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 2013年,全市有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703家,完成工業產值4230.8億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163.3億元,實現利稅373.6億元,利潤總額232.49億元,分別佔全市工業總量的42.02%、40.7%、44.25%和利潤總額的45.35%。全市機械行業通過改組改造、調整結構、開拓創新,逐步形成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汽車、數控工具機及基礎裝備等門類較完善的製造業體系。
【輸變電設備】 2013年,全市輸變電製造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40億元,比上年增76.81%。輸變電設備產業是常州市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在國內同行業佔有重要地位。常州是中國智能電網裝備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擁有從高低壓變壓器、大容量電纜到高低壓電力開關等完整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基地、重要的輸變電設備製造集聚區。
【軌道交通設備】 2013年,全市軌道交通設備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44.3億元,比上年增8.83%。常州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軌道交通車輛及部件特色產業基地,是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內燃機車生產基地,產品涵蓋車體、轉向架、牽引傳動、電氣控制、制動系統、輔助設備以及車內裝飾等整個系統,具備軌道交通車輛及部件從研發到服務的總承包能力。城市軌道交通牽引傳動控制系統佔全國同類產品總量的45%,車輛內裝系統市場佔有率60%以上,車內輔助電器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產品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製造企業配套,向加拿大龐巴迪運輸(集團)公司、德國西門子交通技術集團、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等國際製造商供貨。全市有規模以上軌道交通設備製造企業41家,已形成南車戚機公司、南車戚研所公司、新譽集團有限公司、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長青埃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國知名龍頭骨幹企業。
【工程機械】 2013年,全市工程機械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9億元,比上年降4.66%。常州市工程機械產業歷史悠久,產業競爭能力較強,具有完善的產業配套鏈,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重要產品和重點企業集聚地,德國博世力士樂集團、特雷克斯公司、通用電氣公司、蓋茨液壓技術有限公司、德國曼透平股份公司、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是國內六大工程機械研發和生產製造基地之一。主要產品覆蓋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平地機、挖掘裝載機、道路養護機械、大噸位自卸車、高空作業平臺、龍門吊、礦用車輛及鑄鍛、結構、傳動、液壓等關鍵配套零部件。其中大中噸位挖掘機銷量全國第一,平地機銷量全國第三,裝載機、壓路機銷量全國名列前茅。有規模以上企業201家,形成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現代(江蘇)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挖掘機有限公司、江蘇恆立高壓油缸股份有限公司、特雷克斯(常州)機械有限公司、博世力士樂(常州)有限公司、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蓋茨液壓技術(常州)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骨幹企業。
【汽車工業】 2013年,常州市擁有商用車生產資質企業3家、專用車生產資質企業5家。基本形成以常州黃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豪爵鈴木摩託車公司、常州光陽摩託車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為龍頭,以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光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曠達汽車織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遠東連杆集團有限公司等零部件生產企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被認定為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和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錢旭光 朱巖)
【南車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概述】 2013年,南車戚機公司完成營業收入42.2億元,實現淨利潤4650萬元,完成年度經營指標。全年新造各型內燃機車87臺,修理機車347臺。
加速新產品研發。建成6000馬力產品技術平臺,雙司機室HXN5型內燃機車完成運用考核並通過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技術審查,年內實現批量生產。構建4000馬力產品技術平臺,加快調車機車、客運機車和貨運機車研製步伐。HXN5B型調車機車完成型式試驗,投入運用考核。抓好新一代低排放低油耗柴油機研發,根據國內外市場潛在需要,抓好R8L280型柴油機研製。全面消化吸收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HXD1C型電力機車製造技術,完成首批2臺樣車試製,逐步掌握電力機車製造和設計技術。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項目實施,全力做好常州城市低地板車輛示範線總包和城市軌道車輛製造基地項目推進工作。7月,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掛牌成立。9月,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城市軌道車輛製造基地開工。
出口奈及利亞動車完成製造並裝船發運。3000馬力R8280ZJ型柴油機完成施工設計。啟動出口泰國內燃機車設計和出口沙特內燃機車設計工藝改進工作。根據模塊化、標準化、系列化要求,加快構建高、中、低各檔次出口內燃機車產品技術平臺,優化推介機車產品,響應國際市場多樣化需求。
