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 ——《楚辭·九嘆》
漢代劉向作《九嘆》,第一嘆《逢紛》中便有文首這一句,意思是誇人的名字能夠在天地之間長存而為人銘記。中華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背後都有其獨特的人文含義。而由漢字構成我們的名字,也就有很多講究了。
比如徐悲鴻原名叫徐壽康,因為早年生活潦倒,常常被人看不起,因此他一時之間只覺世態炎涼,憂憤不已,正如鴻雁悲鳴,因此便給自己改名為「徐悲鴻」,以此鞭策自己記住這份痛苦,從此在繪畫上更加努力,最後換來了自己的成功。
徐悲鴻為自己取的「悲鴻」二字,是以其深意而為自己帶來了後來的成功。但是一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卻給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取了三個很艱澀怪異的名字,甚至很多人連這字都不知道怎麼讀,一時之間使得三個女兒都嫁不出去。
而章太炎給女兒們取的名字分別是章、章叕和章,這麼一看,還真是怪,用的都是平時不會用到的生僻字,自然也就有很多人都不會讀了。而為什麼章太炎要給女兒們取這麼怪的名字呢?
這就要從章太炎的生平性格講起了。1869年,在一個相當富庶的地主家裡,章太炎順利降生了。因為家境良好,章太炎從小便開始讀書,尤其學習了許多古典書籍,對古文古音頗有興趣,並有《新方言》作為其在這個領域的代表作。
後來,西方思潮不斷傳入中國,1894時,中日之戰開始並再次以清廷的戰敗而結束,已經接受了許多西方新潮思想的章太炎深感國家已經處在滅亡的邊緣,因此開始尋求革命之路,為了革除舊思想,他也有文《儒術新論》闡述了自己的革命思想。
而從這兩件事情中,可以看到,章太炎既有古文古言相關方面的深入研究,又有革命般的自信、先鋒甚至激進。到他的女兒們出生時,章太炎之名已經很有名氣了。因此,他想著既然是他的女兒,一般人可不能給他娶了。
於是,章太炎一方面是真心想為女兒們取個好名字,另一方面也給以後的女婿留點難題考驗一下。而一直在研究古文古字的章太炎,就給女兒們分別取名為章、章叕和章。
結果,這名字還真起了作用。他的三個女兒成名之後,卻幾乎沒人提親,正是因為許多人連這名字都叫不上來,叫上來也不明白意思,如果叫錯那不是顯得自己沒修養沒水平,而且還說不準會冒犯到已經頗有威望的章太炎,因此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
一開始章太炎自然沒在意,連這麼幾個字都不認識的人還想娶他的女兒,在他眼裡看來根本是妄想。可隨著三個女兒的年紀越來越大,他也不免有些急了。於是他就把當地各家邀請來吃了一個晚宴,在宴會上,他向各家介紹了自己的三個女兒,當然也包括她們的名字。
這章,「」字與「禮」同音,意思是希望孩子能夠廣結良友,善待他人。
而章叕,「叕」與「卓」同音,是「綴」的古字,意思是希望女兒才華滿意,卓爾不群。
最後的章,「」與「展」同音,也正是「展」的古字,是期望女兒能夠一展芳華,不落俗套。
宴會眾人見章太炎言辭平和,頗有道理,明白了章太炎並非是高高在上的大師,而是一個為女兒們謀歸宿的老丈人,便紛紛向章家提親,而三個女兒也都陸續嫁了出去,找到了各自的歸宿。
此後,章太炎更加專心於研究國學經典,同時依然走在變革求新的路上,期間他還教出幾個弟子,而其中一個更是以言辭辛辣、文風銳利而知名,他就是後來的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