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盜墓,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孫殿英,可是他和另一位相比較的話,可以用小巫見大巫來解釋了,他就是一代梟雄——曹操。
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盜墓是一個醜陋的行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情。可是曹操卻成為盜墓界的一位王者,他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幹起盜墓的勾當,光明正大理所當然。
曹操在軍中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用來保證盜墓的組織性、效率性,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軍方盜墓機構。
說起來,曹操盜墓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裡面的黃金、白銀,為部隊提供財源。甚至有些時候,曹操還親臨現場指揮軍隊盜墓,這個行為要不是建安七子中的陳琳,披露了事情的真相,恐怕後世幾千年,也沒有人會知道。
在陳琳的文章中,說的是曹操盜劉武墓葬的事情,其中有三條信息,十分的重要:
第一個,盜劉武墓葬的時候,曹操親自指揮。
第二個,曹操在軍隊中,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專業的盜墓名詞,一直沿用至今,是相當罕見的。
第三個,曹操盜墓,可謂是寸草不生、片甲不留,所盜過的墓葬,全部是「所過隳 突,無骸不露」。
其中「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一直是一個歷史之謎,到底是曹操專門設置的,還是陳琳為了比喻說法。可是到了如今社會,「發丘」和「摸金」一直代表著盜墓。
而「中郎將」「校尉」都是軍中的官職,尤其是「中郎將」,在漢代時期,指的是皇帝的親信,相當於御前將軍一職,級別很高,地位也很高,是皇帝的嫡系力量,一般人是不可能擔任的。
而「校尉」的級別就要低很多,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曹操在盜墓的行為中,「中郎將」是指揮官,「校尉」是手下辦事的人。「發丘」是盜墓,「摸金」是尋找寶物,因此「發丘中郎將」是盜墓的大隊長,而「摸金校尉」是幹事的小隊長。
曹操在盜墓行業,最主要的功績,就是挖了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作為當時的名人,一代梟雄,自然要顧全名譽,他是以什麼理由挖劉武的墓葬的呢!
曹操盜墓的行為,都差點被歷史湮滅,大家都知道,理由更是無從查起,孫殿英用軍事演習的名義,盜了清朝墓葬,曹操是否也用這個理由呢?
歐陽修曾經編撰的《藝文類聚·寶玉部上》曾經有一個關於曹操盜墓的記載,大體內容是「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看出,曹操盜墓非常的成功,獲得巨大的財務。
可是疑問就來了,劉武的墓葬,是用一個上千公斤的巨大石頭封死的,當時根本就沒有大型輔助設備,曹操是如何打開墓葬,進入其中的呢,這又成為一個歷史謎團。
大家了一般都是從《三國演義》中,了解曹操,可是它畢竟只是文學作品,還是有很多的出入,真是的曹操又是什麼樣的呢!
真是的曹操,是一個文武雙全,具有大謀略的人,他曾經還寫了一部十萬多子的兵書。另外,他的文學造詣也很深,著名的《短歌行》,被後人熟知。
另外,曹操還是一個好色重情之人,曹操到底有多少紅顏知己,根本就沒有辦法計算。可是曹操的正室卞夫人,真正的身份只是一個歌舞伎,而且終身與之相伴,曹操的用情也算難能可貴。
然而曹操又是一個殘暴的人。出徵宛城的時候,竟然向納張繡的嬸娘為妾,寵愛女人不錯,前提條件,那是要乖乖地伺候他,還要聽他的話,否則就是橫屍當場。
曹操又是一個多疑的人。華佗給他治病,要打開腦袋,曹操認為這是要謀害於他,竟然直接把華佗處死,導致頭疼的惡疾,一直沒有解決,最後氣絕身亡。
曹操還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曹操的墓葬很寒酸,這與他早年盜墓有很大的關係,曹操去世之後,穿著的衣服竟然還打著補丁,也讓人匪夷所思。
總之小編認為,曹操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只能從單一的方面對他盡心研究,如果全面的評價他的話,難度很大,說他是一個有精神病的瘋子,都不為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