完成機車冷卻水循環系統流體仿真模板和機車轉向架構架疲勞仿真模板開發。全力推進二次開發,在PDM(ProductDataManagement縮寫,意為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主產品全三維設計。不斷完善製造技術平臺,建立設計、工藝一體化PDM管理平臺,切實提升公司工藝設計和管理水平。5個科研項目獲中國鐵路總公司立項,18個項目獲中國南車集團立項,1個項目獲常州市立項。GEVO16曲軸國產化研製、出口沙特SDD17型內燃機車研製分獲常州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全年申請專利172件,其中發明專利63件。公司被評為江蘇省依法管理誠信經營先進單位。
【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城軌車輛製造基地】 2月1日,中國南車集團與常州市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南車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和南車戚機公司合作成立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全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建設。7月,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掛牌成立。9月27日,常州南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城軌車輛製造基地在江蘇戚墅堰軌道交通產業園開工。基地主產品為低地板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預計2014年10月實現試生產。(楊錦祥)
【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概述】 2013年,南車戚研所公司完成銷售收入50億元,比上年增15.18%。有員工3493人,其中博士6人、碩士300人。年內,公司入選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子公司常州市瑞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國南車焊接和無損檢測培訓中心一期項目獲德國萊茵公司國際焊接認證資質;試驗檢測中心力學性能研究室獲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認證證書,達國際一流水平要求;機械傳動試驗、摩擦磨損與制動試驗室獲國家試驗室資質認定。年內,承辦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南車集團聯合舉辦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三基」(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技術創新論壇。
新一代時速250公裡動車組用齒輪傳動系統實現批量應用,自主開發覆蓋多個速度等級的CRH6型城際動車組用齒輪傳動系統完成產品研製,有序推進中國標準動車組用齒輪傳動系統的研製工作,進一步鞏固在動車組用齒輪傳動系統領域的市場地位。機車齒輪傳動系統全面覆蓋時速160公裡客運機車、4400馬力調車機車、30噸大軸重貨運機車三大主型機車。自主開發國內首臺槽型軌焊軌車並通過上線施工焊接考核。首臺地鐵自行式焊軌車完成研製。成為國內第三家掌握不鏽鋼渦殼鑄造技術並實現量產的企業。
全年取得各類科技成果35項,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承擔外部標準制定56項,其中鐵道行業標準10項。完成專利申請180項,其中發明專利60項。積極開展管理提升及創新工作,獲省級獎項3項、市級獎項6項;26個QC(質量管理)小組獲市級以上獎項,其中國家級1項。年內,1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第十一屆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2名員工代表中國南車集團參加中美數控大賽並獲團體金獎。
南車戚研所公司研製成功中國首臺槽型軌閃光接觸焊機組(戚研所供稿)
【有軌電車鋼軌焊接填補國內空白】 2013年,由南車戚研所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槽型軌閃光接觸焊機組在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作業現場試焊成功,填補國內空白。
與人工電弧焊、鋁熱焊等傳統焊接方式相比,南車戚研所公司研製的槽型軌閃光接觸焊機組採用交流焊接技術,通過具有自動控制連續和脈動閃光焊接參數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保證鋼軌焊接質量的穩定性,有效減少人工強度,大大減少人為因素及周邊環境對焊接質量的影響。同時,該機組也可通過更換焊接機頭的部分組件進行普通鋼軌的焊接。(李銀娟)
【中航工業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概述】 2013年,中航蘭翔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39億元、利潤708萬元,完成工業附加值438萬元。公司職工韓志被評為江蘇省首席技師,並被中航發動機控股有限公司聘為數控車床工種首席技能專家。公司一分廠分工會獲「全國模範職工小家」稱號,項目管理部被中航發動機控股有限公司評為航空報國動力先鋒先進集體。
年內,公司完成某型航空發動機的設計定型,交付一批航空發動機新機、修理機以及起動機修理機,完成上級下達指標。按照中國航空工業南京輕型航空動力有限公司一期建設目標,推進新廠區工程建設,完成裝配廠房、試驗臺及附屬配套設施建築面積24823平方米。開發13.8米新型高原艇、928C型高原巡邏艇、60噸內河巡邏艇、18米鋁合金高速艇、20米觀光艇、20米鋼玻複合船等10餘種玻璃鋼船艇新產品。加大技改投入用於航空發動機試車臺建設、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其中自籌資金超3000萬元。公司玻璃鋼造船廠改制相關工作基本完成。(趙宇志)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2013年,常柴公司生產柴油機110.93萬臺,銷售柴油機116.3萬臺,其中單缸機100.98萬臺、多缸機15.32萬臺。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9.18億元,自營出口柴油機、發電機組及動力單元11.57萬臺,出口創匯4536萬美元;實現淨利潤6507萬元。至年末,公司總資產28.86億元,淨資產17.32億元,資產負債率40%,有職工3168人。「常柴」品牌連續十年入選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名單。公司機加工廠技改質量管理小組獲全國機械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交流會一等獎。公司首次被評為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示範企業。單缸柴油機通過國家出口免檢現場審核,公司成為常州首家獲得出口產品免檢資格的機電企業。
