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示威者群組觀察5個多月,我們發現了這些秘密……

2021-02-18 觀察者網

香港修例風波持續半年多,從「合理非」演變為暴力示威,甚至不斷向極端恐怖活動升級,這背後,是怎樣的組織方式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暴力活動?他們的活動規律和方式又是怎樣的?而身在其中的年輕人,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暴力中,在如此嚴密的組織中,逐漸迷失,將暴力變為目標,而不是途徑,最終為了暴力而暴力?

譚主的一位朋友,就在香港工作。修例風波以來,他經歷了每一次暴力示威活動,目睹了香港遭遇的創傷。為了了解示威者是如何組織活動的,他在不同的社交媒體群組中觀察,發現了示威者的一些組織秘密。

下面的文章是他經過五個月觀察後寫出的,也是希望,對暴力活動中的「勇武」派每多一點了解,也許就能更多理解,香港社會為何會撕裂至此。

從6月底開始,我們匿名加入了由示威者建立的多個Telegram頻道(相當於聊天群組)。

據說這類頻道有上百個,各頻道目標及定位不同:有文宣組、哨兵組、資訊組、堵塞機場組、戰術討論組、被捕者援助組等等,每個群組少則千餘人,多的有二三十萬人。六個月來,許多互不相識的示威者就是被這樣的群組連接起來,找到「手足」同行、互通各種信息、發起示威活動、籌集物資資金、學習製作汽油彈、探討襲警戰術等等。

示威者說這次「修例風波」是「無領袖、無組織」的自發運動,但通過這幾個月的調查,相比於「無組織」這種說法,用網際網路形態下的「去中心化組織模式」來描述,或許更加貼切。

 

什麼是Telegram?

 

Telegram是一款加密即時通信軟體。相比於其他同類產品。Telegram最大的特色是他的「安全性」,能夠實現端到端的加密通訊,第三方包括管理員等都無法訪問用戶的通信內容。此外,Telegram雖然是用手機號註冊,但它允許用戶隱藏註冊手機號,有閱後即焚功能,頻道無人數上限,可以指派多名管理員共同維護,還可以選擇無管理員模式,這些特性能夠讓用戶更好地躲過電子和通訊監管。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就曾建立多個Telegram頻道,但此後被Telegram官方封閉。6月11日,「修例風波」之初,香港警方也曾以「串謀公眾妨礙罪」逮捕一名Telegram群組管理員。如果說網絡論壇「連登」是示威者發聲的「公共廣場」,Telegram各頻道就是將這些聲音和意見逐一落實的「實戰小組」。

 

「哨兵組」最活躍 單日發出數萬消息

 

8月初那段時間,「勇武」戰術從對峙轉為「快閃」,他們不再追求佔據街區與警方對峙,而是「遍地開花」,在多個街區同時搞破壞,一旦警方出動就立即散去,讓警方疲於奔命。這種「快閃」戰術靠的就是即時信息溝通,「哨兵組」的作用在此時凸顯。

每到周末,有大型示威遊行這天,Telegram上最活躍的就是哨兵頻道。我們加入的一個「哨兵主頻道」,人數高達28萬,最多時一天可能有數萬條消息。頻道內各示威者即時將自己所掌握的各類信息,尤其是警方在各區的動態反饋到群組,以便身在前線的「手足」、尤其是一線「勇武」掌握,順利撤退。

管理員會反覆提醒「爆料教學」,即發送消息的統一格式:「時間、地點、人物/目標、事件、圖片」,時間需為24小時制,人物/目標分為「狗(示威者對警察的蔑稱)、車輛、可疑人士(如便衣警察等)」,事件則統一為「落地、布防、推進、舉旗、開槍、清場」等警方行動術語,最後再配上自拍圖片。

一則有效的哨兵爆料消息就可能是這樣的:「尖沙咀彌敦道 美麗華商場外 50綠狗 落地及布防」。翻譯過來就是:在尖沙咀彌敦道美麗華商場外,有50個身穿綠色制服的警察,來到當地布防。 

「文宣組」最高效 迅速佔據輿論陣地

 

