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貸難、放款慢一直是令房產交易的買賣雙方頭痛不已的話題,尤其是在臨近歲末的時候情況更甚。在「連環單」佔據主流的北京市場,買賣雙方除了「等貸」帶來的焦慮、糟心之外,因為資金跟不上而導致的違約賠償等糾紛頻發,讓原本的安居美夢一不小心就變成整個家庭的惡夢。
購房搶時間款項「貸」不動
據了解,當下的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場以置換為主要市場結構,「連環單」佔據C位,從「雙連環」到「三連環」,甚至「四連環」,比比皆是。「連環單」是指購房者為了購買新房而出售現有房屋,買賣行為同時發生。據鏈家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全市二手房網籤量為14.5萬套,連環單成市場關鍵詞,佔據總交易量的41.6%左右。
從業人士介紹,在實際操作中,涉及連環單的交易方式無非兩種,「先買後賣」或者「先賣後買」,雖然每單都是獨立合同,但是在賣舊買新的過程中,每個收款到支付的環節幾乎都是環環咬合,賣房時的資金進度直接影響到下一單交易成功與否,環環相套,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而,在爭分奪秒的「換房大戰」中,貸款卻常常不給力。由於銀行未能及時批貸放款,碰上「神轉折」——兩份合同的時間差成了「負數」,尚未收到賣舊房的首付款,卻要支付買新房的首付款。要麼無計可施深陷違約泥淖將到手的房子拱手讓人,要麼四處求人借款「補窟窿」欠下巨額債務。
記者了解到,造成批貸難、放款慢問題的原因較為複雜,審批流程繁瑣、貸款服務提供方專業能力弱、銀行業務量龐大、年底銀行銀根緊縮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
北京市的陳先生今年5月通過置換形式,購入一套改善型住宅,通過某商業銀行辦理了貸款。然而一切手續就續,銀行卻遲遲不能放款,也給不出具體放款時間,「這是個連環交易,關鍵就在這筆放款上。我們無法給下家支付首付款,下家也同樣不夠錢亦面臨違約(連環單),懇請銀行能考慮我們幾家都面臨違約風險,儘快放貸。」無奈之下,陳先生選擇通過網絡投訴平臺發起申訴,但截止發稿,解決時間依然遙遙無期。
在知乎等平臺上,關於二手房交易「連環單」的相關問題關注度很高,許多用戶都投訴遭遇因銀行無法及時批貸放款造成違約責任的問題,一位名為「黃義」的用戶憤怒表示:「賣家每天都來要我賠償損失,期間被房東趕,已經搬了兩次家,也造成家庭不和,小老百姓買個房子就如此困難?!」
而簡單梳理就會發現,每年諸如《「連環單」頻惹禍,二手交易糾紛驟增》、《北京二手房市場跳漲:連環單增加,違約陡增》、《北京二手房「連環單」背後違約潮顯現》此類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往往成為網絡新聞的爆款,足見社會關注度之高。
「連環單」糾紛背後是無數個負債前行的家庭和無數難眠的夜晚。但無論何種原因,幾乎掏空家庭並背上長達幾十年債務的購房群體,不應該成為最終的背鍋者。
市場亟需更高效的貸款服務
如何化解「貸不動」的難題?我們看到,在存量房市場時代對安家越來越重要的房產經紀機構,已經著手開始在這個「痛點」上下功夫。
不久前,北京鏈家推出了兩項全新的安心服務承諾——「限時批貸,超期賠償」和「限時放款,超期賠償」。
其中明確,經北京鏈家成交的買賣雙方,在通過其進行商業貸款服務時,除特殊情況外,承諾「自買賣雙方面籤完畢且『備件齊全』後,在次工作日起3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審批」,以及承諾「自接收到買方『新不動產證原件』後,在次工作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銀行放款」。如涉嫌超時,北京鏈家會對責任進行判定,一旦屬實,就會向消費者賠付。
據北京鏈家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項安心服務承諾的推出並不是「一時興起」,其背後是整個鏈家後臺交易,體系的支撐和多年來的相關舉措的迭代精進。
比如重視對於交易顧問服務能力的提升。在鏈家的二手房交易流程中,交易顧問是除房產經紀人之外的又一個重要角色。為了保證高效作業,鏈家已針對交易顧問推出了「7×24小時接電話」和「免複印材料」兩項服務承諾,以保證交易顧問的高效服務。此外還會定期面向交易顧問開展政策、服務案例等相關培訓項目,以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
此外,通過對於服務流程的優化,也可以幫助,限度的提升服務效率。在一般情況下,客戶在申請貸款之前需要向銀行提供條目繁多的基本信息,包括公積金情況、徵信情況、個人學歷以及收入情況等等。而北京鏈家會幫助客戶提前準備相關資料並與銀行進行溝通。如果客戶符合相關資質,在面籤之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審批流程,大幅提高了溝通效率。
此外,北京鏈家的商貸服務幾乎覆蓋了北京全部商業銀行,並根據實際情況會為客戶提供可選銀行貸款方案,讓客戶能夠根據自身需求提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銀行與貸款方案。
數據顯示,在內部的管理要求和承諾試點之後,北京鏈家的批貸放款時間大幅縮短,今年10月的平均放款時間為5.10天,平均批貸時間為2.16天。
對房產交易服務中批貸、放款流程進行時效保障,北京鏈家通過對消費者的承諾倒逼服務效率的提升,解決了房產交易中又一痛點的同時,也為行業樹立了一個新的服務標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稿件、圖片均有可靠的來源,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並不代表新訊網觀點,由此產生的財務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本站自動屏蔽違反《廣告法》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