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2020-12-23 騰訊網

「我不怕死去,只怕這段歷史被後人所遺忘。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

▲南渝中學副校長唐曉玲和孩子們分享戰場上的偉大故事與渺小瞬間

同學們發動各種資源

尋找身邊抗美援朝老戰士分享故事

南渝中學初一三班的學生楊思涵,通過家人找到了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向榮川,聽他講述那些戰場上的故事。

「條件艱苦,那會兒每個月只有5毛錢,主要是拿來買牙膏的,三年的軍旅生涯,拿到18塊錢,收入不高,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抱怨過,大家心中只有自己的祖國,要保家衛國。」向老說,1950年,當時才15歲的他應招入伍進入朝鮮戰場,寒冷刺骨的雪風和敵機的轟鳴聲,他這輩子都無法忘記。

儘管兩人年齡懸殊70多歲,但楊思涵通過向老的回憶,把思緒拉近了那個遙遠的年代。

▲採訪抗美援朝戰士向榮川爺爺

「我不怕死去,只怕這段歷史被後人所遺忘。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在演出匯報現場,同學們在採訪向老的視頻中看到,老人講述這段話時,眼眶裡早已飽含淚花。

聽完這些故事,這群00後中學生們感想頗多。「以前總覺得生活很幸福、無憂無慮,但現在上了初中,學習了中國的現代史後才明白,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謝革命先輩們的捨生忘死。」初一八班一位女同學發言。

初一八班班主任陳瑞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辦好這一場抗美援朝主題班會,孩子們自己發動各種資源,包括尋找身邊是否有抗美援朝老戰士。結果很驚喜,班上一位同學的爺爺參加過這場戰爭,「老人現在在貴州,給孩子們分享了當年作戰的經歷。孩子們身邊人的事跡,比任何故事都有說服力。」

觀看抗美援朝紀錄片

他們每個人都說出了熱血沸騰的話

初一七班的教室裡,同學們正在觀看抗美援朝的紀錄片,這部由央視製作的紀錄片深度還原了整個戰爭的始末,也把那些存在於課本中的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人,近距離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讓我們了解下第一階段。第一次戰役在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戰役,以一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狙擊……」。講臺上,主持班會的女同學正在根據視頻上的內容,向同學們講述這段歷史,講臺下,不時有同學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在21世紀的我們,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那場硝煙瀰漫的戰爭,但我們知道,是因為他們浴血奮戰、獻出生命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情景話劇再現戰場故事

「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

……

課堂上,這些十二三歲孩子說的話,引得班主任馮陳潤老師暗自抹淚,「這場班會,我邀請同學們來講述這段歷史,同學之間更加了解自己知識的短板。而了解完歷史後,同學們各抒己見,談這段歷史的看法和意義,就像跨越了70年的時光,讓我們和先烈們對話,讓我們有機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讀這段70年前的歷史

他們比我們想的更有深度

在21日晚的匯報演出現場,來自該校初一、初二年級學生繪製的「抗美援朝」主題系列歷史手抄報也進行了首次展出,如何了解那段歷史,如何親近那段歷史?同學們說出了心聲。

初一一班的魏心怡同學繪製的手抄報名叫《抗美援朝》,畫面中前方的硝煙已經讓人看不清前行的路,兩旁的懸崖峭壁顯示這裡的作戰環境比較險惡,但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毅然決然地朝著前方挺進。

▲手抄報《抗美援朝》

初一二班的魏欣妍同學繪製的作品叫《英雄連》,這部由抗美援朝故事真實改編的電影,在今年發布了海報。魏欣妍在現場介紹,她作畫選擇的是牛皮紙,顏色除了紅旗外,全部採用黑和灰兩種顏色,她認為如此壯麗的場景,任何顏色都會顯得多餘。畫面上,抗美援朝的戰士蜿蜒向前,直到消失在視野裡。

