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唯這個名字對於絕大多數60後、70後,甚至是80後的父母來說絕不陌生,如今已經淡出娛樂圈的她,自己撫養三名混血兒子長大。三人畢業於北京的國際學校,兩人北大,一人職業拳手,不論國籍,一位單親母親能將三個兒子培養成才,她又有怎樣的辦法?
你聽過《愛的奉獻》那首歌嗎?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首歌曲的原唱韋唯,相信很多人應該並不陌生。
她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樂壇的巨星級人物。她憑藉一首《愛的奉獻》登上央視春晚,又因為跟劉歡合唱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主題曲《亞洲雄風》,一舉成為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女歌手。
韋唯一度被稱作「中國的席琳迪翁」。
然而這些年,我們很少聽到她的消息她最近一次露面是2013年,50歲的韋唯登上《歌手》的舞臺。但搶鏡的反而是她的三個混血兒子。
一個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一個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還有一個是拳擊冠軍。
母子四人亮相時,讓人忍不住感慨韋唯已經從苦難中開出花來逆襲成了「人生贏家」。
韋唯的三個兒子
韋唯的三個兒子,是中國與瑞典的混血兒。小學讀的是國際學校,老牌的「外交子弟」學校。
如今,三個混血兒子都已長大成人,每一個都很優秀。
大兒子紫明是北大中文系高材生。
2018年畢業的時候,韋唯還專門發了微博,祝賀兒子。看得出,韋唯特別為孩子驕傲。
二兒子紫瑞也很厲害,他是北大醫學院的學霸,而且,還瘋狂喜歡音樂,之前,兒子生日的時候,韋唯就送了一把大提琴給紫瑞。
小兒子紫湦則是成了一位拳擊手。
關鍵是,他還拿到了80公斤級的MMA個拳擊比賽雙料冠軍。而他學拳擊的初衷,竟然是為了「保護媽媽」。
媽媽韋唯聽到這樣的表白,淚如雨下。
背後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感慨,
其實,韋唯的兒子們一直很招粉,除了帥之外,實力也是加分項。幾個孩子有今天的成就,最感恩的,還是媽媽韋唯。
大兒子曾在畢業典禮演講中深情感恩母親:
「我要感謝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就是我偉大的母親韋唯,和我兩位最摯愛的弟弟。
媽媽,謝謝你含辛茹苦把我們三兄弟養大成人,用你的心血給了我們溫暖幸福的家,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讓我們擁有精彩的人生。」
這三個混血兒子,知道媽媽培養他們不容易,所以,個個都是「寵媽狂魔」。他們會一起逛街,一起給媽媽慶生。
韋唯在3個帥娃面前,也是慈母感溢出。
而且,全家人還會一起去度假,年近六十的韋唯,在兒子們面前不施粉黛,但狀態卻非常好。
其實,韋唯和她的兒子們,之所以會關注,道理很簡單。
韋唯的經歷,有個人的成長,有婚姻的選擇,也有兒女的教育。像每一個女性必經的選擇,成與敗,都非常與眾不同。
她曾經在中國歌壇的地位;她與孩子爸爸的矛盾;她不平凡的戀愛與婚姻;她被家暴的經歷;她單親媽媽的身份……
看完韋唯的前半生,不得不說,韋唯作為女兒、妻子和媽媽,她非常投入,也非常果決。
為什麼?且看韋唯的故事。
與「嚴父」決裂的十四年
韋唯原名張菊霞,她的爸爸張玉是軍功卓著的老紅軍,爸爸跟著陳毅參加過濟南戰役,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等。
抗美援朝時期,她爸爸更是第一個拆卸美國定時炸彈的軍人。
長在軍人家庭的韋唯從小家教甚嚴,連她成年後穿高跟鞋和長裙子,都會受到爸爸的訓斥。
這對於從小就愛唱歌愛表演的韋唯來說,簡直就是倆人不可調和的矛盾。
20多歲的韋唯捲入一樁名譽案官司,當時,到處都是關於韋唯的一些小道消息。
那一陣子,韋唯在爸爸的要求下,連續在家接待了280多家媒體的記者。爸爸要求她儀態不能失控、說話還要客客氣氣。
