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南海來丨展全球視野,聚四海英才

2020-12-23 界面新聞

文 | 海南日報 李磊

近年來,隨著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不斷推進,海南生態軟體園吸引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為海南引來了大批優秀人才。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近日,海南招攬人才的一則新聞吸引了全球人才的目光。為吸引全球各類優秀人才來瓊幹事創業,共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南省委省政府緊密結合發展需要,組織匯集全省各領域單位,一次性拿出三萬多個崗位資源,面向全球集中開展公開招聘活動。

自3月31日招聘啟動以來,網上報名持續升溫。截至4月6日,報名網站海南自貿港招商引才網(海招網)雲平臺累計瀏覽量(單個IP)68萬次以上,平臺共接收簡歷2.5萬多份。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的關鍵時期,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海南,面向全球進行這麼大規模的人才招聘活動,再次吹響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人才集結號,也反映出海南對於人才工作的重視和對人才的迫切渴求。

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最突出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

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重要講話時多次提到了海南的人才工作,對海南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必須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海南要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有突破,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隨後發布的中央12號文件31條措施中,有4條與人才相關。

人才,迅速成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程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海南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堅持培養引進「雙輪驅動」,加大本地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引進所需各類人才,同時加大幹部培養力度,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謀篇布局

貫徹中央要求密集出臺各項人才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一個月內,海南省就高起點謀劃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通過調研指導,推動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省委同步出臺《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全省人才事業發展作出部署安排。

《行動計劃》從4個方面提出30條含金量十足的政策,通過不斷完善人才引進、管理、評價、流動、激勵、保障等領域的制度體系,為廣大人才來瓊創業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力爭至2025年,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

《行動計劃》出臺後,海南省還圍繞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需要,全面梳理現有人才政策,制定一批急需政策,修訂一批過時政策,逐步建立健全人才制度體系。

在中央強力支持和省委正確領導下,全省人才工作部門以貫徹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為抓手,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先後制定出臺人才落戶、安居、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出入境、居(停)留等一系列政策,2019年一次性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柔性引才、團隊引才服務保障、人才醫療保障、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海南兼職兼薪等5項政策,逐步構建了比較完善、務實管用的人才政策體系。

海南還著力優化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加強人才工作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確保全省人才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紮實推進。

為優化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海南省以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為契機,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加強了對全省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科學決策、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提升了人才工作地位;率先成立省委人才發展局,並加掛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牌子,進一步整合人才工作相關力量,統籌全省人才政策、項目、資金、力量等資源;在12個重點產業涉及的10個牽頭部門組織人事處或有關處室加掛「產業人才工作處」牌子,具體承擔「產業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擬定產業人才發展規劃和政策並指導實施」等職責;人才工作月推進、季匯報、年述職制度的建立,完善了人才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制度,探索人才工作成效通報問責制度,全方位壓實人才工作責任。

去年,海南省配合中組部等中央和國家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歷時一年多,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為海南量身定製《關於支持海南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實施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17條近百項支持舉措,為海南人才事業發展注入最強勁的動力。

2019年9月召開的海南省人才大會,邀請省級四套班子領導和各類人才代表參加,以貫徹落實《實施方案》為主線,對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進行再學習、再部署、再落實,進一步提振了全省人才工作士氣。

「4·13」以來,海南省以全局視野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制度創新推動人才工作,繪就出一幅海南人才事業發展的新藍圖。

招才引智

聚焦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廣攬人才

2019年8月初,海南異世界影視文化創美有限公司入駐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產業園區,這是海南首家專業特效公司。

目前該公司團隊正與國內外影視公司共同開展關於海南本土文化和科幻等方面的動畫創作,通過動畫人物、特效元素等方式,向全世界推廣海南文化。該公司設計總監李斌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入駐海南後,憑藉著海南健全的人才政策,吸引北京、浙江等地優秀動畫人才紛至沓來,人才在這裡可以安心地專注於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經過幾年的建設,特別是「4·13」以來,復興城已吸引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為海南引來了大批優秀人才。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優秀的人才,往往最重視建功立業,如果海南有了他們大顯身手、實現抱負的舞臺,他們自然奔湧而來。

