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們又見面了!
內衣品牌維密近年有好多爆炸性新聞。
一、大量啟用具有話題性的網紅模特
二、奚夢瑤在重要演出非專業摔倒
三、最招牌的大秀直接取消
最近,又爆出了啟用新代言人:周冬雨。
用周冬雨代言內衣品牌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我是消費者,讀取到的信息就是不需要再穿內衣了。
畢竟,我身邊很多平胸女孩都告訴我:其實內衣對於她們來說真的意義不大。
所以,這個代言直接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意義,實在是有點諷刺。
幾乎所有的老品牌都要面對創新與改革,變是必須的。但對比一些在近年成功翻身的品牌,例如早年的CELINE,近年的GUCCI,甚至我們國內的李寧、鄂爾多斯,維密的創新又錯在哪裡呢?錯就錯在沒有正視產品。
最核心的內衣居然沒有革新性的改變,也沒有給產品賦予新的時代精神,而是不斷地動用流量為自己加持,表面在變,其實一直在堅持自己的產品理念,維密的傲慢自然是讓人反感的。
我在很多國際大都市觀察過維密的選址,其實它的選址是很精的,在巴黎選在香閣麗舍大街上,紐約在曼哈頓帝國大廈附近,是典型的遊客打卡處。能去巴黎、紐約旅行的人,有誰沒看過維密的大秀呢?所以,它的門店自然成為景點的一部分。
所以,大秀+標誌性景點門店,這一套邏輯在早年其實是合理的。
但反差感很快在消費者進店後發生。一進門店,你就會被它混亂的陳列所嚇暈。現實中的維密並不是電視機上那麼完美精緻,對比其他品牌,它只是一個面對普羅大眾的大賣場。
而內衣的質量更是讓人失望。
那麼多年來,這種消費落差都沒有改變過。雖說,維密的內衣據說都是男性買給女人的,但是這種充滿性暗示的禮物,在體驗感並不好的前提下,它又能帶來多少消費忠誠度呢?
當女人們走進維密的賣場,發現她手中的禮物竟然像廉價衣物那樣堆在一起,她手中的維密還有浪漫的味道嗎?
反映到代言人的事件,邏輯也是這樣:在舊的觀念裡面,平胸女孩是需要胸圍去修飾曲線的。所以,維密精選了這樣一個典型代表去「喚醒」這一部分的消費者——胸是可以裝出來的、看起來,一切都非常合理,也很符合維密一向的價值觀。
在歐美決策層中眼中,估計亞洲女孩的身材大多都平平無奇,所以選擇這樣的一個明星,實在太合適不過了。
但是,新一代的平胸女孩,其實並不為平胸所自卑,所以,與其讓自己罩在一件並不舒適又老氣的維密乳罩裡,裝胸作勢,倒不如擁抱自在,何況現在大把針對平胸女孩的新品牌。
何必委屈於維密陳舊的審美裡面呢?
我在做新媒體這一兩年以來,感覺內衣行業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網際網路內衣品牌的崛起。它們的共性是:便宜,針對性強,少女的、平胸的、外穿型的,快時尚的,它給消費者有了很多的選擇,定位越漸精準,不再像傳統品牌那樣只傳達「性感」二字。
可以說內衣電商已成為新時代的標籤。也因為這些,讓內衣成為消費者表達自我個性的重要媒介。
所以,維密只要明白這一點就好了。
維密的自我表達到底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並不是性感,而是健康。
讓我們一起回憶維密的典型場景:在超模們搭上舞臺之前,她們最常去的地方是哪裡?當然就是健身房了。
國內的健身潮如此火熱,維密完全可以在這個場景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就如NIKE或者LULU LEMON那樣通過健康的群體活動去凝聚自己的消費者,塑造自己新的價值觀。捨棄那些跟健身房沒有一點關係的流量明星,去尋找適合自己新形象的代言人,才是維密最貼近時代的做法。
畢竟,有些女人可能反感舞臺上那些標準的肉體,但是健身房那些勤勉刻苦的超模總是讓人鼓舞的,這才是真正重新定義了性感吧?
有點好笑的是,同一時間,維密又籤約了另外一個以上圍傲人著稱的流量明星為另外一位代言人。可見,維密在代言這件事上思維的混亂。
所以,貌似維密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清醒一下。
From G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