10月1日晚,國慶當天,一名18歲激進示威者近距離襲擊警員,警方被迫開槍。事件剛剛發生,文宣頻道內就已經有人製作海報圖案,「黑警殺人」、「近距離實彈」、「這顆子彈,射穿了香港人的心」等一批製作精良的圖文產品迅速出爐,立即出現在各社交媒體平臺,在警方發布之前迅速佔領輿論場。而這些圖文完全是誇大其辭甚至是憑空捏造的。

11月24日,區議會選舉當天,中午不到,網上就流傳一張圖片,上面顯示在18區中建制派票數均處於領先地位。這其實是示威者的一個文宣陷阱,希望以此錯誤信息誤導不少支持建制派的選民,讓他們誤以為建制派已穩操勝券,因此就不必再去投票。

幾個月來,示威者的強大文宣力量,在以年輕人為主的各類社交平臺上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動員能力。在香港採訪報導的記者大多都有一種感受,示威者、或者說反對派的文宣產品,高效、生動,至少在香港本地,效果遠勝建制派和內地媒體。看到鋪天蓋地的「警察還眼」、「831太子站死人」等假消息的宣傳,很多人就會信以為真,反而認為警方的闢謠是在掩飾真相。

12月5日,我們在文宣頻道內看到一則招聘啟事,標明為「海外文宣組第三期培訓班」,招募崗位包括:中英文新聞編輯、中英文翻譯、Instagram和Telegram管理員、圖片設計、視頻編輯等,並註明其工作主要是將香港的消息翻譯後發到海外。

從這則招聘啟事就不難看出,出現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包括街頭所謂「連儂牆」等張貼的大量海報文案,從「返送中」、「五大訴求」到「時代革命」、「願榮光歸香港」等等,目標明確、層層遞進,都是有專人來組織的。

 

「戰術討論組」:示威者的網上訓練營

 

水魔法師、火魔法師、結界師……看到這些名字,不要以為這是網路遊戲名詞,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勇武」分工:水魔法是腐蝕性液體攻擊,火魔法是汽油彈等易燃品攻擊,結界師則代指各類路障和陷阱。

在Telegram上,有大量的「水魔法師公會」、「火魔法師公會」、「結界師公會」等頻道,這些頻道中會轉發各類汽油彈製作手冊、硫酸製作攻略、路障及陷阱設置方法,還有人發來《海豹突擊隊:100項致命技能》一書中利用精裝書本和膠帶自製護具的教程。

在一個「實用工程知識分享頻道」,我們還看到了使用鎢絲燈泡、火柴、汽油等物品製作簡易爆炸裝置的教程,這類爆炸裝置往往被放在紙箱內,一旦有人試圖移動紙箱就會觸發。這幾個月來,就連銅鑼灣的街頭都曾出現炸彈,警方不得不出動拆彈部隊,電影一般的情節,就是這樣出現在現實中的香港。

早在6月初,Telegram和連登上就有教授示威者如何與警方對峙的陣型圖,其中清晰標明勇武、旗手、遠攻、消防員這些角色的職責,以及每個角色的站位圖。示威者根據自身意願,選擇扮演其中不同角色,更加激進的會去做勇武,相對保守的可能就是消防員或是急救員。

不過《紐約時報》曾採訪一個化名為「肥仔」的勇武和他的夥伴,他們承認是用加密的即時通訊應用協調行動,並得到國外的「戰術家」指導。他們還表示,勇武有不同的團隊,每個團隊人數在幾十人,團隊相互之間獨立運作,較少接觸,以保障安全。

因為戰術組的實用性和敏感性,很多這類頻道,加入時都要求你在60秒內回答問題,一旦答錯,就看不到任何群內信息。

 

「被捕人士關注組」:拯救「手足」

 

「手足」,是示威者對彼此的稱呼。

在示威者與警方對峙現場,警方往往會在驅散和清場時進行拘捕。每當警方拘捕黑衣人,總會有數十家媒體蜂擁而上,將攝像機、照相機甚至手機對準被捕者。這其中,就不乏別有心者。一些有經驗的示威者,會在這時對著鏡頭大聲說出自己的姓名,包括身份證號,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律師能夠順利找到他們。