在啟動「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的同時,海南啟動了「百日大招商(項目)」,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瞄準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開展點對點招商。

2018年9月,海南省引進外資項目洽談會籤下26個外資項目,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英國哈羅公學等紛紛籤下合作項目進駐海南,美國、加拿大、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加大在海南投資或首次在海南投資,外資來源地更加多元化,大企業競相進駐。

截至去年年底,33家企業被認定為總部企業,中國旅遊集團總部落戶海南,招商局集團、中遠海運集團、安永、普華永道、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搶抓機遇投資海南。

這些高水平人才載體的落地和建設,為省內人才幹事創業搭建了更多更高的平臺,很好地回答了「人才來了能做什麼」的問題,也為人才來到海南後提供了優質的發展平臺。

在構築「海闊天高」的人才發展平臺的同時,海南省在國內外招才引智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行動計劃》發布以來,海南全省各部門堅持以項目為引領,圍繞自貿區、自貿港三大產業類型、十個重點領域、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招才引智工作。

「4·13」以來,海南省聚焦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國際化人才需要,著力實施「千人專項」引才工程、產業團隊引進工程、國際人才集聚工程和柔性引才聚智工程,配套制定《內地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在海南兼職兼薪暫行辦法》《海南省優化總部企業團隊引才服務保障辦法(試行)》等多項人才政策,推動重點人才政策創新與落實,集聚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人才隊伍——

海南省通過聯合辦學、聯合辦醫等模式,吸引一大批省外優質教育、醫療衛生資源支持海南 「一市(縣)兩校一園一院」建設,接續實施「好校長好教師」「好院長好醫生」「婦幼雙百」等引才工程,吸引一大批優質人才資源投身於海南省教育、醫療衛生事業,有效增加了優質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供給。

與上海市開展智力合作,開展上海博士後科技服務團海南行活動。該活動對5個國定貧困縣進行了智力幫扶,涉及海南省鄉村振興、農業技術、生態保護、園區建設、南藥開發、鄉鎮中小學教育、鄉鎮旅遊開發及棚戶區改造中的新建與保護等7個領域,達成了7項合作意向。

全省建設62個「候鳥」人才工作站點,打造供需對接平臺,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充分挖掘使用「候鳥」人才這一海南獨特的人才智力資源。截至2019年底,全省挖掘聯繫的「候鳥」院士就有227名,其中外籍院士達21名。同時,支持建設118家院士工作站和團隊創新中心,多措並舉吸引使用了一大批省外人才智力資源。

系列招才引智活動在省內外頻繁舉辦。今年3月31日,海南省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三萬崗位人才工作啟動,省委副書記李軍出席發布會並就此次人才招聘情況進行介紹。此次招聘,現代服務業、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崗位需求數超過崗位總數的60%。在2018年11月舉辦的「聚四方之才」北京招聘會上,現場吸引6000多名人才參加,招聘(錄)各類人才1800多名。熱情背後是應聘者共同的渴望——「讓我們一起去海南」。

在海南省公布的自貿區制度創新案例中,全國首創設立「候鳥」人才工作站、設立人才租賃住房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實施高等教育「冬季小學期」制等多個人才工作相關的案例入選,彰顯了海南引才工作的活力。

引培並舉

堅持「雙輪驅動」重視本地人才發展

近日,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海南大學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段玉聰帶領的相關團隊成員,優先從已申請的124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中選取了「情感可視化避難地圖」等專利技術無償向社會公開,並免費提供技術支援和諮詢服務。疫情發生以來,段玉聰帶領該團隊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主動承擔起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用現代科技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段玉聰2012年11月來到海南大學任教授。在去年2月「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第一批評選中,被認定為「南海名家」。他表示,「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實現了海南人才跨越式發展,評定標準更為切合實際,對人才來說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實施人才戰略,就是要既重視「天邊」,也要重視「身邊」。

