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丨醫療物資出口「身份證」打假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3371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若需加急,再添1萬元加急費,3-7個工作日出證。我們只做認證,不保證清關。」全球搶購醫療物資的當口,資質認證作為出口的一道閘門,也在緊俏的需求中滋生了灰色生意。

記者通過對多家出口廠商、認證代理機構調查發現,當前醫療器械出口認證套路重重,而一批打著海外認證旗號,行造假牟利之實的認證機構,也於近期進入監管視野。

4月9日,海關總署發文稱,對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紅外測溫儀、呼吸機等11類商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打擊摻雜摻假、以假充真等行為。在此之前,國家藥監局等部門已發布針對醫療物資的 「史上最嚴出口公告」。眼下,海外認證機構「換血」在即,認證程序更加嚴密,醫療物資出海或就此將別認證速成時代。

圖片來源:新華社

01

「白板」出海

令齊豫沒想到的是,做了3年正經出口貿易,卻被一批專產「白板」的企業截胡。

齊豫口中的「白板」是尚未進行規範加工生產的口罩,他們亟待被有正規資質的廠家收購、加工,進而出口。「目前制假手段中,一種做法是私人作坊生產口罩賣給有出口認證資質但產能有限的企業;另一種方式,就是直接使用假認證出口。」

「如果按照正常流水線生產、認證,成本並不低。但現在有一批通過假CE認證的廠商會跟我們詢價,然後以比我們更低的價格籤單。實際上,很多廠商的產品是『白板』改的,質量並不合格。」

齊豫所說的CE認證,是歐盟有關安全管控的認證,即只限於產品不危及人類、動物和貨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CE標識是一種安全認證標誌,通過認證的產品被貼上CE標誌,即可進入歐洲市場。

記者從另一名經銷商處獲悉,當前製作醫用口罩的熔噴布不僅價格高昂,材料也稀缺。「從前些天的1噸17萬元已經漲到了現在的50萬元。即便是這種價格,廠商也未必能買到,更不要說私人作坊。沒有熔噴布,自然不能指望防疫效果。」

4月4日,國家認監委官網公示顯示,目前中國境內具有防疫用品CE認證能力的認證機構共計8家,還有44家為境內可以開展醫療器械管理體系(ISO13485)認證的機構。

按照國家認監委官網公示的標準,不同規格物資,出口不同的區域需取得相應資質。以出口歐盟為例,物資根據用途,可被分為兩類:醫用級別和個人防護級別。其中,醫用級別需按照歐盟醫療器械指令93/42/EEC(MDD)或歐盟醫療器械條例EU2017/745(MDR)加貼CE標誌。

02

「快捷」認證

隨後,記者在淘寶輸入CE認證詞條,一家名為某星的認證機構迅速接單,其負責人李某隨即介紹稱,不論是出口民用物資還是醫用物資,申請的都是義大利ECM機構出具的CE證書,該機構公號號碼為NB1282,辦理費用分別為3萬元和4萬元。15-20個工作日即可出證。申請認證提供公司營業執照照片、產品圖、產品說明書以及30個樣品。

「若需加急,再添1萬元加急費,3-7個工作日出證。我們只幫你做認證,但並不保證清關。」隨後,李某催促,加急名額有限,僅剩最後3個。

「一般而言,對於個人防護物資(PPE)來說,做CE認證尚且需要4-5個月為一個周期,價格在10萬元左右,醫用類(MDD)認證可能更貴一些。」英標管理體系認證(北京)有限公司張樂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公示了經官方授權的CE認證機構,除此之外的代理機構並不具備認證資格。

隨後,德凱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張梅林表示,對於滅菌口罩來說,認證周期主要取決於工廠的質量體系執行情況和文件準備情況,3-8個月不等;醫用非滅菌口罩,由於它風險低,不需要MDD認證,企業自我聲明即可。

「看起來,他們辦的是歐盟銷售認證,但這種認證根本過不了海關。雖然是海外的CE認證機構,大家都很清楚這家公告號碼是NB1282的義大利機構出具的ECM證書在國內的含金量。」齊豫說。

