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音樂製作人

2020-12-21 zaimusic

李宗盛(Jonathan Lee),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臺北,中國臺灣歌手、音樂製作人。

1979年,李宗盛中專肄業後,與幾個校友創辦了「木吉他」合唱團,成為了「校園民歌運動」末期一支很重要的樂團。三年後發行了一張《木吉他作品全集》,之後便隨著羅大佑掀起的黑色搖滾旋風和「校園民歌運動」的結束而解散了。

1982年,李宗盛作為製作人為鄭怡製作了《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去吧,我的愛》以及為薛嶽製作了《搖滾舞臺》三張唱片。兩年之後,為歌手潘越雲寫歌,並進入滾石唱片公司任職。

1986年1月,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開場白》是其中的第一首歌。此外,童安格也在《沒有人知道》一曲擔任合音天使。同年,製作潘越雲《舊愛新歡》,出演電影《心鎖》。1987年,出演電影《天蹦地裂》後改名為《靈芝異形》,製作周華健首張個人專輯《心的方向》。1988年,主持警廣電臺節目《各說各話》,主持華視電視節目《綜藝第一線》;參與拍攝電影《春秋茶室》。1988年7月,製作潘越雲《情字這條路》專輯。1989年1月,發行《李宗盛作品集》。

1990年,為好友趙傳製作《我是一隻小小鳥》,與其他製作人共同製作林強第一張專輯《向前走》。1991年,發行專輯《凡人歌》;同年擔任電影《莎莎嘉嘉站起來》配樂工作,為成龍製作專輯《第一次》。1992年,主持中廣電臺節目《音樂人》。製作張艾嘉《愛的代價》專輯。率領滾石天王天后陳淑樺,周華健,趙傳首次赴北京,上海舉辦演唱會。同時為應陳凱歌導演的邀約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1993年9月,發行《希望》。10月,和香港音樂人盧冠廷出版《我們就是這樣》,收入《如風往事》《希望》以及上述2曲的演奏版,與林強合唱《只要為你活一天》的電影主題曲《臺北孤兒》第一次正式演唱臺語歌曲,經典勵志歌曲《真心英雄》出爐。同年為張信哲製作《心事》專輯,主打歌為《愛如潮水》。1994年6月,發行《李宗盛的音樂旅程不舍》;6月10日,發行專輯《不舍》。

1996年1月,發行《李宗盛超重量級大全集》。製作《夜太黑》等專輯。1997年12月,發行《李宗盛24K黃金精選》。1998年2月22日,製作《每個女人》等專輯。1999年11月1日,發行專輯《作品李宗盛》,並為梁靜茹,莫文蔚,李玟等歌手製作專輯;製作發行由眾多女歌手演唱的合輯《李宗盛愛情大辭典》。

2000年,為張信哲製作《信仰》專輯,為梁靜茹製作《勇氣》專輯,為莫文蔚製作《十二樓的莫文蔚》專輯。2001年,為梁靜茹製作《閃亮的星》專輯。2002年,參與製作劉若英《Love And The City》專輯。2003年,為梁靜茹製作《美麗人生》專輯,為周華健製作《忘憂草》專輯。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發起音樂劇《電影之歌》,李宗盛擔任《電影之歌》音樂總監,總製作人,詞曲創作人;9月10日,與周華健共同發行合輯《男人三十》。

2009年至2010年,與羅大佑、周華健、張震嶽組成縱貫線樂團。發行《北上列車》、《南下專線》兩張EP,《給自己的歌》出爐,收錄在《南下專線》中。2011年,為楊宗緯製作《原色》專輯。舉辦第一屆李吉他校園創作大賽。11月24日,參與拍攝的喜劇電影《東成西就2011》在中國上映。2012年12月20日,參與拍攝的動作喜劇電影《十二生肖》在中國上映。2013年7月6日,發行單曲《山丘》。2013年9月,舉辦「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迴演唱會。2014年12月27日與28日,在臺北小巨蛋返場首演「還是做個大叔好!」演唱會。 2015年1月1日,參加2015年江蘇衛視新年演唱會。

2016年1月22日,與李劍青與白安共同創作並發行「蘋果2016新年電視廣告宣傳曲」《送你一首過年歌》;11月18日,發行「山丘Live Tour」演唱會實錄專輯《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相關焦點

