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從棄臣到秦相,絕地反擊,才是一個人最狠的報復

2020-12-22 有書

有書君說秦國在商鞅的變法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卻也在其他諸國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著秦國日益強大,六國心中頗為忌憚。蘇秦遊說列國,提出來「六國協力抗秦的戰略」,六國一體,便可阻止秦國東進中原,此計謀深得諸國心意。然而,有一個人的出現,讓秦國擺脫了困境,最後更是助秦國東出函谷,挺進中原。他便是「連橫策略」的發明者,以「橫」破「縱」,遊說六國入秦的謀劃者——張儀。張儀雖不像武將般可以攻城略地,開疆拓土,卻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口才,撬動諸侯各國,攪動天下風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張儀連橫破縱的故事。

張儀出生魏國,雖是貴族之後,但他父親因連坐被殺,家中早已衰敗不堪。

年少時的張儀與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

學成下山後,二人便各謀出路,分道揚鑣。

張儀深知自己魏國人的身份,便想著回母國效力,然後靠自己的口才學識,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可是魏王卻絲毫沒有把張儀放在心上,不但沒有給予他絲毫的尊重,還挑起了他與孟子的論戰。

張儀雖巧舌如簧、詞鋒犀利,可在孟子面前依舊沒有討得好處。

而魏王卻以此為由,將他趕出魏國,斷絕了他報效祖國的心思。

這一刻,張儀終於明白,若想做出成績,首先要得到君王的認可,若無法打動君王,自己縱有千般手段,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之後的日子裡,張儀開啟了他的遊說之路。

一日,張儀到達楚國,楚國國相要求張儀與自己喝酒。

吃飯間,楚相發現自己價值連城的玉璧丟了,眾人當時面面相覷。

席間皆是相識之人,只有張儀是外人,一時間,眾人都懷疑是張儀偷了玉璧。

而他們懷疑的理由很簡單:「儀貧無行」,意思就是張儀又窮又品行卑劣。

於是,大家把張儀拘捕起來,拷打了幾百下,可張儀依舊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

眾人見張儀始終沒有承認,便釋放了他。

回到家中,張儀妻子見他如此狼狽,頗為心疼道:

「你若不讀書遊說,又怎麼能受到這樣的屈辱呢?」

張儀卻沒有絲毫在意,反而問妻子:

「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

他的妻子笑道:「舌頭當然還在。」

張儀意味深長道:「只要舌頭在,這就足夠了。」

張儀知道,「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的道理,身體受罰無關緊要,只要自己的根本還在,便不擔心自己的前途未來。

就在這時,有人告訴張儀,你的同窗好友蘇秦在趙國如魚得水,你前去投奔他,何愁沒有一官半職。

一語點醒夢中人,張儀滿懷憧憬地奔往趙國,期待著可以和蘇秦攜手,一同爭霸天下。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期待都會化為泡影,自己的尊嚴也會變得不值一提。

(豆瓣《大秦帝國之縱橫》劇照:張儀)

