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江蘇海上風電公司在建的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工程已全面復工。2月25日,重達3050噸的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僅歷時1.5小時順利裝船;3月3日零時36分,上部組塊於黃海海域深處吊裝就位,陸上集控中心建築及設備安裝工程、海上主體工程風機基礎打樁等各作業正常開展施工;3月16日,如東H4、H7項目陸上集控中心也開始了基礎施工……
而在復工復產、搶抓施工進度一切井然有序的背後,是江蘇海上風電公司多項應急措施的精確實施以及眾多參建者夜以繼日的鏖戰。
工程師「挑燈夜戰」克難關
「在江蘇海上風電公司參建人員中流傳著一句話『防疫不鬆勁,復工加把勁。』大家把這句話當作座右銘,帶到了工作中。」江蘇海上風電工程部副主任戚建功說,眾多項目參建人員為了項目的如期完工「夜以繼日」的奮戰堅守,攻克眾多技術難關。
戚建功向記者舉例:「由於濱海南H3項目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裝船需要趁潮施工,負責建造管理工作的工程師王延偉,曾連續一周不分晝夜地測量潮位,並根據分析計算提出用運輸船減載壓艙水的方法提升裝船穩定性,便於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趁潮施工裝船。」
在升壓站順利發運後,王延偉又連夜乘船抵達施工海域,組織參建單位連續奮戰18個小時,克服施工環境複雜等困難,推進上部組塊平穩就位,為項目實現年內全容量併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眾多防控舉措確保順利復產
「疫情期間,我們通過一系列周密措施,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防控,並與各參建單位堅定目標,確保復工復產形勢穩定。」江蘇海上風電工程部副主任戚建功說。
疫情期間,針對疫情防控難度大、參建人員返場困難多、復工復產標準要求高等重點問題,江蘇海上風電公司積極對接參建單位,在確保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工程進度目標不變的情況下,組織人員分階段分批進場,並優先使用當地勞務人員,減少人員流動。同時抓住寶貴的海上作業窗口期,組織各類船機設備資源和經驗豐富的工程管理及施工作業人員,保障海上升壓站的安全就位。
據戚建功介紹,江蘇海上風電公司緊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通過形成「一」張網——用網格化疫情防控管理將責任落實到位;制定「兩案兩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救援預案、參建單位疫情防控協議書、參建人員承諾書;實施「三分開」——生活區域分開、辦公場所分開、施工作業分開;堅持「四必查」——對所有返場人員必查身份證件、體溫、配戴口罩、30天活動軌跡;實行「七個一律」——對項目地一律閉環式管理、無關人員一律禁止進入、所有人員一律分餐、重點疫情地區人員一律不得返場等措施,將疫情防控動態化、精細化,實現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的雙勝利。
「國內首創」系統保障建設安全
江蘇海上風電公司致力於將江蘇濱海南H3項目建設成為國內首個數位化、智能化海上風電場。目前,該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預計2020年內建成投產。
「海上風電工程作業環境複雜、惡劣,危險性大,為了克服這些難點,江蘇海上風電公司也在不斷改良技術,正在積極建設國內首創海上風電安全管理支持系統。」戚建功介紹說。
在建的海上風電安全管理支持系統基於海上風電氣象信息系統和人員定位系統,應用現代通信和人工智慧技術,聚焦重大風險管控、實用功能開發、安全管理績效提升,實現智能監控、應急處置、可視化管理、安全培訓、海上人員船舶管理、準入管理、安全管理實時處理、AR遠程專家指揮等功能,在解決遠海海洋工程安全管理難題的同時,也為保證工程建設安全奠定了基礎。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