近一年來,海南堅持人才培養引進「雙輪驅動」,加大本地人才的培養力度,各項對本土人才的培養措施層出不窮:

著力實施「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在第一批遴選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南海鄉土人才691名的基礎上,第二批再遴選350名(目前正公示),努力實現「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培養對象過千人目標。帶動各類重點項目培養人才3000多人次,並推動各領域、各地區人才隊伍培養,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立體式的人才培養體系。

開展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配套資助工作——先後對入選國家級重點人才項目的45名人選進行配套資助。2人當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獲批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5人入選「省優」專家。177人分別入選515人才工程各層次培養項目。

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迅速擴大——按照平均每周集中辦理兩期的速度,壓減流程、提高時效,截至當前,已認定7397名高層次人才。

博士後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2019年,將資助額度從原有最高13萬元加大到最高21萬元,且對所有在站博士後的研究項目在開題後即予以資助,在全國範圍來說,屬於創新舉措,大幅度提升了我省招收博士後的競爭力,進一步調動了博士後的科研積極性。「4·13」以來,海南省獲國家批准設立6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增長了3倍,並首次資助4名外籍博士後。

紮實推進基層和落後地區人才協調發展——我省從教育、衛生、科技、建設規劃、宣傳文化等各領域選派1000多名優秀人才到欠發達地區開展掛職幫扶工作,並從欠發達地區選派一大批具有培養潛質的青年人才到省級層面跟班學習,上下聯動統籌帶動欠發達地區人才培養工作;2018年12月,海南省發布《關於開展基層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按照地區越偏遠越艱苦補貼越高的原則,較大幅度提高基層優秀教育衛生人才鄉鎮工作補貼標準,並提出一系列有利於基層教育、衛生人才的積極措施,讓海南的鄉村同樣能夠引進、留住好醫生和好教師。

2019年省本級財政共安排用於人才引進培養的專項資金1.3億元,其中發放「南海系列」人才扶持資金4200多萬元。一個個人才培養計劃相繼出爐,一項項人才培養機制陸續建立,一批批本土人才不斷成長,正為新時代蓄勢騰飛的海南打牢堅實的人才支撐。

聚焦選優

打造專業化幹部隊伍

2019年10月18日,省工信廳綜合法規處處長沈君和24名來自海南省各市縣各單位的幹部從海口出發,進行為期60天的服務貿易創新赴瑞士專題培訓班學習。

「兩個月的學習,完全可以用『如饑似渴』『只爭朝夕』來形容。」沈君表示,在瑞士學習期間,他們除了集中學習外,還走訪了一批頂級企業、國際機構。他和培訓班同學克服種種語言的障礙、信息不全的障礙,積極主動收集資料,熟悉課件,學成歸來後,形成了一份分量十足的報告,為海南未來的發展總結了可借鑑的經驗。

「4·13」以來,境外培訓在海南省已經成為一種制度化的人才培養途徑。目前,海南省實施的「探索建設自貿港」專題系列境外培訓項目,已經組織了13批次幹部赴新加坡、荷蘭、美國、英國、瑞士以及中國香港等地,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等主題,學習借鑑自由貿易港建設成功經驗,提升本地幹部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的專業化能力。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最急需、最緊缺的,就是熟悉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業務,並具有相關經驗的專業和管理人才。

「4·13」以來,海南省對幹部隊伍的培養措施層出不窮——

海南省累計選派3批300名幹部到國家有關部委和其他自貿區跟班學習,通過跟班學習,學員們普遍反映,自己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得到了解放,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加強烈,進一步磨礪了黨性、錘鍊了作風,增長了才幹、豐富了經驗,在消除本領恐慌後,今後開展工作的底氣更足了。

