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TVB的身影離我們的視線越來越遠,但最近播出的一部新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卻又把全國觀眾的注意力給拽回去了。
尷尬的是,它受關注不是因為大家覺得劇集本身有多精彩,而是它引發了一系列爭議:香港女人不懂撒嬌都是A罩杯、內地女人或胸大無腦或心機婊、香港男人一去內地就出軌、編劇的政治覺悟也不夠高……這,不就踩雷了嗎?
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懂撒嬌的女人》是TVB今年下重本的一出「良心之作」。不僅全4K高清製作,更邀請了演技顏值都沒掉線的林文龍、宣萱回巢拍攝,配角也是近年來晉升為一線咖的王浩信、唐詩詠,卡司算是很豪華了。
劇情是通過幾對情侶的關係來探討男女之間「理想」的相處方式。男女主曾是一對,但女主個性太硬、不懂撒嬌,男主在一次出差中出軌「撒嬌女人」,導致兩人分手,多年後他們在職場上重逢,開啟了一次撒嬌與不撒嬌的碰撞。
按理說,這是TVB擅長的職場女性體裁,演員、劇本都挺好,又有首部全4K高清的噱頭在,拿個7、8分簡直不要太輕鬆。但前幾集一播,觀眾叫好的多,開罵的也不少。
其中最主要的噴點在於,不少人覺得這部劇「為了襯託港女的獨立自強,各種抹黑內地女性,讓人不忍直視」。
「甚至有些政治不正確」——
一方說內地女人被歧視了,一方說「覺得受歧視」是玻璃心,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咱們得從頭看起。
宣萱飾演的香港女主Mall姐是個40多歲的未婚女強人,職業是某資產管理公司租務部的總經理,極度自律、也嚴以待人,控制欲超強並且效率至上。(烏廷芳已經開始演四字頭的人了,啊,我們的青春啊!)
為了遷就女主的時間,下屬們必須早上7點就和她碰頭,一邊慢跑一邊匯報工作,第一集裡為了配合她趕飛機,下屬還得再提早三分鐘到(奪麼精確)……於是,想上廁所也得憋著,去女主面前報到才是最要緊。
女主思維清晰、行事果斷,對於想減租金的商鋪,她不但不答應,反而提出「加租理論」,一切以公司的利益為主。
業務水平也很強,可以在幾秒鐘內,記住iPad上每一幅設計圖,再一一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十分強調「權威」,跑步時遛個狗都有一套權威理論不說,工作中也絲毫不講人情,下屬稍有拖延就直接開除出項目,換人頂上。
遛著狗跑到一半突然停住,一聲令下,狗狗立馬拉屎。一旁的路人看到了誇狗「怎麼這麼聽話」,Mall姐一本正經地解釋,這都歸功於嚴格的訓練。
OK,一場慢跑式晨會結束,一個6到飛起的「霸道女總裁」人設也就出來了,一看進度條居然才用了兩分半鐘……這裡不得不感嘆下港劇對節奏的把控力之強,要換了內地的一些劇,女主跑個步就能來18個盛世美顏的慢鏡頭。
說完女一說女二,唐詩詠飾演的Cherry是女主的堂妹兼下屬,因為長得好看又能幹,常常需要她利用姿色來擺平一些爭端。比如說商場的內衣店搞促銷,影響了其他店鋪的客流量,這些店主跑來搞事情,怎麼辦?
Cherry:脫啊——
一頓招呼下來,這些店主不僅不鬧了,還要Cherry賞臉下次一起喝茶。
再比如說下雨了,搭露天展位的工人們不想幹活,但老闆又要明天必須在室外做展銷,讓你把工人們勸開工,怎麼辦?
Cherry:還是脫啊——
楚楚動人的幾個來回後,包工頭(也是跟Cherry組CP的男二)不忍心為難小姑娘,轉頭就吆喝著大家開動起來。
高效又低成本,你就說服不服?!