▲手抄報《英雄連》

「畫這幅畫的時候我在想,這些戰士最小十四五歲,最大三四十歲,他們去戰場會害怕嗎?我想會的,但是,他們擔負著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在前往朝鮮戰場的路上義無反顧、一往無前。」魏欣妍同學說道。

除了繪畫,還有的同學寫下文章表達對這些英雄戰士的敬意。

初一七班雷惜文同學寫的《戎光》這樣描述著他們:卸下一身戎裝,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他們,在面對火焰時,選擇披上戎裝。

重慶南渝中學負責人表示,希望大家記住,在70年前,我們的革命先烈在朝鮮戰場鑄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中華兒女砥礪前行,才讓我們的祖國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們的中學生要有勇於擔當、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給中國增光添彩。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 | 中捷集賢路小學、鹽場小學開展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活動。 各班開展「致敬抗美援朝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班會,讓學生重溫歷史,勿忘國恥,同時組織學生觀看抗戰題材電影,共同感受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堅忍不拔、威武不屈、前赴後繼的民族精神,引導學生銘記歷史,增強愛國情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博興縣第一小學舉辦「致敬抗美援朝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通訊員 張靜靜 濱州報導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博興縣第一小學組織開展了「致敬抗美援朝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引導全校少先隊員了解抗美援朝歷史,學習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事跡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提高國防意識,增強愛國情懷,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 聽2位抗美援朝老兵講那過去的故事...
    聽2位抗美援朝老兵講那過去的故事......10月31日,記者來到新餘第四醫院旗下的新餘銀河護理院、新餘市銀河園老年服務中心,走近「最可愛的人」,與張付道、周熾文兩位抗美援朝老英雄面對面,追憶崢嶸歲月,聆聽他們的戰鬥故事。
  • 聽抗美援朝老兵李永升講那過去的故事...
    聽抗美援朝老兵李永升講那過去的故事......10月27日,在工業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學習日活動中,家住申莘三村91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英雄李永升莊嚴地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佩戴在了脖子上,他的雙目炯炯有神,一如70年前。
  • 尋找抗美援朝老兵:聆聽抗美援朝老兵講那戰火紛飛的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浴血故事。 這位身材消瘦,兩鬢斑白的老人就是李才榮,他17歲參加了地下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年僅19歲的他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回憶起當年參軍當兵的情景依然滿腔熱血。
  • 婁底一小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教育活動
    (抗戰老兵蔡景放為同學們講述愛國故事」主題特色班會活動)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朱海清 通訊員 郭振宏)11月18日,為傳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讓教師更好地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激發新時代少年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婁底一小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教育活動。
  • 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光影視界)——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核心閱讀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為歷史紀實 為民族鑄魂——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叫好又叫座」的啟示
    抗美援朝主題紀錄片以宏闊的視角再現了70年前抗美援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情謳歌為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有力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紀錄片創作者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透視紛繁複雜的歷史現場,揭示抗美援朝戰爭的本質,以及取得勝利的關鍵
  • 【聽抗美援朝老兵講故事】趙振南:戰友犧牲 娶他妹妹為妻 給他父母...
    趙振南:戰友犧牲 娶他妹妹做妻 為他父母盡孝聽抗美援朝老兵講故事抗美援朝老兵趙振南在桃花江鎮退役軍人事務站站長孫志強和村幹部吳啟方的帶領下,我們在資江下遊南岸的川門灣村見到了趙振南老人。老人和他的老伴吳月英在家門前的柿子樹下擺起了茶桌,接待我們。
  • 少先隊員主題手抄報模板大全,講一講「我和紅領巾」的那些故事!