在中組部支持下,海南先後從全國引進兩批共174名專業幹部來瓊掛職。其中第二批掛職幹部共131人,就在他們來瓊3個月後,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全國各地打響,掛職幹部們紛紛放棄春節休假,以最快的速度響應疫情防控需要,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和海南幹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並肩戰鬥。

為建立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富效率的體制機制,去年年初,海南在省級層面政府序列之外以法定機構形式探索設立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海南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在工作模式、人事薪酬、財務制度上大膽探索,切實增強對各類專業人才的吸引力。

去年3月,海南省還圍繞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關鍵崗位需求,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11名高端管理人才,首次嘗試同時從體制內外選拔幹部、分別採取組織考察和專題調研考察幹部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彰顯了海南不拘一格選人用人的戰略格局。

海納百川

放眼全球招攬國際人才

走進位於海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海南聚能科技創新研究院,走上4樓,一片視野開闊、現代簡約的中庭映入眼帘。採光井和懸挑的設計,加上牆體間生機勃勃的綠植,為這塊區域平添幾分明亮生動,也更貼合高新區建築的綠色、科技、自然之風。

這棟建築的主設計師是烏克蘭人奧列克斯·尼科諾夫,2015年受丹尼斯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邀請來到海南工作。

「2018年5月海南實施的59國人員入境免籤政策,大大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奧列克斯·尼科諾夫說,「4·13」以來,他們團隊又加入了不少外籍建築設計師。去年6月28日,他還參加了省委引進國外(境外)人才資源工作座談會。這場座談會不僅讓他感受到了海南擴大開放的決心,也感受到了海南政府對境外人才的重視、包容和理解。

隨著人才體制機制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像奧列克斯·尼科諾夫這樣的國際人才開始湧向海南這片熱土。

「4·13」以來,海南省紮實推進國際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國際人才管理服務機制初步形成。

面對引進國際人才政策壁壘,海南積極應對、精準施策,在海外引才競爭中佔領一席之地——

海南省研究制定「1+2+N」國際人才政策體系,「1」即《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引進外國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2」即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和外國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N」即配套出臺事業單位聘用外國人、外國人來瓊工作許可、港澳臺專業人才來瓊執業、出入境與居停留等若干政策,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國際人才政策體系。同時,在總額控制前提下,海南在服務貿易行業試行「四方目錄」管理制度,目錄內崗位視同國內暫缺崗位,崗位所需外國人才無需學歷即可申辦來華工作許可。此外,積極對外發布《服務貿易境外人才就業崗位目錄》。

只有讓國際人才在海南感受到了溫暖,享受到了便利,得到了進步,他們才會真正融入進來,為海南的建設發展獻智獻力——

對此,海南省紮實推進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和「單一窗口」建設,高起點開發建設覆蓋中、英、德、俄、日等9語種的招商引才網。打破國籍限制,把國際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等問題納入人才工作總盤子統籌。紮實推進外國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建立外國人才安居保障、子女入學和醫療保障等服務通道。

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海南省國際人才的集聚效應顯著增強:

海南利用博鰲亞洲論壇、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國際性交流平臺,吸引諾貝爾獎獲得者、菲爾茲獎獲得者等頂級人才匯聚海南。2019年8月在三亞召開的世界頂尖科學家三亞論壇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大會,就邀請了1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參加,海南大學利用這一機會聘請到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學校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2019年12月18日上午,2019年海南省外籍留學生及外籍人才對接招聘會在海口舉行。這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首次針對外籍人才開展的集中招聘會,當天吸引400餘名外籍留學生及外籍人才到現場參與。

「4·13」以來,截至2019年底,海南重點用人單位共引進人才8.6萬餘人,同口徑增長4.15倍,已有7716名外籍人才來瓊創業就業居留,是「4·13」之前同期的152%。

