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熱播,小腿骨折為何要了一國之君的命?

2021-02-09 醫師報

年度大戲《羋月傳》開播以來受到了高度關注。

鐵血太后羋月

秦宣太后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從命運坎坷的楚國庶出公主到稱霸六國的大秦鐵血太后,她執掌秦國國政四十一年。她堅持商鞅變法,堅持改革,主張國家統一。她讓秦國走出內亂,把弱秦變成強秦,秦國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無敵的軍事力量,令得六國再無反抗之力。如果沒有秦宣太后羋月,也許就沒有秦國的一統天下。

秦武王之死

羋月嫁給了秦惠文王后,生下了公子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但惠文王去世後,公子稷就被送去燕國做人質。不過公元前306年他就又回來了,因為蠢哭了的國君秦武王(羋姝之子)因為舉鼎而死。秦武王只在位了3年,他英勇好戰但智商是硬傷。司馬遷用6個字評價他:「武王有力好戲」。

羋月的傳奇經歷,不乏她個人努力的因素,同時也要感謝秦武王,如果不是他意外小腿骨折喪身,恐怕羋月和她的子孫們就要在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了。看來,疾病在影響歷史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秦武王的真正死因-小腿骨折

秦武王嬴蕩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攻城略地,年紀輕輕就成為軍中偶像,十足的馬上皇帝。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好勇鬥狠。事實上,也正是這個弱點最終斷送了他的性命。秦武王到了洛陽,見到九鼎。秦武王對九鼎特別感興趣,要試試九鼎的輕重。俗話說,「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嬴蕩孔武善戰,但畢竟沒有西楚霸王和十三太保的九牛二虎之力,雖然勉強舉起雍鼎,卻因力盡脫手,砸斷脛骨。《東周列國志》云:「血流床蓆,痛極難忍,捱至夜半而薨」,享年22歲。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不就是一個小腿骨折嗎,怎麼就把堂堂一國之君的命要了呢?然而,小腿骨折聽起來好像不嚴重,但在缺乏現代醫學手段的情況下,導致死亡還真是很有可能的。小腿骨折可能引起的併發症有很多,其中可能危及生命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出血

骨折時,骨折端很容易刺破周圍的血管導致出血,如果不幸有大的血管破裂,就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這種出血難以通過簡單的局部壓迫等方法止住,往往需要緊急手術結紮或者修補破裂血管才能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的性命。在沒有現代止血技術更沒有現代輸血技術和休克治療技術的情況下,持續不斷的出血最終將導致患者休克和死亡。秦武王「血流床蓆」,失血性休克致死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是脂肪栓塞

管狀骨骨折的時候,因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可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肺部、腦部脂肪栓塞。常見的栓塞部位為肺和腦。

肺栓塞表現:呼吸困難、發紺、心率加快和血壓下降等。

腦栓塞表現為:意識障礙,如煩躁、昏迷、抽搐等。

脂肪栓塞的後果,取決於栓塞部位及脂肪滴數量的多少。若大量脂肪滴(9克~20克)短期內進入肺循環,可引起窒息,或因急性右心衰竭死亡。

第三是筋膜室高壓

骨筋膜室是小腿的相對封閉的腔隙,骨折時,由於血腫、組織腫脹以及包紮過緊等原因,可導致筋膜室壓力升高。當壓力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壓迫肢體血管,導致肢體血運障礙,引發大範圍的肌肉壞死。而大範圍的肌肉軟組織壞死,又會產生大量毒素,導致患者腎臟等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筋膜室高壓的臨床表現之一就是持續的劇烈疼痛。秦武王死前「痛極難忍」,合併筋膜室高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解決筋膜室高壓的方法並不複雜,只要做個簡單的減張手術,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打開筋膜室腔,就可以減輕內部壓力,阻斷病情惡化。但古代的醫生是沒有這種覺悟和認識的。

第四是感染

包括普通的細菌感染和破傷風感染。古代沒有抗生素,沒有可靠的消毒手段,沒有無菌技術,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在局部有大範圍血腫和壞死組織較多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嚴重感染。一旦出現感染,輕則肢體喪失,重則性命不保。

