
2009年6月10日,深圳國恆宣布將重組權利轉給餘蒂妮,並稱已徵得麥校勳同意。6月16日,麥校勳與餘蒂妮籤署《不可撤銷的授權書》,餘蒂妮擁有了勳達投資唯一股東的股東決定權、股份受益權、股份處分權、董監事提名權,並拿到公章等公司印鑑在內的勳達投資全部經營管理資料。6月19日,勳達投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餘蒂妮。不久後,ST方源董事會改組,被稱之為「珠海系」的重組方代表掌控了董事會。
這一舉動,其實是麥校勳間接的將重組權利交給了餘蒂妮。
新任的實際控制人餘蒂妮控制了ST方源董事會,但是由於餘蒂妮沒有公布權益變動,以公告形式確定其對ST方源的控制人地位。而導致了此後的股東大會亂相。
據悉,麥校勳閃電式的引進重組方也屬迫不得已,在其接手ST方源後,在一年內艱難地完成了ST方源的股改,麥校勳已無餘力保障上市公司的業績,這使得ST方源在2008年實現4600餘萬元的淨利潤後,2009年再度淪為巨虧。去年三季報顯示,前9月虧損額已達到2.06億。而最近發布的全年業績預告顯示,去年全年將大幅虧損。
根據麥校勳當初的股改承諾,如果上市公司2008年和2009年累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低於1億元,則差額部分將由麥校勳以現金方式補足。也就是說,如果ST方源去年虧損2億元,麥校勳需要向上市公司注入3億元以上現金。而據媒體報導稱,麥校勳旗下多處資產已被司法凍結,根本無力完成股改承諾。
正是因為股改承諾這樣巨大的壓力,麥校勳才引進了餘蒂妮來重組ST方源,來避免自己掏出巨額的現金對價。
餘蒂妮入主ST方源董事會後,預定注入上市公司的是一塊位於珠海的商業地產項目,據餘蒂妮一方相關人士公開披露的文件顯示,「增發價格應該不低於市價的90%,考慮到前期的投入和給麥校勳預留的股份,我們的成本已經高於幾乎所有在復牌後買進的現有股東。」
「但我想,只要大家堅信珠海在發展,珠港澳大橋這個投資3倍於迪士尼的工程,對周邊的經濟,包括房地產帶來的機遇一定百年難遇。我們相信這樣的注入一定比麥校勳所言的所謂概念對股東更有價值。」上述人士表示。
就在餘蒂妮一方付出了上億元代價後,正躊躇滿志的推進重組時,麥校勳卻在2009年9月11日發布聲明解除有關授權,撤銷了其在2009年6月2日與餘蒂妮籤署的《不可撤銷的授權書》,併到工商局將勳達投資的法人代表變更為自己。
麥校勳控制的勳達投資稱,餘蒂妮嚴重違反6月2日籤訂的《框架協議》的約定,未支付麥校勳1000萬元預付款,上市公司違規擔保的撤銷及6450萬元資金佔用問題未盡完整付款義務,處理結果未獲得證監會及交易所諒解,擅自決定ST方源停產並遣散員工等。
這一舉動,拉開了麥校勳與餘蒂妮對ST方源控制權之爭的序幕。也從而有了12月2日麥校勳意欲通過股東大會強行改組董事會的做法,並出現了上述火藥味十足的股東大會現場和ST方源兩個董事會並行的局面。
年報或無法披露蘊藏巨大風險
2009年12月21日,ST方源發布公告稱,ST方源新任董事會宣布,由於公司前董事餘蒂妮強行扣壓公司印章和辦公設備等物品,隱匿帳冊、檔案資料,造成公司無法運營,處於癱瘓狀態。新董事會已於12月14日向東莞市公安機關申請立案偵察。
公告還表示,鑑於上述原因,公司目前無法了解財務和資產情況的現狀,對核算2009年度業績虧損額和按期出具年度審計報告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同時,由於公司無法使用印章,對公司正常運營和實施相關工作也存在重大影響,對公司2009年股權分置改革業績承諾存在無法實現的重大風險。
2010年1月30日ST方源又表示,鑑於公司前高管餘蒂妮拒不交還財務帳冊等公司檔案資料,新一任董事會和管理層無法獲得財務數據,預測根據前三季度財務數據和目前狀況初步估計,2009年淨利潤將虧損。
年報無數據資料,倘若不能按時披露年報,根據交易所相關法規規定,上市公司將被勒令停牌,不僅如此,勳達投資對ST方源2009年股權分置改革業績承諾也無法兌現,這將為廣大中小投資者帶來不小的損失。
事實上,隨著ST方源新老兩任實際控制人麥校勳、餘蒂妮的「互掐」,中小投資者也分為兩派,在股吧裡,兩大陣營分庭抗禮,互相質疑對方支持者的合法性。
債權人失去耐心
正當麥校勳與餘蒂妮這新老兩任實際控制人為爭奪控制權鬧的不可開交之時,ST方源幾乎無暇顧及的債務問題又添新憂。
2010年1月13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將ST方源告上法院。工行要求ST方源償還高達1.3億元的債務。據悉,ST方源前身ST源藥在2004年、2005年期間的曾經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借貸5次,共獲得借款9800萬元,再算上逾期利息,ST方源共拖欠工行上海分行1.3億多元債務。
對於ST方源來說,這不是唯一的官司,據媒體報導,2008年至今,建設銀行、 中信銀行、上海銀行、深發展、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以及另一些民間債主先後向ST方源追債,索償金額從數千萬元至上億元不等。不完全統計,這些債務的總額超過3億元。
這些債務大多為ST方源的前身ST源藥的舊債,但是現在這些債務都壓在了ST方源身上。在勳達投資介入之後,ST方源的基本面依然讓人擔憂,公司此前一直在不斷變賣舊資產,但是即使是家財散盡債務還無法清償。
而也正是由於此前的巨額債務,讓餘蒂妮無法完成與麥校勳籤署的框架協議,導致餘蒂妮策劃的重組陷入困境,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債務問題,ST方源後續重組也難以推進,同時現在解決債務問題成本正在越變越高。
多家銀行對ST方源的訴訟,不難看出債權人已經對其失去了耐心。對於目前總負債高達4.9億,淨資產為-6903萬元的ST方源來說,資不抵債再加上董事會內訌無解,麥校勳股改承諾兌現無期,重組無望,面對這樣的窘況,對於債權人來說責令其破產重整或許是唯一出路。(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