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多措並舉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通訊員 安建文
甘谷縣大力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戰略,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持續強化政策扶持、創新機制舉措、優化服務環境,全縣創業氛圍日益濃厚。2020年,甘谷縣輸轉城鄉勞動力11.18萬人,城鎮新增就業6112人。
一
12月7日,大雪。上午9時,在甘谷縣六峰鎮六峰村的扶貧車間裡,伴隨著電動縫紉機此起彼伏的噠噠聲,身著紫色工服的女工們,在各自的工位上低頭忙碌著,縫紉衣物、檢查服裝線頭、熨燙衣物……一派繁忙的景象。
正在埋頭熨燙衣服的鞏碎芳現在已經是六峰村扶貧車間的「元老」了。「記得剛上班時,業務不熟練,出活慢,主要幹一些簡單的服裝加工。」鞏碎芳一邊幹活一邊告訴記者,經過三個月的培訓,手藝越來越熟練了,收入也由最初的每月1500元增長到2400多元,手頭寬裕了很多。
鞏碎芳現在一邊在扶貧車間上班賺錢,一邊照顧家裡的老人孩子,收入穩定了,心情變好了,笑容也更有自信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由甘谷縣選送的扶貧車間項目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二等獎,被人社部授予「全國優秀創業創新項目」稱號。
近年來,甘谷縣始終把創業就業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研究制定了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方案、保居民就業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普惠性扶持文件,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創業就業政策體系,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甘谷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近三年甘谷縣財政列支創業專項資金1.33億元,發放各類獎補資金近2億元,為各類創業主體協調落實擔保貸款1.5億元,引入民間資本2.1億元,切實減輕了創業者負擔,促進創業就業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
甘谷縣城飄著雪花,寒氣逼人,但在「像山印象·雙創一條街」的啟航創業培訓學校裡,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一群年輕人正在為直播銷售甘谷辣椒、花椒、蘋果、雜糧等當地土特產做準備。
10月17日,淘寶直播名人為甘谷縣農特產品直播帶貨,3秒售罄3萬份價值67萬元土特產的鏡頭讓大家記憶猶新。如今,讓更多的甘谷農特產品搭乘網際網路的快車走向全國各地,成為大家的努力方向。
「80後」何鵬飛就是在啟航創業培訓學校的幫助下實現了創業夢。「在外面幹得再好也不如在自己家鄉發展好。」何鵬飛笑著說。
2019年,何鵬飛來到啟航創業培訓學校,想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項目。啟航創業培訓學校校長王煥文建議他從最熟悉、最擅長的行業幹起。在王煥文的指導幫助下,加上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一個佔地面積15畝、擁有廠房1200平方米的甘谷縣鵬博紙製品包裝廠很快建起來了。
「現在包裝廠已經發展成熟,目前吸納貧困勞動力46名。」何鵬飛說,因為產品質量好,客戶也越來越多。
為了提高創業成功率,甘谷縣聚焦城鄉勞動力、特困群眾、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等重點人群,建立創業就業精準幫扶機制,有針對性地落實扶持政策和幫扶舉措,確保穩定就業增收。
對有就業意願的城鄉富餘勞動力,大力推行「五位一體」勞務輸轉模式,實行「點對點」「一站式」組織化輸轉,全年累計輸轉勞動力11.18萬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5.6萬人,創勞務收入26億元。對無法外出務工的困難群眾和返鄉人員,新發展「五小」產業242處,新培育龍頭企業8家,新發展農民合作社104家,全縣70%以上的農戶通過產業或合作社帶動實現就業增收。
對高校畢業生,按照「考錄一批、就業一批、創業一批」的思路,通過公務員、項目人員招考錄用316人,從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中選聘社區工作者和村文書273人,發放創業貸款6775萬元扶持自主創業,有效緩解了大學生就業難題。對復轉退伍軍人,嚴格落實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圓滿完成歷年軍轉幹部和退伍軍人安置任務,做到了部隊、用人單位和個人「三滿意」。
甘谷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說,甘谷縣始終把促進就業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先後建成騰達實業、「像山印象·雙創一條街」物流園區、尚都百匯等一批省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孵化線上線下企業1000餘家,實現創業就業9000餘人,為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