在「被捕人士關注組」頻道,有人發布被捕標準流程:爭取讓人知道你的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被捕地點。每次示威遊行期間,頻道裡會有專人盯住各類直播視頻,一旦有「手足」被捕,他們就會立即截圖,並儘量將這些信息完整地發在群裡,包括被捕者乘坐的警車車牌號或所在警署,以便義務律師順利找到他們,提供保釋等法律援助。

 

Telegram群組內出現裂隙

 

當然,Telegram各頻道裡也不總是和諧一片,偶爾也會出現爭執聲音。例如,近期就有部分頻道的管理員被朋友出賣,威脅他用比特幣「贖身」,否則就公布其詳細個人信息;還有人對各界的捐款去向表示不滿,認為有些管理員可能私吞公款,本應用於購買頭盔、防毒面具等物資的經費去向不明,但管理員卻不敢將經費用途詳細公開,害怕留下證據被警方追查,結果越鬧越僵。

我們還發現,不論是Telegram還是連登,自從入冬以來,發言的人數和活躍程度,都已經下降了不少。這與近期香港暴力行為逐漸減少,也是相對應的。

觀察五個多月,我的最大感受是,示威者更在乎的未必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結果,更可能是一種自我認同、自我臆想「為民主而戰」的過程。更加可怕的是,因為使用「去中心化」的組織模式,導致即便方向跑偏,也沒有人敢於糾錯、能夠糾錯。很多人未必贊同極端暴力的手段,但沒人敢公開說不,因為一旦有人說不,就會陷入「手足」們的口誅筆伐中,被認為是「背叛」。所以「不割席「成為示威者中流傳最久的口號。

導致的後果就是,少數極端勇武,綁架了大部分示威者的民意;而這些示威者,又綁架了香港的民意。可憐的年輕人,被失真的所謂事實煽得幾近瘋狂……

近日香港街頭,暴力還在升級,前有普通市民清理路障時被暴力示威者用硬物擊打頭部,後有警方在暴徒家中搜獲大量危險性武器,甚至包括一把性能非常好的手槍。

有消息稱,暴徒計劃在8日的集會遊行中,使用槍械製造混亂,甚至嫁禍警員。

後果不堪想像。

經過背後一些別有用心勢力的洗腦,經過嚴密組織的訓練,如今,香港街頭的暴力已經被迭代,而暴力參與者的思想也在這種迭代中不斷走向偏激,他們將自己的行為神聖化、浪漫化,堅持自己在為捍衛「自由民主」而戰。他們不想理解世界,理解中國,甚至不想多理解香港自身的發展。