等她送走最後一批記者,疲憊的韋唯睡了一覺,走上醒來,卻發現爸媽在為她的事情大吵,年輕氣盛的韋唯衝出房間,把不滿發洩到爸爸身上,她對著爸爸喊「你別說了,我受不了」。
可是,沒想到爸爸卻針鋒相對地對著韋唯吼了一句:「受不了,你去死啊!」
現在想想,這可能是一對父女在面對極端事件時,筋疲力盡時的一種發洩。然而,這讓當時只有20歲的韋唯對家庭倍感絕望。
後來,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最難最難的時候那時候一般人講父親是山,都希望家裡頭能有支持我的人,他會他會告訴你,那你去死啊,我知道我這樣的人生對他們來說,太難以理解了,如果我再跟他在一起生活,我們只會把彼此都逼瘋。
在這次激烈爭吵後,韋唯徹底與爸爸斷絕了來往。
此後十四年,他們都未曾再見面。
然而,韋唯再次見到爸爸時,他已在彌留之際。雖然心結還未完全打開,但此時,早已紅過火過的韋唯決定陪著爸爸走完最後一程。
病床上的爸爸已認不出她了。
當韋唯伏下身子低聲說「老爹,我是三兒」時,老人一下子清醒了,淚水從眼角滑落。韋唯說那是她第一次見爸爸落淚。
她推掉了一切工作,陪在爸爸身邊,給他包餃子、唱京劇。
但久別的父女溫情並未留住爸爸。2010年3月,父親離開了人世,臨別留給她一句話:「你帶3個孩子不容易,老爹希望你把3個孩子撫養成人的同時,不要太累自己了。」
韋唯說這是爸爸一生中對她說過最溫情的話,她特別慶幸自己最後選擇放下對爸爸的恨。
她甚至也並不奢求爸爸能為自己曾經說過的狠話向她道歉。所謂骨血之間的「放下」,很多事就認真不得。為這段被恨消磨掉20多年的親情,韋唯選擇及時止損,雖然她和爸爸,也只享受了短暫的兩個月彼此陪伴。
情路坎坷被家暴9年成了單親媽媽
1985年,韋唯參加全國歌唱比賽,被選為神州歌壇12星之一。一年後,參加央視的青歌賽獲通俗組第二名,而歌壇大姐大毛阿敏是第三名。
她也正式以歌手身份出道。
1990年,韋唯與劉歡搭檔演唱的《亞洲雄風》,紅遍大江南北。韋唯的事業也一度達到了最巔峰。
同年她又繼續發力,發表了個人專輯《我想有個家》,又一舉榮獲當年全國磁帶銷量第10名。之後她演唱了亞運會的主題曲,「超級天后」的名號,至此如雷貫耳。
韋唯的事業, 看似就要扶搖直上,但敢愛敢恨的韋唯,為了愛情,依然選擇拋下一切。
1992年,韋唯與來中國訪問的瑞典鋼琴家麥可·史密斯相識。兩人一見鍾情,很快走到了一起。
他比韋唯大了25歲,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年齡懸殊,讓童年缺失父愛的韋唯在他面前,可以做回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幸福感和安全感將韋唯包圍。
韋唯選擇跟隨史密斯到了瑞典。最後,男方辦理離婚,與韋唯結婚。那一年,韋唯31歲,丈夫已經56歲。
韋唯無比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這段婚姻開始的時候,確實「看上去很美」。她和史密斯先後生下了三個可愛的混血兒子。
一個當紅東方女星,嫁給紳士的西方男人,在這當時那個年代會經常被人津津樂道。
1999年,中國《GOOD好主婦》雜誌封面登出了韋唯的全家福。一時間,大家看著她三個可愛的混血孩子的笑顏,都以為她非常幸福。
一年後,麥可還出版了《我的中國妻子——韋唯》一書。將兩人的戀情與婚姻生活公之於眾,引來了無數人的好奇。
在書中,麥可曾這樣深情浪漫的告白:「她不僅如你們所知是個優秀的歌手,還是個可愛、風趣、性感的女人,是個好妻子和好母親……」
然而,一切撕裂的也很迅速。
2003年,韋唯突然向丈夫提出離婚。這消息震驚了無數人。原來,她這些年真實的婚姻生活,一點也不幸福。
結婚後韋唯發現,看著儒雅紳士的丈夫,居然有嚴重的家庭暴力傾向。最終,忍無可忍的韋唯不堪欺辱,才決定要與他離婚。
可是離婚對她來說,也是煎熬無比。丈夫雖然答應與韋唯離婚,但不同意她帶走三個孩子回國生活,於是,兩人開始上演漫長的「奪子戰爭」。
丈夫甚至扣下了孩子們的護照,限制了韋唯的人生自由,對其進行生命威脅。
可身為母親的韋唯不管有多艱難,都要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
更無奈的是,麥可甚至要求韋唯在撫養3個孩子的同時贍養他。理由是「他年事已高,快要退休,沒有收入來源。」
最終,韋唯拋掉了在瑞典的一切,告別了虛無縹緲、情話與拳頭齊飛的婚姻,韋唯選擇向前看,她又一次下出了「止損」的棋。
