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總和項英一次鮮為人知的爭論,後來證明陳完全正確!

2020-12-20 陳冠任

1939年2月15日,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員陳毅在蘇南敵後寫的一篇文章《堅持江南抗戰的諸問題》發表在新四軍出版的《抗敵》雜誌創刊號。文章後面有個「附註」,大意說:

「陳毅同志這篇文章,本來是非常整齊的一篇長文,因為寫的時間過了好幾個月,有些地方已經失時效,經編委商量後,刪去很大一部分,弄得不很完整,但仍保持著原來的基本內容。因交通關係,未經陳毅同志同意,先行發表。」

這時,陳毅正到皖南準備向軍部匯報工作。他一看文章和「附註」就火了:

「失了時效,還要發表;刪去了很大一部分,居然還保持原來的基本內容,豈非滑稽?」

陳毅為什麼發火?

因為「刪去」的,正是他關於頑固派不顧民族大義,限制、破壞新四軍在江南的抗戰活動,以及因此和新四軍產生的矛盾,從而影響了整個江南抗戰事業的發展等章節,並且關於發展抗日武裝的問題也被刪得只剩下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而這些問題正是文章的主題所在——江南三角鬥爭的問題,歸根到底是要去發展壯大抗日武裝,形成全民族的抗戰。沒有武裝,便沒有一切。這正是必須讓大家明白的道理。可是,偏偏被刪掉了。

陳毅來到《抗敵》雜誌社,把雜誌一把丟到新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抗敵》主編朱鏡我面前,顧不上寒暄,逕自質問:「編輯部為什麼不經作者同意刪改我的文章?」

朱鏡我支吾一陣後只好如實說:「這是項英同志的主張,項英同志刪的。」

陳毅說:「他也不能強加於人啦!」

於是,他立即趕到新四軍副軍長項英住處。

項英與陳毅的私誼很好。他正在為陳毅鋪床,正準備和他聯床夜話。陳毅一見他就說:

「你為什麼把我文章刪了?」

項英熟悉陳毅的脾氣,於是說道:「我說你呀,就是容易衝動。你那文人習氣也該改一改啦,文章帶刺,一時痛快,人家就理解你是出於團結抗戰的誠意?弄不好就要惹是生非。」

陳毅更火了:「什麼叫惹是生非?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可是你傳達的。保存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既獨立又統一。在敵後發展抗日武裝,不可自己束縛自己,可以先奏後斬,可以先斬後奏,也可以不斬不奏……要什麼都看別人的眼色,抗戰還有什麼前途?我們還能有什麼發展?」

項英倒笑了:「你說,我項英不喜歡發展?」

陳毅深知項英急於建功立業,新四軍發展得越快越好,巴不得皖南成為第二個延安,但是,他一個前提就是不得罪國民黨當局。可是,怕得罪國民黨,在行動上就必然前怕虎後怕狼,看人家臉色。這一點,陳毅是有意見的。

「要說發展,我比你還急哩!看到八路軍在華北大發展比你還眼紅!」項英說,「急有什麼用,江南是敵頑腹心之地,有複雜的三角關係。」

陳毅說:「那就更必須掙脫羈絆,否則不要說發展了,甚至反而會被消滅掉!」

項英不同意,說:「你陳毅佔了揚中,軍部遭了三戰區多少責難……」

「他們嚷嚷一陣之後,又怎麼樣呢?我們為了擴大抗日根據地,他們拿不到檯面上的。要發展,就要趕快東進北上,全軍進入敵後,擺脫他們的束縛,放開手腳,擴大抗日局面。這才是上策。」

項英勸陳毅說:「還是搞得穩一些,先把部隊搞得精一點,也還是發展嘛!」

陳毅說:「你在《抗敵》雜誌上寫的『精兵主義』文章,我拜讀過了。兵還沒有幾個,拿什麼精?!我們新四軍像個剛發育的小孩,怎麼要他不補充營養?!」

「說來說去,你就是個『人、槍、款主義』!」項英說。

關於「人、槍、款主義」這一名詞,有個來歷:1938年8月,針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壓制,陳毅與鄧子恢、張鼎丞、粟裕等商議,就地組織遊擊隊,收繳土匪武裝,擴大兵員,並設法籌款,以補充自己的戰爭經費。但是,這卻受到項英的批評,說這是「人、槍、款主義」,是破壞統一戰線的冒險政策。因為「人、槍、款主義』,一是「擴大兵員」,二要「設法籌款」,這便要「破壞統一戰線」。

