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安德森,是美國著名導演,以獨立電影人出身,拍攝過一系列頗具個人風格的電影作品,其作品在各大電影節也是頻繁亮相和入圍,其中最為人熟知的電影包括《血色將至》《性本惡》《大師》與《花木蘭》等。
導演保羅·託馬斯·安德森
此前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已在三大電影節皆獲得最佳導演獎項,只差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便能奪得「導演」獎項的大滿貫,因此三月的奧斯卡對他來說很重要。談及此事,安德森卻並不在乎得獎與否,他覺得這部電影「對於導演來說也很特殊」。
導演安德森擅長拍攝大格局電影,他的電影往往擁有宏大的背景,角色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譬如《木蘭花》簡直是一部關於人性的教科書,而《不羈夜》則拍出了色情產業一個時代的隕落。
然而這部《魅影縫匠》的格局極小。相較於安德森以往的作品,《魅影縫匠》沒有採用導演擅長的非線性敘事手法,而選擇了較為清晰明了的故事線。
影片僅僅落足在男主角雷諾茲和女主角阿爾瑪之間,唯一稍微有分量的配角,也不過是雷諾茲的姐姐西裡爾,這個格局甚至比安德森拍過的愛情小品《私戀失調》還要小。在這不超過十個的場景、針頭線腳的零碎之中,導演完成了他最擅長的也是最厲害的人際關係解構:這一次,是愛的對壘和博弈。
《魅影縫匠》是安德森此前從未曾涉及的電影類型。但從成片質量來說,導演對影片服裝的重視,使得影片整體的服飾頗具亮點,而又不僅僅是淪為電影的道具與裝飾。
全片充滿了上世紀復古的格調和視覺效果。在影片的色彩處理上,很多人都會記得一場重頭戲,阿爾瑪和雷諾茲在拍攝照片,導演採用高級灰色調做基底,阿爾瑪身著橄欖綠群,配搭土黃色披肩,而雷諾茲則是白色襯衣,背景毫無裝飾,整體沉浸在灰色調中。
這樣的影像質感,仿佛將觀眾瞬間拉進博物館,欣賞一副古典主義的油畫,因它沒有張揚的色彩,極簡的鏡頭之外,讓觀影體會到靜謐的力量。
安德森非常善於運用鏡頭調度,和一些人物拍攝的小技巧將對話變為親密而又情趣的觀感。觀眾會記得吃早餐的那幾場戲,三個角色坐在一起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形,而雷諾茲永遠都佔據「頂部」位置。
雷諾茲不允許在吃飯時,旁邊的人發出任何響聲,這是他的控制欲在膨脹。而逐漸的,由於他對阿爾瑪的寵溺也在擴張,導演設計兩人間親暱的特寫,表現此時關係的變化和發展。
《魅影縫匠》是安德森導演第一次遠離家鄉美國本土進行創作,有人覺得這部影片是導演「最好理解」的作品,但它卻沒有失去導演風格的眾多標誌。
再加上傳奇英倫搖滾樂隊「電臺司令」主音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用極具迷幻風格與戲劇張力的配樂,結合故事的敘事推進相輔相成,神乎其技的配樂也為觀影帶來全新感受,仿佛每一個音符都在暗示著人物的命運走向。
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和強尼·格林伍德
電影對於他來說,是僅次於家人「第二」重要的事,他說,「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電影,我的人生將會多麼絕望。」
對於導演本身來說,他總是能夠不斷打破故事的界限,然後開創新的格局,完成突破自己的全新作品。我們期待《魅影縫匠》在奧斯卡上斬獲多項大獎,也希望儘早看到安德森導演的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