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劇]《南方與北方》:蒸汽時代的"傲慢與偏見"

2021-01-09 網易娛樂

2014-11-25 10:50:08 來源: 網易娛樂專稿

舉報

同樣是孤傲男和偏見女的故事,《南方與北方》或許不如《傲慢與偏見》知名,意境上卻毫不遜色,「工業革命」這一時代背景的融入則賦予了它更深刻的內涵。


小易吐血推薦

看《南方與北方》,你很容易會聯想到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兩者的主線脈絡可謂「神似」(男主角都是驕傲自負的有錢公子,女主角是獨立樂觀的鄉紳女兒;男主角對女主角一見鍾情,女主角卻因第一次相遇時的不愉快對其抱有成見,拒絕了他的求婚,即便如此,男主角依舊對女主角深情不悔,不計前嫌地救了她的家人,女主角也漸漸認識到男主角的優秀品質,終於happy ending),所不同的是,《南方與北方》融入了更多的時代背景,橫亙在男女主角之間的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的差異以及性格上的不對盤,還有階級立場的矛盾以及南北兩地生活習俗的不同。整個故事發生在工業革命時期,桑頓先生是北方新興工業城市的工廠主,瑪格麗特卻來自南方鄉村,習慣了旖旎舒適的田園風光,對北方的陰冷和北方人的狂野粗魯極其不適應;瑪格麗特成長於牧師家庭,與物質需求相比更重視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這一點,從她的父親僅僅因為不能認同教皇的不合理要求就放棄了這份安定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來),因此,她打心眼裡瞧不起桑頓先生這樣「唯利是圖」的商人,更看不慣他們對弱勢群體的打壓——在她看來,真正的紳士應該溫文爾雅,並且富有同情心,而桑頓先生卻暴力地毆打工人(儘管工人確實犯錯了)、強硬地對待工人的罷工,這都導致她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很差,直到了解了桑頓先生的成長經歷,得知他也是白手起家,才有所改觀。

而電視劇很好地詮釋了小說的內涵。冷暖色調的對比運用凸顯了南北方的環境差異,眾多小細節的設計則將各個角色之間由對抗到融合的過程溶解於無形(比如,罷工領袖對女兒離世時的痛苦自責為這個強硬男人身上平添了一抹溫情,為他後期的轉變做了鋪墊;男主角表白用的黃玫瑰,則兼有真愛、道歉、等待之意,與角色當時的心境十分貼切),服裝、配樂也都十分精緻、典雅。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南方與北方》都可算得上的精品。

觀劇TIPS

● 看完電視劇,相信很多同學會想要拜讀原著,但這部小說的中譯版本文筆略生硬,建議大家還是看英文原版,體會其中的雋永。此外,英國網友們對這個故事也十分著迷,寫了不少續篇,在貼吧都可以找到。

● 不得不說,男主角的扮演者理察·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的外型和表演為角色狠狠地加了不少分,當然這部劇也為他開啟星途,陸續主演了BBC多部知名劇集,包括《俠盜羅賓遜》《軍情五處》《反擊》等。近年來,他又活躍於大銀幕,在《美國隊長》、《霍比特人》系列、《不懼風暴》等熱門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 由於大部分故事都發生在北方,整部劇的畫面色調都偏冷,但並不代表它不浪漫,男女主角初遇於飄飛的棉絮中,分別於皚皚的白雪中,又重逢於偶然交錯的火車上,夕陽映襯下的吻更是暖意融融,看看下面這些圖,你會不感動嗎?


棉絮初遇


雪中離別


定情之吻

本期推薦:《North & South》(中文譯名:《南方與北方》《北與南》)