03

NB1282行不行

「現在想拿到認證,能信得過的就是官方認證的那幾家機構。境內外的認證市場魚龍混雜。」曾從事認證代理業務的張某給出了類似的判斷,ECM認證效力在國內公信力確實堪憂。

從事歐盟出口認證業務代理的鄭某建議,做CE認證首先要看發證機構,確認發證機構是不是歐盟政府授權的;歐盟授權的機構會有四位數的公告號碼,而這個號碼可在歐盟網站查詢;查詢到號碼後,要確認認證產品做什麼指令,然後去查詢該機構是否具有相對應指令的授權。「所有程序確認完畢後,還要注意公司是否為機構的直接代理。如果是二級代理,還要提防會有被『宰』的風險。」

為核實前述淘寶商家李某提供的義大利認證機構是否具備資質,記者登錄歐盟官網,在輸入公告號碼NB1282後,頁面顯示,這家義大利機構確屬歐盟授權機構,授權範圍包含8類指令,除醫療器械指令(MDD)外,其餘7類指令還涵蓋室外設備在環境中的噪音排放、機械、用於潛在爆炸性環境中的設備和防護系統、升降機及安全組件、壓力設備等。

在NB1282可認證的8類指令中,儘管包含醫療器械(MDD),但並沒有李某所述的民用防護物資指令(PPE),這也意味著該機構並不具備民用防護物資認證資質。而不論是從李某提供的信息,還是在前述論壇中,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曾看到ECM籤發的個人防護指令(PPE)證書。

4月10日,記者聯繫李某,對方表示,自4月9日18時起,該機構已暫停辦理民用防護物資(PPE)認證申請,但醫療器械類(MDD)認證依舊可辦。「只不過需要抓緊時間考慮,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停辦。」

4月11日,李某稱接到公司命令,暫停受理醫療器械(MDD)認證申請,理由是,「海外訂單量太大,接不過來。」

04

最嚴公告

「在國內,ECM已是假證機構聚集的重災區,很多並不具備民用防護物資(PPE)認證資格。」張樂潤透露,實際上,在4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曾召開會議,點名批評了以ECM為典型的約20家認證機構並將其列入認證「黑名單」,同時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ICR等認證機構。「即便這家ECM的義大利總部具備認證資質,但國內來看,ECM的代理認證一般是假的。」

張梅林進一步表示,「他們在國內可能有分支機構,不過發的並不是正規的CE證書,是些自願性證明類的文件。對於不在認證範圍內的物資,發一些證明文件,其實沒什麼效用。」

3月31日,國家藥監局召開2020年藥品上市後監管工作重點任務部署視頻會議。要求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做好疫情防控相關藥品質量監管工作,嚴格規範藥品出口證明管理,對不符合出證條件和要求、未遵守我國藥品操作規範等情形,將依法撤銷其藥品出口證明。

隨後的4月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該公告也被稱為「史上最嚴出口公告」。公告指出,即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該公告涉及1900餘件疫情防護產品註冊。

此後,企業需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同時符合進口國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可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而在此前,國內企業出口醫療器械無需提供國內註冊批文。國內企業出口僅需拿到出口國授權證書即可出海。據前述經銷商透露,目前他所了解的能順利拿到國內註冊資質的口罩生產企業多為國有企業,且數量稀少。由於審批程序嚴格,通過轉產從事口罩經營的企業,取得註冊認證資質並出口的可能性很小。

05

「換血」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在國內,海外醫療器械認證機構也將面臨新一輪「換血」。據了解,經過三年過渡期,今年5月26日起,醫療器械認證使用的MDD(93/42/EEC)指令將被統一更換為新指令MDR(EU 2017/745)。

張樂潤表示,目前需密切關注現有MDD授權認證機構的指令更換動向。待指令更換,認證機構的MDD指令將不再具備認證效力。隨後,歐盟官網信息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說法。

根據歐盟最新統計,當前醫療器械認證機構使用MDD(93/42/EEC)指令,擁有授權的機構共計56家,而符合MDR指令授權認證的機構僅為12家。這意味著,自5月26日起,面向醫療器械的CE認證機構減少80%。