雖然,每一次她要離開,史密斯都會變得溫柔,變的充滿愧疚,然而,韋唯知道,只有告別這段婚姻,她才有繼續幸福的可能。
終於,2004年4月,經過一年的漫長鬥爭,41歲的韋唯,獨自帶著三個孩子,成了一位單親媽媽。
獨到的育兒理念
2007年,韋唯帶著3個兒子從瑞典回到了國內,當時,大兒子只有13歲,二兒子11歲,小兒子9歲。
單親媽媽的她,把所有愛都用在了養育兒子們身上。而且她有自己獨到的育兒理念:
1)和孩子做朋友
因為自己就是在嚴厲教育下長大的,她討厭體罰、反對「棍棒下出孝子」。她更希望和孩子們做朋友,不要像她一樣和爸媽有隔閡。所以私下裡,3個孩子經常喊韋唯「姐姐」。
而且當孩子問些奇怪的問題時,韋唯都會耐心解答,而不是敷衍搪塞。當孩子犯了錯誤後,她唯一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坐到小椅子上去思考為什麼錯了,直到會說「Sorry」為止。
2)把學習融匯到生活和玩樂中
孩子的中文比較差韋唯就隨時尋找語境培訓孩子的中文語感。比如,孩子想吃什麼,只要他用中文說出來,韋唯就一定給他做。
她還鼓勵孩子看國產動畫片,然後用中文模仿表演。晚上睡覺前,韋唯也會抽出半小時和孩子用中文交流,聽孩子們講學校裡有趣的事。
當她發現孩子歷史成績不太好,但兒子喜歡玩遊戲時,她就去找歷史向的桌遊,跟孩子一起玩。藉此向兒子講述當時的歷史,有不懂之時,母子倆還會上網一起查詢。這個方法竟讓孩子喜歡上了歷史。
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自立的習慣,韋唯還會讓孩子撿瓶子,然後去超市的自動回收機上換零用錢。結果,這還給兒子造成了家裡很貧困的感覺。
有一次兒子悄悄問韋唯:「媽媽,我們是不是不太窮了?」
韋唯詫異:「在你心中我們生活一直很貧困嗎?」
韋唯意識到這是一個家教好時機,她認真地跟孩子說:「那不是因為我們貧困得活不下去了。撿瓶子回收,媽媽想讓你們知道,錢不是理所當然由家長給的,錢應該是自己勞動所得。」
3)雖離婚但不讓孩子缺失父愛
自己與父親的遺憾讓韋唯深有感觸。她想到自己雖然與前夫離婚了,不管誰對誰錯,孩子是無辜的,如果讓3個孩子帶著憎恨成長,他們的人格註定不會健全。所以她讓孩子們主動和前夫聯繫。
她這樣跟3個兒子說:媽媽認為你們3個男子漢需要男人的陽剛和韌性,所以,媽媽也希望你們定期和爸爸聯繫下。」
孩子們撥通了爸爸的電話,父子已有3年未聯繫,爸爸麥可很激動,問長問短。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樣子,韋唯知道自己做對了。
而且這件事也讓孩子們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具有博大胸懷的女性。
4)成長比分數更重要
兩個兒子均進入了高中階段,韋唯擔心他們學習壓力過大,每次成績單下來,她第一句話不問分數多少,而是問:「你感覺這次考試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媽媽能幫助你的?」
這讓孩子們感覺媽媽在意的是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分數。所以,他們很輕鬆地面對考試。考試後,韋唯也會陪著3個兒子一起去踢足球、K歌。
當然,韋唯也沒有因為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她還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天天堅持做瑜伽,
跟著兒子們體驗海上摩託
她還會上《歌手》給年輕人建議,陪著他們一起瘋,一起追逐音樂夢想。
這就是57歲韋唯的生活日常。
每個人不管多火,對於時代來說都只是一瞬。最終的幸福大都關於家庭、關於孩子那些切切實實抓得住的東西。
這些年,韋唯早已沒了往日的歌壇雄風,也經歷了不美好的童年和磕磕絆絆的婚姻。
但她真的很善於使用「止損」哲學,把自己的精力、愛還有財力,全部放在最值得的地方。至於那些不值得的,她一次又一次地選擇抽身,微笑離開。
於是,在抑揚之間,韋唯穿越了人生的「熊市與牛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祝福韋唯和她的帥小子們,一切順利,也祝福正在人生低谷奮鬥的爸媽們,學會「止損」,時間就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