一代雄主就這樣被自己砸斷脛骨而死,年方22歲,令人嗟嘆。也正是他的謝幕,直接將羋月推向秦國的政治權力中央。倘若戰國時期有專門的的骨科大夫,秦武王或許臥床數月便會痊癒,「掃六合」的秦王會是另一個人亦未可知了。

解密皇帝中的典型病例

1.蔡桓公,肝炎受害者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從扁鵲看病的這段記載看,桓公很可能是種與皮膚顏色密切相關的疾病,作為中醫的佼佼者,扁鵲單憑一「望」便做出正確診斷。

肝細胞性黃疸是由於肝臟細胞被破壞、裡面的膽紅素大量流散到血液系統內,從而形成臉色發黃,最常見的莫過於病毒性肝炎了。一番推敲之後,我們不妨試著還原當年蔡桓公病亡的始末。

可以想像在山東生活的蔡桓公,某天在宴會上興致勃勃地品嘗了來自齊國海邊的鮮魚,這條魚恰恰未被洗乾淨,身上帶有A型肝炎病毒!桓公飽餐後,病毒便隨著腸道進入血液,最後定居在一片肥沃土地——肝臟上。

當扁鵲第一次見他時,看到桓公臉上浮著不祥的黃色,直言不諱:「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但說法太直接了,而且嚴重缺乏醫患溝通技巧和解釋的耐心,接二連三碰了一鼻子灰後,他沒有改變方式,要傳達的善意和性命攸關的訊息,對方完全沒有接收到,甚至產生了反感。這段時間,桓公或許繼續大擺筵席,繼續過夜生活,已受損的肝臟繼續透支。最後,崩潰的肝臟不得不發出求救的信號——疼啊!這是肝臟的絕命信號,桓公終於收到了,但為時已晚,回天乏術了。

2.宋太祖趙匡胤可能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宋朝的開山鼻祖——太祖趙匡胤,49歲那年冬天,在「斧聲燭影」中突然神秘死去。

趙匡胤最終死亡的時間應是夜間,實情大概是這樣,當夜朔風凜冽,大雪紛飛,寒氣逼人,長期患病的趙匡胤病情有所好轉,於是決定和手握重權的弟弟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見面後,二人把酒長談,幾分醉意的趙匡胤開始責備弟弟近年來在政壇上咄咄逼人,似乎對皇帝寶座有所垂涎。他越說越生氣,酒越喝越多,趙光義連忙起身認錯,也不停地為自己申辯。趙匡胤亦無可奈何,畢竟自己已老病纏身,兒子們又文弱不堪,而弟弟正如日中天,於是心有不甘地用柱斧在地上狠狠撞擊,發出陣陣令人不安的悶響。發洩一通之後,趙匡胤忽然覺得頭痛欲裂,再加上爛醉如泥,於是無力地倒頭躺下。趙光義以為哥哥已酣睡,只好起身告辭,但他敏銳地預感今晚也許會出現意外情況,臨走時向皇帝身邊早已被收買的內侍使了個詭秘的眼色……

在那個神秘的雪夜,真正把趙匡胤的生命推下懸崖的罪惡之手又是什麼呢?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最可能是心腦血管急症。可以大膽推斷趙匡胤死於腦出血!趙匡胤有哪些腦出血的易患因素呢?

第一,他很可能是個高血壓病患者,體胖、嗜酒、中年後運動較少;

第二,趙匡胤喜歡喝酒,長期飲酒會引起血管收縮舒張調節障礙,並出現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管內脂質沉積,使得血管彈性更差,又為腦出血創造了條件;

美女一登場,全場都臉紅了!�人;

第四,趙匡胤死亡當晚,情緒處於激烈波動之中;

第五,天寒地凍是趙匡胤腦出血的另一幫兇。

3.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可能都患有消渴症(糖尿病)