年內,常柴公司重點推進車用動力、非道路領域發動機、輕型發動機及新一代單缸機研發。開發HS400、H16柴油機,其中HS400柴油機2臺樣機已在小四輪上試驗,H16柴油機批量裝機;單缸機亮化工程悍馬型裝機出口至孟加拉國和印度,鷹型完成整體外型及零部件等5項專利申報;開發CC170FB(長行程)柴油機批量投放市場,實施Q170F(汽改柴)、CC192FA、CC100F柴油機開發項目,加快風冷柴油機創新。加快4G33柴油機開發及持續改進配套工作,4G33T柴油機成功配套輪式拖拉機、收割機,推進4G33TC增壓型、共軌型和直列泵柴油機及四氣門4G33TCV16柴油機的樣機裝配、性能開發、可靠性試驗工作,推進與75-90馬力輪拖配套開發;國IV產品4F20TCI柴油機與福迪皮卡、東風汽車批量配套;完善戰略產品3M78、EV80,推進2M78與正三輪摩託配套項目;加快3G25、2D90等規劃產品調研和開發,規劃大功率段多缸柴油機系族開發準備。開發CQ170F、CQ190F等新品,啟動雙缸汽油機項目。機組產品開發3M78、4G33等機型配置的發電機組,開發2500-7500瓦汽油發電機組系列、30-40千瓦發電機組用柴油機,選用立式風冷機配套開發的水泵機組CCFP20、CCFP30、CCFP40通過省級推廣鑑定,進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
公司投入技改資金近1億元,有序推進河海路輕型發動機、多缸機廠塗膠裝置改造、鑄件磨削清理線、T型柴油機機體加工線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好新項目前期調研、技術交流和方案論證,做好工藝方案確定、設備選型和生產技術預案。優化整合供應體系,跟蹤原輔材料市場行情,積極推進生產製造領域長效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升信息化管理、物流管理和現場管理水平。生產環節結合「小批量、多品種」特點,合理調度,形成快速生產反應機制。
【常柴公司100周年紀念活動】 5月10日,常柴公司在常州大劇院舉行建廠100周年紀念大會,各界代表1500餘人參加。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國俊在大會上作題為《工業先驅、行業旗幟、超越夢想》主題發言。
常柴公司的前身厚生製造機器廠創建於1913年,是常州工業的先驅,也是中國最早的內燃機專業製造商之一。常柴公司自行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195單缸柴油機,作為樣板產品被推廣至全國進行批量生產,暢銷40餘年。常柴公司是中國農機行業和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擁有用戶2700餘萬戶。圍繞「單缸求變、多缸求高」的發展方向,公司取得一批國內領先的成果。開發的多款單缸機新產品,不僅在產品性能、可靠性、環保排放、質量等方面領先於國內小柴行業,而且通過技術創新,申報多項國家專利;自行設計開發的多款多缸柴油機,為全國多家知名汽車廠家進行配套。(袁勳)
【國內最大汽車安全零部件生產基地在薛埠鎮投產】 10月,奧託立夫(江蘇)安全零部件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竣工投產。該公司由全球最大汽車乘員保護系統生產商瑞典奧託立夫公司在金壇市薛埠鎮投資1.68億美元組織建設,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安全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68億美元,分三期實施,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20億元,主要生產汽車電子安全系統、座椅安全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汽車方向盤系統等產品。
【常州市中友公司主導制訂行業國家標準】 2013年,常州市中友精密制管有限公司起草的《機械結構用冷拔或冷軋精密焊接鋼管》國家標準,通過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省質監部門評審,結束國內精密焊接鋼管產品無國家標準的歷史。中友精密制管有限公司位於武進區遙觀鎮,主要生產無縫鋼管。2012年3月,該公司與中國鋼研集團新冶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高端焊管研發產業基地。此次國家標準的制訂,中友精密制管有限公司是組長單位。
【國內首條巨型桁架機器人下線】 5月16日,國內首個巨型桁架機器人在金石機器人常州有限公司下線,主要用於數控工具機上下料,抓取能力2噸,產品被馬鞍山鋼鐵集團公司預訂。金石機器人常州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專業、最大的桁架機器人製造商,年初整體從杭州市搬遷至武進高新區。該公司在數控工具機自動上下料機器人開發上具有技術優勢,客戶包括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菱重工業(中國)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
【安川機器人項目投產】 6月22日,位於武進高新區津通工業園的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開業投產。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佔地面積150畝,由日本著名機器人公司安川電機株式會社投資建設。公司註冊資本3250萬美元,總投資4800萬美元,主要生產工業機器人及機器人控制系統。該項目設計年產能1.2萬套機器人及機器人控制系統,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
【國茂減速機集團武進區再投2項目】 1月2日,常州市國茂減速機集團新廠建設項目在武進高新區竣工投產,成為2013年全市首個竣工投產的重點工業項目。該項目佔地700畝,總投資超20億元。全面達產後,可年產各類工業減速機120萬臺和電動機180萬臺,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
7月,國茂產業園項目落戶武進高新區,總投資30億元。該產業園佔地面積1480畝,其中一期項目730畝、二期預留750畝。該產業園將圍繞智能裝備及關鍵零部件、減速機相關產品,建設長三角地區特色智能裝備產業園。該項目一期投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
【國茂減速機集團大型特種減速機研製成功】 5月30日,常州市國茂減速機集團自主研製的12米碾環機主傳動大型特種減速機,在徐州特種鍛壓工具機廠裝配車間完成安裝並試車成功。該大型特種減速機重達90噸,開創國內碾環機行業最高記錄。
【馬拉茲電梯導軌項目投產】 5月28日,馬拉茲(江蘇)電梯導軌有限公司投產,註冊資本1500萬歐元,由常州東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義大利馬拉茲電梯導軌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義大利馬拉茲電梯導軌有限公司擁有全球著名電梯導軌品牌,具有技術、設備等多方面的優勢。常州東方高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其新型高速電梯導軌項目被列入市、區兩級工業重點項目。公司位於武進區湟裡鎮,佔地26萬平方米,擁有全自動高速電梯導軌生產線5條,高速拉床等先進裝備280餘臺。
