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武漢10月31日電題:他把潛艇藏起來——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劉迎軍、熊峰

    「水下殺手」潛艇,靠隱蔽自己消滅敵人,致命弱點是噪聲。

    30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結成了一個心願——把潛艇藏起來,先後研發出五代艦船隔振系統裝備和系列核心元器件,使我國在機械系統隔振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他就是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他被中國聲學學會授予「馬大猷聲學獎」。

    (一)

    1981年,何琳考取海軍工程大學輪機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從此,他與艦船減振降噪技術結下不解之緣。

    當時,國內大多數艦船的減振設備都依賴進口或研仿,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裝備保障也受制於人……

    「潛艇噪聲太大,就會被發現,成為『活靶子』。」何琳的憂慮,正是部隊指揮員心中的傷痛。他暗下決心,瞄準潛艇這一「軟肋」,向聲隱身技術發起衝擊。

    他主動申請承擔了潛艇隔振裝置的研製任務,帶領課題組經過上百次調研、上萬次實驗,最終攻克了某潛艇隔振降噪技術難題。

    隔振裝置使設備振動與艇體「絕緣」了,但噪音還可以沿著連接在機械設備上的各種管道向外傳遞,潛艇還是很容易「暴露」。

    為了「絕緣」沿管道傳遞的振動噪聲,潛艇上需要使用特殊的接管。多年來,國內只能採用一種落後笨重的管接頭來替代,既沒有降噪效果,又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面對困境,何琳決定動手研發有中國特色的減振降噪技術。他說:「核心技術必須自主創新,不能受制於人。」

    外行人看來不起眼的接管,研製起來卻異常複雜。

    為了驗證新的工藝方法,何琳率課題組連續奮戰3個多月,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研製出符合預期的工程樣品,順利通過專家驗收。

    接管裝上潛艇之後,潛艇振動噪聲的二次傳遞被「攔腰切斷」。這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國際和國內的技術空白,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二)

    某種介質隔振是世界上一門新興隔振技術,能讓數十噸甚至數百噸重的動力機械漂浮在介質層上。何琳瞄準這一世界難題,進行深入論證,研發出系列產品。

    技術部門一開始選用的是進口產品,卻故障連連。這時,何琳站出來說:「我們有現成的產品,可以裝上去試試。」

    沒想到,他們研製的產品安裝上去後,不僅承載能力強、可靠性高,而且隔振性能優越、安裝維護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從設計、使用和維護管理方面全部實現了智能化。經使用測試,降噪效果遠遠高於設計指標。 幾年前,某型潛艇減振降噪急需研製一種低噪聲、低摩擦係數的軸承。徵得上級機關同意後,何琳決定自主研發這種軸承。

    還沒等項目申報批覆下來,他就自籌資金,帶領課題組成員展開了前期研究,終於突破了軸承材料和結構等關鍵技術,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

    近年來,何琳帶領創新團隊,瞄準部隊裝備急需,先後研製開發出7個系列數百種規格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高性能減振元件,實現了潛艇隔振裝置的5次技術跨越。

    (三)

    2011年,何琳領銜的某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申報成功。

    那一天,何琳破例多喝了幾杯,興奮之情難以言表:「比尋找創新突破更讓我憂心的是發現人才。我都50多歲了,早晚要退休的,不能我一退休就讓實驗室走下坡路。所以必須給年輕人壓擔子,讓他們迅速成長起來。」

    海軍某型潛艇減振降噪科研項目,技術難度大,何琳卻把重擔壓在了30歲出頭的博士徐榮武肩上。

    項目方案審查會召開時,幾十名專家坐鎮。令專家們沒想到的是,匯報總體方案的卻是個年輕人。

    徐榮武顯然有備而來。從方案的設計思路到具體細節的把握,從理論原理到實際操作,他講得頭頭是道,贏得了專家們的交口稱讚,方案獲得通過。

    何琳常說:「一個人獲取的科研成果再多,總是個定數,若帶出幾個高質量的人才,他們獲取的科研成果則是個無限的變數。」

    為此,他精心為青年人才成長繪就成長線路圖。

    2001年,帥長庚考取何琳的輪機工程學科專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先後承擔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攻克了一系列理論和工藝難關。2011年,帥長庚被破格晉升為教授,並獲得了「中國青年科技獎」。