說到「人、槍、款主義」,陳毅大為激動,毫不退讓地說:「人、槍、款有什麼不對?沒有人,隊伍能發展?沒有槍,能打仗?沒有款,隊伍吃什麼穿什麼?沒有人、槍、款哪來抗日根據地?我說你呀,說來說去還是個『總理紀念周』思想!』

「總理紀念周」思想,陳毅是指遊擊隊下山之初,項英在南昌國民黨省黨部一次「總理紀念周」集會上講話所說的「一切通過統一戰線」的思想。那次講話,後來被黨中央批評為「投降主義」。

陳毅揭了項英的瘡疤,項英臉色難看起來,沉著臉,一言不發。

這時警衛員打來了飯菜。項英自掏腰包,為招待陳毅加了一個炒辣椒。不料此時兩人吵得就要不歡而散,還吃什麼招待客飯!項英估計陳毅要拂袖而去,可是陳毅卻說:「我可要吃飯了,有炒辣椒,我能不吃?再說,你也別攆我走,吃飽了再吵,非弄個明白不可!」

吃罷飯,兩個人繼續吵,或者叫繼續爭論,直到第二天,毫無結果。

因為兩人要一起去歡迎周恩來副主席來軍部視察,不得不偃旗息鼓。

實際上,這場爭論還是有結果的,周恩來來了後,傳達了中央精神,與東南局和新四軍領導商定了今後發展的戰略方針: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這個方針,也就是說,支持了陳毅的「冒險」政策。

皖南事變後,1941年2月,劉少奇在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上作報告,指出:「皖南個別黨的負責同志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最初就犯了類似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以至失去自己的獨立性……違背黨中央的戰略方向,違背中央的指示,沒有積極向敵後發展,對敵後抗戰與行動的信心不夠,株守皖南,以致造成親日派包圍的惡劣形勢。過早提出精兵口號,沒有充分發展部隊,反對建立根據地,認為這在華中敵後是不可能的,強調華中華南的特殊性。」

劉少奇還指出:「我軍在蘇南活動最久,且在陳毅同志領導之下,自始即正確的執行中央的統一戰線政策及在敵後建立根據地與發展抗日武裝部隊的方針。」

陳毅元帥的戰略眼光,是不是值得我們佩服?