蘇秦如今是趙王身邊的紅人,無論是向趙王引薦張儀,還是直接安排張儀職位,都是舉手之勞,可他卻選擇了視而不見,冷落起了張儀。

一連數日,張儀都被晾在一邊,而且提供的飯食住宿,也都是下人的標準。

若換成其他人,早已不受這種屈辱,拂袖而去。

可張儀心中仍有對蘇秦的一絲期盼,他深知蘇秦並非勢利之人,這一切也許只是一場誤會。

可實際上,張儀的一切動向,蘇秦都心知肚明,他就是要在張儀耐心消失的最後一刻,再去見他。

果然,在張儀失去希望,決定離去的前一刻,蘇秦召見了他。

面對眾人,蘇秦開始對張儀冷嘲熱諷,他要將張儀的尊嚴徹底踐踏到塵埃裡。

張儀瞬間懵了,面對別人的鄙夷挖苦,自己從來都是一笑置之,可如今面對自己同窗好友的當面羞辱,他恨不得將對方撕碎。

這一次,張儀心中的勝負欲,徹底被蘇秦點燃了。

張儀決定前往秦國,然後憑藉秦國的實力,戰勝趙國,戰勝蘇秦,一雪今日之恥。

路上,張儀遇到一客商,兩人談話甚是投緣,於是客商決定資助張儀去往秦國。

在秦國,張儀順利見到了秦惠文王,並為他分析了天下大勢。

諸侯用「合縱之法」對抗秦國,若秦國不想被其遏制,便要採取行動,破壞其諸國聯盟。

張儀的主張與秦惠文王不謀而合,於是秦惠文王拜張儀為客卿,並委以重任。

而這時,那個幫助張儀的人卻要離開,並說出了蘇秦羞辱他的真相。

當時蘇秦準備正與其他五國行合縱之策,以掣肘秦國,可又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盟約,便想派人入秦,維護自己的成果。

思前想後,蘇秦發現張儀是最合適人選。

但是蘇秦也知道張儀的缺點,張儀太窮了。蘇秦害怕告訴張儀自己的想法後,張儀會因為小利而不用心幫自己。

於是,蘇秦選擇羞辱激怒他。

知恥而後勇,知弱而圖強。

唯有屈辱感,才能激發張儀的得勝心,才能讓他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本領。

而蘇秦選擇此時說出真相,一是要讓張儀感恩自己,這樣張儀便不會讓秦國輕易攻打齊國;其次,蘇秦想要張儀配合,下一場「合縱連橫」的大棋。

這是個雙贏的策略,蘇秦利用張儀實現利益最大化,而張儀也可以利用蘇秦的「合縱」,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此時,張儀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蘇秦的謀劃之下,對於蘇秦的計謀,張儀不得不服。

然而蘇秦終歸還是想錯了,人的勝負心一旦打開,又豈能輕易關上。

雖然這一場張儀輸了,可他卻有了新的期盼,他在天下這盤棋中,想要憑藉謀略學識,扳回一城。

(豆瓣《大秦帝國之縱橫》劇照:張儀)

面對天下局勢,張儀深知「合縱連橫」策略的優勢弊端。

所謂「合縱」,是指南北縱列幾個國家聯合起來,一共對付強國,它的目的是聯合小國對抗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

而「連橫策略」,便是強國拉攏弱國,以攻擊其他弱國,從而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

張儀如今要做的,便是拉攏各國,破壞六國聯盟,然後再各個擊破。

對秦國威脅最大的是齊楚聯盟,可阻擋秦國東出的,卻是韓魏兩國(大家可以看上圖)韓魏兩國離秦最近。

張儀首先選擇了魏國,為了讓魏國率先背叛合縱,尊奉秦國,張儀選擇前往魏國為相。

然而,魏國對張儀始終不放心,不願聽從他的意見。

於是,張儀只能改變策略,讓秦國展現武力,對魏國大兵壓境。

魏王驚恐不已,不得不退出合縱盟約,臣事秦國。

雖然魏國投靠秦國,可其他諸侯卻沒有絲毫動靜。

因為齊楚聯盟是這個策略的核心,只有分化瓦解了他們,其他諸侯才會選擇與秦結盟。

於是,張儀準備拿楚國開刀,以利引誘楚,背叛盟約。

所謂愚者易蔽,貪者易誘。

張儀告訴楚懷王,秦國想要與楚國交好,但楚國要先與齊國斷交。

只要楚國同意,秦國便可以和楚國成為兄弟之邦,甚至願意把商於一帶六百裡的土地獻給楚國,以示誠意。

楚懷王聽了張儀的話,高興不已。

楚國惦記這塊土地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楚國的發家之地,若能拿回此地,楚懷王什麼理由都會答應。