    本篇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組關於「少先隊員和紅領巾」主題的手抄報模板,有我們伴寶原創的手繪版,也有電子版,還有一些同學的作品呢,希望這些素材對你有幫助哦!少先隊員的全稱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而作為少先隊員標誌之一的紅領巾,它是紅旗的一角,象徵著革命的勝利。但是,紅領巾不僅僅代表紅旗一角、烈士的鮮血,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 2020-06-2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9日下午,中信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織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通過觀看紀錄短片《尋訪抗美援朝英雄老兵》,共同傾聽老志願軍們講述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的難忘故事,回顧70年前那場波瀾壯闊、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圖為10月23日,抗美援朝老戰士裘徵在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中南路小學給學生們講戰鬥故事。(趙紅偉攝/光明圖片)  10月23日,河南省鄭州市的志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夏錫平家中,送去了慰問品和美好的祝願,並一同收看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
  • 抗美援朝紀錄片獻映激發觀眾愛國情懷
    ,展示了這場讓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的戰爭,深入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更讓人們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六集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紀錄片對百名志願軍老戰士進行了「搶救式採訪」,首次披露了珍貴歷史影音資料,如彭德懷作「關於抗美援朝工作報告」的原聲錄音,黃繼光母親鄧芳芝的講話原聲錄音……紀錄片讓成長在和平年代的觀眾看後感慨萬分,觀眾陳定秋說:「每次看『抗美援朝』,會更加熱愛前線浴血奮戰的官兵。」
  • 行業以「抗美援朝系列電影」致敬歷史,如何推出主題系列作品有了新思路
    以小見大的故事視角,搭配著強視聽體驗,能夠率先帶動市場觀影熱潮。 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結合歷史文獻、戰場紀實鏡頭以及多位抗美援朝攝影隊老兵的採訪口述,客觀真實地展現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崢嶸歷程。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開播
    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導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目前正在北京衛視開播,據悉,該紀錄片共6集,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紀錄片《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的進程作為時間軸,以人物為切入點,把故事表達的戲劇性與節奏感結合史料,張弛有度地將這段70年前的歷史在鏡頭前鋪展開來。同時,紀錄片《英雄》不僅著筆於對戰爭的宏觀描述,也不只是展現英雄的光輝時刻,製作團隊還深挖英雄背後的生活故事與情感細節。據介紹,紀錄片《英雄》力求最大限度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還原真實歷史。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老兵淚目追憶崢嶸歲月抗美援朝英雄群像重現預告片從抗美援朝戰爭親歷者在和平年代追憶崢嶸歲月中展開——滿頭白髮的抗戰老兵們聚在一起唱戰歌、小心翼翼撫摸戰友發黃的老照片、淚目懷念昔日戰友......鏡頭一轉即是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將觀眾思緒牽引到多年前硝煙瀰漫的朝鮮戰場:志願軍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不畏天寒地凍在大雪中前行
  • 彰顯抗美援朝精神內涵,多部紀錄片引發觀眾共鳴
    時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多部記述抗美援朝戰爭的大型紀錄片在央視及各大衛視螢屏重磅獻映,這些作品以大量歷史文獻和紀實影像向觀眾展示了這場讓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的戰爭,深入揭示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更讓人們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今日21:35開播
    紀錄片《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的進程作為時間軸,以人物為切入點,把故事表達的戲劇性與節奏感結合史料,張弛有度地將這段70年前的歷史在鏡頭前鋪展開來。,如:在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一個手持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的故事時,不僅刻畫了他在戰場上捨身為國、英勇獻身的事跡;還通過出徵前埋下了入黨申請書的細節,以及其懷孕妻子的側面描述,將一個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感受到石寶山對妻子的思念與對孩子的無限期盼......這些英雄故事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始終綻放著璀璨的光芒。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每晚21:35開播
    紀錄片《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的進程作為時間軸,以人物為切入點,把故事表達的戲劇性與節奏感結合史料,張弛有度地將這段70年前的歷史在鏡頭前鋪展開來。,如:在講述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一個手持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的故事時,不僅刻畫了他在戰場上捨身為國、英勇獻身的事跡;還通過出徵前埋下了入黨申請書的細節,以及其懷孕妻子的側面描述,將一個立體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感受到石寶山對妻子的思念與對孩子的無限期盼......這些英雄故事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始終綻放著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