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土版和國際版是否成分一樣的大討論,由來已久!
這場討論始於SK-II的神仙水。大家普遍反映日本本土版的要更稠更黃一些。但是據說SK-II有官方闢謠,說明「神仙水只有一個產地——日本琵琶湖統一生產並供貨全球,只有日本琵琶湖水中特有的礦物質配比、氣候,才能釀造出神仙水。
水源地唯一,產地都是日本
那麼就真的不存在本土版和國際版差異嗎?
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往下看:
日本代購的說法:
當然有差異,日本人總是把最好的留給自己,次等的才出口,所以化妝品自然是日本本土專櫃買的最好。所以日本專櫃貨也最貴,質優所以才價高啊。
其他國代購的說法:
完全無差異,增加一條生產線要增加多少成本,日本人又不傻,為什麼要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當然啦,各國代購一直在據理力爭,希望能爭取更多的消費者。但是,這些主觀臆想的理由,真的站得住腳嗎?
這倒不見得是生產商的真心,但是日本政府護民心切
所以日本大多數行業標準相較其他國家要更嚴格一些(歐美標準也很嚴格)
尤其是食品和機動車安全方面
產品要想在日本上市,當然要滿足這些更高的標準。
而其他國家的產品想要出口日本,也必須達到日本國內的安全標準。
打個比方,做一個產品,花十分的力氣才能達到出口日本的標準,而花八分力氣就能在國內(以及越南、印尼、柬埔寨等)輕鬆上市。
你當然會覺得,中國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出口,次等才留在國內。
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
要知道,人家出口我國的商品,全是達到我國進口商品各行業安全標準的呀!
增減原材料並不需要增加生產線啊……
很多事情,在一條生產線上進行就可以啊……
而且,日化企業,本身並不只有一條生產線啊……
一個外國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要按照中國得標準來進入!
比如說」氫醌」在歐美國外是允許可以少量添加到護膚品當中!
而如果要進入中國市場!這個產品所含得「氫醌」就要刪除!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產品把最主要得成分刪除或者刪減!
是不是功效就有所影響甚至沒那麼好!
當然了,說不如做!特此!
下面用三隻資生堂眼霜作為對比,結果讓大家一目了然!
左1是日本本土版(商場專櫃)
中間是免稅店版(日本免稅店)
右1是國際版(香港)
相信大家從外包裝上就能看出不同(圖1-3)
日本本土版是14g 而免稅店和國際版是15ml
上圖能夠明顯看出國際版的不同(右1)
(原產地的本土版跟香港專櫃的截然不同)
圖5是本土版和免稅店版兩個眼霜對比也不同:
底部的文字大小等都不同!
最後是:本土專櫃和國際版的質地對比
明顯看出來本土版版質地更為粘稠
免稅店的眼霜更加稀薄!
再者兩瓶黛珂對比
分別是從日本專櫃和韓國免稅店買來的
60ml裝,先來說說價格,差的蠻大。
日本專櫃就是統一價格13500日元(稅拔)
約合840元人民幣(已退稅)。
韓國的免稅店價格就美麗得很了
只要110美金(免稅),約合人民幣735元(不含稅)。
標價就差出100多,看起來還是在韓國買要更實惠一點。
我們再來看包裝:
封口
封底
背面
從外包裝看來,兩款精華差別不大,主要差別在:
批號印刷的位置:(日版在封口,韓版在封底)
噴碼精緻度:(日版精緻,韓版粗放)
標識完善程度:(日版標註了外包裝和內包裝的材質,而韓版沒有任何標識)
相對還是可以看出日本國內的要求要更多一些。
我們繼續看下來,這款精華在日本和在韓國的名字也是不一樣的。
在日本叫Renewing Serum
但是在韓國卻變成了Boosting Serum
Renewing指的是煥新精華液
而Boosting則是提升精華液
對應的功效應當是不同的
瓶底
在手背上進行比較
也能清楚地看出日本本土版的精華液比較清透
而韓國版的比較稠濁
使用感受呢?大家應該更關心這個問題
本土版上臉很清爽,潤而不膩的感覺
韓國版上臉,雖然潤,但是有點黏
使用感受確實是不同的。
現在,你們懂得本土版的國際版的差別了嗎?
PS:無論是包裝還是質地、顏色、以及使用感都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要東西就一定要買本土版的原因。所以日本品牌的護膚品,要在日本買本土版的哦。成分不一樣,所以價格來說,個別品牌日本本土版比國際版貴。
想了解更多中日資訊,請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會持續為您更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如發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除非註明原創,否則均為網友轉載,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