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和《智取威虎山》,看似全無關係,竟有此等巧合

2021-02-21 狐言論史

2018年,九十二歲高齡的武俠大宗師金庸,狀告作家財富榜第一人江南侵權一案,曾是文壇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大新聞。

江南的成名作《此間的少年》,大量使用金庸小說人物名稱,如郭靖、喬峰、令狐衝、黃蓉等,實為眾所周知。因此金庸一提訴訟,江南就同意賠償,實為理所當然。畢竟尊重金庸的版權,同樣也等同保護了他自己作品如《九州》《龍族》的版權,何必因小失大。

其實用他人作品的角色寫自己的同人小說,古已有之。最出名且成功的,莫過於使用《水滸傳》著名人物西門慶和潘金蓮為男女主人公的《金瓶梅》了,竟得以風靡一時,和《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並稱為明朝四大才子書。

同樣,對前輩文學作品中的化用和借鑑,也是司空見慣,近乎理所當然,本與作者個人道德無關。金庸先生同樣不能免俗,且不說《連城訣》一書相關設定和情節,借鑑自大仲馬著名小說《基督山伯爵》,這一事實為金庸研究者眾所皆知。

單單說《鹿鼎記》中一段著名情節,韋小寶在通吃島淪為俘虜後,戲弄神龍教主洪安通一節,其實就可能源自同時代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智鬥匪首座山雕。

《鹿鼎記》小說中融入了許多傳統戲劇元素,已構成《鹿鼎記》推動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無論是京劇源流還是主角韋小寶的語言習慣,韋爵爺看的那些戲不太可能是現代意義上的京劇,但作者金庸參考的應該是京劇劇本,則其個人寫作意念中,韋小寶看的也應該是我們熟知的京劇。因此金庸寫作《鹿鼎記》時,同樣必然大量參考京劇功課。

《三劍樓隨筆》文集中,選取了金庸先生的許多隨筆,體現他個人的興趣取向、職業背景、知識結構。原來他老人家學富五車,涉獵極廣,包括對費穆的評論、對好萊塢電影的評論、甚至包括對廣東粵劇名伶的評論,同樣涉獵了京劇話題。如《談<慶頂珠>》,《談<空城計>》等文。

金庸作為江浙人,主要活躍於廣東文化圈,與越劇、粵劇界多有交流;而作為文人學子,將京劇(及一切傳統戲劇)的戲文與唐詩宋詞元曲等量觀之。

《智取威虎山》電影雖然1970年才拍攝,但1958年即由上海京劇院由小說《林海雪原》改編完成,並上演現代京劇,並於195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了劇本單行本,創作時間遠早於1969年-1972年創作的《鹿鼎記》。

而金庸於1957年至1959年供職於長城電影公司,任職專業編劇,出於職業編劇的必修功課,若說他沒有看過《智取威虎山》這等當時影響力空前的重要劇作,是不可能的。大導演昆汀有云:「不是有意致敬,看的電影多了,自然而然學過來了。」則金庸寫作「通吃島被擒」一節,創作意念中縱然不是有意借鑑《會師百雞宴》,但下意識化用其橋段情節,固所當然。

根據金庸隨筆中對京劇的研究,推斷《鹿鼎記》韋小寶於通吃島這段生拉硬扯劇情,源自於《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智鬥座山雕,大抵出於上述原因。

韋小寶炮轟神龍島,卻不慎在通吃島被洪安通生擒。隨即一段顛倒黑白的巧辯,反而將不是盡數推給了胖頭陀和陸高軒二人。

這段情節,幾乎整段化用《智取威虎山》中經典的《會師百雞宴》一場戲,順便將《打虎上山》一場中的伏線也補了進去。《智取威虎山》最精華的部分,恰恰也正是《打虎上山》和《會師百雞宴》這兩場。金老先生的「化功大法」可見一般。

平心而論,金庸的小說功力確實更勝一籌。雖然化用了曲波(《林海雪原》作者)的橋段,但無論是人物的聲口氣韻,還是層層推進的臺詞邏輯,韋小寶的說辭遠比楊子榮來得自然和順理成章。問題在於,這僅僅是就小說筆法局部比較的結果。如果放在兩段大情節的人物邏輯中,自然的反而是曲波,生硬的反而是金庸。

韋小寶作為炮轟神龍島的罪魁禍首、以俘虜的身份接受洪安通的盤問。對神龍教諸人來說,胖陸是及時送來情報的功臣、「自己人」,韋小寶是「外人」,在信息接收的選擇上,先就不是對等的關係。無論韋小寶說什麼,洪安通心裡首先已經打了個問號。

由於語境不對,韋小寶的說辭儘管極盡巧思妙至巔毫,但在這種情況下令得洪安通等人將信將疑,一時難以作判斷,實在匪夷所思。

當然,這只是作者對金庸作品研究的一家之言,並無確鑿實據,廣大讀者大可不必認真。很多事說得太透了,就沒意思了,還是難得糊塗,如金老先生回復王朔時的「八方吹不動,(一屁打過江)」,如韋公小寶一般,我自及時行樂,但求逍遙人間,便好。

