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演奏中的呼吸方法與訓練

2021-02-28 簫部落

[摘要] 呼吸是管樂器演奏的重要基礎,呼吸方法對演奏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掌握並運用好正確的呼吸,是管樂演奏,同時也是管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從呼吸方法的具體技術層面切入,並就一些控制呼吸的練習方法加以分析和探討。[關鍵詞] 管樂演奏;呼吸類型;胸腹式呼吸;呼吸訓練[中圖分類號] J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7389(2006)02-0109-02呼吸方法對管樂器演奏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音質的優劣,音色的變化,音高的控制,吐音的清晰度,力度的變化,樂句的劃分等,都和呼吸方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掌握並運用好正確的呼吸,是管樂演奏與管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20世紀眾多的管樂演奏家總結前人的經驗,將呼吸方法歸納為3種形式:胸式(肋骨式)呼吸法、腹式(橫隔膜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哪一種形式最為科學,更適用於管樂吹奏?筆者認為,其標準應當建立在是否採用了較強的呼吸肌肉,並做到肌肉的力量消耗得最小,而對整個身體所引起的緊張度也最輕微,又能輕鬆自如獲得吹奏該樂器所需要的力量。下面我們就這一標準來分析上述的3種呼吸形式。採用胸式呼吸時,吸氣量不能達到最大值,橫隔膜軟弱地參加,在呼吸中成了氣息深入的障礙。因為當氣量大時,橫隔膜保持不動或者有些向上收,這樣一來橫隔膜不僅不能幫助呼吸動作,甚至還會阻礙胸腔容積在垂直方面即由上而下的擴大,容易造成演奏者呼氣時緊張,氣息不好控制,產生憋氣現象。採用腹式呼吸時,橫膈膜會積極、正確地工作,即吸氣時橫膈膜放下,腹部凸起,而呼氣時橫膈膜提起,腹部往裡收縮,使胸廓下部能夠積極擴張,所以它的運動就不費力,也不緊張。吸氣自由舒展迅速是腹式呼吸的優點,但由於胸廓上部及中部擴張得很小,因此吸氣量較少,這是腹式呼吸的缺點。腹式呼吸很顯然優越於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由於胸廓向各方自由擴張,胸腔容積就能達到最大的限度,增強了肺內氣體的交換,使演奏那些長樂句和力度較大的樂句有了氣息上的支持。由於氣流的充裕,整個聲音的振動和音色也得以改善。採用胸腹式呼吸,可以使呼吸肌肉組織聯合協調工作,呼吸肌肉所承擔的負荷便可以分布得非常均勻,由於這一點,呼吸肌肉的疲乏就不易產生。以上分析可見,胸式呼吸雖然能使肺吸入大量的空氣,但明顯的缺點是最強的呼吸肌肉———橫隔膜消極地參與呼吸運動。腹式呼吸的特點是:腹式工作積極而正確,但同時大部分肋骨不參加或少參與呼吸運動,以致在肺空氣量的數量方面產生不足。採用以上兩種呼吸形式時,主要是在胸廓的某一部分中進行運動,因此,吹奏時人體所必需的肺換氣就沒有調動起肺的所有部分的聯合力量。而胸腹式呼吸的優越性在於使整個呼吸肌肉組織協調地進行工作,表現在橫隔膜及胸廓呼吸肌肉的同時機能動作上。通過以上對呼吸方法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胸腹式呼吸是最科學、最適合管樂演奏的呼吸方法。它符合呼吸所必須的條件,並且,深的胸腹式呼吸對人體內許多最重要的生理機能(血液循環、消化系統)都會給予良好的影響,促使整個身體生理機能的提高。前面我們已經詳細地論述了管樂呼吸的主要類型及方法。然而,要想熟練地掌握這些方法,還需要演奏者對整個呼吸器官進行長期、系統的訓練。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訓練方法:這種不持樂器的練習方法主要目的是使練習者正確掌握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喘氣練習 以口腔和喉嚨打開站立放鬆的姿勢開始練習,然後深而慢的呼吸,並逐漸加快喘氣。