跟一絲不苟高姿態的女主Mall姐相比,會利用性別優勢的Cherry應該算是很有女人味了吧?但她的男友不覺得,依舊嫌棄她不會撒嬌發嗲來事兒,在經常出差的過程中出軌了一個上海的大胸妹子。
有多大?「大笨鐘」那麼大——
嗯……作為對比,正宮女票的大小就很一言難盡了——
恰巧出軌的渣男去了上海,而小三來香港購物,跟Cherry及其同事碰上了,這才被她們發現姦情。
線索有兩個,一是在內衣店裡,小三跟渣男語音聊騷,公放出來的聲音跟Cherry男友一模一樣——
二是Cherry在同事好友的慫恿下登錄男友的臉書,密碼就是大胸妹的三圍數據——身為內衣導購的好友掃一眼就看出來了,36E2436,一試果然。
接著,大家針對這事兒開始發表看法了,這個劇最受爭議的對比也來了。
同事甲老生常談地說,「別讓自己的男人到內地(注意,這裡說的是內地)工作,十個上去,十個都會淪陷,你們就是不聽」——
同事乙補刀,「中國(注意,這裡又變成中國了)地大物博,有二十多個省,四川辣,蘇州滑,選擇多得是」,而香港呢——
???看到這兒,小編冒了一頭問號。
不是說狂黑內地女人嘛?怎麼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兒啊……「板著臉、胸部小、一敗塗地」,這不是港女在黑自個兒嗎???更何況,香港原本封閉的社會結構被打破後,港男確實在「搞對象」上可不是有了更多選擇嘛。
還「十個上去,十個全淪陷」?確定不是在黑港男朝三慕四很花心???而且他們也不全是在追內地女人啊,還盯著大波臺灣妹子呢。這樣說,編劇也順便歧視了一把臺灣女性?
另外,很多人不滿的點是Cherry男友出軌的這個上海大胸妹。
在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下,一把將Cherry看中的內衣搶了過去,還嘲笑道:32A,這麼小,能穿嗎?
就算自己穿不了,大胸妹也要搶別人東西,說可以給剛發育的11歲小妹穿(這是唐詩詠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硬把那件內衣買走了。
於是,在內衣店的兩分鐘就又刻畫出了一個沒腦子、沒教養,渾身上下只有胸的小三形象,而因為這個小三的設定是上海女人,所以噴子說「這個劇黑內地女人胸大無腦」。
???聯想力也太豐富了吧,上海某個小三怎麼就跟全內地的女性劃上等號了?人家擺明了只針對「大笨胸」這一類型的女人啊,一群怒氣值max的人跳出來鳴不平,似不似撒……
再說這劇裡也不止「大笨胸」一個內地女人,還有一個周旋在各方之間遊刃有餘的「撒破郎」、行政實習生田蜜,冰雪聰明,善解人意。然而玻璃心觀眾又說「這劇諷刺內地女除了胸大無腦就是心機婊」……
可作為一個行政人員,情商高點、處事圓滑些也不是錯啊,比如憋尿憋出腎結石的小哥剛回公司,田蜜就各種關心(雖然小哥並不領情)——
對於這麼一個有胸有腦演技好的反派角色,就連認為這劇一開始就是在黑內地女的觀眾也覺得,太帶感了!
再就是編劇的「政治覺悟」了。前面香港女人和內地女人的對比中,有人覺得「中國地大物博」這句話聽起來很刺耳,因為跟後面的「香港只有十九區」放在一起,有些「香港跟中國一個行政級別」的意味。但拜託了,看看小編上面畫的重點——
一個同事說「內地」,一個同事說「中國」,而且是前後腳,沒有人反駁,說明這在港人心中只是兩個稱呼而已,或許有些許歷史遺留問題在,但並沒有「港獨」的含義。僅憑一個稱呼斷定這劇「政治不正確」,未免也太上綱上線了。
而且,居然還有說「中國有20多個省」是錯的……我天,不記得也好歹查查資料吧?我國目前確實只有23個省,很多人印象中多出來的那些「省」只是省一級的行政區。所以這句臺詞也沒問題。
拋開這些,《不懂撒嬌的女人》裡對內地女人、臺妹和港女的刻畫其實還挺搞笑的。
就在Cherry那幫小女生對內地女人進行點評的同時,林文龍飾演的男主,Mall姐的前男友Gordon上線了,在上海某個商場為公司的婚紗挑選品牌代言人。
參加競選的美女有三位,分別來自四川、臺灣和香港(字幕和主持人口中都是「四川代表」,而不是很多人說的「中國代表」)。
因為競選的是婚紗品牌,性別標籤比較明顯,所以比賽一開始男主就表示,一個合格的代言人,要懂溫柔、會撒點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知道男人心裡在想什麼。
Mall姐也來到了競選現場,因為她的公司想跟Gordon的公司合作,於是她不得不忍著噁心勁,給前男友推銷自家商場的服務。
但前任相見,分外眼紅,Gordon直接把Mall姐寫在iPad上的方案刪掉了,讓她親自口述,還拿臺上佳麗的表現作比較,嫌棄她的態度太冷淡——
這也成了很多人罵這部劇「直男癌」的點↓
「憑什麼代言人只要綠茶妹、不要女漢子?」
「憑什麼跟客戶談生意就一定要卑躬屈膝?」
講道理,跟客戶談業務可不就是「裝孫子」嗎?而給品牌選代言人這種行為本身也是很主觀的,當然是越貼近品牌理念的妹子越好啊。更何況主辦方還提前說了評判標準,個性太強硬、不合適的話就算了唄,何必硬著頭皮參加呢?
