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綜藝
導語:《熱血街舞團》完全沒有臺本,編劇要做的事就是研究每一個召集人和選手,預測他們的行為反應和情緒表達,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整體賽制的設計,激發出個人的競爭欲望及團隊的情感、熱血與團魂。
《熱血街舞團》由《中國有嘻哈》原班主創團隊打造,在既往製作經驗基礎上,深挖劇集式真人秀內核,凸顯「青年文化」概念,以此為宗旨打造場景,創作故事邏輯,強化後期剪輯並布局全產業鏈。
為了讓街舞「回到街上」,《熱血街舞團》搭建了一座40000平米的「熱血之城」,城中設計38個不同表演風格的舞美場景。愛奇藝高級副總裁、《熱血街舞團》總監製陳偉表示,這樣的場景搭建目的是讓街舞回歸初心,符合《熱血街舞團》劇情式真人秀的核心設定。「很多國內外知名舞團在名不見經傳時,就是在街頭巷尾練習,客觀環境的簡陋與嚴酷從未影響他們對於街舞的熱愛,這正是舞者們的初心。為了讓召集人和選手重新回歸這種現場感,才有了打造『熱血之城』的決定。」
「熱血之城」前後有2000人參與搭建,在陳偉看來,這一過程更像是一次還原。「把38個不同的跳舞場景集中到40000平米的街區,才具備更好拍攝的可能性。只有真人秀場景的還原度足夠高,才能反映和激發參與其中的主要角色在回歸街舞初心以及沉浸於舞蹈的真實狀態。」
回憶起現場錄製過程,陳偉記憶猶新。為拍攝一個霓虹燈倒影的外景,節目組要在零下四、五攝氏度甚至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上海街頭潑水造景,「舞者有多久沒在這樣的低溫條件下跳過舞了?這樣的場景能瞬間將參與者拉回十幾年前剛開始練習時的畫面。這就是真人秀,造一座城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通過場景把舞者的情感激發出來。」
這一場景的搭建也是為了加強對當下「青年文化」概念的視覺呈現。基於大數據對用戶畫像的精準描繪,目前以年輕受眾為主的青年項目得到各大視頻平臺的更多關注。陳偉說,「青年文化除了對唱跳等節目類型有直接需求外,還有更多對由此演化的酷、潮、燃文化的表達需求。節目只有滿足青年人的需求,才能贏得更廣泛的大眾基礎,這也成為場景搭建時的重要依據。」
對於真人秀會在多大程度上依照劇本進行,不同節目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熱血街舞團》除了確定節目賽製作為故事線核心外,其他都是記錄現場參與者的真實反應。「《熱血街舞團》完全沒有臺本,編劇要做的事就是研究每一個召集人和選手,預測他們的行為反應和情緒表達,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整體賽制的設計,激發出個人的競爭欲望及團隊的情感、熱血與團魂」,陳偉說。
除此之外,人與人之間的糾葛和複雜的關係線也會同時顯現,所有人的真實反應都源自賽制和場景的設定。在陳偉看來,真人秀類別是目前所有已知網綜類別中「最高級」的一種創作語言。相較《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並未設立總編劇,而是擁有龐大的編劇團隊。第一次錄製的導演和編劇團隊超過120人,其中40%是編劇,編劇、導演、舞團比例為1:1:1,這樣的人力投入能確保創作團隊深入了解參賽者,並據此梳理出核心故事線。
陳偉以影視劇編劇做對比,分析兩類編劇的不同。「影視劇編劇事先會把臺詞寫明白,真人秀編劇則需要事先與導演把場景和規則進行清晰設定,之後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觀察,並把觀察到的感受還原給後期團隊,由後期導演、編劇及剪輯師共同完成二度創作。」為了讓後期有足夠的創作空間和素材,《熱血街舞團》的後期團隊超過100人,動用200多臺攝像機,後期素材與成片比例為2000-3000:1。
「大量的故事創作是在後期完成的,通過浩繁的素材捋出一條清晰的故事線,還原當時的某個情形。既然不能去規範參與者的行為和語言,那就必須在後期挑選出能把事情還原至當時的面貌、行為和語言的內容」,陳偉說。因此,剪輯的關鍵在於「把故事講明白」,「只要把核心故事講明白,把參與者的狀態講明白就行。相較《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的剪輯更果斷更準確,團隊對這一創作模式的把握更加成熟。」
真人秀的定位,同時解決了舞蹈類節目相較唱歌類節目在傳播效果上的先天劣勢。陳偉解釋說:「當我們確定選用劇集式真人秀的方式進行創作時,用戶就會把『能不能看得懂』、『我是要跟著唱還是跟著跳』這件事情放到一邊了,轉而以看劇的心態看待這個節目。」
愛奇藝通過《中國有嘻哈》積累的潮牌經驗此次也應用於《熱血街舞團》。陳偉介紹,「Rising! Chinese Hip-hop」是《中國有嘻哈》的節目口號,並據此衍生出潮牌「R!CH」。「這個潮牌有IP衍生價值,《中國有嘻哈》在身份客戶(冠名、贊助等品牌客戶)之外的所有IP衍生授權,均可以通過『中國有嘻哈』和『R!CH』這兩個品牌授權給各品類的合作客戶。這些合作客戶在節目內外、線上線下都可與我們的品牌進行IP授權合作。」
《熱血街舞團》的潮牌模式與《中國有嘻哈》基本相同。陳偉告訴記者,「我們在設計《熱血街舞團》這一節目名字時,就把英文名字想好了——Hot Blood Dance Crew,簡稱HBDC,成為另一個可被授權的潮牌。《熱血街舞團》的節目名稱和HBDC這一衍生潮牌,都可以被授權,通過IP授權合作的方式服務於客戶,帶來新的價值。」
截至目前,《熱血街舞團》已獲得6.5億元招商數額,為27個客戶提供服務,其中包括11個身份客戶和16個IP授權衍生合作客戶。從商業化運營的整體流程來看,該節目從內容最初的設計階段就已將各種貨幣化方式加以考慮,繼而產生不同的商務合作方式,增加客戶容量,在不影響節目品質的基礎上,開發商業的多種可能性。
陳偉表示,無論是電視臺還是視頻網站,綜藝類節目的主要營收依然來自廣告。此外,視頻網站還有包括會員付費、IP衍生授權、直播打賞等活動在內的更豐富的變現方式。與節目此次招商額相比,其他變現方式所帶來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小,但絕對值依然樂觀,「節目團隊在此過程中積累的多渠道商業化模式遠比利潤值重要得多」,陳偉說。
搭建40000平米的「熱血之城」,激發舞者情感,讓街舞回歸初心;
加強對「青年文化」概念的視覺呈現,實現對酷、潮、燃文化的表達需求;
無臺本,記錄現場參與者真實反應;
編劇團隊龐大,首次錄製的導演和編劇團隊超過120人,其中40%是編劇,編劇、導演、舞團比例為1:1:1;
200多臺攝像機拍攝海量素材,後期團隊超過100人,後期素材與成片比例為2000-3000:1;
剪輯更果斷準確,立足於「把故事講明白」。
----
這裡是愛奇藝行業交流公眾帳號,我們關注中國視頻行業的鮮度和深度,歡迎你的加入一起做點有營養的事。關注方法:搜索公眾帳號「愛奇藝行業速遞」,或者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