縱使楚國大臣們反對,但商於之地的誘惑太大了,大到讓楚懷王不計後果,只圖眼前。

於是,楚國一面與齊絕交,一面派人跟著張儀去接收領土。

可實際上,這只是楚懷王的一廂情願,張儀只是用此地哄騙他,齊楚聯盟一破裂,張儀便說交付的領土是六裡,而不是六百裡。

楚懷王大怒,遂派兵十萬攻打秦國,可他沒想到,秦國與齊國早已結盟,兩國夾擊,楚國只能敗亡。

楚國不但沒有要到商於六百裡土地,還丟掉了漢中六百裡的土地,最後無奈,只能投降秦國。

而這時,六國已有三國與秦結盟,張儀便趁熱打鐵,前往韓、趙、燕國,利用各自的糾紛矛盾和利益糾葛,挑撥離間,或拉攏或威脅,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

至此,六國聯盟拆散,蘇秦的「合縱」之術徹底失敗。

(豆瓣《大秦帝國之縱橫》劇照:楚懷王)

其實,蘇秦的「合縱」之術,從一開始就有很大的漏洞。

各國都是基於秦國的壓力,而聯合在一起,表面上目標一致,可實際上卻是各懷心思、爾虞我詐。

當大家都只想著合作抗秦的好處,算計自己的利益時,心便不在一起了。

而張儀的「連橫」之策,就是針對各國而來,以利誘之。

所謂魚懸甘餌,鳥死食間,利益永遠比盟約靠譜,實力永遠比運氣重要。

張儀的「連橫」策略一出,對各國的誘惑一擺,無論事成與不成,都會讓合縱方相互猜忌。

最後,張儀便可各個擊破,合縱計劃也只能失敗。

世人皆說張儀狡詐,因為他在遊說諸侯時為達成目的,不擇手段,但張儀的功業卻完全在蘇秦之上,這是公認的事實。

三流謀士機警巧辯;二流謀士趨利避害;而一流謀士掌控人心。

張儀看似披著三流謀士的外衣,可所行之事卻從來都是一流。

張儀兩為秦相,前後共11年,拔三川,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將秦國國力又提升一個層次。

