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創造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盜墓的手段為什麼成為謎團

2020-12-27 阿勝說歷史

一說起盜墓,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孫殿英,可是他和另一位相比較的話,可以用小巫見大巫來解釋了,他就是一代梟雄——曹操。

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盜墓是一個醜陋的行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情。可是曹操卻成為盜墓界的一位王者,他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幹起盜墓的勾當,光明正大理所當然。

曹操在軍中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用來保證盜墓的組織性、效率性,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軍方盜墓機構。

說起來,曹操盜墓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裡面的黃金、白銀,為部隊提供財源。甚至有些時候,曹操還親臨現場指揮軍隊盜墓,這個行為要不是建安七子中的陳琳,披露了事情的真相,恐怕後世幾千年,也沒有人會知道。

在陳琳的文章中,說的是曹操盜劉武墓葬的事情,其中有三條信息,十分的重要:

第一個,盜劉武墓葬的時候,曹操親自指揮。

第二個,曹操在軍隊中,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專業的盜墓名詞,一直沿用至今,是相當罕見的。

第三個,曹操盜墓,可謂是寸草不生、片甲不留,所盜過的墓葬,全部是「所過隳 突,無骸不露」。

其中「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一直是一個歷史之謎,到底是曹操專門設置的,還是陳琳為了比喻說法。可是到了如今社會,「發丘」和「摸金」一直代表著盜墓。

而「中郎將」「校尉」都是軍中的官職,尤其是「中郎將」,在漢代時期,指的是皇帝的親信,相當於御前將軍一職,級別很高,地位也很高,是皇帝的嫡系力量,一般人是不可能擔任的。

而「校尉」的級別就要低很多,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曹操在盜墓的行為中,「中郎將」是指揮官,「校尉」是手下辦事的人。「發丘」是盜墓,「摸金」是尋找寶物,因此「發丘中郎將」是盜墓的大隊長,而「摸金校尉」是幹事的小隊長。

曹操在盜墓行業,最主要的功績,就是挖了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作為當時的名人,一代梟雄,自然要顧全名譽,他是以什麼理由挖劉武的墓葬的呢!

曹操盜墓的行為,都差點被歷史湮滅,大家都知道,理由更是無從查起,孫殿英用軍事演習的名義,盜了清朝墓葬,曹操是否也用這個理由呢?

歐陽修曾經編撰的《藝文類聚·寶玉部上》曾經有一個關於曹操盜墓的記載,大體內容是「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看出,曹操盜墓非常的成功,獲得巨大的財務。

可是疑問就來了,劉武的墓葬,是用一個上千公斤的巨大石頭封死的,當時根本就沒有大型輔助設備,曹操是如何打開墓葬,進入其中的呢,這又成為一個歷史謎團。

大家了一般都是從《三國演義》中,了解曹操,可是它畢竟只是文學作品,還是有很多的出入,真是的曹操又是什麼樣的呢!

真是的曹操,是一個文武雙全,具有大謀略的人,他曾經還寫了一部十萬多子的兵書。另外,他的文學造詣也很深,著名的《短歌行》,被後人熟知。

另外,曹操還是一個好色重情之人,曹操到底有多少紅顏知己,根本就沒有辦法計算。可是曹操的正室卞夫人,真正的身份只是一個歌舞伎,而且終身與之相伴,曹操的用情也算難能可貴。

然而曹操又是一個殘暴的人。出徵宛城的時候,竟然向納張繡的嬸娘為妾,寵愛女人不錯,前提條件,那是要乖乖地伺候他,還要聽他的話,否則就是橫屍當場。

曹操又是一個多疑的人。華佗給他治病,要打開腦袋,曹操認為這是要謀害於他,竟然直接把華佗處死,導致頭疼的惡疾,一直沒有解決,最後氣絕身亡。

曹操還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曹操的墓葬很寒酸,這與他早年盜墓有很大的關係,曹操去世之後,穿著的衣服竟然還打著補丁,也讓人匪夷所思。

總之小編認為,曹操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只能從單一的方面對他盡心研究,如果全面的評價他的話,難度很大,說他是一個有精神病的瘋子,都不為過哈。