這時腰部周圍肌肉應該膨脹,並且能夠自由地活動,吸氣時腰部向外膨脹,呼氣時則相反,腰部向裡收縮。呼氣時注意腰部不是突然收縮,而是喘氣的一個自然過程。這個練習的目的是使身體放鬆和擴大吸入的氣息。思想家姿勢深呼吸練習 坐在椅子上,雙肘置於膝上,把手握成杯形以託住下巴來支持頭部,然後很放鬆地進行深而慢的呼吸。這時你會明顯地感受到氣息集中在腰部,用這種姿勢呼吸時,只能在腰部四周出現膨脹(在吸氣時如果感覺腰帶緊了,那就證明呼吸是深的,此時的腰部應該是很好的膨脹狀態)。當然站立著做彎腰練習深呼吸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這個練習有助於學習者比較容易的找到正確呼吸的位置。4秒鐘吸氣、憋氣、呼氣的練習 站立時把右手掌放在離胃部一寸處,用約4秒鐘時間緩慢吸一口氣,使胃部直接膨脹直到觸及手掌。然後呼氣,直到再吸一口氣,在胃部觸及手掌的情況下把氣保持住4秒鐘,之後用4秒鐘時間慢慢吐出。下一步是將大拇指和食指牢牢叉在胸的側面,稍微在肋骨下一點,然後重複這4秒鐘的練習,這種訓練能夠進一步加強肺容量和胃部肌肉的力量。「嘶」聲練習 站立,將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叉腰,深深地吸氣,並保持住氣息,使腰部肌肉彎曲自如,之後發出一種「嘶嘶」聲,把氣流放出來。發「嘶」聲應加強力量,儘可能用肌肉來做出有力的支持,直到把氣息排出為止。這個練習的目的是用一種不變的緊張度來保持氣息的支持,把「嘶」音保持得越長,控制力就越好。這種「嘶嘶」聲是試圖用唇齒閉攏力量把氣息擋回去,而那些支持氣息的肌肉則是要把氣流推上來和排出去,正是這兩種相反的動作調整了氣流,可以用較少的氣息均勻地使聲音相對保持更長的時間。長音練習 放鬆站立,拿好樂器並吸氣,用自然或較弱的音量儘可能地吹長中音區的某個音。在氣息全部用完後,坐下來休息放鬆,然後重複這個練習過程。每次進行這個練習時應看表上的秒針來計算時間,最好使用表格來列出每日的進步。這個音每增長1秒鐘,就標誌著你的練習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練習時也可以和其它同學比賽來增加練習長音的能力並提高長音練習的興趣。[編者按] 長音練習是洞簫學習極為重要的練習,編者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對本文作者這段說辭,存在異議,故此提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1、長音練習並非儘可能長,而是在根據自己情況,適當時值,多關注音的質量,而非時值。2、長音練習時候,一口氣不要吹完,要留有餘地,十分之氣,吹八分,留兩分。3、心態不能急切,樂器練習是個慢過程,作者看表以及表格的做法,欠妥。連音練習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音階或練習曲的練習,使演奏者在改變音高,也就是要在手指運動和口形肌肉有一定變化的同時練習呼吸,使呼吸、口型、手指三者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同時還要檢查正確運用呼吸時的身體狀況是否良好。音色練習 選用慢速的連音練習曲,並帶有一定的旋律性,可以是一個完整的練習曲,也可以是一個樂段或樂句,還可以選用慢速的樂曲或協奏曲、奏鳴曲的慢板樂章。吹奏時注意呼吸、口型以及手指三者的配合,並用耳朵檢查自己的音色對不對,是否好聽,因為只有呼吸方法正確才能得到好的音色。[編者按] 音色練習,要從單音著手,習簫者,要多關注到單個音,音色的控制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平日還應做一些能夠幫助你推動肌肉、對抗肌肉的相關練習,比如身體彎曲運動。為了能夠得到良好的氣息支持並改善腹部肌肉的彈性,每天可以做一些鍛鍊腰部肌肉的練習。當然,跑步、遊泳、散步和一些其它的相關鍛鍊等都有助於你獲得良好的健康狀態,並能進一步促進學習者整體的恢復和調整。