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問4》發行後,中國又掀起了一股功夫熱熱潮。走出電影院的觀眾會不自覺地模仿一套永春拳,想像自己錯了武林高手,輕鬆了制敵,然後雙手綁著站起來,深藏功成名就。
另一部「第一」是在新舊年之交上映的《葉問4》,贏得了華語電影的海外票房冠軍。之前,海外票房已達10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由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語地區貢獻。其中145萬元的北美地區票房收入,與此前國產影片在北美地區表現中的票房表現相比,在《葉問4》中表現不錯。
國外網友對《葉問4》的評價也很高,IMDb上得分為7.5,高於國內豆瓣的7.2分。在爛番茄上、新鮮度91%、爆米花指數95%時,評價很高。
事實上像《葉問》這樣的功夫片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作為主打片類型片,他們在票房上沒有弱點,當時,球迷們甚至很累。進入新世紀後,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動作片不再要求演員有真正的Kung Fu基金會。。只要特技和槍戰都很出色,一點花招就能通過。像《葉問》和「真槍實彈」這樣的動作片越來越少了。
這種實打實的功夫片成了人氣糕點,固然可喜,但未來如何?
老組的功夫明星已經老了,新組的功夫演員已經過時了。交通明星的迅速崛起使得電影市場越來越浮躁,如果能用特效解題,誰能真正靜下心來學武功。畢竟作為張震,為了拍一部電影,願意吃苦耐勞、刻苦練八極拳的演員太少了。
經過這麼多年功夫片才得以提振海外市場,市場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