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帶娃太寵?羅星街道召開祖輩家庭教育項目研討會

2020-12-25 澎湃新聞

爺爺奶奶帶娃太寵?羅星街道召開祖輩家庭教育項目研討會

2020-12-08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祖輩帶娃寵寵寵,家庭教育成難題?

羅星街道這場研討會有新意

家庭教育中祖輩參與的現狀、問題及其改善對策

——以羅星街道為例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祖輩家庭教育項目研討會在羅星街道歸谷園區舉行。羅星街道婦聯、縣社區學院、街道成校牽頭組織轄區內的四所公辦幼兒園和兩所私立幼兒園的園長,三所全國連鎖早教中心的負責人,成校校長等參加會議。

研討會特邀原浙江師範大學幼兒師範學院副院長步社民教授擔任本次項目課題的顧問。

縣社區教育中心吳曙強副院長介紹了嘉善縣家庭教育的基本情況和本課題的前期調查和訪談情況。

羅星街道婦聯主席黃麗英就街道範圍內0——3歲嬰幼兒基本情況、目前開展的家庭教育情況等作了介紹。

步教授介紹了國內國際的相關祖輩教育的情況,提出了把羅星祖輩家庭教育置身於中國社會家庭教育的大背景下的課題研究總體方向、組織工作和結果的呈現方式等。同時,步教授希望羅星街道的祖輩家庭教育能多方聯動、資源共享、深入研究,為我國祖輩家庭教育提供精彩的羅星樣本。

延伸閱讀

據了解,今年9月,羅星街道祖輩家庭教育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街道婦聯、計生協及羅星成校共同發起,聯合縣社區教育中心、文教辦等共同開展。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我街道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和家長們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更好地提升祖輩家庭教育整體水平,街道婦聯聯合成校相繼開展了入戶調查問卷——《羅星街道祖輩家長家庭教育調查徵詢表》1500多份。

街道以厙浜村、城西社區、錢橋社區、晉陽社區、子胥社區等為試點率先開展祖輩課堂,一系列工作的開展為項目的推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和實踐基礎。

下一步,羅星街道婦聯將把該項目作為婦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點工作在全街道範圍內全面啟動。