但無腦噴們不這麼想,他們有一套自洽的理論:這個競選就是想諷刺內地女人膚淺,而香港女人優秀又獨立,不像內地女人那麼會勾引男人……
嗯,咱們再回到臺上的競選,第一關是廚藝比拼。相比四川的宮保雞丁和臺灣的擔仔麵,香港妹子的火腿雞蛋面最為簡單,迅速做完。
但除了一向看重效率的Mall姐表示了讚賞,其他評委都是直接走過,看都不帶看一眼的……
第二關是系領帶。香港妹子的手法看起來十分單純不做作——先把領帶在自己脖子上系好,再套到男主脖子上。
四川妹子的系法比較常見,適用於所有的小兩口之間——妻子一邊含情脈脈地注視著丈夫,一邊溫柔地系領帶。
而壓軸的臺灣妹子已經不是在系領帶了——她從男主身後發力,雖然看不見眼神,但依偎在男主身上更像是一種調情。
第三關是向男主求婚。為了拿到代言資格,香港妹子豁出去了,直截了當地說自己願意跟他一起供樓——
四川妹子聽了一下子撞開香港妹子,著急地說:「別聽她的,我馬上給你生一個胖胖的寶寶」——
這時候又體現出臺妹的深厚功力了。臺灣妹子不僅亮出了嗲嗲的志玲腔,還假裝暈倒在男主懷裡——
被男主拆穿之後開始撒嬌:你好討厭啊,你怎麼這樣,你好壞啊你~ 旁邊女主的白眼都要翻上天靈蓋了——
一瞬間,不知道大家的腦子裡有沒有冒出一陣熟悉的旋律——
意料之中,這場競選的結果是臺灣妹子獲勝。
但女主表示反對:勝出的應該是香港妹子,她堅強獨立、做事有效率、做菜最快,又能吃苦。還反問男主,現在還能有多少女孩子願意跟你一起付房貸?
港真,聽到女主一再強調「付房貸」的時候,小編是很失落的。不是因為人設太物質,而是這樣的想法太真實。
這兒不得不再跟大家說一說「港女」這個地域性群體。「港女」曾經只是「香港女性」的縮略語,但在網際網路文化反授現實的當下,已經趨近於一個貶義詞。表面上代表著香港女性獨立自主、努力上進,潛臺詞卻是拜金利己、虛榮媚外。
也不知從何時起,上個世紀經典港劇裡,鄭秀文、楊千嬅她們身上那種愛誰誰的、自由灑脫、愛憎分明的「港女精神」消失了。在消費文化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港女」對物質的追求也更加直白、明確,甚至動不動就爆出「有樓有高潮,無樓唔好白撞」的金句——
但慶幸的是,同樣在這部劇裡,我們看到面對女主如此質問,男主接下來說的話點題了——
是的,「兩個人是否在一起」這種命題跟前面選品牌代言人一樣,都是很主觀的,很意識流的。兩個人如果總是心心念念著物質上的東西,會很累。
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從這裡看出當下社會對男女擇偶標準的誤解。
當一個女人不要高富帥、只追求感覺時,人們說她在追求真愛;而當一個男人不要求對象優秀與否、只追求「被撒嬌、被依賴」的感覺時,人們說他太膚淺、不重內涵……這都什麼跟什麼啊?!(突然有一丟丟理解王思聰的網紅後宮團)
但要說這個劇有多光明磊落也沒什麼道理,反而是雞賊得很。
說「港女不懂撒嬌所以結局悽慘,內地和臺灣女人會撒嬌所以混得好」,而不挑明「香港男人更喜歡軟妹」,把男性對女性的性格期待轉化為一類女性與另一類女性的互相攻訐,偷換概念玩得飛起。不過,將其作為一個避免性別罵戰的處理手法,倒也無可指摘。
至於劇中人設的三觀也好,政治覺悟也罷,都是見仁見智的話題,從輿論的爭辯中得出正解也不失為文藝作品的一個屬性。
說起來,這一點也很奇怪,大家為什麼會要求一部影視作品為社會「起榜樣作用、帶頭作用」呢?還得方方面面都做得好、做得絕對正確。真要這樣,去看樣板戲不是更好?
點擊關鍵詞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汶川地震 | 魔幻武林 | 兒童性侵 | 摔跤爸爸
酒肉飯局 | 杰倫風波 | 美人百合 | 婚禮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