彼時的秦國,已成一飛沖天之勢,面對其他六國的應對,「連橫之策」的作用也在逐漸消退。

秦國唯有找到新的外交策略,才能在更為複雜的國際形勢中,更近一步。

那麼這個新的外交策略又是什麼,請聽明天的講解......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之縱橫》張儀的幾大缺點
    不得不說,他的起點還真挺高,到了當時的強國楚國令尹府裡做了門客,這相當於剛畢業就到了國務院當上總理的實習參謀吶。誰知剛走了好運馬上就連接厄運,這令尹家裡丟了名玉,三千門客中偏偏只懷疑張儀,沒有別的緣故,只因為張儀他出身貧寒,因為你窮所以你肯定會偷東西,這種邏輯出來真是沒處說理啊。初出茅廬的張儀以為等待他是一位明主,誰曾想會是一頓鞭子。淪落到被眾人恥笑,還在戰國的職場上有了汙點。
  • 張儀兩為秦相,以連橫破六國合縱,為何落得出逃秦國的下場?
    張儀兩為秦相,以連橫破六國合縱,為何落得出逃秦國的下場? 春秋時期,列國之間的戰爭是爭霸戰爭,各諸侯國之間不以滅國為目的,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認同,這叫做「義戰」。而到了戰國時期,列國都以吞併他國疆土,消滅有生力量為己任,自然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 厭惡一個人,不必撕破臉面,這樣做才是最狠的報復!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情,有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想要報復對方的衝動。甚至對方的難堪在我們的眼裡會變成愉悅的場景。其實這些都是很真實的,也是允許被存在的,但是不夠理智的。人與人之間就算再不喜歡也不要翻臉。翻臉是最愚蠢的行為,聰明的人從來不會這麼做。
  • 這才是,一個女人最狠的報復
    如何才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分享給你一段話:「感情中,如果你被一個人傷害了,千萬不要去恨他,更不要為了一個拋棄你的人而傷害自己。你應該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好好的生活,當你過得更好,讓他高攀不上的時候,他才能悔恨當初和你分開。」
  • 報復自己「最狠」的方式,也是報復他人「最毒」的招式
    我是想借著這句話說,儘管生活有時候糟糕透了,但如果我們選擇最狠的方式報復自己,就是對自己的仁慈,對自己人生的把握,對自己的最「狠心」且最具魅力的愛。與此同時,也是對他們「最毒」的報復招式。因為,以「最狠」的方式報復了自己,卻讓自己過得更好了,擁有生活絕對的主動權;因為,以「最狠」的方式報復了自己,讓自己比他人過得好了,不在看他人的臉色,有了自信。這就是對其他人「最毒」的報複方式。
  • 《大秦帝國》張儀之力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事情,從商末西伯侯姬昌舉兵伐紂滅商建周到秦相呂不韋領兵滅周,八百年間分為東西二周,東周時期又分以周天子對諸侯王的統治力為區分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戰爭是國與國的貴族之戰然而開啟了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確實開啟了平民之戰的先鋒,張儀就是平民之戰和欺騙以及詐術運用的極盡者。 《大秦帝國》中張儀出現在這部系列劇的第二部。在這部劇中,張儀對於大秦帝國的延續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幫助大秦破解山東六國一次又一次的合縱,還是與山東六國一次又一次的連橫。
  • 「冷漠,是對男人變心最狠的報復」
    要報復那個狠狠傷好了你的男人,哭鬧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你要學會冷漠一點,不在意一點,才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楚楚在和趙子齊分手以後,很是沉迷了一段時間,她沒辦法接受被背叛的事實。明明前幾天,她還很開心的在和趙子齊商量結婚的時候,可為什麼才幾天時間,他就帶著另一個女人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 討厭一個人,不必撕破臉面,這樣做才是最狠的報復!
    人和人之間是十分奇妙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喜歡或者是討厭一個人的時候都是有著某種磁場,有些人明明在之前就沒有聯繫,但是就在首次見面的時候就看對方覺得沒有好心情的話,那麼就是雙方的磁場不合,所以有著一定的排斥。
  • 張儀:一往情深愛秦國,翻臉不認懟前任
    蘇秦刺股就不用說了,那是心真的狠,張儀也為書痴迷,看書的時候,一看嗨,就在手上胳膊上記下來,等到身上被塗滿了,變成一個人形自走圖書後,才去折一支竹子,把身上的靈感記下來。但是張儀跟蘇秦還是有些不一樣,他是魏國公族的支庶子弟,也就是他祖上闊過,血統高貴著。也正是血統上跟魏國貴族沾親帶故,所以一畢業,就麻溜地回家報效祖國。
  • 離婚三年,我才認識到:妻子成全男人的背叛,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
    很多人說「男人背叛婚姻後,妻子成全男人,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這種說法放在那些離婚後又後悔的男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對於那些後悔的男人自己來說,他們是深刻認同這種說法的。「妻子成全男人的背叛,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