漢高祖劉邦在黥布叛亂時,抱病帶兵徵剿,作戰中受了箭傷,平叛後傷口不愈、潰爛以及感染,傷勢日益嚴重。他因糖尿病而死是極有可能的。

因為傷口發炎,會導致化膿性感染,引起致命的敗血症並發,更何況那時候還沒有發現抗生素!現代醫學知道,糖尿病病人的傷口是很難痊癒的。

正如孫思邈和王燾所說:「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漏膿水不歇,遂成癰疽。」現代醫生亦強調提防不要破傷皮肉,以防化膿之禍。

漢武帝晚年生病,精神「恍惚不定」,且有「恐怖症」的表現。:從他的判斷力和行動,他可能是糖尿病腎臟病變,導致腎衰竭(尿毒症)。這類病人因為腦部「中毒」(腦病變),導致思維混亂,無法集中注意力,幻覺,情緒不定,行為大變,懶散,迷惑等各種精神病態。

漢武帝有些失誤的決策可能和他患上尿毒症有關,如聽信讒言,懷疑兒子戾太子劉據奪權,又以為太子用巫蠱術來陷害自己,使他生病。結果戾太子與母后雙雙自盡。

4.唐高宗李治死於風疾,成就了武則天

風疾(中風)是唐高宗疾病的總名,風眩、風痺、腦廱是高宗疾病的具體名。也就是說,風眩(腦血栓形成)、風痺(腦栓塞)、腦廱(腦瘤)是高宗風疾的不同發展階段。唐高宗的風疾雖採用減負療法、"餌藥"靜養、避暑療養、溫泉療法、針刺放血療法等,有時是兩種方法的巧妙結合,但終因貴為皇帝的高宗身體虛弱,且治療方法受到限制,因而風疾一直在折磨他,使他"頭重不可忍",並最終把他送到了生命的盡頭。

唐帝室中有多人患有一種被稱之為「風疾」的病症,明確記載患此症者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順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這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臨床上常出現頭痛眩暈、抽搐、痙攣、肢體顫抖、麻木、蠕動、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步履不穩,甚至突然暈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狀,而情志不遂、飲食無節、恣酒縱慾等,則應是引起風疾的一種主要原因。有的風疾症狀如西醫所說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當與遺傳有關,且重症死亡率極高。

如果古代的醫療條件再好些,或許歷史許會改寫

如果秦武王沒舉起那樽鼎,如果漢高祖有胰島素,如果扁鵲有更加高明的醫患溝通技巧,蔡桓公也沒有放棄治療,疾病對於歷史的蝴蝶效應又會是怎樣?.沒有如果,只有如今。如今,我們有著比曾經的皇帝們還要好的醫療條件,應當好好利用,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切不可再「諱疾忌醫」; 平時也要多積累醫學常識,科學運動、健康飲食,積極主動地養生保健,更好地生活在醫學發達的今天。

