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以人人可編輯的模式,將碎片化的知識重新組合起來,在不增加人腦負擔的同時,建立起人們與各學科之間互通的觸點,從而以更簡單的方式創造跨界的可能性。
百度百科怎麼創建自己,這個是很多網友想做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想在網上有自己一點點信息啊,想出名,而且百科也是在搜尋引擎中排名最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去做,但是百科雖然人人可以創建,並不是你想創建就能通過的。
一般的個人百科詞條創建流程是這樣:
準備好自己的百度帳號,進入百科創建的頁面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選擇板塊,我們直接點擊人物就行,如果你是寫歷史人物就直接選擇歷史,如果是電競人物直接選擇電競,如果都不屬於直接選擇其他的人物就行。
然後我們就可以直接進入網站的主頁,看到填寫內容詳情,一般這裡寫幾百個字就行,不要寫太多的文章,還有就是右邊的圖片,如果你是做自己的百科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等,儘量漂亮的,這樣也可以增加好印象,在最右邊的還有個AI智能指南,可以查看自己哪裡沒有完善,可以用好這個功能。
寫完上面的內容之後我們就可以來寫下面的內容,主要是填寫姓名,職業,還有學校等,這些東西全部真實填寫就行,但如果你是大學畢業或者什麼科學家等需要提供相對應的證明,輔助材料的話可以在下面進行添加進去。
下面部分就是填寫些基本內容,過往經歷、獲獎情況、出的作品之類的,外加參考資料,填寫好之後預覽然後提交審核。
百度百科那麼難通過
百度百科是一個知識分享平臺,是權威的網際網路名片,認可的人越來越多了,作為知識分享平臺,為保證詞條質量,為大家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百度百科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審核機制,不斷提高詞條創建門檻,把關越來越嚴,所以百科很難通過。
要想通過,需要嚴格按照百度百科要求:
1、有權威可靠的媒體佐證。
2、內容客觀不帶主觀描述。
3、語言精練,概括性強。
造成審核不通過的原因主要有:
缺少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的內容要求客觀、真實,寫進詞條的內容需要附參考資料佐證,並且所有內容都要能在參考資料中找到對應描述,不可查證的內容不適合寫進百度百科。
參考資源來源不權威
權威來源的參考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教科書、國家標準或公文、學術文獻、權威機構官網或出版物;新聞機構網站、垂類機構網站等有廣泛影響力的大眾媒體。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內容則不能作為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與內容不對應
百科詞條對參考資料的基本原則是,用戶所附的參考資料需跟寫進詞條的內容對得上。例如:用戶創建李某的詞條,主要內容是人物李某的基本資料、生平經歷、作品等,給出的參考資料是「某高校教授李某」接受媒體的採訪說了一個關於某學術問題的觀點。
內容涉嫌誇大描述
百度百科為定義說明性解釋,內容講究客觀精煉,需刪除不確切、溢美誇耀的描述,減少形容詞的使用,並且不收錄個人觀點。
內容含有宣傳性質
詞條內容不能含有聯繫方式,包括網址、郵箱、電話、QQ號、微博等。例如:用戶為某企業創建詞條,其中一段內容為「某企業位於北京朝陽區,聯繫電話……」
詞條名不規範
每個人物、事物應該有且只有一個標準的詞條名稱,創建者使用標準名稱創建詞條,多個編輯者針對標準名稱進行協作編輯。標準的詞條名應該為人物全名、企業全稱等,不能使用複合詞。
百度百科人人可以編輯,我們只是搬運工
根據百度官方的說法:百度百科人人可以免費創建,誰都可以創建。藍獅問道作為一家知名的全球化數字營銷公司,十年百度推廣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幫助企業用戶編輯、維護,我們堅決維護百度官方人人可創建的理念,我們只是幫助那些沒有專業運營團隊的中小型企業代編輯。在此聲明,我們不是百度百科的代理商,我們只是合作企業客戶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