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時光網,作者雲起
今天,蘇菲·瑪索將迎來她的49歲的生日。1966年11月17日出生的她,憑藉著一雙清澈而憂鬱的棕綠色迷人眼睛,極致清秀標誌的面孔與修長性感的體態,霸佔著法國男人的心。多年以前,14歲的蘇菲·瑪索將自己的銀幕處女秀「獻給」了《初吻》,直到今天,她依然是無數影迷心中的摯愛。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只要有電影的地方就有她的忠實fans,並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蘇菲·瑪索。
如果要描述蘇菲瑪索在人們心中的印象,那麼很多人會用上「清純」,那是因為在他們的心裡,瑪索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了《芳芳》裡那個清秀到像一顆透明水珠般的姑娘;
《縱橫天下》劇照
還有一些人會用上惡狠狠的「蛇蠍美女」,因為在他們的眼裡,瑪索就是那個在《縱橫天下》裡差點弄死倜儻的邦德的那個狠心的恐怖女人;
《勇敢的心》劇照
還有一些人會形容瑪索為一個堅忍的女人,因為她在《勇敢的心》裡的那個母儀天下的女皇伊莎貝拉;
《雲上的日子》海報
還有一些不愛看商業片的文藝片迷,他們對瑪索的印象也許僅僅就是在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裡的那個殺了自己父親和丈夫的服裝設計師。
蘇菲就是蘇菲
沒有人可以代替
艾紐曼·貝阿 伊莎貝爾·阿佳妮 朱麗葉·比諾什 蘇菲·瑪索
如果和艾紐曼·貝阿相比,蘇菲並不是那麼楚楚動人,她普通得有些像鄰家女孩;如果和伊莎貝爾·阿佳妮相比,蘇菲沒有那麼激情、也沒有那麼歇斯底裡,她溫婉的像是自己中學時的同桌;如果和朱麗葉·比諾什相比,蘇菲沒有那麼空靈,也沒有那麼剔透。但是她的健康、她的率真、她的大度,都塑造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蘇菲·瑪索。
蘇菲·瑪索和安德烈·祖拉斯基
蘇菲是一個擁有黑褐色瞳孔的西方影星,蘇菲兼有西方人的性感迷人和東方人的含蓄神秘。她的這種綜合氣質迷倒了幾乎所有的法國男人——於是她被影迷們小心翼翼地呵護了起來,並被稱作「永遠的摯愛」。作為歐洲首席美女,這位「法國男人最想與之同床共枕的女人」卻愛上了比她年長24歲的波蘭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1985年,祖拉斯基邀請蘇菲參加自己的影片《狂野的愛》的拍攝,但是由於角色形象和蘇菲早期的玉女形象相牴觸,蘇菲的東家高蒙公司橫加幹涉。出於對祖拉斯基的愛戴和尊重,蘇菲一氣之下賠償給高蒙100萬法郎,買斷了自己的合約。這件事在法國演藝圈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年僅19歲的蘇菲所展示出來的勇氣和個性令人刮目相看。
《狂野的愛》海報
後來《狂野的愛》一片成為了蘇菲表演生涯的轉折點,她一舉擺脫了自己在《第一次接觸》和《第二次接觸》裡的小家碧玉的形象的局限,漸漸成長為一個出色女演員。當時,她和祖拉斯基的跨國戀情幾乎遭到了全體法國人的反對,但這也使得她成為了全世界最受人敬重的女演員。
從1985年,她和祖拉斯基相愛到現在,整整24年過去了,蘇菲也從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成長為一個落落大方的少婦,但是他們的婚期還是遙不可及,不少影迷也為一直未能走進婚姻殿堂的蘇菲傷透了心。祖拉斯基曾經這麼評價蘇菲:「對於我而言,蘇菲是唯一的,蘇菲就是蘇菲,沒有人可以替代」。
蘇菲就是蘇菲
沒有什麼能限制她
如果要說一個演員最大的不幸是被角色類型限制住,那麼一個女演員的最大的不幸就是她永遠被人認為是玉女,她永遠活在16歲。
《第一接觸》劇照
1980年,14歲的蘇菲被導演克勞德·比諾多一眼相中,選為影片《第一次接觸》的女主角。蘇菲在劇中清新宜人的表演為她獲得了極大的讚譽。影片在法國甫一上映就獲得了如潮的好評。蘇菲也一舉成為了法國影壇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第二次接觸》劇照