【江蘇納博特斯克液壓公司投產】 5月8日,由日本納博特斯克株式會社、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江蘇納博特斯克液壓有限公司在武進高新區投產。該項目一期註冊資本4000萬美元,總投資1.2億美元,主要生產工程機械用液壓馬達,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5億-30億元。
【常州首個智利獨資項目開工】 3月19日,由智利克羅拉財團獨資設立的美伊電鋼(常州)機械有限公司在常州高新區開工。該項目位於新北區興豐路以北、東港二路以西,總投資4500萬美元,註冊資本2250萬美元,建成後可年產礦山機械耐磨件3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5.5億元。
【蒂森克虜伯項目開工】 4月12日,蒂森克虜伯發動機系統(常州)有限公司在常州高新區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2億歐元,其中一期投資3800萬歐元,預計2014年4月投產。蒂森克虜伯集團是德國工業巨頭,產品涉及鋼鐵、汽車技術、機器製造、工程設計及貿易等領域,名列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第122位。此次開工建設的項目屬於蒂森克虜伯集團技術部下屬凸輪軸業務部門。與傳統凸輪軸生產方式相比,裝配式凸輪軸不再使用鑄造、鍛造等高耗能方式,而是採用蒂森克虜伯專有的低耗能過盈裝配技術。該技術擁有重量輕、能耗低、凸輪軸的材質可以異樣化等優點,產品將配套用於汽車發動機。一期項目達產後,可年產120萬套凸輪軸模塊,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
【常州市規劃建設航空產業園】 3月10日,《常州航空產業園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論證,年內啟動園區一期基礎建設,並與常州機場進行聯動招商,開工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常州航空產業園依託常州機場,東起新孟河,西至常州丹陽交界處,北起京滬高鐵,南至滬寧城鐵,總規劃面積17.1平方公裡。園區重點發展以通用航空製造、運營為主的通用航空上下遊產業;提供大飛機改裝、裝飾、維修以及中國大飛機的配套服務;建設航空快遞分揀中心,打造長三角地區航空快遞集散中心。先期啟動區域位於常州市新北區羅溪鎮。
【新譽集團宇航項目入駐常州航空產業園】 5月8日,常州高新區與新譽集團籤訂宇航項目入駐常州航空產業園發展協議。該項目佔地面積520畝,總投資超10億元,主要從事波音737、747等大飛機「客改貨」改造和商務機內部裝飾業務,還將進行平流層飛艇和無人機研發製造等。(王晶)
【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013年,全市244家規模以上冶金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828億元,比上年降14.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8.2%;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084億元,增12.2%;實現利稅96.3億元,增8.4%;實現利潤47.3億元,增1.5%。
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和東方特鋼股份有限公司3家鋼鐵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鋼鐵行業規範條件》公告。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全市冶金行業主要產品中,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強鋼筋;東方特鋼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超高速電梯導軌;常寶鋼管股份有限公司、武進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產的油井管、石油輸送管、高壓合金鍋爐管等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化學工業】 2013年,全市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482.9億元,比上年增9.2%,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4.5%;實現利稅101.68億元,增22.6%;實現利潤60.4億元,增23.7%。化學工業經濟總量僅低於機械、冶金行業,位居全市第三。全市化工產業已形成基礎化工原料、精細化工、高分子複合材料、化工機械等門類齊全的生產體系;基礎配套設施齊全,有化工鐵路專線和專用危險品庫,長江萬噸級石化專用碼頭和化工專業儲罐區等。至年末,全市有化工生產企業900餘家,有新北化工集中區、武進武澄工業園、金壇鹽化工集中區、金壇金城鎮培豐化工片區和溧陽新材料工業集中區5家化工集中區。(宗綱)
【中國最大皮革化學品項目在常州投產】 4月16日,德國朗盛集團投資3000萬歐元在常州高新區濱江工業園區打造的中國最大皮革化學品工廠投產。德國朗盛集團的前身是德國拜耳公司,是全球特殊化學製品行業的領導者。此次投產的皮革化學品工廠主要提供皮革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高品質化工助劑和技術,具有年產皮革化學品5萬噸的生產能力。
【威能(常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開業】 11月20日,由德國伍爾特集團獨資興建的威能(常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開業。該公司位於濱江化工區新材料區,項目總投資約4500萬美元,一期投資約1500萬美元,主要從事汽車、工業設備維修及養護產品的生產、研發、加工、存儲、貿易等。公司佔地面積5.1萬平方米,項目全部完工後生產能力將達年產3萬噸。主要生產清潔劑、潤滑劑、密封劑、粘結劑、防鏽劑、剎車液、制動劑等優質、高效、環保的汽車及工業設備養護產品。(王晶)
【電子信息產業】 2013年,按工信部統計口徑計算,全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10億元,比上年增11.7%。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第26屆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名錄中,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江蘇華威世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常州祥明電機有限公司綜合排名分別為第5位、第39位、第91位。在2013年度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優秀企業評選活動中,江蘇華威世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獲「全國電子信息行業標杆企業」稱號,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全國電子信息行業最具發展潛力企業」稱號。常州市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家用自給式光伏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標2013年度工信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獲資助資金500萬元。