主演:丹妮拉·丹拜-阿什 / 理察·阿米蒂奇 / 西妮德·庫薩克 / 蒂姆·皮戈特-史密斯 / 萊絲利·曼維爾

首播時間:2004年 BBC

劇情簡介:改編自英國著名女作家加斯凱爾夫人同名小說。成長於英國南部田園風光中的瑪格麗特因為作為牧師的父親辭了工作,一家人搬到了全然陌生的北方小鎮米爾頓。不同於南方的溫暖舒適,處於工業革命時期的米爾頓陰冷又髒亂。路上不再是芳香花草,取而代之的是粗魯的工人,棉絮 飛舞的紡織車間。除了新環境的不適應,還有來自紡織廠的廠主——年輕的實業家約翰桑頓的盛氣凌人及對工人的苛刻,這讓瑪格麗特對桑頓的第一印象極其糟糕。隨著米爾頓生活的加深,瑪格麗特漸漸認識到工人粗魯暴脾氣背後的溫柔和疾苦,堅定的站在他們一邊。和其立場相反的僱主桑頓則對瑪格麗特一見鍾情,但不善表達的他似乎在無形中把瑪格麗特越推越遠。二人如同南方與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緊密相連……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盤點國外電視劇之南方與北方,網友:傲慢與偏見模式的老套劇情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國外電視劇之南方與北方,網友:傲慢與偏見模式的老套劇情,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一部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南方與北方 North & South劇情簡介:成長於英國南部田園風光中的瑪格麗特(丹妮拉·丹拜-阿什 Daniela Denby-Ashe 飾)因為作為牧師的父親辭了工作,一家人搬到了全然陌生的北方小鎮米爾頓。不同於南方的溫暖舒適,處於工業革命時期的米爾頓陰冷又髒亂。路上不再是芳香花草,取而代之的是粗魯的工人,棉絮 飛舞的紡織車間。
  • 在看劇 ‖ 《南方與北方》:為了工業時代的達西先生
    就像我們南方與北方的差異,就是南方江浙滬包郵,而北方冬天有暖氣……在看這部《南方與北方》之前,我從小特別愛看的題材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故事,大概是因為小學時就把《亂世佳人》無論是書還是電影都看了好多遍,瑞德·巴特勒是我心中永遠的標準愛人。此外,還特別喜歡一部《南與北》的80年代美劇。
  • 從黑東北到黑北方,偏見還是傲慢
    父母的話雖然有很大偏見,一定意義上也是有點道理。因為那時候人口流通還不是很頻繁,外地人來到陌生的地方幹的多是一些灰色產業,為了不被欺負也表現出很厲害讓你惹不起的樣子,大不了可以跑嘛。還有一段時間新疆的來賣切糕,不買一堆人把你圍住,給人的感覺就是外地人不好惹。如今20年過後,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北流出去的也基本是高素質人才。
  • 令我無限痴迷的一部英劇《南方與北方》
    大家都說南方與北方是英國工業革命版的傲慢與偏見,確實是這樣,外表極其傲慢不善表達的男主角,清高貧苦善良的女主角。男主角對女主角一見鍾情,幾次表明心意,都被女主角斷然拒絕,理由是,你覺得你富有,高高在上,就可以隨意玩弄我這個窮小姐的感情嗎?
  • 《南方與北方》:9.2高分神劇的女主,才是真善美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可以去看BBC經典迷你劇《南方與北方》。 工業革命下的真善美女主 改編自伊莉莎白·蓋斯凱爾經典名著的《南方與北方》,被喻為工業革命版的《傲慢與偏見》,故事中男女主的愛情風格與《傲慢與偏見》頗為相似。 不同之處在於背景與人物性格。
  • 《南方與北方》甜甜
    相比之下傲慢與偏見的背景我不大記得了。真的好像,傲慢與偏見,南方與北方,小婦人,飄…我都分不大清楚了。女性意識超前的女主,作家又或者是小姐,富有的男主…種種…我喜歡的主要是英國的那種華貴厚重的感覺吧。
  • 《南方與北方》對立的兩個人更會產生愛情?
    英國和美國的古典小說改編的電影和劇集一直都讓我淪陷和欣賞,有太多優秀的英倫和美式古典,《艾瑪》、《傲慢與偏見》、《亂世佳人》、《小婦人》,太多太多了。而這部讓我在一如既往地喜歡的基礎上更是驚嘆不已,名字和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一樣讓人沒看就知道是對立甚至討厭彼此的兩個人相愛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又大不相同。
  • 《南方與北方》多年後重看
    我第一次看這部劇應該是2011或2012年,當時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時隔多年重溫,發現了許多當年沒有注意到的細節。1. 男主比較明顯的展現出喜歡女主應該是從他第一次去女主家跟女主爸學習,女主因為洗了一天的窗簾累得睡著了。女主給男主倒茶的時候男主打量女主的眼神,真的是毫不掩飾的欲望。
  • 薦書丨傲慢與偏見
    她將自己的愛情觀、婚姻觀集一身於女主角伊莉莎白,在《傲慢與偏見》裡圓未了的夢。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二女兒伊莉莎白,聰慧活潑、俏皮可愛、美麗動人,心思細膩又觀察入微,深得父親偏愛。在鄰家舞會上,邂逅了英俊瀟灑而冷漠高傲的貴族公子達西。傳聞中的傲慢無禮,伊莉莎白先入為主,對達西冷眼相待。達西含著金鑰匙長大的,蔑視低俗又冷峻少語,與舞會中的客人們格格不入。