來源:人民網

版權申明【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本期編輯:董傑


關注醫師報微信: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醫師報」。

同時,也請您關注醫師之家中國醫師協會官方微信,微信號:CMDAWEIXIN。


相關焦點

  • 【羋月傳】嬴蕩為何「被鼎砸到小腿」就死了?!
    「來自【羋月傳】淫蕩,哦不對,嬴蕩
  • 《羋月傳》黃歇、秦王、義渠君,誰是羋月的最愛
    羋月初見秦王,是在秦王去楚國求親時,許是帝王獨具的氣質,羋月感覺秦王和父親有相似之處,對秦王以大叔相稱。看慣了別人對自己阿意奉承的秦王,對羋月大為賞識,或許在那個時候,秦王就喜歡上了羋月,只是自己肩負重任,為了國家利益,必須要娶到楚國的嫡公主。
  • 《羋月傳》義渠君為何那麼深得女子之心也沒能逃過生死一劫?
    今天有很多朋友們都看到一則新聞,當然這條新聞的主角之一就是中國演員高雲翔,至於新聞內容這裡就不表了,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之事,不過倒是火了一把,成了各大熱搜的座上賓。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主要聊聊羋月傳裡義渠君為什麼深得女子之心之心也沒能逃過生死一劫?。
  • 羋月傳吐槽之記
    虐來虐去的《羋月傳》在網友的期待下緩緩拉開序幕,至今已播出一周的時間,在網上吐槽聲響成一片,本期小編為大家吐槽一下《羋月傳》 的霸氣雷人場景。
  • 【揭秘】《羋月傳》中讓嬴蕩舉鼎而死的罪魁禍首
    《羋月傳》熱播,終於等到史上死因荒謬排行榜前列的——秦武王嬴蕩(真是個好名字啊!)要被自己笨死了。說起來,秦武王可是在秦國統一天下的七代君主中,未得善終的唯一一人啊,而且死因甚謬!一舉之下,大鼎壓下,秦武王的脛骨立即被砸斷,幾天之後一命歸西。好啦,秦武王就這麼報銷了。他年紀很輕,還沒能和後宮妻妾生出兒女來,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們之一繼位了。」
  • 羋月傳羋月和義渠君有幾個孩子 義渠君結局
    羋月傳羋月和義渠君有幾個孩子?義渠君對羋月鍾愛一生,最後卻以死告終,那麼羋月傳羋月和義渠君有幾個孩子,孩子們結局最後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做了劇情介紹。  羋月傳手遊下載:進入下載
  • 電視劇《羋月傳》熱播,救羋月一命的竟是它!
    這兩天,由孫儷出演的另一部宮鬥戲《羋月傳》再度走紅,與《甄嬛傳》類似,這部戲同樣出現了用中藥材傷人和救人橋段,而這兩天播的劇中「土茯苓」解救羋月一命。土茯苓,對大家來說還算熟悉,在很多藥房都有售賣。 《羋月傳》中楚威後一向視羋月為眼中釘肉中刺,藉機將其關在荒廢的月華臺中,羋茵因記恨羋月暗中在食物中下毒,使羋月渾身無力,病倒在房中。後因魏美人相助挖來新鮮的土茯苓給羋月吃,這才稍有解毒,保她一命。
  • 《羋月傳》劇終!義渠君傳授"搞定高冷女神"8大秘籍!
    這網絡紅句的由頭便是最近火得不行的《羋月傳》裡的義渠君,他霸氣又柔情,願意為羋月豁出性命,高大帥氣還有點呆萌,羋太后啊,你竟然忍心為了江山殺了他,齋主的心也是碎了一地。一直稱羋月為自己的女人,拼了命也要護她周全,實在是霸氣側漏啊!
  • 《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在義渠君死後大哭,但歷史正相反!
    文/阿聞標題:《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更是在義渠君死後崩潰大哭,但是歷史正相反!說起《羋月傳》大家都不陌生,孫儷的表演可謂深入人心,而《羋月傳》也帶很多人了解了大秦帝國的歷史,這位傳奇的女性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是歷史和電視劇畢竟是有所不同,那麼歷史上的這位大秦宣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她和義渠王的那段情真的那麼動人嗎?
  • 《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在義渠君死後崩潰大哭,但歷史正相反!
    文/厲陽 標題:《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更是在義渠君死後崩潰大哭,但是歷史正相反! 說起《羋月傳》大家都不陌生,孫儷的表演可謂深入人心,而《羋月傳》也帶很多人了解了大秦帝國的歷史,這位傳奇的女性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是歷史和電視劇畢竟是有所不同,那麼歷史上的這位大秦宣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她和義渠王的那段情真的那麼動人嗎?