    如今,在何琳創新團隊裡,每個人都承擔著2項以上的重大科研課題,數十項關鍵技術難題已獲得重大突破。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新當選院士】海軍工程大學何琳:專研潛艇「隱聲術」
    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振動與噪聲研究所所長何琳教授,從1981年考取海軍工程大學輪機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後, 從事艦船降噪技術研究30多年,為我國艦船噪聲大幅降低做出重大貢獻。當時,國內大多數艦船的減振設備都依賴進口或研仿,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裝備保障也受制於人……「潛艇噪聲太大,就會被發現,成為『活靶子』。」何琳的憂慮,正是部隊指揮員心中的傷痛。
  • ...記上海市勞模、同濟大學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李傑
    名師風採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兼任國際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協會主席,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力學、工程結構可靠性與生命線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國際聲望的研究成果。
  •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說到海軍中的軍職院士,很多人想到了有著「電能馬」的馬偉明院士,司令員為其打傘,「領先就要領先美國」的霸氣話語,都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海軍中還有一位默默無聞30餘年,成功攻破潛艇隔振關鍵技術,為打造水下靜音潛艇做出積極貢獻的少將院士,他就是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何琳教授。2017年12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時,何琳教授榜上有名。潛艇是水下的刺客,在大海的掩護下具有普通艦艇沒有的隱蔽性。但是,潛艇發動機發出的巨大聲響卻會暴露潛艇的蹤跡。
  • 科研尖兵扛起理論研究大旗 記海軍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員劉麗嬌
    科研尖兵扛起理論研究大旗記海軍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員劉麗嬌海軍研究院某研究所戰略理論研究員劉麗嬌就是這樣的人——成就斐然,卻依然孜孜不倦。30年來,她先後主持或參與40餘項國家和軍隊課題,承擔或參加30餘項重大科研任務,扛起海軍軍事理論研究的大旗,發揮智囊團的作用。笑稱自己是材料迷參加工作30載,劉麗嬌對黨的創新理論情有獨鍾。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訪問山西大學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啟動儀式舉行,作為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研究員蒞臨山西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山西大學是我國最早創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已經走過118年的辦學歷程。
  •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諸大建:推進社區微基建...
    原標題: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諸大建:推進社區微基建提升百姓幸福感基建投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基建不僅僅包括傳統基建和新基建,還應包括以老百姓15分鐘生活圈為中心的社區微基建。三種基建共同發力,可以在更高水平上推進中國特色城市化。
  • 南昌大學校友曾安平教授當選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近日,南昌大學78級無機化工專業校友、漢堡工業大學終身教授、生物過程與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德國華人教授學會主席曾安平教授當選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成為該院首位當選的德籍華人院士。曾安平教授曾安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化學及過程工程,系統和合成生物學,在國際上率先將系統生物學及基於蛋白質結構的代謝工程應用於工業生物過程開發,尤其在二元醇及胺基酸生物合成中取得突出成就
  • 湘潭大學校友鍾正生擔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
    9月1日據證券時報報導,湘大校友鍾正生入職平安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人物簡介●鍾正生2004年碩士畢業於我校商學院理論經濟學專業,2007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就職於中國人民銀行,從事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研究;該階段於《經濟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常德市成立眼科研究所
    常德市衛健委副主任戴文權,常德一醫黨委書記向勇志、黨委副書記、院長鄧志明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會上任命常德一醫眼科主任孫立新為眼科研究所所長,常德一醫醫務部副主任、眼科副主任醫師吳振凱為研究所副所長。常德市衛健委副主任戴文權(中)、常德一醫黨委書記向勇志(左)、常德市眼科研究所所長孫立新(右)共同為常德市眼科研究所揭牌。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22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2月19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東北大學原副校長婁成武教授,原國家海洋局政策法規與規劃司王殿昌司長,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張海文所長,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潘新春秘書長,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發展部何平主任,原國家海洋局科技司曲探宙司長,海軍指揮學院馮梁教授,中國海洋大學趙進平教授、姜旭朝教授等委員出席會議。
  • 對話浙江大學海洋科學系主任李春峰教授——JMSE「求是創新訪學記」
    研討會上,李春峰教授為參會者介紹了目前全球大洋巖石圈熱狀態,讓我們對於相關領域有了更深的了解。本次浙江大學「求是創新訪學記」第二期我們再次邀請到李教授,一起聊聊他最新的科研進展,談談今年他是如何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推進科研進度。
  • 附屬皮膚病醫院光醫學團隊與慕尼黑大學雷射研究所就「光動力治療...
    附屬皮膚病醫院光醫學團隊與慕尼黑大學雷射研究所就「光動力治療和光醫學診斷」舉辦線上交流活動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11-27
  • 這五所大學厲害了!不是211也不是985,卻均有老師當選院士
    31位來自高校的新增院士,有21位來自於985工程高校,5位來自於211工程高校。其中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有三位教授當選,數量最多,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分別有兩位教授當選,其餘高校均只有一人當選。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是我國頂尖高校的代表,也是21世紀重點建設的高校,院士產生於這些大學,我們並不足為奇。
  • 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與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產學研...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8日電(許斌)為了全面落實西北工業大學與航空工業集團戰略合作協議,12月15日,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與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舉行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航空工業自控所所長、黨委副書記雷宏傑,副所長石鵬飛、蒲優華,副總工程師、創新中心管理辦公室主任嶽亞洲,骨幹專家及各部門領導等20餘人,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黃攀峰,黨委副書記李偉林,副院長許斌、王小旭,骨幹教師代表、青年教師代表一行20餘人參加此次籤約儀式。航空工業自控所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主持工作)李瑋奇主持儀式。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國際氣象教育與科學研究協會成立大會!
    12月10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倡議,全球20多國3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的國際氣象教育與科學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ical Education and Sciences, IAMES)在我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成立大會。
  • 說起川普病情,美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他可能會「逆轉」!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曾表示,川普還沒有脫離危險,他的病情可能會「逆轉」。「問題在於他的疾病仍然處於早期。這不是什麼秘密,如果你看看人們的臨床過程,有時當你到五至八天的時候,你(的病情)可能會有一個逆轉。」福奇提到的「病情可能會逆轉」指的是什麼?
  • 同濟大學李傑: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同濟大學李傑: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時間:2020/9/27 17:28:38 來源:教師博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
  • 記河北醫科大學專家李恩教授:我的工作只有進行時
    李恩教授。2014年12月,他被中國老教授協會評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    這位老當益壯、奮鬥不息的老人,就是河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原所長、博士生導師李恩教授。
  • 康復專家胡天培教授談骨骼健康 親身體驗CBP主動補鈣效果
    12月19日,我國康復工程領域泰鬥級專家、上海康復工程研究所原所長胡天培教授在華東師範大學旁的大夏書店,分享了他對骨骼健康的認知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