【軟體和信息服務業】 2013年,全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完成軟體業務收入305億元,增40%。38家企業通過江蘇省軟體企業認定,累計219家;164隻國產軟體產品通過省軟體產品登記,累計1073隻。贊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常州歐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系統集成資質四級認證。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翔雲測控軟體有限公司等6家軟體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億元,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入選全國軟體百強企業名單。全市有12家企業獲江蘇省軟體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獲扶持資金715萬元。常州市與江蘇省經信委籤署共建國產雲計算產業園合作協議,在常州科教城成立國產雲計算產業園發展中心,共同推進基於國產雲平臺的電子文件全程統一管理系統試點項目建設。全市組織20家企業集中參展第九屆中國(南京)國際軟體產品和信息服務博覽會,以「智慧常州,智造名城」為主題,精選智慧醫療、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能公交、電子商務、智能製造等代表企業,集中展示常州在軟體及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成果,獲最佳組織獎。(朱巖 餘亮明)
【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成立】 9月9日,由常州市和常州高新區共同出資5000萬元註冊的常州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在新北區成立,是國內首個由地方發起建立的從事印刷電子產業技術開發的研究機構。同時,常州高新區還設立印刷電子產業基金,並與中國印刷電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籤約共建印刷電子產業基地。年內,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4個項目籤約入駐研究院。(王晶)
【紡織服裝工業】 2013年,全市548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完成工業產值777億元,比上年降1.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7%;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78億元,增4.2%;實現利稅63.9億元,增20.5%;實現利潤36.2億元,增13.3%。「藍豹」「頂呱呱」等品牌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牛仔布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0%,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噴絲板、緊密紡裝置、羅拉、鋼筘、搖架、高精度分段繞經機等產品產量及市場佔有率位居全國前列;汽車織物、安全氣囊、過濾用紡織品、新型色織面料等產業用紡織品的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顯著提升。(宗綱)
【金昇公司收購歐瑞康高端業務】 德國當地時間5月26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見證下,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德方籤署合作文件,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42.3億元,收購世界紡織機械巨頭歐瑞康集團天然纖維和紡織機械專件資產與股權。江蘇金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收購,獲得首屈一指的技術和研發能力、全球化的團隊和市場布局及銷售渠道;通過資源整合,提升中國企業在高端紡織機械領域內的競爭能力,降低高端紡織機械生產成本,從而促進紡織行業的產業升級;通過全球紡機業務整合,在歐洲以研發和核心部件製造為主,生產最高端產品以滿足歐洲和北美市場需求,並提供產品銷售、安裝等相關服務,在中國以全流程本地化研發和製造為主,建立研發支持能力和控制系統研發中心,服務中高端市場,推出符合本地市場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王晶)
【生物醫藥產業】 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33.9億元,比上年增9.9%,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3%;實現利稅32.8億元,增3.6%;實現利潤21.8億元,增0.8%。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初步形成生物製藥、化學藥品、中藥、醫療器械與衛生材料、生物工程、生物農業、生物環保及生物能源8大類生產體系。全市有生物醫藥生產企業8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4家。5月17日,常州市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揭牌,是全國地級市中首家專業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政府下屬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推進全市生物技術信息交流、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及推進生物技術國際合作等。(朱巖)
【美國史賽克集團收購常州創生控股】 1月,全球排名第一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美國史賽克集團以59億港元收購常州創生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創生控股)全部股份。4月2日,史賽克集團入駐創生控股。創生控股創建於1986年,生產規模、市場份額、銷售業績均居中國骨科行業第一位。2005年,創生控股成為史賽克集團在中國的首家認證供應商。完成收購後,史賽克集團仍將保留創生控股原有產品和品牌,鞏固600餘家代理商和近4000家終端客戶,同時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增強在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競爭優勢。(王晶)
【建材工業】 2013年,全市146家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工業產值337億元,比上年增2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3%;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35億元,增15.8%;實現利稅45.5億元,增14.6%;實現利潤28.4億元,增18.6%。
