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善言辭,不喜交談,卻勇敢地接過師傅——「中國好人」吳元渺的愛心理髮隊,用行動為公益注入新的生命;她熱情外向,雖不富裕,身體也不太好,多年來卻始終為丈夫公益行善予以支持和力量。他們就是金加春夫婦,多年來,為了一句對師傅的承諾,夫妻倆一直在公益路上結伴而行。
師傅言傳身教,播下愛的種子
金加春今年49歲,老家是黃巖嶼頭鄉三聯村,自小家境貧困的他早早外出打工賺錢。1989年在路橋務工時,和來自臨海的尹花女相識,兩人互生好感,走在了一起。為了生活,夫妻倆做過小生意,金加春還去上海建築工地打過工,但天不遂人願,兩人日子過得艱辛卻沒攢下多少錢。
1996年,想到丈夫曾在老家學過半年理髮,尹花女建議金加春找個好師傅學理髮,畢竟人人要理髮,收入好歹會穩定些。兩人一打聽,當時臨海街頭最負盛名的理髮師傅是吳元渺,於是金加春開始了上門學藝當學徒的生涯。
和金加春一起學藝的當時有七八個,在大家眼裡,吳師傅態度和藹,一點都沒有高高在上的樣子,徒弟們平日裡領悟慢點的,他也不會疾言厲色兇大家;吳師傅傾囊相授自己的技藝,對徒弟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跟著吳師傅學理髮,他好像鄰家大哥般親切,大家進步特別快。除了關心我們的學藝,他還關心我們的家人。」金加春說,有一次,得知自己母親生病住院,吳師傅不但給他放了假,還塞給他一些錢,讓他買些禮品去看望老人,能有這樣的師傅,覺得特別幸運、特別暖心。
而像金加春這樣感受到吳師傅溫暖的還有許多素昧平生的人。每周三,吳元渺的理髮店針對老人、殘疾人、軍人等,會提供免費理髮。他的店位於老城區望洋路,老人多,不少人經濟拮据,免費理髮對他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每周這天,吳元渺便為遠近趕來的人們義務理髮。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帶領徒弟們一起做。「看著老人們理髮後神清氣爽,對我們說著謝謝,我特別開心。吳師傅以身示範,在潛移默化中將公益的種子播到我們心中,讓我們體驗到做公益事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金加春說。
兩年後,金加春出師了,與手藝一起學會的,還有公益理髮,每次回黃巖老家,他都會為附近的老人免費理髮。
接過師傅囑託,
盡全力傳承公益事業
2000年,金加春夫婦東拼西湊了資金,在大洋街道張洋路開了一家名為「固發名剪」的理髮室。店的周邊企業多,人流量大,加上金加春手藝精,尹花女待人熱情,小店生意蒸蒸日上。每次師兄弟們一起去看師傅,談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吳元渺聽在耳裡,喜在心裡,鼓勵大家好好幹,他開展公益理髮活動時,徒弟們只要有空,都隨叫隨到,這支公益理髮隊伍在古城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
2014年,吳元渺身患重病,為了不拖累親人朋友,他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當金加春打電話給他時,他說自己去北京發展了,而實際上他選擇了獨自承受。3年後,當大家知曉真實情況,他住在好人張海林家中,已無法下地走路。「十七八年的公益做下來,因為自己的身體垮了,隊伍也散了。」病床上的吳元渺沉沉嘆氣。生命至此,師傅依然想著為他人服務,這深深觸動了大家的心,徒弟們表示,師傅指定隊長,我們跟著幹,把公益理髮隊伍重新樹起來。
