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電影圈,動靜不小。
前有賈樟柯突然撂挑子;
後有相關部門出來說了句「自以為是」。
4年前,平遙影展高調現世。「三高」的架勢,也立刻就把其餘聲勢浩大的電影節比了下去:高標準、高檔次、高水平。
雖說沒有官方牌照,但一直有業內口碑。不管怎麼說,逼格值絕對是拉得滿滿。
關於這件事的是非對錯,信息太碎、爭論太多。
而且還涉及到上面——就不多說了。
不如就說說去年的「影帝」王學兵,顏值不錯、作品不賴。
為啥一直就不紅呢?
去年是「平遙影展」的第三屆。
張藝謀得了個「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
施南生,得的是「中國電影海外貢獻榮譽」。
陳衝也親臨現場,還開了個「衝啊,女性電影人」的講座。
得到「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也就是俗稱「平遙影帝」的人,是王學兵。
獲獎作品是《海面上漂過的獎盃》。
演了半輩子戲,卻沒拿過一個影帝。
王學兵激動得喲,連續「耶」了5次。
但再次出現的王學兵,明顯和從前判若兩人。
回看王學兵的早年經歷,不難發現,圍繞著他的宣傳和本人的特質,是很不搭調的。
用好友董勇的話說,王學兵是個細心的人。
但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談的他,私底下卻「小動作」不少。
按照王學兵的實力,走演技派是妥妥的。
但從前以他為關鍵詞的通稿,處處都散發著「lets豔壓」的氣息。
比如當年《聽風者》上映,王學兵的宣發就很讓人一言難盡。
但細看內容,邏輯確實無懈可擊。
在電影裡,王學兵是701大領導,當然「統馭梁朝偉」了......
再往前看,《福星高照豬八戒》那會兒的宣傳,畫風更是詭異。
一時間,「最佳男友」都長成這樣了。
再配上精緻的鼻環,簡直了都。
總而言之,王學兵沒攤上事之前,每次發通稿都讓人不忍直視。
當然,關鍵詞一直也都是「人氣」「演技」這些既偶像又實力的掛。
但是對比中戲90級其他人,王學兵的「付出」明顯和回報不成正比。
李亞鵬不想當偶像,又排斥演戲,卻一度成了內地第一小生;
文採斐然的陳建斌,文藝電影一直不溫不火,演個皇上紅了......後來還跟蔣勤勤聯手成了各大綜藝的熟人;
唯獨王學兵,揣著實力相當偶像的夢想,一直沒能實現。
電視劇《梅花烙》,陳建斌和王學兵跑龍套
時也運也啊~
或許是熒幕效果讓王學兵的帥縮了水,生活裡的他可是感情經歷豐富,很討女人歡心。
他的第一段婚姻對象,是一位職業模特。
兩人在千禧年結的婚,四年後離了婚。
第二段戀情,大名鼎鼎且眾所周知。
但當事人雙方,卻一直不承認。
分手後被記者cue,王學兵的語無倫次,讓人嘆為觀止啊~
第三段戀情很高調,女方是演員孫寧。
兩人的公開,也是因為王學兵手機丟了。
不得已,這段戀情才被當事人承認。
後來兩人結婚,那會兒出席婚禮的,還有李亞鵬和王菲。
然而在後來的節目裡,這對前夫妻也生動詮釋了,什麼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不對,是「進了一家門,也不一定能成一家人」。
那場訪談,基本就是孫寧在吐槽,王學兵在無語,李靜在不斷努力打圓場。
等到董勇出現,孫寧又現場來一出「踩一捧一」。
董勇的表情,也是讓人心疼。
這段婚姻能走向何種結局,其實早有預示。
李靜說啥,也都無力回天了。
除了感情周邊,王學兵真正的「糊」,大概是從這事開始。
但後來證明,他在這件事中的性質,並沒達到違法的程度。
可哪怕後來針對「造謠者」都發公告了,卻也再沒什麼人、節目,敢太啟用他。
事發當時,還把好友陳建斌坑了。
《一個勺子》的成片效果、海報畫風,都跟著變得一言難盡。
「人生無奈,學好歸來」,後加的......王學兵的影子,還在
也是從那以後,王學兵的社交帳號改名「王學好」。
事業中心,也逐步轉向話劇。
他的第三段婚姻,對象是原TVB主編張芊芊。
女方小他15歲,結婚後不久生了個兒子。
從日常動態不難看出,這兩口子日子過得,也算有滋有味。
王學兵本人,也挺多才多藝。
保不齊哪天,當年李靜對王學兵說的話,就成了現實。
平遙影展未來走向如何,真不是咱們小老百姓能決定的。
但至少希望,那些真正有實力有演技的人,能繼續發光發熱。
看看王學兵現在的通稿,雖然還有一絲絲浮誇的氣息,但至少也有金句。
嗯,大概就是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