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執筆:歐陽比文
和趙玉吉的結合,是宋丹丹的第三次婚姻,當時趙也有和前妻的女兒趙婷,四個人組建新家庭,像極了宋丹丹主演的《家有兒女》,人生如戲。
巴圖在母親的守護下力突娛樂圈,然而收穫甚微,而繼女趙婷則早早獨立,如今年紀輕輕成績斐然,這其實和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巴圖的父母都很有名,一位是著名導演,一位是全中國無人不識的「白雲大媽」宋丹丹。這樣的天作之合卻沒能長遠,離婚多年後還在相互指責。
要強的宋丹丹將兒子養大,在母親的影響下,巴圖也進入了娛樂圈,然而摸爬滾打多載,仍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甚至被質疑是捧不紅的「阿鬥」。
在參加《嚮往的生活》時,宋丹丹對巴圖的「打擊式教育」備受詬病。巴圖善解人意,乖巧懂事,然而在媽媽眼中卻是一個什麼都做不好的孩子。
一面渴望孩子展翅翱翔,能夠證明自己;一面卻又好勝心切,在孩子稍不如意時盡顯母親的失意,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巴圖在媽媽的羽翼下小心翼翼,她愛的太滿了,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負擔?
前段時間,在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年輕導演趙婷,憑藉電影《無依之地》榮獲最佳影片金獅獎,被譽為最大的「黑馬」。
然而翻翻趙婷的履歷,真是太優秀了。她不是多產導演,卻是「獲獎體質」,從2014年至今導演的三部作品,每次都能斬獲大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對於這個名字還有些陌生的人不知道,她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宋丹丹的繼女。女兒取得如此成就,宋丹丹高興不已,多次在微博給寶貝女兒點讚。
這份超越血緣的母女情分,也是在一點一滴中凝成的。剛組建家庭的時候,趙婷也會排斥後媽。但宋丹丹非常睿智,她主動和趙婷的親媽去溝通,更多地了解孩子。
她坦言從來沒想過去取代孩子媽媽的地位,而是全心全意去對待女兒。趙婷15歲去英國留學,一年費用約30萬,在1998年這不是筆小數目,但宋丹丹全力支持她的夢想。
趙婷後來考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成為李安的學妹,如今又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宋丹丹感慨「沒白付出」。
和巴圖相反,宋丹丹對繼女的愛是從小心翼翼開始的,適當的距離感和不吝惜的鼓勵,反而讓繼女獲得更多自由空間,飛得更高!
教育家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中寫道:「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在「為你好」、「嚴格管教」的名義下,父母控制不住的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和內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獨立見解,備受打擊,即便做得很好也缺乏自信心。
而鼓勵式教育則不同,《阿甘正傳》裡阿甘的母親,接納孩子的缺陷,鼓勵他每一次微小的進步,所謂「傻人有傻福」,媽媽的教育功不可沒。
小夥伴都笑話阿甘是個「傻子」,他卻引用媽媽的話「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於是沒有人再笑了,母親一直在鼓勵孩子成長。
教育方式的不同,能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看看宋丹丹的一雙兒女就知道了。
糖媽心裡話:
在《家有兒女》中,宋丹丹的兒子劉星古靈精怪,是個令人頭疼的孩子;而夏雪則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人又漂亮,和媽媽相處融洽。戲如人生,令人感慨!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