相關焦點

  • 都搞錯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根本就不是曹操設立的
    摘要:隨著盜墓題材網劇《怒晴湘西》的熱播,盜墓話題再次成為熱點,很多人都認為,盜墓四大門派中的摸金和發丘就是源自曹操設立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
  • 都知道摸金校尉,別忘了還有發丘中郎將
    圖文/藝周刊全媒體組artweekly 綜合自從根據盜墓題材小說《鬼吹燈》改編而成的電影《尋龍訣》熱映後,電影中的「摸金校尉」竟一時成為盜墓者的代稱
  • 《鬼吹燈》門派之發丘中郎將
    十枚發丘中郎將,又名發丘天官,發丘將軍。是比摸金校尉官大一級的稱呼,是摸金校尉的首領,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勳。發丘的意思是發掘墳墓,也是盜墓門派之一。最早出現在"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三國演義》也說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不過最深入人心的是《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中描寫的。
  • 摸金校尉 發丘中郎將 搬山道人 卸嶺力士有什麼區別?
    盜墓之事古來已有,追根溯源,自項盜秦後,歷二十三朝,天下無不發之冢,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手法,動機,宗系區分,不外乎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派。摸金校尉重規矩,發丘中郎將重合作,搬山道人重技術,卸嶺力士重工具,四大門派各有所長。盜墓在中國自古就有,最早有盜墓記載的是《呂氏春秋》,提到當時的陵墓「具珠玉玩好財物寶器甚多,無不抇之墓」,至漢朝文景之治後,國庫充盈,厚葬之風盛行,東漢末年盜墓尤為猖獗,漢墓大多都被盜過,考古界人士常稱「漢墓十室九空」,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 《鬼吹燈》中為何沒有發丘中郎將?書迷:都怪《盜墓筆記》搶先了
    在天下霸唱的設定的《鬼吹燈》宇宙中,倒鬥這一樣自古以來有「四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龍嶺迷窟》中,胡八一就是摸金校尉,鷓鴣哨是搬山道人,陳瞎子是卸嶺力士,但唯獨沒有發丘中郎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
    發丘中郎將是啥?為何《鬼吹燈》中只有摸金、搬山、卸嶺三派?《龍嶺迷窟》這部網劇在昨晚上終於迎來了會員大結局,相信很多人都是已經一睹為快了吧?傳說中的發球中郎將去哪裡了?在古代盜墓門派當中實際上是有四個,這也是東漢末年曹操在軍中所設立的一個官職。發球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名號就是這樣來的,所以說從古代下來這樣的盜墓門派確實是存在的,只不過相互之間都有界限和差距。
  • 盜墓者的祖師爺,摸金校尉的創造者曹操,盜過哪些墓葬?
    近年來,很多以盜墓題材的影視越來越多,大家往往都會聽到這麼一個稱呼,就是摸金校尉。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師爺,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為什麼會創造這樣的一個部門,都盜過哪些墓葬?為什麼說盜墓者的祖師爺是曹操?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墮突,無骸不露。
  • 《鬼吹燈》四派為何不見發丘?原因複雜,線索在《盜墓筆記》裡?
    一直以來,喜歡看盜墓小說的讀者都知道,盜墓有四派:摸金門、發丘門、搬山門、卸嶺門,分別稱摸金校尉、發丘將軍、搬山道人、卸嶺力士,又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其實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同屬於曹操的盜墓軍隊,盜墓手段幾乎一樣。有說法說,發丘中郎將是摸金校尉的首領,官大一級,但這種說法現在也是無從考據。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最大的區別,是發丘中郎將有一枚銅印,上面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因為有銅印的原因,發丘下墓的時候,無懼鬼神。
  • 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看一看摸金校尉的前生宿世
    正所謂「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尋龍訣是尋找龍脈的一個口訣,是摸金門精通的一個手段,那麼摸金門跟傳說中的摸金校尉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龍嶺迷窟》出現了摸金、卸嶺和搬山,為何不見發丘中郎將?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大思,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近些年非常流行小說改編電視劇,而且口碑都非常不錯,尤其是盜墓題材的影視劇,受到網友的一致喜愛,最近熱播的《龍嶺迷窟》就是鬼吹燈其中的一部。這部劇打破了國內盜墓題材的評分記錄,豆瓣評分高達8.3分,演員的演技都非常炸裂,特效也很精緻,這才受到觀眾的認可,其實在這類型的影視劇中,會出現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中郎將四大門派,目前已經出現了三個,只有發丘中良將的後人沒有露面。
  • 《鬼吹燈》中曹操設立摸金校尉,那你知道其他三大門派的來歷嗎