編 輯 | 張燕燕

原標題:《爺爺奶奶帶娃太寵?羅星街道召開祖輩家庭教育項目研討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開福區三角塘社區開設隔代教育「樂齡學堂」 探究最佳帶娃模式
    (課堂通過更好的引導祖輩家長協助子女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向祖輩家長們傳授如何達成「最佳帶娃模式」。圖片由 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10月16日訊(通訊員 李紅姣)10月15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隔代家庭教育三角塘社區學校迎來了第二場宣講活動,開福區關工委率開福區隔代家庭教育「講師天團」成員總動員,與社區60
  • 爺爺奶奶帶娃火了,孩子被迫提前「老年化」:熱衷模仿也有錯?
    但是,爺爺奶奶帶娃,媽媽們有什麼標準呢?對此,我們的媽媽代表小喬說道:「只要娃別亂模仿就行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不妨往下看!爺爺奶奶帶娃火了,孩子被迫提前「老年化」:熱衷模仿也有錯?1.走路篇爺爺奶奶帶娃的第一天,孩子非常興奮,逃離父母的魔爪後,他們走路的姿勢是這樣的:大家看看,孩子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恍如比過年都高興,這心情簡直就像是吃了蜜一樣甜。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 浙報關注嘉善羅星街道盤活低效用地
    在嘉善縣羅星街道,有一個佔地約72畝的精密機械創業園,園內8幢標準廠房排列整齊。這塊土地原來屬於低效用地,5家企業的年產值加起來不到7000萬元。後來,85家企業「退散進集」,陸續從周邊村莊搬遷入園、集聚發展,這塊土地成為高效用地。隨著嘉善「抱團飛地」模式的興起,這塊土地又成為33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抱團飛地」項目。
  • 奶奶帶娃已是過去式,小姨帶娃玩出新高度,網友:還缺小姨丈?
    而當小麗將自己帶孩子的日常分享到網絡上之後,有不少網友點讚評論「敢問小寶寶還缺小姨丈」?分析: 這在生活中也是常見的,一些孩子更喜歡小姨而不是爸爸媽媽。尤其是近些年來,奶奶帶娃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小姨帶娃「玩」出了各種新高度。
  • 姥姥帶娃每月一千,奶奶帶娃卻倒貼,憑啥?女人的回懟讓老公閉嘴
    如今的時代,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已經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但是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由婆家還是娘家帶,老人受到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姥姥帶娃有辛苦費,奶奶帶娃卻倒貼」寶媽:答應三個條件,我就一視同仁堂姐最近和姐夫大吵了一架,結婚多年已經生育孩子的夫妻,吵架的緣由多半都是因為孩子,他倆也不例外,更準確的來說,是因為「帶孩子」的問題而吵架。
  • 老人帶孩子才不是瞎帶!這樣的爺爺奶奶厲害了
    今天皮皮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家是誰在帶娃?可能有些媽媽說,我是自己帶,或者是保姆帶。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日常帶娃,其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職責。長輩們帶孩子很辛苦,同時也有苦惱。吃喝拉撒這種事難不倒他們,但是怎樣和娃互動玩耍?有點難!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現在社會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幫年輕人帶娃的往往是姥姥和姥爺,而爺爺奶奶反倒出現的比較少。並且,這一現象在孩子3歲前更加明顯。一、案例莉莉和老公在家大吵了一架,兩人鬧得整晚沒說話。而談及兩人爭執的緣故,莉莉覺得非常委屈。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於是張曼就想著出去工作,把孩子給婆婆照顧,畢竟現在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人的收入,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祖輩帶娃——小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小區裡走走,總能見到老人帶娃的情景,時常聽到小孩子喊「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如今,祖輩帶娃,早已成為一道尋常卻溫馨的風景線。其實,老人幫忙帶娃是年輕父母的一種剛需。
  • 「光頭爺爺」佛系帶娃,這大概是我見過最卡哇伊的「天線寶寶」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隔代親對於孩子來說過於寵溺,有些人也會覺得,隔代親就好像是孩子的保護套,而在小編不管是隔代親以一種怎樣的方式表達出來,更多的都是長輩們對於孩子的一種愛。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爺爺奶奶這樣的長輩們在帶娃的時候,相對於父母來說,還多了一份發自內心的寵愛,所以說,經常表現在生活當中,可能有些人就會覺得這其中有太多寵溺的成分在內,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最嫩奶奶」火了,帶娃出門被當成未婚少女,爺爺:孫子都3歲了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位路人,因為長相太年輕了所以走紅網絡,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最嫩奶奶」。照片中的這位女士打扮十分洋氣時髦,她懷中還抱著一個小孩子,不少人以為這是她的弟弟,或者是親戚家的孩子。但是大家都想錯了,其實這個小孩子是她的親孫子,她已經做奶奶了。網友們都十分詫異,明明看長相的話對方也就是二十多歲的樣子,而且打扮起來更顯年輕。
  • 千萬別讓奶奶幫你帶娃!哈哈哈哈哈
    本篇文章的標題應該是「千萬別讓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帶娃」! 因為這幾位全世界最可愛的老人,擁有全宇宙最神奇的魔法:他們能瞬間讓你「不認識」自己的孩子! 1他們前衛的時尚觀讓娃成為全村最靚的崽 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神術的人類,除了救死扶傷的醫生,能化出「日拋臉」妝容的化妝師,還有擁有獨特審美的奶奶/姥姥!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你家是奶奶爺爺還是姥姥姥爺帶孩子?據中國新聞網在微博上調查「你家誰帶孩子?」,有將近一半的網友選擇姥姥姥爺,排在第一名;爸爸媽媽自己帶卻佔到27.7%,排在第二名;奶奶爺爺奶奶帶娃只佔了14.6%。「孩子姥姥帶不了,更多年輕父母自己帶的欲望會更高,一是怕隔代親變成隔代寵溺,影響後代的性格發展,二是老人觀念總會拘泥於舊思想舊傳統,容易產生婆媳矛盾,有能力不如自己帶孩子。」但更多父母由於考慮到生計問題,休完產假後,多數寶媽也會和寶爸一樣回歸職場生活,到底把孩子交給姥姥爺爺還是奶奶爺爺更放心,更能愛孩子多一點呢?
  • 千萬別讓老人帶娃:奶奶牌暖頭巾一秒打回原形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圖片來源於網絡)才給奶奶帶不到兩個星期,親媽也差點認不出了……,奶奶的搭配一定超乎你想像(圖片來源於網絡)爺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有一種冷,叫做爺爺覺得你冷媽媽看到老人帶娃的場景,哭笑不得又心生歡喜。感謝家裡老人的付出,我們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外打拼、安心工作!不管是老人帶娃還是自己帶娃,都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成長主要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 嘉善羅星「三招」打造服務業強鎮
    5月21日下午,在嘉興市服務業強鎮(街道)座談會上,對全市2019年鎮(街道)服務業發展綜合評價十強進行表彰,嘉善縣羅星街道會上獲表彰並進行交流發言。嘉善縣羅星街道一直以來始終堅持以「推進三產新發展,提升服務新品質、打造城市新名片」為已任,提升新城建設水平,加快服務業產業集聚,完善城市功能配套。2019年,街道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5.67億元,同比增長14.6%,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3.1%。2020年一季度達到79.3%,列全縣第一。
  • 下雪天奶奶出門買菜,不足周歲男嬰在家熟睡,回家一幕讓奶奶崩潰
    每個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寵愛孫輩的,他們對孫輩的關懷照顧甚至比自己的兒女還要細心。但是老人帶娃也有他們的疏忽之處,如果父母全權放手給老人不管的話,可能老人帶娃時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現在有很多爺爺奶奶覺得自己育兒經驗豐富,在照顧孩子時會經常率性行事,但爺爺奶奶的粗心大意,反而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