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屆格萊美頒獎禮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流行類的大贏家當屬「小美女」泰勒·斯威夫特,憑藉專輯《1989》創下銷量奇蹟的她,一人獨攬年度專輯、最佳流行專輯、最佳音樂錄影帶獎3個極具分量的獎項。她也成為有史以來首位兩次奪得年度專輯大獎的女性藝人。
本屆葛萊美獎一改往屆某位歌手一家獨大、橫掃獎項的風格,獎項分布「雨露均沾」。以11項提名領跑的說唱歌手肯德裡克·拉馬爾,包圓兒了說唱類最佳歌手、最佳單曲、最佳專輯等4個獎項,與泰勒·斯威夫特合作的《Bad Blood》又摘取最佳音樂錄影帶獎,成為當晚得獎最多的藝人;來自美國南方的布魯斯搖滾樂隊Alabama Shakes在搖滾類中獨佔鰲頭,贏得最佳搖滾單曲和最佳搖滾歌手等3項搖滾類大獎。
本屆格萊美中,85後的樂壇新生力量收穫頗豐。包攬說唱類獎項的肯德裡克·拉馬爾和獨得3項流行類大獎的泰勒·斯威夫特分別出生於1987年和1989年。獲得7項提名、最終奪得最佳R&B歌手和最佳當代城市音樂專輯的「盆栽哥」The Weekend即將滿26歲。此外,榮獲最佳流行歌手和年度單曲的艾德·希蘭、奪得最佳新人獎的梅根·特瑞娜,以及以最佳舞曲收穫人生第一座葛萊美獎的賈斯汀·比伯,均為90後。
「火星哥」布魯諾·馬爾斯與英國製作人馬克·朗森共同創作的神曲《Uptown Funk》,贏得年度製作與年度流行合唱兩項大獎。至此,「火星哥」已完成格萊美最佳流行歌手、最佳流行專輯、最佳流行合唱的獎項大滿貫。
在現場表演環節,多位樂壇大腕兒致敬逝者的演出令人動容。流行天后Lady Gaga將頭髮染成大衛·鮑威標誌性的紅髮,表演了《Under Pressure》《Hero》《Fashion》等經典歌曲,懷念一個月前離世的「搖滾變色龍」。老鷹樂隊成員唐·亨利、喬·沃什和蒂姆·施密特,以一首《Take It Easy》表達對已逝隊友格列·弗雷的紀念。67歲的布魯斯吉他大師邦妮·瑞特,攜手兩位後輩歌手,合作表演了一曲意味悠長的《The Thrill is Gone》,向去年5月逝世的布魯斯音樂大師B·B·King致敬。
現場表演的另一亮點是著名影星約翰尼·德普變身搖滾老炮兒,率領好萊塢吸血鬼樂隊首次公開亮相併表演。這支「搖滾天團」由約翰尼·德普、搖滾老將艾麗斯·庫珀、槍炮與玫瑰樂隊的貝斯手達夫·麥卡甘、史密斯飛船樂隊的吉他手喬·佩裡在2015年組成。
歐美樂壇的頂級盛宴受到了中國觀眾的關注。根據獨家直播頒獎典禮的樂視音樂統計,本屆葛萊美獎的直播觀看總量達1079.16萬人次。收視最高的三項演出分別為阿黛爾的新歌《All I Ask》、泰勒·斯威夫特的《Out of Woods》以及Lady Gaga致敬大衛·鮑威的經典「串燒」。
孫楠獲格萊美「主席榮譽獎」
在第58屆格萊美頒獎禮上,一個中國面孔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作為東方衛視《中國之星》總冠軍,歌手孫楠獲得了由格萊美主席親授的「主席榮譽獎」,並受邀觀禮。過去曾獲得此獎的有披頭四樂隊、惠特妮·休斯頓等,孫楠是格萊美歷史上第一位華人歌手獲此殊榮,也是葛萊美獎的獲獎名單上首次出現中國流行歌手的名字。
大型國際音樂交流節目《中國之星》由中國音協錄音藝術與唱片學會(CRA)與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院(NARAS)合作,其中NARAS即為葛萊美獎的主辦方。該節目按照國際評審模式與評審流程,選出能夠代表中國流行音樂最高水平的歌手,在格萊美周上領取由格萊美主席親授的「主席榮譽獎」,同時載入第58屆葛萊美獎完整獲獎名單中。
2月11日,孫楠在美國洛杉磯的格萊美博物館領取了該項殊榮。格萊美主席尼爾·波特諾親自為孫楠頒獎,他同時表示,「主席榮譽獎」並不是一個常設獎項,機會十分有限,他們只會把這個獎授予傑出的藝術家,「很高興能在這裡把這個獎項頒給這位非常有天賦的年輕人, 中美兩個國家的音樂產業如今變得更加緊密了,臺前幕後發生的這一切正推動著音樂創意的發展。」孫楠則謙虛地表示:「這是我人生中最美妙的一刻,有點受寵若驚。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在格萊美的殿堂有一席之地,特別開心、驕傲。我想這個獎應該是屬於中國所有在努力的音樂人,我會把它好好珍藏,繼續努力,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中國音樂人能夠進入格萊美的殿堂,讓更多國外的朋友知道中國的音樂。」
一家之言 格萊美不再那麼稀奇和重大
對世界流行音樂而言,2015絕對不是好年份。伴隨布魯斯吉他大師B·B·King、時代巨星大衛·鮑威、老鷹樂隊核心成員格列·弗雷等流行大人物的相繼離世,第58屆格萊美頒獎禮其實就是致敬緬懷流行音樂過去的傳奇與輝煌,外加泰勒·斯威夫特、肯德裡克·拉馬爾、The Weekend「分豬肉」,同時拽上賈斯汀·比伯、Lady Gaga等幾位大牌共襄盛舉。刻薄點說,本屆格萊美頒獎禮,樂壇的中堅力量阿黛爾、泰勒·斯威夫特、Lady Gaga、The Weekend都顯得力不從心,連童星出道的賈斯汀·比伯都看出了滄桑,而新人獎入圍者的表現也平平。
曾經,格萊美是中國樂迷窺探西方流行音樂的一種教材。而如今格萊美加冕的音樂,早就是我們日常逛街吃飯,或是在社交網絡裡都能聽到的歌曲。所以,格萊美神聖的地位還在那兒,只是對觀眾而言不再像以前那樣感覺稀奇和重大了。換言之,如今能引起全球關注的音樂頒獎禮,越來越多的是因為表演部分的娛樂化。但是,那些引爆網際網路的娛樂槽點,與格萊美的獎項定位肯定不符。因此,雖說今年的頒獎禮真的很沉悶,可格萊美也只能這樣選擇,並且艱難地堅守著。——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