四海人才聚,逐夢海之南。今天,越來越開放的海南正在以務實舉措和最大誠意向天下英才發出邀請,通過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努力將海南打造成一片人才發揮才幹、體現價值、實現夢想的熱土。

相關焦點

  • 《四海聚一家》全球抗疫演唱會開啟!2020《四海聚一家》公益線上...
    《四海聚一家》全球抗疫演唱會開啟!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Lady Gaga)策劃的「四海聚一家」公益線上巨星演唱會,在網絡上盛大舉行。《同一個世界四海聚一家》(One World:Together AtHome)是由國際倡導組織全球公民和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線上抗疫公益演唱會,呼籲所有受COVID-19影響的人們團結一致,並且鼓舞支持在前線進行奮戰的醫護人員。
  • 「聚才濰城 築夢青春」青鳥計劃丨濰城區組織濰城籍博士碩士英才...
    「聚才濰城 築夢青春」青鳥計劃丨濰城區組織濰城籍博士碩士英才對接活動 2020-05-13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海品牌製造成果巡迴展走進西樵
    今年8月,南海為首屆南海「大城工匠」命名,以30名人才為標杆,讓工匠精神成為製造業轉型新動力。而此次南海品牌製造成果巡迴展走進鎮街,讓南海製造見人、見產品、見品牌、見企業,再一次掀起了業界和市民對南海製造業的關注和討論熱潮。
  • 第一次全球巨星舉辦公益抗疫演唱會《四海聚一家》為世界加油!
    第一次全球巨星舉辦公益抗疫演唱會《四海聚一家》為世界加油!與今日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在全球多平臺震撼上線。關注的用戶可在百度好看視頻、百度app、愛奇藝、全民小視頻、小度智能音箱及百度貼吧六大平臺搜索四「四海聚一家」即可觀看。
  • 青年大學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丨附上半年全團微博運營情況點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更是將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項顯著優勢。本期網上團課,共青團廣東省委邀請廣東省青年講師團成員、廣東省團校團幹部培訓部副教授鍾宇慧,為我們破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密碼。
  • 【廣聚英才】2020海交會多渠道引才聚才效果顯著
    市場化辦展引才聚才效果顯著2020海交會實現創新辦會理念和手段,以更市場化、國際化、更專業化的方式聚才引才,促進人才和科技項目的落地。二是企業參會參展比例高據統計,展商中企業的比例高達71.2%。德國分會場「海聚英才,數字賦能雙循環」為主題,邀請了德國在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新能源、工業4.0等重點領域的院士及權威專家、中德科技創新和文化交流領域相關機構代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專家共200餘人參加,與會專家圍繞德國前沿科技產業做了交流分享,與會人員就留學人才服務、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和產業合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鳳擇良木 賢聚華園〡華南理工大學誠聘全球英才
    百年風雨傳薪,華南理工大學立足南粵、紮根中國、面向全球,不改初心育一流人才,不忘來路建一流大學。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校園分為五山校區、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國際校區,三校區交相輝映,獲批首屆「全國文明校園」,是教學科研的理想之地。
  • Vlog打卡廣州丨1400多年歷史的南海神廟背後:古老神秘的祭海故事
    Vlog打卡廣州丨1400多年歷史的南海神廟背後:古老神秘的祭海故事金羊網  作者:柳卓楠  2020-10-27 南海神廟見證古代海上貿易的輝煌歷史,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之一。
  • 專家:南海地區國家需秉持超越零和博弈的海洋視野
    【解說】由中國南海研究院、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11月5日在海口舉行,來自28個國家、地區的500名官員、學者及涉海國際組織代表共議多邊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
  • ...四海聚一家2020演唱會 郎朗吉娜四手聯彈 張學友唱touch of love