CSU標聯國際認證中心發文指出,由於新版MDR指令相較於MDD審核流程和要求更為繁瑣和複雜,更換指令後,認證周期必將大幅拉長,程序也會更加嚴格,幾天出證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但受疫情影響,歐委會提議MDD的過渡期再延期一年,目前正在等議會批准。」張梅林補充道,但如果沒有延期,按照公布的12家使用MDR指令的授權認證機構,5月26日後,ECM也將不再具備醫療器械認證資格。

(文中採訪對象系化名)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醫療物資出口新規
    有外媒分析稱,在一些國家抱怨中國防護設備質量和檢測盒精度後,中國正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出口醫療物資質量的把關,幫助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日報導,澳大利亞邊境執法局開始對中國製造的劣質口罩和防護服進行查扣。美國《紐約時報》同日稱,全球疫情暴發後,中國一直鼓勵本國企業加大出口檢測盒等抗疫物資。
  • ...俄羅斯將禁止部分醫療物資的出口,包括口罩、繃帶、一次性醫用...
    >2020-03-04 16:05:52來源:FX168 【俄羅斯禁止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當地時間4日,俄羅斯政府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即日起至2020年6月1日,俄羅斯將禁止部分醫療物資的出口,包括口罩、繃帶、一次性醫用手套、一次性醫療防護服、醫用防護鏡、呼吸機、消毒液和外科手術服等,但用於國際人道主義援助以及供個人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除外。
  • 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中國政府決定向菲律賓派遣抗疫...
    ■ 商務部5日表示,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針對部分國家稱從中國購買的醫療物資不合格的問題,調查發現有關報導並沒有客觀反映事實全貌。【詳情】■ 海關總署:3月以來,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其中包括口罩約38.6億隻,呼吸機1.6萬臺。
  • 醫療物資出口問題被通報 安徽宜美健醫療用品和安徽旭日塗裝工具...
    海關總署9日發布通報,曝光16家近期查發的出口防疫物資質量安全不合格企業及相關產品批次情況。
  • 韓國禁止在疫情期間出口醫療物資
    據此,新冠肺炎疫情等甲類傳染病蔓延期間,防疫部門將有權禁止衛生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韓聯社報導截圖報導稱,根據修訂令,因甲類傳染病流行導致預防、防疫、治療物資價格飆升或緊缺,影響國民健康安全時,政府有權禁止衛生口罩、洗手液、防護裝備出口或運往國外,違者將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以下罰款。
  • 如何避免出口防疫物資被召回、退貨
    為滿足各界需要,現將最新的海關監管要點和企業防疫物資出口注意要點介紹如下,供全國正在或有意從事口罩生產出口的企業參考借鑑,助力海外抗疫,共同維護中國出口商品聲譽和中國國家形象。不同於其他出口法檢商品,53號公告中新增法檢出口醫療物資無需實施產地檢驗,採取口岸驗證管理方式,報關時無需出口電子底帳(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發貨人應當申請衛生檢疫審批,憑《入/出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單》通過單一窗口申報,經海關檢驗合格後,獲得電子底帳,報關時填寫電子底帳帳號); 2
  • 4月1日起醫療物資出口有新規...
    出口醫療物資出新規 3、歐盟CE資格認證指南和美國FDA認證應急授權 4、口罩出口--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指南  美國突然取消對中國KN95口罩標準認可!出口醫療物資出新規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為了滿足國內疫情防控需要的基礎上,鼓勵企業擴大產能,有序出口,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根據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工作機制,對相關醫療物資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
  • 新華社:美方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
    報告還稱世界各國從中國進口的相關物資從2月開始大幅下降。所謂1月份中國有意隱瞞信息的謬論已經不值一駁。早從1月3日起,中國就開始定期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通報疫情。而污衊中國有意減少醫療物資出口囤積物資,純屬荒誕不經。出此謊言,首先是對中國國情缺乏基本常識,對中國應對疫情的事實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同理心。
  • 紅綠燈下丨「打假」,省會交警一直在路上
    紅綠燈下丨「打假」,省會交警一直在路上 2020-09-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口罩等醫用物資出口需要注意什麼?這裡為你詳細解答!
    針對這一情況,世界各國開始採取對口罩等醫用物資進行管制,同時,也有不少國家宣布將恢復從中國市場進口口罩等醫用物資產品。截止目前,中國海關並未禁止或者限制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的正常出口。並且,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表態鼓勵防護服口罩等物資的出口。
  • ...醫療用品公司已列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醫用口罩出口白名單