  • 《羋月傳》羋姝與羋月,人生結局為何不同
    《羋月傳》羋姝與羋月,人生結局為何不同恩科雨露家庭教育課堂(429)《羋月傳》開播以來,一直受到各界熱議,看了30多集和一些後面劇情的預告片,羋月與羋姝兒時的姐妹情深,嫁到秦國之後的不同走向,最終兩人相差甚遠的命運結局,這和兩者的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羋月傳:秦王要立嬴稷為太子,羋月為何百般推諉?隱情難以啟齒
    《羋月傳》中的秦王在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時,曾三番兩次與羋月商議:想立嬴稷為太子。而且,直接說明自己並非愛屋及烏,是因為嬴稷本身聰慧過人、心地純良,是不可多得的明君苗子。秦王在羋月堅決不肯接受立嬴稷為太子的情況下,也只好採納了樗里子的建議,違心地立嫡子嬴蕩為儲君。羋月自知勢力微,拔苗助長不可為,時機不到強出頭,只會夭折把命催但秦王仍舊不放心,所以才另立了一份遺詔,託付自己的姐姐贏夫人好生保管。
  • 羋月傳:義渠君愛羋月嗎?誰注意他死前對羋月的稱呼,看後明白了
    《羋月傳》這部電視劇雖然已經結局很久了,但大家對它的喜愛之情還是不曾減少的。相信看過《羋月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羋月一生有三個男人,第一個是她的初戀黃歇,第二個是秦王,第三個則是義渠君,那麼大家知道這三個男人都是真心喜歡羋月的嗎?
  • 「羋月傳」揭秘宣太后羋月為何殺死情夫義渠王
    沒錯,羋月和義渠王最終在一起了相信很多正在追《羋月傳》的朋友早就希望羋月和霸氣的義渠王在一起最終他們相親相愛三十載羋月還為義渠王生了2個孩子宣太后羋月為何殺死情夫義渠王宣太后羋月是歷史上的一名奇女子,一生跌宕起伏,豐富的情感生活更是被後世評說不斷。她與義渠王相好三十年,還與他生了兩個兒子,那麼最後她為何要對他痛下殺手呢?
  • 《羋月傳》:義渠君的愛,想想就要落淚!
    當秦宮人來接羋月回宮,她提出要帶走剛認得弟弟小狼時,他並非不願意,只是心裡覺得留下小狼,多少能讓她記得自己的情誼。第二次見面,她已是秦王身邊最得寵的妃子,這一次來,她並非只是來看他的,她帶著議和的任務,明明是最不肯認輸的王,可是這一次為了她,他甘願去王尊號變為君,臣服於秦。
  • 羋月傳:威後對羋月已經仁至義盡,到底是留了她一命
    《羋月傳》的相信大家都覺得威後不是一個好人,她作為楚國的王后,她對付羋月的母親,把她的生母送給其他人,間接導致了羋月生母的去世,作為羋月嫡母,她也從未盡過撫養之責任,放任她不管,讓她自生自滅,甚至不給她作為楚國公主的一切榮華地位,把她當一個下人,但其實再一次看這部劇後其實也能理解威後的所作所為,更是覺得她對羋月是仁至義盡,畢竟她終究沒有要了羋月性命
  • 羋月傳:,羋月為何最後滅了燕國,你看孟嬴曾經對她做了什麼?
    羋月傳:,羋月為何最後滅了燕國,你看孟嬴曾經對她做了什麼? 這個世界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用在當時處於六國之中的羋月身上十分的貼切。
  • 平理 大話《羋月傳》義渠君:他是男寵,不是君王~
    ↑點名關注個人認為,《羋月傳》裡的男主們,義渠君的顏值最高、身材最好、個性最性感,簡直帥呆了。所以,在《羋月傳》裡面,我們不止一次的看到義渠王帶領他的族人,深入各國沿途打劫的情節。因為,面對「遊牧」這種毫無保障的生存方式,義渠人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打劫。「我們吃不飽、我們要餓死了。可是秦國、楚國、魏國、燕國、韓國、趙國、齊國那些人,吃的是大魚大肉、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亭臺樓閣;憑什麼?我們也要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我們去向他們要東西吃!要衣服穿!要珠寶戴!
  • 有人疑惑《大秦賦》出現春申君?《羋月傳》餘毒太深!
    我就來老生常談的再介紹一下《羋月傳》的錯誤吧,再來簡單接受一下春申君黃歇其人。事實上羋月這個名字是因為宣太后沒有真名記載所以編劇編的名字,這是常見方法,比如《皓鑭傳》中趙姬的名字、《大明宮詞》裡太平公主的名字。
  • 羋月傳 演員們私下裡竟然是這樣......
    》,每晚19:30東方衛視正在熱播!《羋月傳》熱播至今許多角色都是小夥伴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談資。聽說甚至有人自己代入角色出不來哦~可想而知演員演的有多好啊…但是!番茄君知道小夥伴們都想知道《羋月傳》的演員們私下裡都是什麼樣的人吧?那就跟隨番茄君一起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