可悲的是,當潮水退去,如何拯救自己,才是個大問題。

來源|微信公眾號「玉淵譚天」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

相關焦點

  • 【香港亂局如何被操控?】在香港示威者群組觀察5個多月,我們發現了這些秘密……
    譚主的一位朋友,就在香港工作。修例風波以來,他經歷了每一次暴力示威活動,目睹了香港遭遇的創傷。為了了解示威者是如何組織活動的,他在不同的社交媒體群組中觀察,發現了示威者的一些組織秘密。下面的文章是他經過五個月觀察後寫出的,也是希望,對暴力活動中的「勇武」派每多一點了解,也許就能更多理解,香港社會為何會撕裂至此。從6月底開始,我們匿名加入了由示威者建立的多個Telegram頻道(相當於聊天群組)。
  • 香港亂局如何被操控?觀察5個多月,我們發現了這些秘密
    譚主的一位朋友,就在香港工作。修例風波以來,他經歷了每一次暴力示威活動,目睹了香港遭遇的創傷。為了了解示威者是如何組織活動的,他在不同的社交媒體群組中觀察,發現了示威者的一些組織秘密。下面的文章是他經過五個月觀察後寫出的,也是希望,對暴力活動中的「勇武」派每多一點了解,也許就能更多理解,香港社會為何會撕裂至此。
  • 揭秘:香港暴力示威者是怎麼串謀的?
    但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採訪與觀察發現,他們的活動有著極其嚴密的組織性。有港媒也提出,亂港勢力要「勇武」時便衝擊,要「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時就和平,幾乎操縱自如。所謂一切行動都是「市民自發」,正如他們手持棍棒、燃燒彈等武器卻硬說「手無寸鐵」一樣,假得不能再假。
  • 4個多月的混亂,香港背後潛藏著怎樣的暗流?
    自6月以來,香港一些激進勢力借著和平遊行集會之名進行各種暴亂活動,肆意破壞香港社會秩序和安寧。在這場持續四個多月、標榜所謂「無大臺(無主要組織者)」的亂局中,以連登網上討論區和即時通訊軟體電報(Telegram)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發揮著呼風喚雨的作用,扮演著「新興大臺」的角色,成為「暴亂風眼」。
  • 原創 借鑑香港暴行經驗 印尼示威者令當局頭痛
    已在重要崗位工作的要在儘快調離;5、圈出一個黃圈:即認真拉名單,調查清楚支持暴徒的紅通人員、香港資本家、各級議員都是誰,畫到黃圈裡,不給他們留有任何再次潛伏下來的機會;6、圈出一個紅圈:即發現境外特勤人員及反華邪教組織活動規律、通信方式、組織結構等,儘快一舉殲滅;7、列出一點可悲:香港社會人員組成和被殖民的歷史決定了,香港社會普遍對大陸政權有所偏見,之前僅有數萬個英港時期被欺壓的
  • 【關注】揭秘:香港暴徒就是這樣串謀的!
    線上的煽動和組織落到線下,就會呈現更多「規律」。記者注意到,連日來,幾乎所有重要示威活動都安排在下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放暑假的年輕人一般很難在早上起床。暴力分子還十分注意「留力」——如果第二天有規模較大的遊行,在前一天的示威活動現場,往往會有人喊口號「XXX(日期),XX(地點)見」,以此勸說示威者早點散。
  • 白天雜貨鋪工作,晚上買「裝備」,揭秘:香港暴徒就是這樣串謀的!
    從打砸立法會、衝擊中聯辦,到圍堵機場、毆打內地遊客和記者、襲擊警察,香港暴徒「野貓式」的行動看似沒有章法。但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採訪與觀察發現,他們的活動有著極其嚴密的組織性。有港媒也提出,亂港勢力要「勇武」時便衝擊,要「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時就和平,幾乎操縱自如。
  • 500元隨便看偷拍照,收費群組3萬多粉絲!香港偷拍亂象該整治了!
    有好事的網民根據資料發動「人肉搜索」,發現TVB女藝人鄧依婷符合以上條件。身材姣好的鄧依婷,不時有在社交網絡上上載一些自己的泳裝性感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沒想到竟有不少人在她社交網絡上留言:「就是因為你經常穿這些衣服搔首弄姿,才會有人偷拍你!」類似這樣的荒謬言論,居然收穫多個點讚,引發刷屏。What?這是怎樣的三觀?現在香港的年輕網民到底在想什麼?
  • 香港暴力示威者頭盔面罩從哪來?臺灣是"中轉基地",甚至還免費
    兩個多月來,香港不法分子在街頭製造暴力、與警方對抗時,均整齊佩戴大量頭盔與防毒面具,令人懷疑其背後是否得到有組織的物資支持。文章介紹,這些反覆前往臺灣的香港人在網絡上被稱為「螞蟻」。由於防毒面罩和頭盔在內地與香港斷貨,使得臺灣成為香港物資的「中繼站」,而「螞蟻」通過人脈建立自己帶貨渠道。有港媒透露,受香港局勢影響,臺灣的防毒面具、濾罐、濾棉等產品銷量增加不少。臺北一家經銷商透露,8月已經賣了近3千個濾罐,「是我們去年一年賣掉的量。」也有人觀察到市面上出現漲價的風聲。