  • 只看《傲慢與偏見》怎麼夠呢!
    從《傲慢與偏見》開始,一度很沉迷於英劇中宏偉的莊園、優美的田園、精緻的藝術、優雅的禮節、燦爛的禮服和浪漫的愛情,以及迷人的英倫口音,尤其熱衷BBC文學改編的迷你影視劇。印象中夜以繼日地追了蠻長一段時間,大致整理一下那些跟《傲慢與偏見》風格類似的影視劇。一、簡奧斯丁系列簡奧斯丁的作品其實都是風格都差不多,大都是浪漫的愛情喜劇。
  • BBC迷你英劇《南方與北方》| 女性最重要的特質:勇敢,獨立,有主見
    故事背景設定在工業革命時期,瑪格麗特本居住於滿滿田園風光的南方,因為父親的緣故舉家搬遷到北方的米爾頓,在棉絮飄飄的加工車間裡,瑪格麗特與桑頓第一次相遇,不知為何我竟然感覺這一幕帶有浪漫感,或許是飄落的棉絮讓表情嚴肅出場的桑頓有了一絲柔和感。
  • 「莊園風情篇」那些擁有濃鬱英倫風情的英國時代劇
    最近,看了電影《傲慢與偏見》(2005),然後就著迷於電影中的莊園、城堡、田園風光、紳士和淑女們,無法自拔。我無法評價電影是否完美還原簡·奧斯汀的原著《傲慢與偏見》,也不在乎導演的拍攝手法怎麼樣,我只知道我完全淪陷在獨特而又濃鬱的英倫風情中。
  • 《南方與北方》男方與女方 .... 5部經典英劇推薦
    《南方與北方》的女主瑪格麗特面對多金的求婚者提出非常明確的拒絕,面對男主母親的指責直接提出了"不";在這些背後,能感受女主做自己的力量。
  • 傲慢與偏見的關係,《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這是一本寫於十八世紀末的作品,終生未婚的作者簡奧斯丁用她睿智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幾段愛情故事。故事雖然距離我們有二百多年之久,但書中對人性和人類潛意識的剖析卻是放置於上下五千年皆準的,因為人類從來沒有進步過,進步的只是技術,科學和制度。
  • 薦劇 喜歡傲慢與偏見的你還能看什麼?看這裡!
    南方與北方North and South2004-4集劇中,女主來自明媚溫暖的南方田園,男主則是寒冷北方工業革命大潮下通過努力發家的理智工廠主,這樣的人設於工業革命的社會大背景,兩個人在真正相愛之前註定要經歷比達西與伊莉莎白更為嚴峻衝破隔閡的考驗。
  • 《傲慢與偏見》:電影、迷你劇及原著
    直到1869年,她的侄子出版了一本《簡·奧斯汀回憶錄》(A Memoir of Jane Austen),她才進入了公眾視野,到了1940年代,已經被認為是偉大的英語作家,獲得學術界的承認。2013年是《傲慢與偏見》出版200周年,繼英國皇家郵政專門發行郵票紀念之後,英國中央銀行(Bank of England)宣布,簡·奧斯汀的頭像將被印製在新版10英鎊紙幣上,以此向這位譽滿全球的女作家致敬。奧斯汀也是繼邱吉爾後登上紙幣的一位新人像。看行長怎麼說:
  • 宗教與紡織機的「聯姻」:英劇《南方與北方》
    //19世紀中葉的一天,中年牧師黑爾(Richard Hale)攜妻女、僕人離開了位於倫敦以南的溫暖家鄉,搭乘蒸汽火車,前往北方工業城市米爾頓。來自南方與北方的兩位主人公就在這樣一座被煤煙與棉絮吞噬的城市中,經歷並介入彼此的生活。本劇改編自英國19世紀女性作家伊莉莎白·蓋斯凱爾的同名小說,由BBC於2004年出品。
  • 《傲慢與偏見》二刷傲慢與偏見
    「傲慢使別人無法靠近我,偏見使我無法愛上別人」昨天下午把我心心念念最愛的一部電影二刷了一遍。模模糊糊印象裡面只記得最後伊莉莎白和達西先生好了,模模糊糊也只記得傲慢與偏見二詞正好對應兩個人的個性特徵,二刷後更加讓我清晰地認識到了每個角色獨特的人格魅力。場景一:舞會開始,吉英在媽媽班納特的安排下順利與賓利對話且結成了舞伴,兩人對彼此都一見傾心。
  • 傲慢易改,偏見難改︱電影《傲慢與偏見》
    在看翻拍的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前,我曾經看過BBC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所以說在觀賞到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後,我很難不把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與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之間進行一定的對比,但是對比之後就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於經典文化表現的一種薄弱感。
  • 《傲慢與偏見》:偏見拒絕了傲慢,傲慢偏見消除,幸福也來到了
    在這裡,我還是想簡單說說《傲慢於偏見》的劇情:在一個叫朗伯恩的鄉村裡,有這麼一戶人家,班內特家。班內特家裡有5個女兒,都還未婚。莉迪亞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有15歲,莉迪亞上面還有4個姐姐,大姐叫簡,二姐叫伊莉莎白,是文章的女主角。另外的兩個姐姐作者沒有重點寫,我就不重點描述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