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有的放矢)

2021-01-19 國際在線

李建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把「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作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重要內容,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戰略部署。這必將有力推動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採取更加有力舉措,把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進一步夯實增進民生福祉的健康基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制定和出臺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人民健康服務與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4%,為新世紀以來最低水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織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健康扶貧成效顯著,實現832個貧困縣每個縣至少有1家公立醫院;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心理健康得到廣泛重視;醫藥衛生體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經受住了考驗,為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強大支撐。所有這些,都彰顯我國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符合國情,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基礎。」面對多重疾病負擔並存、多重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狀況,特別是突發急性傳染病傳播迅速、波及範圍廣、危害巨大的情況,面對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只有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加快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擴大優質健康資源供給,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時期,我們需要著力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15個專項行動,明確了倡導性、預期性、約束性三大類指標。「十四五」時期,要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加強綜合幹預,深入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專項行動,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立足全生命周期,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針對嬰兒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生命不同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進行綜合治理,積極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議》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必須按照這一部署和要求,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積極性,推動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均衡布局,促進醫療機構上下聯動、分工協作。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和管理考核,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診療水平。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逐步將門診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完善籌資分擔和調整機制,鞏固提高統籌層次,深入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充分發揮醫保對醫藥服務的激勵約束作用。支持社會力量在醫療資源薄弱區域和康復、護理等短缺專科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發展社區醫院,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推廣遠程醫療,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

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議》對推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必須深入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經驗教訓,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職能。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改善疾控基礎條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防治結合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推進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大力推進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健康服務的差異,努力實現全民健康,促進社會公平。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常委高體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和重要要求,明確了到二○二五年實現人民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的「十四五」目標,以及到二○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原標題: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維護人民健康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對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深刻認識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一)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關係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任務。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
  •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專題輔導報告會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專題輔導報告會 2020-12-16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中國行動】四川省:全面推進治未病健康工程
    在健康中國行動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的戰略部署下,中醫學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為中華民族抵抗重大瘟疫、維護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資源。中醫學重視維護人體正氣的「治未病」思想更是與現代醫學重視自身免疫系統在疾病中的作用不謀而合。中醫治未病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到健康促進與管理都有著獨特的優勢。
  • 健康中國南岸行動穩步推進
    本報訊 (記者 楊雪婷)去年,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全面啟動,南岸區隨即正式出臺《健康中國南岸行動實施方案》,對居民健康提出具體目標。一年過去,相關工作進展如何?日前,區衛生健康委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發布。
  • 澄城縣紮實推進「健康澄城」建設
    今年以來,澄城縣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為主題,以「讓每一個家庭有一個懂健康的人,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為目標,調動全社會資源,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讓群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持續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
  • 推進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我國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第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明確導向性。文化是對人民生存方式和生活樣態的一種反映,文化產業意味著對文化本身的生產與消費。
  • 預防為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論)
    從理念到實踐、從立法到制度,把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需要切實把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及其他主體充分調動起來,真正把健康「守門人」制度建立起來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實現這個宏偉目標,標誌著我們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也明顯提高。
  • 【健康中國行動——各地行】重慶行動 打造巴渝地區健康行動樣本
    一年以來,各地的健康行動取得了哪些進展?有哪些亮點?近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與新華網聯合推出「健康中國行動——各地行品牌傳播活動」,以充分展示分享各地區、各行各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推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進展和成效,挖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亮點。本期,新華網聯合多家媒體,探尋山城重慶開展健康行動一年來的實踐和成效。
  • 推進健康溫州行動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浙江行動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19〕29號)、《健康溫州2030行動綱要》精神,加快實施健康中國、健康浙江戰略,推進健康溫州行動,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 美年健康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 八城推進「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
    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002044.SZ)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攜手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正式啟動「2020年全面營養和均衡膳食公眾教育」公益項目。本次活動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穀物營養與均衡膳食健康知識傳播,為大眾提供飲食與健康方面的科學建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廣元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廣元行動的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普及知識、提升素養,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幹預、完善服務,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將預防為主的理念提升到重要位置,落實四早措施,
  • 全國首家「第五代標準」醫院開工建設!一局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在...
    一局發展「建設健康中國」在路上 2020-12-01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陝西行動的實施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健康陝西行動的實施意見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健康陝西行動,根據《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和《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陝西2030」規劃綱要〉的通知》(陝發〔2017
  • 健康中國建設與重構現代健康照顧服務制度
    ,再次彰顯新時代軍人戰士風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針對公眾關心疫情防控相關的諸多法律問題提供及時、權威的解答,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黨指揮槍、舉國體制、中央權威與全國一盤棋、對口支援,以及國家強有力組織動員能力等「制度性優勢」彰顯無遺,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讚賞和高度評價,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國家形象。
  • 提升乳腺癌診療水平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2020年12月11日,廣州——今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國家癌症中心及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材中國」)公益支持的「2020乳腺癌健康中國行 」在廣州舉行。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
    健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一張14億人口大國的健康「成績單」令人矚目:公共衛生防線更加牢固;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全民;百姓看病就醫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人民身體素質顯著增強;人均預期壽命逐步提高。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 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國家體育總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處處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為人民辦實事的宗旨意識,既高瞻遠矚、內涵豐富,為建設體育強國鼓舞了信心,又立足當下、實事求是,為「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 【平語新時代】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新時代維護人民健康的「大...
    2016年,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曾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動員全社會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普及健康生活、養成衛生習慣,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疫情防控能力建設,把各項防控措施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