這些活動還可起到幫助你的注意力轉移或放鬆,因為更多的時候,放鬆是得到最好呼吸方法的有效途徑。[編者按] 這個是正常人都要注意鍛鍊身體,其實和是否學習管樂,沒太大關係,作者在此提出,容易誤導別人,沒能及時面對氣息控制和利用問題,而關注到是否是自己肺活量等身體因素。優美動聽的音色是每一個管樂演奏者追求的首要目標。而管樂的呼吸方法與管樂的聲音上又存在著這樣一種關係「:氣息松,聲音松。氣息滿,聲音滿。氣息厚,聲音厚。氣息通,聲音通。氣息柔,聲音柔。氣息窄,聲音窄。氣息緊,聲音緊。氣息僵,聲音僵。」所以儘管學生的身體條件有所差異,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呼吸方法,他們都會在音色方面取得明顯的進步。不僅如此,在其他的演奏技術方面也都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因此,管樂器演奏的呼吸是所有管樂學習、演奏者們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窮其一生追探不舍的課題。[編者按] 洞簫的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簫友不可著急,按照科學的方法訓練,日積月累,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建華.管樂器手冊[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法卡斯.銅管樂器演奏的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3]秋山紀夫.管樂器的演奏與訓練[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4]張建等.管樂器演奏系列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本文選自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批註部分為編者竹衣原創]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相關焦點

  • 芬奈爾 從事管樂工作 不能不了解的管樂大師
    當時有一張芬奈爾訓練日本佼成管樂團如何演奏進行的教學DVD,通過這張DVD,我不僅了解了一些有關進行曲演奏的方式方法,更是了解了一位管樂大師對管樂訓練的理解以及管樂發展的貢獻。當然,通過這張DVD,我深深的了解管樂訓練的不易,而進行曲則更是看似簡單,上手則無從下手的難。
  • 葫蘆絲常用氣息訓練方法,每天堅持5分鐘,進步快!
    備註:很多初學者使用這種方式在呼吸,並不是說這種方法錯誤,只是對於管樂器演奏來說,並不是一種高效的方法,可以自我檢驗一下,如果你是這樣的,那麼趕緊改改吧。 3 一起呼吸 按照1/2步驟,先腹式呼吸至腹部充分鼓起,氣息充滿肺部中、下葉,然後胸部呼吸至氣充滿肺上葉,呼氣時胸部先呼,逐漸往下,會有一種勁道在下面的源源不斷的感覺。
  • 《漫談電吹管和傳統管樂》
    而傳統管樂卻不是這樣,你的吹奏力度、氣流控制不同,發出的振動頻率就不同、聲音效果也不同。同樣是一個音準問題,掌握起來難度很大。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所以,只有經過艱苦的長期訓練,才能掌握傳統樂器的吹奏。    電吹管還可以輕鬆變換音調,這在傳統管樂的操控方面又需要一段長期艱苦的訓練才能掌握,而電吹管卻是分分鐘完成。
  • 舞蹈中正確呼吸方法氣息訓練如何做?
    現實中人體離不開時刻地呼吸。無論舞者在舞蹈過程中或上或下、或屈或伸、或跳躍或旋轉,都與氣息密切相關。   只有運用正確的舞蹈呼吸方法,把握舞蹈中藝術呼吸的特點,才能使節奏、技巧、呼吸、動作等重要的舞蹈要素,有機地融合在舞蹈風格和作品情感當中,從而創造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蹈藝術形象。   首先,藉助呼吸適時的調整用力,能夠保持技巧動作的持久性。
  • 《管樂團基本功訓練教程》,管樂團基礎訓練的最佳幫手!
