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跨年之夜,習主席一席溫暖接地氣的話語總結過去一年,讓人倍感振奮暖心。其中一句我們都在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從擘畫國家建設頂層到萬家燈火小康的基層,讓我們看到即將過去一年的巨大而美好的變化,又讓我們對新來的一年信心滿滿。說到追夢人,大家肯定想到羅大佑的一曲《追夢人》,溫柔縹緲的旋律,流浪新奇的歌詞,把追夢者的足跡寫的精彩無比。
那麼,這裡小編也談談那些國風裡的追夢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看看國風裡的追夢人都是怎樣的一種姿態與情懷。
建安風骨,豪邁悲涼,慷慨激昂。魏晉的追夢者以其激蕩的文筆寫下『』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建功的壯心未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對猛士賢達的求知若渴,曹孟德這個三國豪傑以其雄壯的文筆寫下對創立大業的夢想。相比之下,其子曹植文思飛揚,沒有太多的立功志願,一曲《洛神賦》,對甄宓的追逐對愛情的渴望,也只能化成『』婉若遊龍,翩若驚鴻『』寫女神唯美的姿態,讓建安風骨多了一筆愛情夢的悽美。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飄逸的李白夢想一夜飛到到吳越之地去找貴人去尋知己,可惜沒高鐵沒南航,也只能抬頭看天看一下星星,仕途在此夢斷大唐吧。唐人杜甫《夢李白》: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知音是需要追逐的,一不小心晚唐的杜甫到了夢裡去找盛唐時的李白,這是杜甫的知音夢,唐詩界號稱『』李杜『』是這麼來的吧。「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白居易筆下的兒女情長,呢呢喃喃,琵琶女向白居易訴說多年來生活的困苦不易,貌似一個離了婚的少婦在和家長說對方的薄情寡義,卻也看出琵琶女對幸福家庭之夢的渴望。
如果說唐人的夢多兒女情長多寄託仕途,那麼大宋的男兒的夢多寄家國情懷。「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蘇東坡老師晚上一失眠就會想起已故髮妻,對親人的思念越發繾綣真摯感人,在詞裡蕩漾著無盡的懷念,也反映東坡最真摯的一面。相對蘇軾的失眠,範仲淹丞相的「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寄託對家人的思念對團圓的嚮往,美好的夢源自美好的家庭,美好的家庭有夢才更溫暖。如果說北宋的詞人寫的小家多,那麼南宋的詞人們多流露國家情懷,嶽飛的一句「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道出多少無奈和悲涼,盡忠報國之心天照可見,奈何收復中原夢被當權者刺破,只能獨自繞著院子轉吧。多年後,陸遊大聲疾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溘然長逝。十年後,挑燈悲憤辛棄疾寫下『』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少時收復中原的理想徹底化成醉夢,想著先烈們的遺願到自己這裡也未能實現,焦慮之下,唯一消愁的只能是多白些頭髮。
我們都是追夢人,都在為幸福生活奔跑。看國風裡的故人們追夢,更多的是慷慨,是悲涼,是歡喜,是無奈。最難了斷的是家國情懷,最難企及的是詩意溫暖。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那個時代中國的追夢者,無論家國情還是兒女情,都是激蕩年代的奮鬥者。新年,向奮鬥者致敬,向追夢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