    格隆匯 6 月 17日丨搜於特(002503.SZ)公布,公司於2020年2月13日投資20,000萬元人民幣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搜於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療用品公司」)。醫療用品公司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疫情應急產品)」已於2020年5月29日取得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省藥監局」)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證》(註冊證編號:粵械注準20202140720),註冊證有效期至2021年5月28日(延續註冊應當在醫療器械註冊證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提出)。
  • 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納米」,青島海關助力防疫物資擴大出口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近日,經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查驗合格後,青島百特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的一批出口口罩搭乘「EVE ORBAN」號貨輪出口歐洲。這是公司今年疫情以來出口的第121票口罩。隨著國內復工復產持續加快,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抓住海外需求增長商機,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方向,擴大防疫物資出口業務。
  •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大有機會丨第30屆華交會見聞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已經成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出口的一股「新勢力」。海關總署7月14日發布數據稱,今年6月份,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進口首次迎來年內雙雙同比正增長,回升態勢好於預期。數據還顯示,我國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
  • 英媒:詹森下令制定計劃,結束重要醫療物資對中國的依賴
    【環球網報導】英國疫情形勢持續嚴峻,不過該國媒體《泰晤士報》22日的一篇報導稱,英國首相詹森已下令工作人員制定代號為「保衛工程(Project Defend)」的計劃,以結束英國在重要醫療物資和其他戰略進口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最終,辛巴公開道歉,承諾賠償6000多萬元,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辛巴公司介入調查。該事件持續發酵,最終引起了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關注並介入調查。辛巴「假燕窩」事件之後,王海將矛頭對準了羅永浩。12月13日,王海發布微博直指羅永浩推薦的漱口水產品涉及虛假宣傳。
  • 中恆集團打造「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開工
    隨著廣西應急醫療物資保障梧州中心項目的開工落地,中恆集團意在打造的一個國家級的醫療物資保障中心的雛形正在形成。保障中心建成後,預計將形成一個年產值超100億元的醫療器械產業,可帶動上下遊及周邊產業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以上,新增帶動就業人數10000人以上,拉動梧州市GDP新增100億元以上。
  • 好消息:4家中國口罩企業獲準出口美國!全球54國向我國訂購物資
    眾所周知,因標準不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曾禁止進口中國的KN95口罩,不過據美國衛生部表示,美國未來一年將需要至少35億個N95口罩,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加上中國疫情首先得到控制,已經有餘力對外出口口罩和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因此FDA又同意了和N95口罩有相同功效的KN95口罩進口。
  • 每經12點丨拜登弟弟詹姆斯正在接受FBI調查;巴西官員:拉美多國希望...
    每經編輯:步靜1丨拜登弟弟詹姆斯正在接受FBI調查據海外網,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弟弟詹姆斯正在接受美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兩名熟悉調查的消息人士透露,賓夕法尼亞西部地區的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一家已破產的美國醫療保健公司,並詢問詹姆斯·拜登在該公司中的角色。就在前一天,拜登的兒子也被曝出正在接受調查。
  • 中國出口口罩質量有問題?商務部:報導不客觀
    針對中國部分出口醫療物資出現不合格現象的問題,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表示,通過多方的調查了解,我們發現有關的報導並沒有客觀地反映事實的全貌,有些完全歸咎於中國產品質量不過關,實際上原因應該講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產品的質量標準不同,還有使用習慣上存在的差異,甚至在使用者如果操作不當,也能引發些質量的疑問。
  • 每經21點丨安徽5月6日高校研究生和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廣州海關查獲...
    每經編輯:張喜威1丨安徽:高校研究生和畢業年級學生5月6日返校據安徽省教育廳,5月6日,符合要求的高校研究生和畢業年級學生返校。2丨廣州海關查獲64.9萬個偽瞞報出口醫用口罩據「海關發布」官方微博20日晚間消息,4月16日,北京某公司向廣州海關申報出口非醫用口罩64.9萬個,經查驗,該批口罩實際為醫用口罩,報關時未提交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和出口醫療物資聲明,當事人涉嫌逃避商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