全市建材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其中,水泥行業在淘汰22臺水泥磨機等落後生產裝置後,水泥熟料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水平達國際先進水平,全市17條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均採用低溫餘熱發電技術,每年可節約用電量35%。全市強化木地板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列全國同類產品第一,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豪邁生產線和威力全自動生產線等96條。多功能高性能玻纖及複合材料、水泥預拌砂漿、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纖維增強矽酸鈣板等新型牆體材料發展迅猛。(宗綱)
【中國建材新型塑料建材生產線項目開工】 5月20日,由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常州麗寶第帝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型塑料建材生產線項目開工。該項目位於鐘樓經濟開發區,佔地面積近40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該項目是2012年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中央專項投資項目,從德國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新型塑料建材生產線,填補亞洲空白,達產後年產新型塑料建材380萬平方米,產品可廣泛用於機場、高鐵、醫院等大型公共建築,並能與汽車產業對接,兼容性極強。常州麗寶第帝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中國建材常州複合材料基地的骨幹企業之一。(王晶)
【新能源產業】 2013年,全市69家規模以上光伏企業完成總產值379億元,光伏產品產能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出口量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產品涵蓋拉晶、切片、電池片封裝、組件、系統開發及安裝、產品研發測試、光伏設備製造、光伏配套耗材等環節,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並在常州高新區、金壇市、武進區形成集聚發展態勢。有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華盛天龍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等光伏產業上市公司。全市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達4.5千兆瓦。
全市擁有風力發電整機及部件製造企業近30家。江蘇新譽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生產整機的主要企業之一,1.5兆瓦風力發電整機已批量生產,2兆瓦直驅機組的樣機也實現小批量生產,並實施3兆瓦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江蘇金源鍛造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天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江蘇保龍塔筒製造有限公司在全國風電部件市場具有相當規模市場份額。
全市擁有各類核電裝備製造企業近50家,涉及的產品領域包括壓力容器、電線電纜、閥門、水工機械、變壓器、管道、大型吊具、壓力泵、專用起重設備、塗料等多個品種。
全市有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近200家,產品主要以真空管熱水器為主,在積極拓展民用熱水市場同時,工業用太陽能熱市場逐步啟動。
生物質能方面,江蘇卡特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蘇強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柴油及延伸產品研發及製造走在全省前列,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在溧陽實現示範應用。
年內,鐘樓經濟開發區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範、天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發電示範、新北區工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示範、億晶屋頂光伏發電、常州高新區大風工業園金太陽示範、武進區和戚墅堰區工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武進高新區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範、天合光能金太陽示範、金壇未來能源太陽能光電一體化示範、市政公用建築屋頂太陽能光電示範10個項目獲國家財政補貼資金3.37億元。
【順風光電收購無錫尚德】 11月4日,常州市順風光電國際有限公司(簡稱順風光電)出資30億元,競購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簡稱無錫尚德),無錫尚德成為順風光電的全資附屬公司。無錫尚德曾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製造商,被收購前負債約107億元,2012年稅前虧損額1.37億元,2013年3月申請破產。順風光電註冊地在武進高新區,專業生產太陽能電池片,並向上遊單(多)晶矽片和下遊組件市場發展,基本形成太陽能垂直產業鏈。(何強)
【光寶集團在常州增資4.5億美元】 7月27日,臺灣光寶集團與常州市籤約,在一期總投資6億美元基礎上,繼續增加投資4.5億美元,擴大在常州的生產規模。光寶集團在常州增加投資,主要是擴大光寶華東營運中心的發展規模,計劃用3至5年完成投資,內容包含入駐事業群的增資擴產,汽車電子、路燈、室內照明等LED照明應用的研發與製造,設立華東技術研發中心等。同時,光寶集團還與武進區籤署半導體照明深化戰略協議,武進區將在城市照明改造過程中,充分運用光寶集團提供的LED路燈應用技術和優良產品,共同打造LED應用產業。
【瑞聲新項目入住武進高新區】 3月17日,總投資5.25億美元的瑞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瑞聲科技)高性能光學組件項目籤約入駐武進高新區。2012年,瑞聲科技在武進高新區設立瑞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瑞聲科技在中國境內的投資、管理總部,並通過瑞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武進出口加工區設立高性能光學組件項目,總投資5.25億美元,註冊資本1.75億美元,規劃用地250畝。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等數碼產品。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產1億隻的規模,年銷售收入可達30億元。(王晶)