  • 李宗盛,用一首經典歌曲,奠定了在臺灣樂壇最佳音樂製作人的地位
    朱衛茵後來在回憶,她和李宗盛的婚禮上出現了很多臺灣的大牌明星,但是出生在香港的他當時卻一個都不認識。和朱衛茵在一起的那幾年裡,李宗盛用一首又一首經典歌曲,奠定了自己在臺灣樂壇最佳幕後音樂製作人的地位。但堆積如山的工作讓李宗盛無暇理會妻子和家庭,這難免讓諸位應感到不滿。
  • 李宗盛x馬世芳: 華語流行音樂對談
    當年的李宗盛,大家叫他小李,他自覺除了做音樂這輩子不會有什麼出息,只能把音樂做好。他是那群民歌手中最會說笑話的人,現在回想起來,馬世芳覺著他是取悅別人來掩飾自己有點兒慌的感覺。有一天,這樣的小李來到家裡,和母親深夜長談完,小李留下了一張紙離開-那是他明新工專的成績單,上面都是紅字。那是1980年左右,李宗盛就讀明新工專,木吉他合唱團的成員之一。
  • 音樂教父李宗盛 - 吉他與初心!
    ◣ 音樂教父李宗盛在寫《山丘》之前,李宗盛有好幾年沒給自己寫過歌。
  •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
    來源於網絡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北北投,臺灣男歌手、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畢業於明新科技大學。1986年1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彩》,但是早在1982年,與鄭怡合唱的《結束》成為李宗盛的成名曲被觀眾熟知,也由此開啟了音樂製作生涯。出道近40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等。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 李宗盛「音樂情感」生涯回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這就是李宗盛,二十出頭入行,三十年間寫了近300首歌。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老男人。最怕人生某一日,突然聽懂李宗盛。前陣子,年逾花甲的李宗盛低調出席浙江音樂學院活動,臺下坐著20多個年輕音樂人和無數大學生。面對烏煙瘴氣的音樂環境和這群急功近利的華語樂壇的未來,李宗盛頓生感慨:「你是不是妹把到了,琴也扔了!
  • 音樂教父——李宗盛
    但其實作為一個瓦斯行老闆的兒子,考不上大學的李宗盛,同羅大佑相比,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根。李宗盛在阿宗的三件事中唱的,在還沒證實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之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肆意的夜市。走上音樂之路,是與中專時期與幾個好友組成的木吉他合唱團。他們參加了第2屆金韻獎校園歌手比賽,並且得到了優勝歌手。而那一屆的冠軍是還在讀書的奇遇。
  • 世界九大著名音樂製作人
    世界九大著名音樂製作人縱觀當今華語樂壇,相信大家關注最多的還是歌手,鮮有人關注這些巨星背後的音樂製作者們,是誰為他們製作了好聽的歌曲,從而成名,得到大家的喜愛,下面與小編一起盤點世界音樂圈中的九大著名音樂製作人。
  • 盧廣仲新專輯擔任製作人 李宗盛稱其好女婿
    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終於順利完成開香檳慶祝。流行歌曲教父李宗盛跨海贊盧廣仲,創作天后陳綺貞更親臨現場送入伍行頭!受到樂壇兩大創作代表人物關愛,也盧廣仲倍感欣喜,同時也讓歌迷增加了十分期待!  一個男孩,就要跨越成為一個男人,盧廣仲總是笑說自己的專長是「優柔寡段」,工作人員戲稱:「連今天午餐要吃什麼都拿不定主意的猶豫哥」,勇敢地接下了「擔任自己第四張專輯製作人」的重責大任,他說:「製作人就是專輯的耳朵」,內心也忐忑不安,不過還好盧廣仲的老闆,同是金曲製作人的鐘成虎,與他雙掛製作人,盧廣仲說:「小虎一直是以一種亦師亦友的身分,在創作上帶給我很多成長。」
  • 「臺灣音樂教父」李宗盛的謎情往事
    李宗盛,一個提起他都覺得肅然起敬的人。他的音樂風格獨樹一幟,一個在音樂領域神一樣的人。他是音樂家,是製作人,更是曾任職過滾石唱片副總裁。李宗盛的人生,幾乎可以用傳奇來表達。1958年,李宗盛在寶島臺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長大,父親是瓦斯行老闆,母親是國中老師。
  • 為什麼李宗盛被譽為「音樂教父」?很多人忽略了他的這個身份
    「音樂教父」李宗盛這些都沒錯,只是大部分人忽略了他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音樂製作人。他被譽為「音樂教父」,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創作人,而是因為他是華語樂壇的「金牌製作人」。音樂製作人做什麼工作?不同地區的音樂製作人,負責的工作有較大差別,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洞悉市場需求、結合歌手特點找到合適定位、打造符合定位的形象、指導創作人的工作、統一專輯調性。
