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部電視劇,為什麼熱度經久不衰,讓廣大道友沉迷其中?其實答案就隱藏在丁元英和芮小丹的對話中,因為《天道》就是一部「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的神作。
《天道》還藏著的兩個「不」字,下面一起看看能給你帶去什麼樣的思考......
《天道》中最為戲劇性的部分莫過於扶貧公司格律詩被音響巨頭樂聖起訴,三個發燒友在葉曉明的帶頭下選擇退股,這裡面重點說一下馮世傑,這個土生土長的王廟村的老實人。
雖然馮世傑也選擇了退股,但是在退股時購買了農戶19.4萬元的債權換取設備。為什麼馮世傑要這麼做呢?......
因為沒人比他更害怕格律詩倒閉,他必須要保護王廟村農民的後續生存下去的利益,為父老鄉親留了一條後路。有了這些設備他就可以運用現有的人員繼續生產,也可以找其它音響公司談合作。
《天道》中的扶貧神話怎麼來的?其實一開始就是馮世傑一心想帶王廟村脫貧致富,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馮世傑做的這些也成就了自己,後來官司勝訴後,馮世傑帶著王廟村的生產體系重新入股格律詩公司,得以繼續王廟村的扶貧事業。
喜歡《天道》的人,提起肖亞文,這7個字就會脫口而出:隨緣惜緣不攀緣。
對於丁元英,從來沒奢求過成為朋友,能說上話已經不錯的緣分了。肖亞文很珍惜生命中這位高人,她請芮小丹在的古城給丁元英暫時找個住所,讓芮小丹能在必要的時候照應一下,從而「藕斷絲連」。
這件事她是有私心的,但是她很有分寸,沒有讓丁元英感覺到絲毫不自然,沒有讓人覺得是在攀緣。
同樣在芮小丹去北京找丁元英的老朋友韓楚風的時候,當肖亞文看到韓楚風的時候,她知趣的離開了,因為那時候值得韓楚風高規格對待的,不是芮小丹的本身價值,而是丁元英的面子。
隨緣、惜緣和攀緣只有一字之差,這裡面的度很難把握,稍不注意就會讓人產生不好的感覺,其實最難控制是自己依賴攀附的心理,這是人性的弱點。
《天道》中肖亞文把中華傳統文化中「克己」的優良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摸清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那些規律,一件事情發生時她首先著眼於未來發展,所以在當下的做法都有極強的分寸感,「隨緣惜緣不攀緣」就是對肖亞文最好的寫照。
《天道》中藏著的這兩個「不」字,其實更是藏在我們生活工作中,無處不在。如果一個人沒有長遠的眼光,只顧眼前利益,是沒有辦法做好的,這就是《天道》帶來的啟示,希望我們一起做到這兩個「不」:
1、不忘初心
2、隨緣惜緣不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