韋小寶在通吃島的快樂生活:

長期以來,戲曲界對《智取威虎山》等現代京劇的評論,其實也無不偏頗。其實它們亦可算一時之選,在特定框架和話語體系中,在有限騰挪空間中做到了最好,算得上極傑出的作品。傳統戲劇固然意味雋永,而《智取威虎山》等現代京劇,能經幾十年大浪淘沙存留下來,同樣絕非幸致。

2014年,徐克導演將 《智取威虎山》 改編成商業化主旋律電影,大獲成功,8.84億票房,年度第三名,更證明了真正優秀的經典,生命力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智取威虎山》差點改名《智取飛谷山》?
    1958年5月10日,四幕九場話劇《智取威虎山》在京公演,引起轟動。《智取威虎山》的劇名是北京人藝的創造,原著的回目中並沒有「智取威虎山」這一章,只是在第二十一章「小分隊駕臨百雞宴」中白茹猜燈虎謎時,有一句「小分隊智取威虎山」,編劇趙起揚、夏淳等決定以此作為劇名。
  • 戴錦華談《智取威虎山3D》
    當然,早在《智取威虎山》之前,是馮小剛的《集結號》,在電影敘事的意義上改寫、替換了新中國電影獨有的戰爭、尤其是革命戰爭敘事的邏輯與路徑;其中,成功地蒸發了、或曰抹除了是歷史自身:以土地革命為戰爭動員和目的、軍隊政治化:「支部建在連上」、民心向背、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
  • 徐克電影:《智取威虎山》完整版
    《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執導,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陳曉、杜奕衡等主演的戰爭片。
  • 《智取威虎山3D》 「反派夠強,戲才有高潮」
    如今離這部電影正式上映不足20天,徐克導演首度公開回應關於電影的諸多熱點話題,為觀眾揭秘這部3D超級動作大片幕後的精彩故事。1:大導演緣何情迷《智取威虎山》?「現在是最好的時候」徐克導演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來內地交流的時候,就跟老友謝晉導演提出了要拍攝《智取威虎山》的想法,為何直到2013年末才真正開機圓夢?這中間25年的時間,導演在等待什麼?
  • 《智取威虎山》(在線觀看)
    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每天看部經典電影      戰爭是和平的開始,也是和平的結束;當人們慢慢遠離戰爭的時候,卻總容易忘記戰爭的苦痛;我們並非生於安樂,無外有人負重前行
  • 《智取威虎山》源流考
    從1956年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到文革期間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歲末的3D大片《智取威虎山》,一個藝術形象跨越58年,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那就是「楊子榮」。   誰是楊子榮?圍繞楊子榮有多少的故事?楊子榮在各種藝術載體上有怎樣的演變發展?徐老怪為什麼對楊子榮感興趣?樓主嘔心瀝血收集大量資料,為你在觀影之前補足功課。
  •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話是什麼意思?
    在「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許多片段精彩絕倫,其中楊子榮打虎上山與土匪使用黑話對話的片段尤其扣人心弦,可以說看過一次,牢記終生。無論是看舞臺京劇《智取威虎山》還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觀眾在敬佩楊子榮英雄虎膽的同時,也對那些黑話感到困惑,什麼「天王蓋地虎」、「一座玲瓏塔,面向青寨背靠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黑話中又有什麼門道呢?
  • 影片推薦|《智取威虎山3D》 「反派夠強,戲才有高潮」
    電影《智取威虎山3D》從開機,關於「大導演徐克為何會對《智取威虎山》感興趣」、「為何會堅持去東北林海雪原實地取景」等熱門話題一直是媒體和影迷們關注和好奇的焦點
  • 《智取威虎山》背後:國共東北戰局自此逆轉
    其實,《智取威虎山》反映的共軍剿匪,只是抗戰結束後整個東北戰局的冰山一角……    史實:楊子榮兵不血刃活捉座山雕  電影《智取威虎山》根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改編而成,而且在《林海雪原》的文學演繹上又塗抹了更絢麗的色彩。史料記載中的楊子榮活捉座山雕,實際上是一場兵不血刃的戰鬥,座山雕匪幫總共只有二十餘名殘匪。
  • 如何評價電影《智取威虎山》?
    雖然我們都熟知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不用劇透,但是看到坦克和飛機的出場,很多人在心裡還是忍不住怒吼一句草泥馬,這是剿匪麼?有這麼強裝備的還是土匪麼?但正片出來,一切都釋然了。可以說,《智取威虎山》是徐克給我們的一個意外驚喜。韓庚的出現是徐克唯一比較大的內容增加。但這個增加非常有意義,因為這樣一來,70年前東北林海雪原的艱辛傳奇,與如今的燈紅酒綠嬉笑打鬧,就有了最直接的血脈聯繫。若無小分隊當年救下栓子,也就不會有之後韓庚這個角色。韓庚能遠赴美國求學,說到底也是小分隊當年浴血奮戰的結果。