相關焦點

  • 譚餘保將陳老總五花大綁,陳老總怒道:「有本事你砍了我腦袋」
    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開始長徵後,在長江南北的八省,留下了部分紅軍和遊擊隊。這些紅軍將士在陳老總的率領下,同國民黨反動派,繼續堅持做著鬥爭。在三年遊擊戰爭中,留守紅軍部隊堅守信仰,書寫了血與淚的史篇。1955年授銜時,參加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的將士們,有109位被授予開國將帥軍銜。其中一名元帥,一名大將,三名上將,八名中將,九十六名少將。
  •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關於陳粟,爭論很多。客觀講,陳統兵幾十年,雄居一方,確實是軍事行家裡手,後來評帥應是名至實歸。陳的亮點是:當他發現粟更優秀時毅然放權讓粟施展,當有分歧時沒有以權相壓而是報軍委裁決。
  • 聶鳳智活捉了一個國軍軍長,陳老總急忙給他打電話:立刻放人
    但是,還沒等聶鳳智的高興勁兒過去,陳老總就親自打來了電話,語氣很嚴肅,直接命令聶鳳智立刻放人,而且連名字都不能提!聶鳳智一下子就愣住了,忙問是什麼原因,沒想到陳老總不但沒有跟他解釋,還發了火,大聲說:「這是軍令!立刻放人!」軍令如山,聶鳳智只能放人。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總共授於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名少將。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
  • 陳梓童:嚮往海浪的燕尾蝶
    自此,她身上的hip-hop因子,也伴隨著她極具辨析度的麻花辮和棒球帽揮之不去。她的確很熱衷於編各式各樣的小辮子,並且無論怎樣擺弄都是帥帥的。有一次編了上百條她所謂的「小髒辮」,眨巴著大眼睛說大概廢了髮型老師一百多點血吧,被網友戲稱為好像辣條,她自己則傲嬌地點評它:「一副要上天的樣子」。至於帽子,她就是單純喜歡它的簡單、方便,「不洗頭就可以帶哦,嘿嘿。」
  • 皖南事變,項英所部全軍覆沒,陳毅則9個團毫髮無損,這是為何?
    當然,擺在新四軍面前的,也有不少的困難和不利條件,如敵眾我寡,國民黨的限制,平原水網作戰困難,難以隱蔽等等,這些都不利於我軍作戰。因此,項英不願意立即按照中央的指示行動。 然而,陳毅卻很有戰略眼光,他認為雖然東進困難不少,但是日軍卻每日西進,後方必然空虛,尚有打遊擊戰的餘地。
  • 2017年雞寶寶取名大全 姓陳的男孩名字與姓陳的女孩名字
    陳佰激 陳佰琅 陳佰騏 陳佰驍 陳板祈 陳板聲 陳板伍 陳板析 陳版乙 陳伴赫 陳伴廓 陳伴申 陳伴韋 陳寶好 陳寶選 陳寶制 陳寶筠 陳奔澈 陳奔高 陳奔快 陳奔迅 陳奔禪 陳彼閏 陳彼煒 陳彬峻 陳彬六 陳彬童 陳秉倡 陳秉聲 陳秉桐 陳秉偉 陳秉橡 陳秉肖 陳秉元 陳秉祺 陳菠延 陳菠育 陳菠嵐 陳搏澗 陳搏棉 陳搏烯 陳搏佑 陳搏瀟 陳搏琚 陳帛賓 陳帛秋 陳帛送 陳帛銜 陳泊檬 陳泊世
  • 陳一發兒被封殺了
    隨後有網友爆料,陳一發兒還在遊戲中,把遊戲人動作戲稱為「參拜靖國神社」,引發諸多網友嚴重不滿。視頻截圖  除此之外,陳一發兒 往年的微博裡還有侮辱老紅軍和國家領導人的言論,也被網友扒了出來。  今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將依法懲處直至追究刑責。
  • 無煙艾條真的有五年陳和七年陳的嗎?其實無煙艾條很不錯!
    因為艾條種類比較多很多人不知道無煙艾條真的有五年陳和七年陳的嗎,今天筆者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無煙艾條真的有五年陳和七年陳嗎:現在市面上常見的艾條基本上都是三年陳以及五年陳的,當然還有一些人標註七年陳以及十年陳,還有一些誇張的會標註為二十年陳或者三十年陳之類的,其實常見的艾條年份一般就是三年陳以及五年陳的,七年陳的也會有的,但是價格比較貴的!!!
  • 陳小姐的故事
    陳小姐的故事,真的非常值得回味。起訴陳小姐要求她返還客戶丈夫贈與給她的財物的時候,我只知道她的身份證號碼和快遞地址,東北地區對於起訴有嚴格要求,要求我們必須提供被告的戶籍信息,陳小姐住在大連,但她的老家在鞍山。
  • 項英犧牲後,留下的一對兒女後來怎麼樣了?
    前言漫漫人生充滿無數次選擇,但面對每一次選擇時都要慎重,或許一次無心的對待就會改變了你的人生,不過我們在權衡利弊作出最好的選擇時,卻不要忘記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因為英雄人物都是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才有今天繁榮昌盛的祖國
  • 陳出新:「府谷」之名之爭論從此可以休也