  • 《仍是異鄉人》勇奪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李劍青感恩李宗盛、劉若英一路相挺
    《仍是異鄉人》勇奪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李劍青感恩李宗盛、劉若英一路相挺
  • 除了林憶蓮,周華健、張信哲也和李宗盛密不可分,不愧為音樂教父
    在港臺樂壇中,要說最有地位的莫屬李宗盛了,直到今天他依舊是樂壇的大哥大。李宗盛,頭銜很多,什麼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制琴師等等,然而和這些外在稱謂相比,他最大的成就還是資歷老,通過自己提拔、挑選、培養了一位又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人,這也是他被尊為「音樂教父」的主要原因。
  • 李宗盛之後,金曲裡打撈出一位定位製作人
    定位製作人這個詞,似乎應該是劉洲首先叫出來的,至少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用在劉洲身上。  那是去年江蘇衛視的音樂綜藝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中,每當阿凡達妹妹開始表演時,電視屏幕上在音樂製作團隊名單中,會打出這麼一行字:「定位製作人:劉洲」。
  • 李宗盛這13首音樂作品, 整個人生都在裡面了
    她打工半年,積蓄被兌換成北上的機票,卻最終未能阻止這段感情的結束。「一個女孩漂洋過海到北京去看男友,但對北京的認識一直僅限於男友的住所,我一聽就決定為這個故事寫首歌。」就這樣,李宗盛在滾石唱片附近的牛肉麵店裡靈感驟現,在託盤紙上完成了這首被傳唱多年的經典。值得一提的是,李宗盛為了緩解娃娃彼時製作經費方面的緊張,還曾變賣自己的奔馳,也因此成就了這張大賣的《大雨》。
  • 李宗盛馬世芳音樂對談:流行歌曲是年代的腔調
    所以在李宗盛個人作品當中,這一塊對我來講是很美妙的。馬世芳:講到製作人這三個字,那是您投注了一生的志業。但是我想對大部份的流行聽眾來說,很多人或許搞不太清楚製作人是幹什麼的。不只是製作人,很多聽眾也不太清楚編曲是幹什麼的,編曲跟作曲有什麼不一樣,更不要講什麼是混音、什麼是母帶,更不要說「後期處理」這種好像已經進入科技領域的名詞。
  • 李宗盛(中)「音樂教父」初顯崢嶸,半百之後再現輝煌。
    在上一期裡我們說道,李宗盛年少時的事情,音樂方面才華橫溢的他,因為學習方面的不盡人意,吃了許多苦,雖然說學歷並不能證明什麼,但很多時候學歷就是一個敲門磚,沒有那個學歷,踏不進那扇門。如今的李宗盛接過了滾石唱片拋來的橄欖枝,走進了音樂的大門。
  • 與羅大佑、李宗盛齊名的音樂教父,捧紅太多巨星,為何卻被忽視?
    在華語樂壇,說到「音樂教父」,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羅大佑啊、李宗盛啊等名字,但既然提到羅大佑、李宗盛,又豈能不說另一個名字呢,那就是與羅、李並稱為滾石「大中(宗)小」三大教父的小蟲。小蟲,原名陳煥昌,臺灣知名詞曲作家與音樂製作人。雖然都是音樂教父,但相比羅大佑和李宗盛,小蟲的知名度和樂壇地位顯然要稍遜一籌,但就作品的傳唱度來說,可能小蟲一點也不佔下風。
  • 李宗盛的音樂有幾種風格,你會如何劃分?
    提到李宗盛,我們向來會稱他為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作為老牌歌手和音樂製作人,他創作的歌曲和捧紅的藝人都給歌壇增添了經典的色彩,也讓聽者在不同程度體會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李宗盛的所寫所唱也在發生著變化,那麼,他的音樂風格應該如何進行評價或劃分呢?
  • 李宗盛:兩次中考落榜的差生,逆襲成為音樂教父,最能讀懂女人心
    奈何,李宗盛終究不是一般人。第二年,整個班裡就兩個學生沒考上高中,一個是李宗盛,另一個是腦子有些輕微智障的學生。父親放棄了對他的無效「治療」,讓他子承父業,走街串巷送煤氣罐。幸虧他家有個鄰居會點樂器,在鄰居的感染下,繁重的體力勞動之後,閒下來彈唱兩曲,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救贖,慢慢地,李宗盛迷上了音樂。
  • 「最懂女人心的」音樂教父李宗盛到底讀懂了多少女人的心?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這是我們聽李宗盛的歌最大的感受。李宗盛的歌放在任何時代聽都不過時,他用細膩的情感,生活化的語言寫盡人間悲歡,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可這位號稱華語樂壇「最懂女人心」的音樂教父到底讀懂了多少女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