【新材料產業】 2013年,全市新材料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增速明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特種材料、特種纖維及複合材料、新型金屬材料、稀土及納米材料等方面形成產業特色。在塑料及製品、新型建材、新型塗料、稀土材料、反光材料等方面形成產業優勢,主要包括瓶級聚酯切片、ABS及塑料合金為主的各種工程塑料,BOPP、BOPET等新型包裝材料,新型建築裝飾材料,複合材料,不飽和樹脂及各種玻纖、玻璃鋼材料,功能性塗料,稀土材料,反光材料,新型金屬材料9大類產品系列。產業集聚開始呈現,初步形成武進區、新北區、鐘樓區和溧陽市4個高技術含量的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全市塗料總產量佔全國十分之一,其中新型塗料佔全國五分之一,工業塗料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全國不飽和樹脂主要生產基地,全市不飽和樹脂產量超40萬噸,佔全國總量四分之一以上。江蘇亞邦集團有限公司產量居全國第一,亞什蘭集團公司、常州華科樹脂有限公司位居全國前五。常州華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反光材料生產企業;華潤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聚酯切片在國內佔有較大市場份額;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公司自主研發的結構性泡沫芯材跨入風力發電、軌道交通和航空領域,填補國內空白。(朱巖 宗綱)
【江蘇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創立】 9月9日,江蘇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創立。該產業基金落戶武進區,首期規模5億元,由江蘇省、常州市兩級政府和省新材料產業協會、江蘇金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4方共同發起創立。該基金以「立足常州、服務全省」為方向,採用政府引導、市場推進、布局優化、體系完善的運作模式,重點支持創新型新材料企業、規模化龍頭企業,加快培育打造新材料產業鏈。(王晶)
【江蘇華電戚墅堰發電有限公司概述】 2013年,戚電公司完成全口徑發電量56億千瓦時,實現利潤4.83億元,上繳稅收2.5億元。至年末,戚電公司累計實現安全生產3428天,創公司自1992年以來最長安全記錄。公司針對天然氣發電特點,加大對天然氣支管線、調壓站等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力度,舉行中國華電集團安全生產典型事故應急演練。強化信息化管控,公司ERP(企業資源計劃)信息化管理系統上線運行,開發缺陷管理信息化系統和生產任務督管系統,為機組穩定發電生產提高保障。加強技術攻關和管理創新,《2X220MW級城市燃煤電廠安全高效拆除關鍵技術研究與實施》《一機多模燃機仿真控制系統的研究》2個科技項目獲中國華電集團科技進步獎,《「五型」班組創建的探索與實踐》《燃機機組選型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創新物資採購管理,全面應用招標採購網》分獲江蘇省電力行業管理創新成果一、二、三等獎。燃機技術培訓實力不斷提升,取得中國電力行業、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燃機仿真技術培訓資質。公司主編的國家電力行業標準《單軸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性能驗收試驗規程》由國家能源局發布。5月,E級燃機CDM項目在聯合國註冊成功,為碳減排量交易奠定基礎。10月,公司F級2×475兆瓦燃機二期擴建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核准批覆。該項目是國家西氣東輸二線配套工程,是江蘇省「十二五」期間重點能源項目。(費玉東 秦玲琳)
【江蘇省電力公司常州供電公司概述】 2013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為390.98億千瓦時,列全省第四位,佔全省比重為7.89%;全社會用電量比上年增11.23%,增幅列全省第五位,高於全省3.03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最高負荷656萬千瓦,最高網供負荷635萬千瓦,分別增16.52%、16.51%。年內,常州供電公司完成電網固定資產及各類投資32億元,開工35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104公裡、變電容量99萬千伏安,投產35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119公裡、變電容量295萬千伏安。至年末,全市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所193座、主變容量3522.13萬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5717公裡。常州供電公司連續六年獲全國「安康杯」優勝單位。
全力推進各電壓等級電網的建設與改造,投運500千伏溧陽(天目湖)輸變電工程、500千伏茅武線單改雙工程、500千伏句容電廠送出工程;全年按期建成投運35千伏及以上工程18項,開工35千伏及以上工程14項。推動配農網建設不斷邁向標準化、規範化,全年完成配網投資8.51億元、工程2627項;完成農網投資3.38億元、工程2839項;全市77%的鄉鎮建成電氣化鎮,87%的村建成電氣化村。
搭建政企工作互動平臺,開展集中走訪對接3輪,現場協調解決問題80餘個。完成全市重點園區、「510」項目的電力配套,完成重點項目送電109個、第八屆花博會等保電任務96項。
開展「美好蘇電幸福民生」優質服務主題活動和供電服務提升工程,構建微博、微信等服務平臺,完善電子繳費地圖功能,推廣手機支付、支付寶等新型交費方式。積極開展節能服務,實施82項能效優化措施,年節電量1.79億千瓦時;實現全省首家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全年累計併網64個點、41.58兆瓦,併網數量和容量列全省第一。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可免費入網政策,至年末,常州供電公司受理光伏發電項目19個,總裝機容量102.31兆瓦。併網12戶,累計發電量1115.19萬千瓦時,上網電量35.59萬千瓦時。
【中德政府「中國氣候保護網絡」常州項目】 5月14日,中德政府「中國氣候保護網絡」常州項目閉幕式在常州舉行。該項目是中德政府中國氣候保護網絡LEEN模式(能效學習網絡模式)在中國實施的首個項目。項目從2011年9月開始實施,為常州12家企業提出98項能效優化措施。2013年實際完成節能項目39項,年節約電量7424萬千瓦時,相當於2.9萬戶城市家庭的年用電總量。常州供電公司作為組長單位組織開展能效小組活動12次,為小組12家成員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專業諮詢服務;組織對企業能效管理現狀進行調查診斷,收集、分析各能效環節信息數據,並出具診斷報告;圍繞負荷管理、節能照明、控制系統優化、壓縮空氣、餘熱回收、電力驅動、變頻及其他綠色能源利用提出能效優化措施,積極推動企業完成節能項目。
