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最後幾天,上海金沙江路小學教學樓分外寂靜。穿過校園,足球場上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40多名不同年齡的小姑娘正在幾位女足教練帶領下,進行各種訓練。
看到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走進足球場,上海資深女足教練錢惠露出無奈的笑容:「看起來,去了一趟挪威,我都成網紅了!」
8月,應挪威首相索爾貝格邀請,錢惠帶著上海梅隴中學U13女足前往挪威參加「挪威杯」,結果以7場比賽進61球僅失1球的戰績奪冠。這一新聞很快傳遍國內,也讓錢惠迅速走紅,不少足球界人士甚至將她稱為「上海女足教母」。
▲錢惠正帶領孩子們進行訓練
投身女足青訓24年,在挪威一戰而紅
今年4月,挪威首相索爾貝格訪問上海期間,專程到訪被譽為「女足搖籃」的上海市梅隴中學進行交流,並鄭重邀請該校球隊參與今年的「挪威杯」賽事。8月,錢惠應邀帶領梅隴中學U13女足赴挪威奧斯陸,並在U13女足7人制class p組比賽中橫掃對手,以輝煌戰績奪得該組別冠軍。
談起這次挪威之行時,錢惠說:「其實並不是挪威女足水平不行,主要發展模式和我們不一樣。像我們雖然也是校園足球,但走的是精英體育路線,這幫孩子將來有條件的都會走專業道路,她們周一到周五下午都會訓練,而挪威那邊可能每周只有兩三次訓練,優勢可能就在於比她們練得更多、更系統。」
其實,「挪威杯」只是錢惠紮根中小學女足訓練24年來無數榮譽中的一項。她的球隊曾7次受邀參加歐洲青少年女足錦標賽,5次奪冠。錢惠帶領的每一批女足球員,都有人入選國字號球隊,從季婷、張穎開始,歷年來入選女足國家隊的球員多達十幾人。
▲錢惠在球場上
夫妻檔上陣,打通女足青訓「一條龍」
從河南女足退役、上海體院畢業後,錢惠最開始就在上海金沙江路小學帶女足。「當時都是男教練帶女孩子,所以他們希望有女教練進來。」
最開始,錢惠自己到各個幼兒園發傳單,但保安往往都不讓進校。打電話給家長,更是經常被懟:「中國足球這麼爛,踢什麼足球啊!」最早一批,錢惠只招到8個人,勉強能打7人制比賽。這批球員中有的家裡很遠,為了有足夠的訓練時間,最終決定全部採取寄宿制。但學校那時連床都沒有,還是跑到旅館去找的被淘汰的床,洗澡也只能由錢惠帶著去公共浴室。夏日晚上一遇到停電,錢惠就帶著孩子們到球場上打地鋪。
雖然條件艱苦,但錢惠堅持了下來,這幫姑娘也慢慢開始出成績。為了讓孩子們小學畢業後也能繼續訓練,錢惠希望有一個對口初中接收這幫隊員,並最終和梅隴中學談攏。不過,由於後者當時是私立學校,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學期3000多學費讓所有家長都無法接受。最終,普陀區體育局每學期給每名球員補助一半學費,才留住她們。
1996年,錢惠一直希望的女足「一條龍」體制終於打通。她帶的女足姑娘,可以從金沙江路小學升入梅隴中學初中部,再進入曹楊二中高中部。解決了踢球孩子的出路問題,才有了隨後20年普陀區女足的輝煌戰績。
錢惠的丈夫張翔同樣畢業於上海體院,畢業後也投身足球青訓。在妻子事業起步之初,張翔親自到梅隴中學女足執教,而錢惠則大部分時間待在金沙江路小學女足,兩人也成為普陀區女足青訓的奠基人。
錢惠說,因為執教理念問題,兩人吵架是家常便飯。不過,吵歸吵,錢惠還是很佩服張翔,當初在普陀區建立女足「一條龍」體制就是張翔最先想到的。
▲錢惠看著球場上的小運動員們
自稱球員「保姆」,女兒5個月就送回老家
經常有人問起錢惠成功的秘訣,但她說沒什麼神秘的,就是比別人練得更多、訓練更系統。
「每周訓練五天,寒暑假也不例外。」算起來,從事女足青訓24年來,錢惠應該有1500天暑假假期,但實際上只休息過300多天。從1993年至今,金沙江路小學校長都換了五六任,但錢惠依然在這裡。
24年來,她和每一批隊員都是吃喝拉撒在一起,既是老師、教練,也要扮演父母的角色。每天下午訓練結束,晚飯後進入晚自習時間,錢惠和其他幾名女教練還要到教室給球員們批改作業,晚上10點才能回到家。早上,因為球員要出早操,一大早又要趕到學校。「所以別人說『上海女足教母』時,我都開玩笑說,保姆還差不多。」錢惠說。
女兒出生後,考慮到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錢惠和丈夫商量後,在女兒5個月大時就把她送到安徽爺爺奶奶家。現在,女兒即將大專畢業,「虧欠」是錢惠提到女兒時說得最多的詞。「即便孩子後來跟爺爺奶奶一起回到上海,但因為我們太忙了,也根本沒時間陪她,所以她和爺爺奶奶關係最好。」
錢惠記得,女兒一歲半那年,她和丈夫回老家過春節。「那天要回上海了,看到女兒睡著了,我們就悄悄準備出門。結果她是在裝睡,我們一開門就『哇』地哭了起來。我老公一狠心,拉我一把說趕快走,結果我沒站穩,背著大包從樓梯上滾下來。一下樓我就開始哭,一直哭到火車站,那可能是我最難過的時候。」
坦承對球員「很兇」,現在球員還是不好找
採訪當天,正好舉行了一場金沙江路小學四、五年級女足對陣閔行區某校同齡男足的教學賽。雖然最終小姑娘們以10比2大勝,但錢惠的嚴厲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球員表現不佳,會被錢惠果斷換下,旁邊的人還對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表示:「你看那小姑娘被換下來時嚇得渾身都在哆嗦!」
錢惠也承認,自己脾氣的確不好。「我不是那種很有耐心的教練,我其實是一個很兇的教練。球員們都說,最害怕的就是球場上的錢老師!」但錢惠也有意識地在改變。
錢惠說,她這麼多年來帶隊也逐漸明白,太嚴厲小孩子也會緊張,心理上可能會產生問題。「以前我們出國打比賽,有個英國教練就告訴我,最好的批評是表揚,在你表揚一個孩子時,其實對其他孩子也是一種鼓勵。我們到美國也學過他們的三明治表揚法,就是兩句表揚裡面夾一句批評。這樣小孩子更能接受一點、所以我現在也在逐漸改變自己。」
上海足球界現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有根寶,女有錢惠。」在很多人看來,錢惠如今名聲在外,一定很多家長會慕名送孩子來踢球,但事實卻恰好相反。
「主動送來的也有,但現在和過去一樣,還是很難找到球員。」在錢惠看來,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仍然有待改觀,「其實學足球的女孩子,今後到了社會上抗挫折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會很強,情商也都很高。而且踢球的孩子更開朗和陽光,獨立性和自理能力都很強」。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姜山 發自上海
編輯 劉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