這支接力棒,吳元渺將它交給了金加春。金加春知道,這是一份信任、一份責任,更是一份重任。從此,他的手機裡多了一個由20多位師兄弟組成的「吳元渺愛心接力群」,在鹿城社區黨委書記方華芬的協助下,師兄弟們成立了「吳元渺愛心服務隊」,有需要理髮服務時,金加春便帶隊進社區、村區、廣場、敬老院等,為老人和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服務。有老人腿腳不便的,他們還將服務送上門。「今年11月,我們就參加了在望江門、汛橋、市區新江路舉行的3場公益活動,老人們見到我們來,都特別開心。」金加春說,只要有活動,愛心接力群的師兄弟們幾乎一叫百應。「吳元渺在鹿城社區公益理髮多年,在居民中樹立了好口碑,他生病後大家都特別惦記。現在小金接手了師傅的公益事業,讓吳師傅的愛心傳下來,繼續惠民,居民們都特別開心。」方華芬說。
而每場公益理髮活動,作為隊長的金加春無論自己店裡生意如何,都和妻子兩人關了店門,準時參加。不少老顧客過來理髮,見店門關著,打電話得知他們出去做公益了,就會等他活動結束再過來。多年來跟在丈夫身後的尹花女也學會了理簡單的頭髮,丈夫出門,她風雨無阻地跟著,成為最貼心的伴侶。
在金加春的店裡,金色的「吳元渺愛心傳承服務點」銅牌赫然入目,每周三上午理髮店都會為老人提供免費服務。從師傅手中接過公益理髮的擔子,金加春同時接手了師傅開創的這個優良傳統。「能讓手藝精湛的大師傅為我們免費理髮,真是大福利啊!」這天,金加春忙不過來時,妻子便上前幫忙一起剪。有一回,一名老顧客過來說,他父親90多歲了行動不方便,躺在床上無法理髮,想請金加春上門幫忙理髮。金加春二話沒說,跟過去為老人理了個精神的髮型。老顧客將錢塞給金加春時,他說:「如果給錢,那我就不過來了。」
夫妻搭檔,公益路上攜手前行
金加春的妻子尹花女是大洋街道莊頭村人,她天性樂觀,待人一副熱心腸。夫妻倆有一子一女,家裡的房子、教育等各項開銷巨大,經常捉襟見肘,但對丈夫毫無報酬地投入公益事業,尹花女不僅沒有一句怨言,還成為丈夫的得力助手,每次活動,她都幫著出謀劃策、準備工具,還陪伴左右。
然而,命運開起玩笑來卻往往過於殘酷。10年前,尹花女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去上海治病花去二三十萬元,為此全家傾盡所有,還欠了不少債。病癒後,尹花女和丈夫省吃儉用,更加勤奮地經營理髮店的生意。2017年,得知師傅病重趕過去看望,面對吳元渺瘦骨如柴的模樣,他們淚流滿面。恩師如兄亦如父,即使自己的日子過得艱難,夫妻倆卻義無反顧地接過吳元渺未遂的心願,扛起了「吳元渺愛心服務隊」的大旗。近4年過去,談及這份師徒情,談及師徒間的這份約定,輪椅上的吳元渺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愛的接力棒,已經順利地傳遞下去了。
對師傅真誠守信,對其他人,夫妻倆亦是如此。2019年「利奇馬」颱風讓古城一片汪洋,金加春理髮店附近的紫陽養老院和邦迪醫院都進水了,尹花女做得一手好饅頭,她趟水出門買了一袋麵粉,頂著高溫,做了幾大蒸籠饅頭,又趟著洪水將饅頭送到敬老院和醫院的老人們手中,解了他們的眼前之急;洪水中,開著衝鋒舟的救援人員經過她的店門口,她趕緊遞過一袋袋饅頭,送上臨城百姓熱騰騰的關愛;洪水過後,環衛工人和災後救援人員開始大清掃,她又趕到古城食堂幫忙,連續幾天和志願者們忙至下半夜,只為讓奮戰一線的古城守護者餓了能吃上一口熱飯熱菜。平日裡,鄰裡有啥要幫忙的,夫妻倆總是當成自己的事兒辦……
心懷美好,人間處處有陽光。在無聲流淌的時光裡,因為「行善」,金加春夫婦和吳元渺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如今,每隔個20來天,金加春夫婦就會過去為師傅理個髮,或送些家裡做的好吃的,兩人陪在師傅邊上,跟他聊著日常的事兒,宛如一家人……「小金帶著大家,把公益做得這麼好,我很開心,也很自豪。」吳元渺說。而金加春夫婦知道,接力師傅的公益事業,要走的路還很長,而他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來源|中國台州網、台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