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泰旭門業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
本報記者 何仁勇 冉絹 文/圖
3年前,這裡只是一片荒蕪、冷清的土地。3年後,這裡廠房林立,道路寬闊,來往運送材料和產品的車輛絡繹不絕。
這就是位於臨江鎮明月村的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該產業園是區委、區政府為返鄉人士搭建的創業就業基地,是在京津翼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利用鄉情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的環保智能家居園,共分3期建設。
「截至目前,第一期項目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共有23家企業(其中含紫建電子)入駐投產。」浦裡新區臨江產業園服務中心副主任易炳政介紹,到2022年,規模以上家居生產企業將達到80家以上,實現工業產值70億元,解決就業人口5000人以上。
智能化生產 公司一年節約80萬元
6月16日上午,記者一行走進重慶泰旭門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發現忙碌的智能化生產線上,工人寥寥無幾。
「我們整條生產線採用電腦全數控生產,掃碼識別,所有設備實現連線操作,生產出來的產品精確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品質更加穩定。」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條智能化生產線能夠節省30名工人的工作量,每年能節約人力成本80餘萬元。
重慶泰旭門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木門生產的企業,於2019年底入駐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受疫情影響,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投產。投產以來,企業生產和銷售都出現了良好的勢頭,預計今年產值能達到7000餘萬元。
易炳政介紹,在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像重慶泰旭門業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園區裡入駐的家居生產企業,越來越注重科技、環保,採取各種措施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環保設施,做到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家居生產企業自身也因此受益匪淺。
強化品牌意識 一套中式餐桌售價3萬元
走進重慶摩本家具有限公司家具展廳,只見這裡擺放著各類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在設計師的精心設置下,讓人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中國風。
「現在,隨著人們的觀念、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顧客選擇中式家具。」該公司負責人付代華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一邊介紹道。
重慶摩本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河北香河的企業,在2019年底入駐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該公司主要生產中高端中式家具,強化品牌意識,一套中式餐桌在市場上售價達3萬餘元。
如今,家具行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重慶摩本家具有限公司走品牌發展之路,打造順應行業發展和社會趨勢的品牌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易炳政告訴記者,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鼓勵園區企業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提高產品的市場號召力,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裡做大盤強。
保姆式服務 助力企業做大盤強
在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的入駐企業裡,臺式豪億(重慶)家具有限公司屬於較早入駐的。去年5月,公司宣告入駐,並於8月正式投產。
「我是開州本地人,以前一直在河北香河從事家具生產。近年來,開州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非常不錯,我產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打算入駐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該公司負責人臺文宣告訴記者,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非常重視,全力配合,公司只用了3個月就實現投產。
記者在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採訪時發現,企業對園區提供的服務和支持讚不絕口,親熱地稱為「保姆」。
「目前入駐及籤約項目中,約70%企業為返鄉創業企業。」易炳政說,所有的企業都是他們的服務對象,一定要全力解決他們在入駐、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重慶智能家居產業園規劃用地1.3平方公裡,規劃建設1平方公裡的生產區和0.3平方公裡的商貿區兩大片區,規劃布局「行政辦公、生產製造、原輔材料、生活配套、商貿展示和倉儲物流」六大功能區,上下遊產業鏈配套規劃齊全。目前,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已有21家企業完善了相關投資協議。整個產業園建成後,將集生產、管理、銷售於一體。
為了更好地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園區將充分利用大數據、電子商務、物聯網等進行銷售和管理。目前,區政府已與華為籤訂了大數據智能化戰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