    這些年,我不斷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管樂團訓練方法,也經常與美國的管樂專業人士做一些交流。美國的管樂團隊主要在學校,一般學校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訓練;合奏訓練是必須的,它們的合奏訓練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的訓練時間;而合奏訓練中的基礎訓練必須佔一半的時間,這樣的訓練方法與中國有很大區別。
  • 揚琴演奏中的身體律動及呼吸的配合
    > 一、 琴演奏者在擔任領奏時手的動作  在沒有指揮的合奏或伴奏樂隊中,揚琴演奏者常常擔任著領奏,對全體樂隊成員在演奏中的起、承、轉、收,自然地起著指揮的作用,揚琴也多是放置在整個樂隊的前中心位置上,因此揚琴演奏者就要運用自己身體的有關環節,為擔當好領奏而在演奏中互相協同動作:  1.起——即指起拍起奏時揚琴演奏者雙手拿琴鍵作中幅度高度舉鍵,向隊員暗示準確起奏如同指揮者雙手舉起
  • 第19屆亞太管樂大會暨2016北京國際管樂節比賽詳情
    音質評審指標: 音質渾厚有特色 聲音在各個音區音域均清晰可控 是否能正確使用顫音 能否通過使用正確的技巧及適當的工具使用打擊樂器演奏出高質量的音樂音質評審要點: 呼吸、高音區、低音區、管樂器吹奏口型音準評審指標: 是否能在樂團中保持均勻清晰的音準 是否能保持音準音高 是否理解合奏的結構特點
  • 聶晶 | 鋼琴與管弦樂器二重奏中協作鋼琴演奏的差異性
    摘   要:在鋼琴與西洋管弦樂器的二重奏表演中,鋼琴演奏者的協作能力直接決定著音樂作品的完成質量。在與不同管弦樂器的合作中,協作鋼琴的演奏方法存在相當明顯的差異,文章從氣息、音色、踏板等方面對協作鋼琴演奏中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研究。
  • 合唱訓練中的呼吸問題
    呼吸是歌唱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是獲得氣息支持的保障,但同時呼吸也是歌唱的準備,正確的呼吸意識與呼吸方法是唱好合唱作品的基礎。在歌唱中,呼吸首先是「吸」,然後才是「呼」。「吸」是準備,合唱隊員必須在吸氣時形成良好的歌唱狀態,這個意識非常重要,呼吸不只是為了氣息準備,也不是為了換氣而吸氣。
  • 【京劇開講】嗓音訓練基本方法(京劇開聲呼吸訓練)
    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靠藥物,而是要靠正確的發聲方法。為什麼普通人自然講話時間稍長些嗓子就很累,而電視臺主持人連續說幾個小時, 嗓音還是那麼有力, 富有光彩?就在於他們有專業訓練過的咽音法發聲。我們提倡在工作中不能憑自己的自然嗓音去硬講,也要利用發聲技巧。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氣不過滿。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
  • 胎息的呼吸訓練法
    人的呼吸都是通過肺部,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氣,血液含氧增高后入肺靜脈出肺,進入左心房。血液循環快,氣隨血行,疾病減少。體弱的呼吸難以進入肺,血液與肺泡內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甚少,造成體質越來越虛弱。煉功的人注重深呼吸,深呼吸時,腹肌也參加運動。
  • 「用音樂呼吸 與世界同奏」2018年中原首屆青少年國際音樂藝術節相關活動講座——管樂團、合唱團
    在藝術節活動開始之前,特別邀請到臺灣管樂指導者聯盟執行長、臺灣行進樂隊聯盟執行長黃建能、日本合唱指揮家岡部武彥,來鄭州舉辦管樂團訓練與合唱指揮訓練等一系列活動相關講座,喜愛管樂與合唱的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管樂團講座您對於樂團的音準及音色不滿意嗎?如何在訓練時間不足的狀況下,讓您的樂團能持續進步?