【500千伏溧陽(天目湖)輸變電工程投運】 3月21日,500千伏溧陽(天目湖)輸變電工程投運。該輸變電工程是溧陽市境內首座500千伏變電站,位於溧陽市竹簀鎮唐家莊村,建設用地面積約4.4公頃,建築面積915平方米,總投資4.44億元。該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有效加強了蘇南地區電網網絡結構,提高了供電可靠性,滿足了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為南京、鎮江、常州電網分層分區運行創造條件,並為溧陽抽水蓄能電站等大型電源提供系統接入點。
【江蘇省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併網發電】 2月7日,常州佳訊光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的1.57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併網發電。該項目是國家出臺關於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受理、設計、調試全過程免費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來全省首個併網的發電項目。該項目是常州高新區天合太陽城國家金太陽工程10.17兆瓦功率光伏發電項目的子項目,通過3臺400伏開關接入粵海工業園南區用戶變電站,預計年發電量173萬千瓦時。
【全市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9月2日,常州市市民周澤家屋頂的光伏電站正式併網發電,成為全市首個併網的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周澤家屋頂安裝9塊250瓦的光伏太陽能組件,整套設備安裝花費近3萬元。該電站年發電2250千瓦時,年獲利1024元,需近30年收回成本。至年末,全市申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市民有6戶。
【蘇錫常供電公司籤署區域應急救援協調聯動協議】 9月,常州供電公司與蘇州、無錫兩市供電公司籤署《區域應急救援協調聯動協議》,建立區域協調聯動工作組,加強三地協同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的能力,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組長單位由三市供電公司輪流擔任,每次任期1年。協議期內,成員單位若發生需支援單位參與處置的突發事件,應及時將災害評估信息、電網信息、地域特徵等通報給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支援單位;支援單位要迅速落實相關準備工作,參與事發單位的應急會商、統一指揮與救援。
【全市供電業務實現同城異地聯辦】 11月18日起,常州供電公司在全市範圍內實行同城異地業務聯辦。聯辦項目涉及33項用電申請業務和9項電費繳納業務,範圍為常州市51個城鄉供電營業廳,所有城鄉營業廳均可承接全市所有用電申請業務和電費繳納業務。至年末,全市供電公司累計受理同城異地用電申請業務728起,電費繳納業務3.5萬筆。
【常州市首次開展電力線路建設跨越運行高鐵施工作業】 12月4日凌晨2時53分,220千伏運河變電站至晉陵變電站線路工程跨越滬寧城際高鐵、京滬電氣化鐵路段工程開始施工作業。跨越運行高鐵的施工項目,是電力線路建設作業中風險係數最高的項目。常州供電公司精心編制專項施工安全管理及風險控制方案和施工組織方案,在確保工程施工及鐵路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加強現場安全檢查,將安全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工程順利啟動投運。12月27日,該工程完工並啟動投運。
【金壇市完成新農村電氣化創建】 10月24日,金壇市金城鎮城南村等18個行政村通過新農村電氣化創建驗收,全面完成金壇市8個鎮、157個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創建工作,累計投入資金1.42億元,實施農村中低壓電網改造項目2983個,金壇市電網供電可靠率得到有效提升。(陳瑤)
【用電分析】 2013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39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11.23%,其中全市工業用電308億千瓦時,增10.86%。全市經濟平穩增長,全社會用電和工業用電增速呈現逐步加快趨勢。下半年,在重點企業和主要行業拉動下,增長速度逐月回升,至年末全社會用電量增11.23%,比上半年提升4.12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10.86%,比上半年提升3.43個百分點。
產業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全年第一產業用電2.7億千瓦時,增15.15%;第二產業用電311.3億千瓦時,增10.73%;第三產業用電39.6億千瓦時,增10.4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7.4億千瓦時,增16.15%。產業用電受氣溫影響明顯。2013年夏季平均氣溫較高,持續時間較長,導致辦公場所、商場、賓館及居民家庭的空調用電大幅增加,夏季全市空調用電負荷超220萬千瓦,比上年夏季增加約70萬千瓦。7-9月全市第三產業用電增23.08%,居民生活用電增33.2%,分別是第二產業用電增幅的1.5倍和2.2倍。
行業用電。全年製造業用電285億千瓦時,增12.17%。其中,冶金鋼鐵行業用電69.8億千瓦時,增18.36%;機械電子行業用電96.3億千瓦時,增15.43%;輕工行業用電11.8億千瓦時,增14.07%;建材行業用電36.5億千瓦時,增9.26%;服裝行業用電2.9億千瓦時,增6.81%;化工行業用電38.4億千瓦時,增4.25%;紡織行業用電27.2億千瓦時,增3.79%;醫藥行業用電2.2億千瓦時,下降2.75%。全市工業用電仍以機電、冶金、建材、化工和紡織五大行業為主,五大行業用電佔全市工業用電比重持續上升,由2005年的84%上升至2013年的94.1%。五大行業用電量比上年淨增29.4億千瓦時,拉動全市工業用電增幅10.56個百分點。冶金、機械電子行業用電增18.36%和15.43%,分別比全市工業用電增幅高7.5個和4.57個百分點。用電大戶拉動作用明顯。從全市工業用電居前的20家企業用電情況看,全年用電增17.8%,增速是全市工業用電增速的1.6倍。其中,用電增長的15家企業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行業,用電下降的5家企業主要集中在化工行業。
區域用電。全年市區(不含武進區)全社會用電113.6億千瓦時,增5.98%;武進區全社會用電166.7億千瓦時,增13.44%;金壇市全社會用電42.9億千瓦時,增13.56%;溧陽市全社會用電67.8億千瓦時,增13.74%。全年武進區、金壇市、溧陽市用電量分別高於全市增幅2.21個、2.33個和2.51個百分點,武進區、金壇市、溧陽市用電增長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工業用電增長較快。(陳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