    《四海聚一家》全球抗疫演唱會開啟!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Lady Gaga)策劃的「四海聚一家」公益線上巨星演唱會,在網絡上盛大舉行。據@聯合國 介紹,前六個小時為線上預熱,將在@阿里巴巴、@優酷、臉書、Instagram、@騰訊視頻、YouTube等多家流媒體平臺進行全球直播。在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的「四海聚一家」公益音樂會上,郎朗與妻子吉娜四手聯彈,演奏鋼琴曲為抗疫加油。夫妻倆彈奏完之後還雙雙比心,非常可愛。
  • 2020四川廣元引才活動月丨廣納英才 元來有你
    2020四川廣元引才活動月丨廣納英才 元來有你 2020-11-0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四海聚一家2020演唱會 郎朗吉娜四手聯彈 張...
    《四海聚一家》全球抗疫演唱會開啟!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Lady Gaga)策劃的「四海聚一家」公益線上巨星演唱會,在網絡上盛大舉行。據@聯合國 介紹,前六個小時為線上預熱,將在@阿里巴巴、@優酷、臉書、Instagram、@騰訊視頻、YouTube等多家流媒體平臺進行全球直播。在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的「四海聚一家」公益音樂會上,郎朗與妻子吉娜四手聯彈,演奏鋼琴曲為抗疫加油。
  • 畫家推介 ▎ 張英才:筆墨情緣
    國畫《香趣圖》獲迎奧運中國畫大展銀獎。2008年參加由中國美協主辦的《古韻流村——全國山水畫寫生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08年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水墨本味」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2009年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融聚--2009中國國家畫院學術邀請展》我的作品都入選參展併入編作品集。
  • 南海風雲專輯
    吳勝彬南海感作兩首其一夏蟬喧噪已幹喉,濫調煩人唱不休。欲出風頭無底氣,可憐蟲豸不知羞。其二蹈海雄師備戰多,仲裁一夢化南柯。魔王未必甘收手,豪傑毋忘續枕戈。南海鬧劇後作仲裁鬧劇慘然收,狼鼠陰謀尚未休。薩德捲菸彌北亞,航群闖海企全球。欲明敵匪黃粱夢,且戒奸英賣國猷。寶劍高懸鳴警鏑,同心同德佑神州。
  • 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來啦!一大波上海服務人才新舉措揭曉
    > 為創業大賽英才搭建平臺 在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 市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主辦下 12月24日舉辦的 」 主辦方介紹,圍繞相關精神,上海正通過「海聚英才」系列活動為人才創新創造、成就事業提供空間和舞臺。
  • 四海聚一家:抗疫慈善音樂會線上開唱,張學友、陳奕迅傾情助陣
    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公益組織共同打造,集結了全球上百位明星的「四海聚一家」抗疫慈善音樂會在4月19日凌晨2點線上開唱。張學友、陳奕迅、朗朗夫婦等傾情助陣,共同為全球新冠肺炎抗疫獻唱。 四海聚一家上一次如此規模且意義非凡的慈善音樂會還是在1985年7月由皇后樂隊為衣索比亞饑荒籌集資金而發起的大型搖滾演唱會「拯救生命」。
  • 四海龍王分別住在哪裡
    此外,龍王分布還非常地廣泛,大到四海龍王,小到河龍王、湖龍王,甚至是井龍王,都能在中華大地上佔據一席之地。那麼問題來了,作為龍王群體頂層的四海龍王,根據地都在什麼地方呢?大家都知道,四海龍王,分別是東海龍王敖廣(龍王之首,被孫猴子搶了金箍棒,被哪吒打死了三太子,命運多舛),南海龍王敖欽(現存龍王廟裡供奉最多的就是它),西海龍王敖閏(白龍馬它爹),北海龍王敖順。
  • 四海龍王與五帝龍王
    千百年來,龍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極為神聖的,不管是古時的帝王象徵,還是現在的龍的傳人。
  • 中英對照:聚天下英才 共建張家界
    聚天下英才 共建張家界Gather Talents of the world to build Zhangjiajie
  • 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上,上海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邀約
    12月24日,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峰會是推進實施《關於新時代上海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集聚力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