  • 跳舞群組殃及一眾香港富婆,這些名媛都確診了…
    昨日(11月23日)香港新增63宗本地確診個案,而跳舞群組就佔50宗,整個跳舞群組已累計132人染疫,超越早前有103人確診的酒吧及樂隊群組,成為香港最大感染群組。最令人驚訝的是,與跳舞群組有關的患者中,有幾個還是香港知名富婆!
  • 3個月後,香港再刷新高!「跳舞群組」累計132人染疫
    11月下旬,包括上海、天津、北京、滿洲裡在內的國內多城近期出現新冠肺炎零星本土確診病例。情況更嚴峻的是香港,當地已暴發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11月23日,香港新增7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再度刷新三個月以來最高的單日確診紀錄。其中53宗為關聯個案,50宗都是與此前的「跳舞群組」有關。該群組現累計有132人確診,多名緊密接觸者送往檢疫中心。
  • ​外國名嘴新書披露,美方如何資助香港示威者...
    香港媒體人發文稱,一本將於本週出版的書,將揭露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革命顧問」,如何指導香港的示威者,製造出最大程度的民間破壞,同時又可獲得傳媒支持。由香港激進份子高層組成的秘密委員會,與美方的特工合作,協調和擴大發生在香港的風波。
  • 香港示威者赴臺求庇護!臺灣:我拒絕.
    事情發展至今,已經持續整整半年了,隨著越來越多的示威者被警察拘捕,一些衝在最前線的「勇武」逐漸意識到留在香港前途堪憂,於是他們開始想盡辦法出走外地,企圖尋求庇護!其中,地理位置相近的臺灣地區,就成為示威者的首選。
  • Telegram如何成香港犯罪溫床?
    昨日(3月30日),某Telegram頻道(單向向訂閱者傳遞信息)的管理員蕭顯龍被檢控,並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裁判官押後案件至5月25日,同時拒絕被告保釋申請。今年32歲的被告蕭顯龍,是Telegram頻道「開掛之達人」的管理員,該群組有超過2.1萬人訂閱。「開掛之達人」群組上多次發布有煽動性內容,如鼓勵使用者向持不同意見人士使用暴力、製造汽油彈、縱火、堵路、阻塞鐵路、攻擊警方等。
  • 香港疫情殺入半山,「富豪群組」來了......
    Ursus Fitness第一次擁有姓名是上周三(3月10日),一名健身教練確診,隨後牽出了一個10人的小群組。 周四(3月11日)群組擴大,一共19人確診。 這個數字對最近疫情頗為「平靜」,甚至不再開疫情記者會的香港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衝擊」。
  • 香港「唐僧阿sir」的柔情「緊箍咒」
    視頻來源:中國日報新媒體近日,一段香港阿Sir溫柔喊話示威者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8月5日晚,香港馬鞍山警署被非法示威者圍堵之時
  • 【歐麥嘎】香港國際機場多名示威者圍堵老人,元朗黑衣人現場換衫,身著白衣鬧事
    繼號召網民堵門癱瘓港鐵後,7月26日,「示威者」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行所謂「航空界集會」。儘管他們口口聲聲說是「和平集會」,但不少在場媒體發現,在人流量密集的機場,「示威者」肆意阻塞通道,胡亂張貼貼紙,大喊口號,騷擾乘客。有黑衣人蒙面揮舞美國國旗,還有「示威者」疑似「碰瓷」一名老年旅客,聚眾對其長時間圍堵指罵。
  • 香港示威者襲擊警察事件,香港網民怎麼看?
    於是島叔到香港的幾大新聞網站上瀏覽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些暴徒和示威者真不代表大多數香港人。島叔看到,幾乎所有香港網民都在斥責這些人的殘暴行為,並且紛紛懷疑,這是背後有人故意在搞亂香港。經諮詢香港媒體朋友的意見後,島叔這裡選擇具有代表性的Yahoo新聞(香港)為例,向島友們展示下普通網民的看法。
  • 一天59人確診 「跳舞群組」成香港確診人數最多群組
    「跳舞群組」成為香港暴發疫情以來確診人數最多的群組,其男女患者的年齡差成為香港社會的談資。  香港26日新增81例確診病例,其中「跳舞群組」增加59例,累計已有311人確診。香港《每日雜誌》25日報導稱,一度式微的舞廳隨著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士加入舞林,再度蓬勃發展。這些舞場高中低檔都有,運作形式有別,涵蓋社會各階層。
  • 香港示威者竟然成立了神秘「敢死隊」!
    (圖片來源:香港01)而警察深入調查後發現,這些人的目的真的細思恐極……他們搞來的真槍,和警方使用的槍枝十分相似(圖片來源:香港01)事關重大,第二天法官就開庭處理了這起案子,對其中5個情節嚴重的嫌疑人進行提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