  • 池子 辛巴 當敵人對你最狠的時候,就是你絕地反擊的最佳時機
    池子,辛巴,正義始終看見光明磊落池子,辛巴,當敵人對你最狠的時候,就是你絕地反擊的最佳時機。其實辛巴被封殺的最狠時機,也就是辛巴絕地反擊的最佳時機。為何這麼說,既然輿論的造勢這麼大,何不脫離獨到專橫的平臺,自己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直播平臺,使命是永遠為普通人提供優質的直播發展空間等,相信有很多投資大佬善於操作這樣的事情,或許一個新的直播平臺就應運而生,給行業帶來積極的變革力量,這就是絕佳的時機。
  • 不聞不問,是女人最狠的報復
    你可能不知道,不聞不問,是女人最狠的報復。你總是以為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如何傷害那個女人,她都不會離開你。可事實上你錯了,沒有一個人是天生理所應當的愛另外一個人。在你日漸淡薄的感情之下;在你無數次沒有考慮到她感受的時候;在你自以為是只顧著自己的時候;在你傷害了她卻不以為意的時候……女人的心,其實就在慢慢地離開。
  • 韓國電影《王者》中的絕地反擊
    一個不良少年竟然通過司法考試成為檢察官,就已經夠傳奇的了,可是他還要加入檢察官隊伍中最腐敗的也最能翻雲覆雨的集團,成就一番事業。最後被拋棄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堅強地站起來,實現絕地反擊。當他回家的時候,遇到檢察官審查他的父親,並且打他父親耳光,他才知道世界上的檢察官才是最終的王者。他發現自己在嘈雜的環境中才能學進去,就在歌廳、酒吧、打架場所學習,終於考上檢察官。他審查的第一個案子就是高中體育老師強姦女學生的事,而那個高中體育老師是有背景的。
  • 惜舌甚於惜命的大秦帝國相邦張儀
    雖然如此,但是虎有餘威在,魏國作為第一個霸主國,自身的底蘊還在,最重要的是,魏國堵住了秦國東出中原的通道,秦國想要爭霸中原,擴張強大自己,面對的第一個對手就是魏國。雖然在張儀出任秦相之前,秦國已經在河西和魏國進行多次交戰並取得勝利,但是秦國依然無法全取河西之地,同時秦國東出的道路依然不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滅掉魏國。
  • 寫實主義與平民英雄,抗戰劇《絕地反擊》的信仰敘事
    如何以現實主義精神書寫抗日群英譜,今日開播的電視劇《絕地反擊》,進行了頗為有益的嘗試。從情節設計來看,《絕地反擊》遵照唯物史觀,以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態度重現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在橋段設置中既不誇大八路軍的主觀能力,也不刻意矮化醜化敵人的「愚蠢」,而是反映了抗戰時期魯蘇地區抗日形勢的險象環生,真實地呈現了敵人的兇殘強悍和我軍民的不屈不撓,也只有血淋淋的還原,才更加能凸顯勝利的來之不易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
  • 離婚以後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拆散婚姻,是對婆婆最狠的報復
    但是,如果婆媳矛盾出現的時候,男人不懂護妻,問題就不只是婆媳矛盾那麼簡單了,一旦危及到婚姻的成敗,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道理其實很簡單,只可惜有些人「不見棺材不落淚」,總覺得犯錯了「應該沒事」,卻不知,恰恰就是因為這種疏忽大意的心態,導致自己的人生深陷低谷。
  • 秦相魏冉,秦國自商鞅之後的最大功臣,也是自卑的心機男
    我說:「秦相魏冉,雖然是秦國自商鞅之後的最大功臣,但也是一個自卑到極點的心機男。」秦國從崛起到統一,從諸侯弱國到大秦帝國,這一路走來,有鮮血有淚水,有榮光有恥辱。從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到大秦男兒,勿忘東出,再到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秦國男兒,上下一心,立志強國。這期間,商鞅立法定國,張儀連橫強國,魏冉問鼎天下,呂不韋一統天下。
  • 張儀是秦國的代表人物,鄭袖夫人讓楚王放了張儀
    張儀使用外交「權力」,最著名的例子是他一生中的兩個重要時期,一個是實現他職業生涯的輝煌時期,一個是他失去權力的時期。在談到他的職業生涯和他的追隨者的這兩件事的時候,張儀能夠自信而靈活地運用他的外交策劃,既顯示了他在這一領域的精通和專長,也反映了他對外交「權術」的依賴。第一個時期是他兩次反對楚王的策略。第一次是他的成功。
  • 當有人落井下石時,這樣做才是絕地反擊!
    01Chapter 01有起伏,才人生!沒有人能打敗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到打敗你自己!所以面對他人的飛短流長,要保持平常心態,因為世人太現實,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將這些當成正常現象,千萬不要順著往心裡去,否則徒增煩惱!龍困淺灘遭蝦戲,再正常不過了!
  • 蘇秦張儀:史上最牛的中國「合伙人」
    羋月傳最近火的一踏糊塗,有讓人們最疼愛的可愛活波的小月兒,更有讓人們敬佩的智慧男神-張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