看中影片商業價值的高蒙公司趁勝追擊,在1982年拍攝了影片的續集《第二次接觸》影片依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蘇菲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法國玉女派掌門人。
《末路警察》和《沙崗堡》
可是,蘇菲註定不是一個平庸的演員,玉女的清純形象不是她的歸宿和目標,她不會把自己永遠定格在16歲,每部電影中的接吻都不可能是她的「初吻」。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她接拍了兩部反映戰爭和社會黑暗面的電影:《沙崗堡》和《末路警察》。在影片中,蘇菲分別與著名影星瑟琳·德納福以及傑拉爾·德帕迪約對戲。小小年紀的她表現的鎮定自若,可圈可點,為她日後的轉型奠定的基礎。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劇照
在《狂野的愛》後,1989年,在祖拉斯基充滿爭議的影片《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裡,蘇菲飾演了一個可以預言未來的女人,她與男主角偶然一瞥之後就一見鍾情。雖然她知道這個男人不久就將遠離人世,但是她還是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愛。蘇菲在影片裡狂野而性感的演出,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她再也不是那個清純的少女蘇菲了,她逐漸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可以駕馭各種角色的蘇菲。
《芳芳》劇照
1993年,蘇菲與文森特·佩雷斯合作出演了亞歷山大·查頓指導的浪漫愛情片《芳芳》。在影片中蘇菲回歸了自己賴以成名的「清純形象」。在查頓的掌鏡下,鏡頭裡的芳芳活潑開放、性感任性,她對愛情一不做二不休的追求深入人心。在法國影壇的金童玉女的合作演繹下,本片成為了當年最賣座的法國電影,而蘇菲又收穫了一部代表作,並進一步確定了自己在法國影壇的地位。面對著蘇菲·瑪索變化多端的銀幕形象,祖拉斯基一語中的:「蘇菲就是蘇菲,沒有什麼能限制她」。
蘇菲的存在
即是影片的幸事又是影片的悲劇
也許,蘇菲的銀幕形象幾乎都是自己的本色演出,但是對於她的影迷而言,本色又有什麼不妥呢?如果蘇菲本身就是一個敢愛敢恨、個性鮮明的女人,那麼銀幕上的她不就正是應該如此麼?如果美麗大方、出落得彬彬有禮的女人,那麼銀幕上的她不也就因此而完美了麼?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自然和淡定,即使在出演了很多激情戲之後,法國的男人們還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蘇菲就是他們心中最清純的那個芳芳」。如果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蘇菲·瑪索的話,那麼每個人的心裡還應該都有一個芳芳。
不過,演員過大的個人魅力,也許會毀掉一部優秀的電影。影迷們走進電影院或許只是為了看蘇菲,他們會對影片的結構、故事和導演手法選擇性失明。蘇菲的存在即是影片的幸事又是影片的悲劇--但不知道這是蘇菲的大幸抑或是大的不幸。
在銀幕之外,蘇菲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和一副仁慈的心腸。她覺得「生命值得所有人尊重,死亡是對神靈最大的褻瀆」,所以她曾經抗議吉爾諾德射殺鴿子的行動,也參與過反對普羅旺斯鬥牛的遊行。除此之外,她還是Arc-en-Ciel彩虹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人,她用自己的片酬幫助病重兒童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銀幕下,蘇菲是不可替代的。正如祖拉斯基說的:「蘇菲只是蘇菲,她不是別人,她就是她自己」。
©版權資訊
本文轉載自時光網,作者雲起
原標題:《蘇菲·瑪索:絕世傾城的法蘭西之吻》
微信搜索「劇角映畫」
或搜索magilm_forever,關注劇角漲姿勢
合作授權「聯繫劇角」
內容QQ:521289108 商務QQ:64818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