  • 《智取威虎山》幕後冷知識,林更新直到殺青都沒認出梁家輝
    《智取威虎山》幕後你不知道的冷知識。2.林更新起初在看完《智取威虎山》的通告單上,有梁家輝名字的時候非常興奮,心想自己終於有機會跟偶像一起搭戲了,後來也終於看到了203部隊攻打威虎山的戲份,卻想不到他帶著部隊整整打了半個月的威虎山,還是沒見到家輝哥,直到看完《威虎山》「壞蛋全家福」的一張海報才知道,原來整體在片場給演員講戲的「怪大叔」就是他。
  • 【電影】《智取威虎山》(在線播放)
    《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執導,張涵予、梁家輝楊子榮憑藉自己的機智應變獲得了匪首座山雕(梁家輝飾)和座下八大金剛的賞識,被封為威虎山「老九」。座山雕天生多疑,多次派人試探楊子榮,楊子榮一面與土匪多方周旋,一面涉險為山下戰友傳出情報。
  • 《智取威虎山》的10億票房目標:紅色電影的新時代逆襲(圖)
    導讀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是一個特殊符號,它的成功讓電影界對於紅色題材改編有了新的認知。  「《智取威虎山》雖然是紅色樣板戲,但如果把紅色題材拋開來看,我們發現裡面其實是一個黑幫臥底的故事,就像《無間道》一樣,而徐克的高明之處在於提煉出了這些情節亮點。」藝恩傳播新媒體觀察員王子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在《智取威虎山》之後,紅色題材會不會颳起一陣改編旋風,2015年的電影市場或將很快給出答案。
  • 《智取威虎山3D》:一群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電影《智取威虎山3D》海報目前為止,只在電影院裡看過一遍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3D》 ,但卻頗有「緣分」地在網上發現了於冬、徐克監製,甘露導演的《智取威虎山3D》電影紀錄片《打虎上山》和《踏雪而行》 ,
  • 有戲丨看徐克如何改編《智取威虎山》:山窮水盡出高手
    謝晉問他:有沒有想過拍一部內地題材的電影?徐克幾乎是脫口而出:「智取威虎山。」12月23日,由徐克執導、黃建新監製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國上映。香港電影導演徐克再度用鏡頭抒發時代感懷。在向紅色經典《林海雪原》和京劇《智取威虎山》致敬的旗幟之下,徐克講述的「智取威虎山」不僅有大氣磅礴的歷史敘事,更有盪氣迴腸的英雄傳奇。
  • 影版《智取威虎山》幕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智取威虎山》海報 好不容易等到了開機,卻盼不來大雪紛飛,最後還是不得不花錢在北京人工搭建雪景 《智取威虎山》劇照 劇組在開機四年前就敲定了由張涵予來扮演楊子榮一角,結果一等就是三年。
  • 《智取威虎山》真實細節:楊子榮、座山雕確有其人,威虎山是假的
    2014年底,有一部事先並不怎麼張揚的影片上映後卻收穫了高票房,這部電影就是徐克導演的3D版《智取威虎山》。眾所周知,《智取威虎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此文將為讀者解密《智取威虎山》的真實細節,其實,劇中的楊子榮、座山雕確有其人,但威虎山在現實中不存在,他是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為了藝術渲染而虛構的。一、《智取威虎山》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土匪活動十分猖獗。
  • 觀影:《智取威虎山》(無劇透)
    《智取威虎山》徐克你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嗎?你想打家劫舍、肆意江湖嗎?想成為一個愛崗敬業的土匪,有三門必備課程——槍法,功夫,規矩。刀口舔血的職業,三門課程缺一不可。槍法和功夫在個人,沒法速成,若不是天生奇才,就只能勤學苦練。
  • 把《一步之遙》和《智取威虎山》一起看你就懂了
    別說,這兩部片子真有些可比性,當然我的比較,還是停在我的舒適區,不去討論票房啊主演啊投資啊特效啊藝術性,我是一個看電影永遠先看故事的敘事迷,想看以上各項專業分析的朋友可以換個頻道。《一步之遙》和《智取威虎山》都是有原型、有原作的改編作品。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新作承繼了什麼,而是它們增添了什麼,改寫了什麼。
  • 《智取威虎山3D》:四十年林海雪原如一夢
    從哈爾濱起飛時,飛機因故障緊急修理,於是當天主創現身後的第一件事是為晚到近一個半小時道歉,張涵予特別「低姿態」,他在影片中飾演的楊子榮有「打飛機」一段,遭到眾人調侃飛機由於懼怕楊子榮而壞了。  「讓大家久等了!」張涵予說。  不過真正等得夠久的人是導演徐克,「40年前我還沒想過有可能拍電影的時候,就想要是有機會的話,我想拍《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