  • 2020廣東省第二屆校際管樂節展演採取線上傳視頻、線下評審形式...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張瑜 通訊員 江利花 文/圖)近日,由廣東省管樂協會聯合廣州市天河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舉辦2020廣東省第二屆校際管樂節展演。龍華中心小學管樂團C團獲2020廣東省第二屆校際管樂節金獎(示範樂團)。
  • 吹著我的管樂去戰鬥
    作為影視動畫中鮮有的題材,動畫展現出的吹奏比賽和日常訓練的「燃」與「熱血」,同少女的纖細情感產生了極大的反差,讓人不禁對這一表演項目心馳神往。」「隊列行進表演」,是集管樂演奏與各種表演於一體的表演項目。
  • 【胸腹式聯合呼吸原理及訓練方法】最詳解,很值得一學!
    也是歌唱中最科學、最完美和最理想的呼吸方法。它是由義大利美聲學派在漫長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是聲音訓練的原則和歌唱藝術的精髓。這種方法是胸腔、橫膈肌、腹肌聯合控制氣息,呼吸活動範圍大、伸縮性強,它可以操縱和支持聲音的能力,為氣息均衡、平穩地呼出提供了條件。
  •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管樂團斬獲國際管樂比賽金獎
    到達之後稍做調整就即可投入到樂曲的訓練當中,沒有空調、沒有凳子,一句一句練習調整,一遍一遍吹奏,一個聲部一個聲部精雕細琢,每每是訓練完,上衣全溼透。老師更是辛苦,往往孩子們在陰涼處,老師卻站在太陽底下,老師身體力行,對音樂的激情與熱愛,對細節的認真和琢磨,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正向鼓勵和引導。
  • 管樂隊訓練的兩套日本原版教材(中文版)推薦
    > 講座1 第1頁 基礎合奏的目的 樂團的調音,平衡練習,音階練習,和聲練習,節奏練習講座2 第7頁 歌唱練習(視唱練耳),歌唱與演奏的關係(合唱練習)特別講座 第9頁 各種樂器的調音,練習支援,打擊樂的練習大滝實(Minoru Otaki)-管樂基礎合奏講師,埼玉縣榮高校管樂團領導
  • 2016世界管樂大會中國管樂指揮大師班簡章
    在2016年世界每處舉行的大師班中,大賽組委會會分別挑選兩名候選人參加2017年國際管樂指揮大賽,屆時參加的候選人是免費的,大賽組委會還將支付參賽者差旅費及提供大師班學習。 二、導師簡介 1)艾利克斯·席林先生1957年生於荷蘭居爾彭的一個管樂音樂世家,自幼學習小號。
  • 2020年管樂·管樂隊標準化訓練教程師資培訓活動-開始報名了!
    主講人:張國明      香港管樂協會會長      世界管樂協會董事局委員(唯一亞洲代表)                              從事於管樂音樂工作超過30年,榮獲香港賽馬會獎學金並以優等成績畢業於香港音樂學院。並後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文學士學位。張氏先後全職受聘於香港政府音樂事務統籌處、香港通利音樂基金會及香港演藝學院等專業音樂機構。     張氏參與音樂教育範圍廣泛,從樂團組織建成到教學演出、樂曲編選到節目安排均有豐富實際經驗。故張氏常被邀作樂團專題講學,主持大師班及應聘顧問工作。
  • 訓練小狗:觀呼吸——專注的訓練
    但通過這種精熟的練習, 可以掌握自己和生活,學到最人性的藝術,學會如何與最真實的自己聯結。創巴仁波切將靈性修行稱為手工藝,它是一種愛的工藝,我們在其中一次又一次地全心注意自己的狀況。不論在任何處境中,我們都穩定深人地祈禱、禪修和訓練,學習如何誠實而慈悲地觀看,如何放下,如何更深刻地去愛。但我們不是這樣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