    為充軍餉,曹操創立的盜墓部門——摸金校尉《鬼吹燈》中出現最多的門派就是摸金校尉,胡八一、了塵大師、張三鏈子、金算盤等人,都屬於摸金校尉的行列。「天下霸唱」對於摸金校尉的由來,在文中做了說明。一代梟雄曹操為了擴充軍餉,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專門發墳掘墓。
  • 《鬼吹燈》盜墓門派為何唯獨沒有出現「發丘」,原來是他!
    相信不少人看完《怒晴湘西》後,都對四大盜墓門派印象深刻,四大門派分別為發丘、摸金、搬山和卸嶺,又有言道:「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不過在鬼吹燈系列電視劇中我們知道主角胡八一就是摸金校尉,而在《怒晴湘西》中我們也見識到了搬山、卸嶺兩大門派的厲害之處,可為何不見發丘的傳人呢?難不成發丘一門已經沒落到連個傳人沒有了嗎?第一,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特別設立摸金校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 《鬼吹燈》中為什麼對發丘將軍的介紹這麼少?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為什麼在鬼吹燈小說裡的四大盜墓門派裡,唯獨沒有寫發丘?眾所周知,在鬼吹燈小說裡的四大門派,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將軍,搬山山道人和卸嶺力士。其中的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先後粉墨登場,而且每個門派在小說裡都有其單獨的故事性。
  • 為什麼《鬼吹燈》中四大門派中唯獨沒講發丘,只因為這個原因!
    熟悉《鬼吹燈》的可能都知道,在鬼吹燈小說中,盜墓有「四大門派」之分,分別是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而在最近熱播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除了以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楊三主角為首的摸金校尉,以及以鷓鴣哨為代表的搬山道人和以陳瞎子為代表的卸嶺力士都有亮相和介紹,但唯獨只有發丘中郎將沒有亮相,且神秘未知。而且看了原著小說,對發丘中郎將的描述也只是寥寥幾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小編我覺得可能是下面這幾個原因!
  • 《鬼吹燈》5個門派你了解嗎,發丘跟曹操有關,而觀山後人是他
    作為盜墓題材的開山巨作,《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地位一直無人超越。但其實《盜墓筆記》是作為《鬼吹燈》的同人來寫的,所以兩部作品中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在鬼吹燈中有五大門派: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和觀山太保。
  • 怕人掘墓,「摸金校尉」創始人曹操都做了什麼?
    《晉書·禮志》從考古挖掘到學術認定,再到確認公布、立項建設,歷經11年時間,過程中雖然學術界早有定論,但外界質疑的聲音從未斷過。而至於為什麼此前關於曹操墓有這麼多質疑,其實還要從曹操本人說起。△曹操墓墓道,來源於網絡關於曹操墓最著名的傳聞就是七十二疑冢,其次,「摸金校尉」一詞就是來源於曹操,可以說他是盜墓賊的祖師爺,《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對此都有描寫。自然大家對此就有了更多遐想。
  • 中國式拜神:盜墓拜曹操、黑道拜關公、青樓拜呂洞賓,你怎麼看?
    盜墓拜曹操 經常看盜墓題材小說的朋友們,應該經常會看到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兩種古怪的稱謂,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小說作者們憑空想像來的,筆者在這裡告訴大家
  • 真實的盜墓,是掙得多又過得慘的公務員日記
    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認為,摸金校尉誕生於三國時期,設立這個職位的是曹操。▲ 魏太祖曹操畫像魯迅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過「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不過,讓後人認定就是曹操,設立摸金校尉的,是因為陳琳的一篇檄文。陳琳曾是袁紹手下的名士,袁紹徵討曹操的時候,曾經讓他寫過一篇檄文。
  • 四大盜墓門派全解密
    所謂的黃金部隊屬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組建於1979年,是一支經濟建設部隊,為國家財政一級預算單位,主要承擔國家黃金礦產勘查任務。但是二者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國家與軍閥不能等同,礦產資源和古董文物也不能相比。曹操這支部隊的主管一職就是摸金校尉,用通俗的話講摸金校尉就是持有官方(地方軍閥)頒發的盜墓許可證的盜墓頭頭。
  • 為什麼《龍嶺迷窟》裡只剩下了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嶺力士呢?
    《龍嶺迷窟》這就是同類題材中的完美鐵三角啊!潘粵明在《怒晴湘西》之後已經獲得了大量好評,而這一次繼續摸金校尉的傳說,真的是很讓大家期待。01說起技術含量,還得是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龍嶺迷窟》裡主要的派系。說起來也是歷史悠久,傳說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