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力學研究所
語音播報
7月21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舉辦2020年力學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採用雲端的方式,103所高校的300餘名大學生參加。
21日上午,夏令營拉開帷幕。力學所所長秦偉致開幕詞,介紹了力學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建所以來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勉勵營員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畏艱險,勇於探索,敢於拼搏,奮力前行。希望營員們利用力學夏令營的機會找到力學所與各自未來發展的契合點,並歡迎大家加入力學所。力學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魏炳忱介紹了力學所的科研成果、人才隊伍、科研平臺和研究生培養等內容。
中科院院士何國威做了題為《湍流:從時空多尺度到力學的卡脖子問題》的報告,讓營員們在走近湍流這一世紀難題的同時,感受科學研究的魅力。此外,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倪明玖、力學所研究員楊國偉分別介紹了國科大工程科學學院(校本部)和未來學院未來交通教研室的研究內容、人才隊伍和研究生教育情況。
為了讓營員了解力學所的科學前沿進展、實驗平臺和導師團隊風採,5個實驗室、1個科技中心的實驗室負責人以及導師代表在雲會議室介紹了實驗室整體情況,分享了系列學術報告,包括《新型固體材料的強度和破壞》《高性能推進中的流體力學機理與數值模擬》《交叉力學——從界面到生物力學》《「百年難解之路:湍流與超級計算」》《熱防護技術淺談》《高超聲速飛行》《水動力學》《深海資源開發中的流固耦合力學問題》《高速列車是如何設計的?》《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載人航天新時代的前沿和未來》《力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與融合——生物力學》《太極和太極一號》《3D列印未來》《穩穩地高速飛行》等。報告反映了力學所部分基礎前沿研究和工程應用領域取得的進展,報告後設置交流提問環節,交流氣氛熱烈。
營員們觀看各個實驗室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平臺宣傳片,通過鏡頭近距離了解力學所科研條件。營員們參加校友交流會、座談交流會,力學所在學研究生分享在保研、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經驗;力學所、國科大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導師代表,與營員代表開展座談交流,就招生、培養、畢業、就業等方面的問題答疑解惑。夏令營期間,部分營員參加提前選拔面試。
結營儀式上,營員代表分享收穫與感悟。力學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好奇心和對科學研究的熱情,珍惜韶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為理想奮鬥,未來加入力學所大家庭。
7月21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舉辦2020年力學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採用雲端的方式,103所高校的300餘名大學生參加。
21日上午,夏令營拉開帷幕。力學所所長秦偉致開幕詞,介紹了力學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建所以來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勉勵營員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畏艱險,勇於探索,敢於拼搏,奮力前行。希望營員們利用力學夏令營的機會找到力學所與各自未來發展的契合點,並歡迎大家加入力學所。力學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魏炳忱介紹了力學所的科研成果、人才隊伍、科研平臺和研究生培養等內容。
中科院院士何國威做了題為《湍流:從時空多尺度到力學的卡脖子問題》的報告,讓營員們在走近湍流這一世紀難題的同時,感受科學研究的魅力。此外,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倪明玖、力學所研究員楊國偉分別介紹了國科大工程科學學院(校本部)和未來學院未來交通教研室的研究內容、人才隊伍和研究生教育情況。
為了讓營員了解力學所的科學前沿進展、實驗平臺和導師團隊風採,5個實驗室、1個科技中心的實驗室負責人以及導師代表在雲會議室介紹了實驗室整體情況,分享了系列學術報告,包括《新型固體材料的強度和破壞》《高性能推進中的流體力學機理與數值模擬》《交叉力學——從界面到生物力學》《「百年難解之路:湍流與超級計算」》《熱防護技術淺談》《高超聲速飛行》《水動力學》《深海資源開發中的流固耦合力學問題》《高速列車是如何設計的?》《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載人航天新時代的前沿和未來》《力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與融合——生物力學》《太極和太極一號》《3D列印未來》《穩穩地高速飛行》等。報告反映了力學所部分基礎前沿研究和工程應用領域取得的進展,報告後設置交流提問環節,交流氣氛熱烈。
營員們觀看各個實驗室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平臺宣傳片,通過鏡頭近距離了解力學所科研條件。營員們參加校友交流會、座談交流會,力學所在學研究生分享在保研、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經驗;力學所、國科大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導師代表,與營員代表開展座談交流,就招生、培養、畢業、就業等方面的問題答疑解惑。夏令營期間,部分營員參加提前選拔面試。
結營儀式上,營員代表分享收穫與感悟。力學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好奇心和對科學研究的熱情,珍惜韶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為理想奮鬥,未來加入力學所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