    「府谷」之名之爭論從此可以休也陳出新/文「府谷」命名之爭是近幾十年的事。後來人們寫「五臟六腑」。說明「府」有蓄水之功用。人們平常表述一個人有機智,涵而厚,稱之為「城府」。「城府」指「城池」,自然深不可測。言下之意,「府」可以藏書,藏糧,也可以是蓄水之藏。至於「府谷」之谷,本身就是水流之溪谷。溪(溪是谿的俗寫。依《說文》,「谿」本義為山谷)谷不分,此亦即司馬相如《上林賦》所謂:「振溪通谷」之由來。至此,「府谷」之意,無非「府谷,深水之溪谷。」
  • 陳雪凝和三兒怎麼了 陳雪凝和陳三為什麼分手 陳雪凝個人資料照片
    陳雪凝和陳三為啥分手陳雪凝因為一首原創歌曲《白山茶》被歌迷們所熟知的,據說,該曲發行一天就霸佔原創新歌榜第一,著實厲害了。隨後如今陳雪凝更是抖音上面的一名網紅主播,現在抖音上面已經擁有了幾百萬粉絲的關注及喜歡,相信經常玩抖音的朋友們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不過大家更好奇的還是陳雪凝的感情狀況,據小編了解到陳雪凝之前談過一個男朋友,名叫陳三,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兩人分手了。
  • 親愛的:李思雨喝酒幫陳一鳴找工作被吐槽,劉洋出軌對象像林有有
    不過貌似李思雨一直沒有放棄幫助他找工作的這個念頭,他看著陳一鳴一直很沮喪,所以在一次酒桌上,正好遇到了某公司的老總,就順便提到了工作的事情,最終老總答應了,為此李思雨還喝了不少酒。正好李思雨和老總走出飯店後,陳一鳴就在外面等著她,看到兩人舉動有點親密所以氣衝衝的過去了。
  • 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就是我陳浩南
    其實山雞和陳浩南分道揚鑣,談不上誰對誰錯,「肩膀一邊齊」才能成兄弟,當山雞已是一幫之主,陳浩南不過是個洪興一個地區的話事人,身份落差導致決裂,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靚坤,陳浩南早期敵人,轉戰香港澳門臺灣大陸。戰鬥力智力和江湖地位都一般,也不像電影裡那麼橫行無忌,但是個不死小強~~~
  • 董倩與張國 | 陳猛
    他和我們在一起!蓬頭垢面,冒著危險,奔波在爆炸現場,奔波在各大醫院受傷官兵之間,奔波在犧牲官兵家屬之間。        他每天一篇接著一篇、兩篇、多篇,用最客觀、最負責、最動情的文字,把事故的真實現場和無數令人落淚又倍感溫暖的故事、場景傳播給了民眾,直至那篇令全國網友刷屏點讚的《犧牲》。
  • 陳一發打出「GG」
    站在風口浪尖的陳一發現在到底是什麼感受?隨著被一次又一次被翻出幾年前的微博內容,陳一發的個人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往下探,這個底有多深,沒人能夠說清楚。現在再去糾結這個事情的起因,到底是不是有人針對,實際上毫無意義,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已經蓋棺定論,很難再反轉了。
  • 陳媽媽的小食堂
    歡迎掃碼進入103store.cn陳媽媽的小食堂推薦人 / shu@103store推薦物 / 川貝冰糖檸檬膏文 / shu圖 / shu第一次吃到陳媽媽做的小吃,是一罐醃仔姜,口感像鮮筍後來知道,姜是她親戚種的。雖然我沒見過陳媽媽,但知道她在順德經營了很多年的腸粉早餐店。可是她太累,不做早餐店了,所以換了一種方式,和大家分享好吃的。這次她做了川貝冰糖檸檬膏,連續12小時無水熬製,很適合秋冬季節飲用,滋養潤喉,老少鹹宜。她建議的用法是:舀兩勺兌水喝,常溫或熱水都可以。我喜歡它的甜度,是天然的酸+清甜,喝起來沒有負擔,而且料很足,檸檬軟到可以全部吃掉。
  • 鬥魚陳一發「涼涼」
    事件突發,很快,陳一發在微博上發布了道歉聲明:自己非常後悔和自責,並向所有受此影響的社會公眾毫無保留和鄭重的道歉。並在近期接受革命教育。」但是,她在鬥魚上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和她玩什麼遊戲的關係並不大,更多地取決於她在唱歌、玩遊戲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自我評價的「貴在真實」的特色。「我深愛著鬥魚,真的。鬥魚主要是人氣高,觀眾多吧,然後還有聰聰呀(鈦媒體註:聰聰為王思聰,也曾經在鬥魚直播過)。他本人完全沒有架子,經常拉主播一起玩遊戲,我只是剛好撞上了。」
  • 陳一發兒|孤獨時代的寵兒
    有些主播還用鏡頭調整臉部比例,我們是完全真實的」。瘦,是陳一發最在意的事情之一。她的黑色手機殼上有四個大字「寶寶不胖」。時裝編輯為她系上借來的腰帶時,她驚訝,「居然有人能扣到這裡?」作為一個有巨大觀眾基礎、巧妙臨場反應能力、內容很有門檻的女主播,陳一發依然感到來自顏值的「壓力太大了」。她說,「我在正常人裡頭算瘦的,上鏡的話,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