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兩國傳統醫學專家聯手打造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應曉燕
本報訊 昨天上午,中韓聯合醫療中心在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成立並籤訂合作事宜。韓國東新大學副校長金容億表示,該中心將分設在韓國東新大學附屬首爾韓醫病院、附屬光州韓醫病院、附屬木浦韓醫病院。
中韓專家聯手促進傳統醫學發展
省立同德醫院院長柴可群說:「中韓聯合醫療中心成立後將互派醫生切磋交流。參與合作的單位還將開設中韓聯合醫療門診。這意味著,今後中韓雙方的老百姓,在本國就能享受到中韓兩國專家共同打造的醫療服務。」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要發展壯大,在柴院長看來,中醫藥必須擁抱世界,既要走出去,迎接國際化的挑戰,也要引進來,互通有無,這樣才能在世界舞臺上演「大戲」。
金容億副校長對此次合作也充滿期待。他說,近年來,韓醫在韓國民眾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人才選拔方面,韓國每年只有1%的高考生有資格上韓醫科大學,和中國的北大、清華一樣難考;另一方面,韓醫各大醫院的患者與日俱增。雖然,他們根據本國國情創新了很多治療方法,但中醫藥仍有很多東西值得他們借鑑和學習,他希望通過這次合作,推動中醫、韓醫的共同發展。
據了解,中韓聯合醫療門診省立同德醫院將於明年春節後開診。
中韓聯合醫療門診成功「試水」
「你們什麼時候再來?」這是韓國的李女士發給柴可群院長郵件的第一句。
李女士,54歲,2012年被診斷為肝癌,且伴有肺轉移,目前在做化療。三周前,柴院長受邀去韓國學術交流。期間有一個行程就是與韓國專家共同診療患者,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位。由於長期遭受腫瘤折磨,加上多次化療,她出現了胃口差、腹痛、乏力等症狀。為此,她吃了一些西藥、食療,但效果都不明顯。
結合李女士的舌苔脈象等症狀,柴院長認為,她屬於脾氣虛兼有痰瘀,給她開了一張包括白朮、白芍、米仁、姜半夏、太子參、丹參、玉米須等12味藥的方子,並建議她保持好心情,保證營養物質的充分攝入,做適量運動,比如練練太極拳、五禽戲等。
拿到方子後,李女士非常興奮,不停地向柴院長行90°鞠躬禮,表示感謝。這讓柴院長很受感動,他說,這也算是中韓聯合醫療門診的首次「試水」,「試水」很成功,說明韓國民眾是歡迎這種形式的國際化診療的。
柴院長還說,與韓國學者的交流過程中,韓國基於傳統韓醫理論研發的抗癌丹、抗癌湯藥、枇杷灸、枇杷貼,以及綠色飲食、黃土病房、扁柏森林、藝術生活、體育運動、汗蒸等替代療法和手段,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