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2021-01-13 鳳凰網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盪氣迴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面世之初普遍不看好

在今天,《平凡的世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但在1986年,這部作品的第一部剛問世時,卻並不被看好。

魯迅文學院副院長白描回憶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寫完後,曾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研討會,「除了極少數人對這部作品給予肯定外,更多的人是給了路遙當頭一棒,甚至有的青年評論家,對他使用了非常刻薄的語言。」他說,當時先鋒派、意識流等剛剛進入中國,大家忙於對寫作形式的探索,認為《平凡的世界》這種傳統現實主義的寫法太陳舊、沒意思。

座談會讓路遙深受打擊,「會議結束後,我和路遙回陝西。起程那天漫天風雪,雪花橫著飄,我們坐的計程車直打滑。我當時對路況很緊張,但路遙沒有任何感覺,情緒低落。」

白描說,路遙在寫作前,跟很多人表達過自己的一些觀點,「他認為既然自己寫的是最樸素的人,就應該用最樸素的手法來寫,絕不在形式上搞過多的花樣。」

小說的影響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小說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人們對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有一尺多厚,像雪片一樣,陝西電視臺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鬥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咀嚼著這些至理名言,使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從這個意義上看,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將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路遙把秀蓮寫死另有深意?讀者:這不是敗筆?
    說到《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作者路遙憑藉著這部小說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而這部小說也被評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當然從這一評價我們就能夠看出這部小說的影響力。作者路遙在寫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也有許多靈感湧現的地方,當然這些地方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書中作者路遙將賀秀蓮這個人物寫死。在我們讀者看來,這可能是作者路遙的一大敗筆。
  • 《平凡的世界》落伍被編輯退稿,路遙崩潰大哭
    1986年,路遙經過多年努力後,終於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寫作。這年夏天,《當代》雜誌社分管西北五省稿件的編輯周昌義來西安組稿,路遙把《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交給他,希望能在《當代》發表。路遙第一部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就是在《當代》發表的,因此對《當代》很有感情。
  • 日他媽的文學:路遙之死和被退稿的《平凡的世界》
    好不容易獲得茅盾文學獎,還被傳說是活動的結果。好不容易暢銷,又被認為是死亡效應。等到它終於被文學史認可,作家本人早在黃泉路上了。」這或許也是周昌義先生對路遙先生的一種懺悔吧! 但是對路遙而言,要翻,因為他創作這部作品,目的就是要真實地記錄那一代年輕人的精神歷程,要記錄他們的迷茫、挫折、探索、堅持,要記錄他們在片熱土上所付出的心血,要記錄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無數的平凡的青年他們所度過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覺得平平無奇,讀不下去,於是退稿了。也許由於專家評價不高,《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在更加邊緣的文學期刊《黃河》出版。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27日,路遙去世,差16天43歲。如今,當年被專家普遍不看好的《平凡的世界》,在出版界長銷,成了傳世經典。
  • 充滿遺憾的《平凡的世界》,路遙筆下三段令人感到遺憾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你讀他的作品會發現,書中所描寫的正是真實平凡生活的寫照,處處充滿了「遺憾」兩個字。讀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人,相信對孫氏兩兄弟的經歷並不陌生。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路遙是有意安排這種遺憾,或許正是向我們說明:遺憾是生命中的常態。正是這種遺憾,才讓作品如此真實。《平凡的世界》這部名字平凡,內容卻一點都不「平凡」的巨著,影響了千萬中國人。
  •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
    一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裡,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
  • 《平凡的世界》:路遙一生愛自由,卻留下一個情節上的「漏洞」
    路遙一生追求自由戀愛,卻在《平凡的世界》中,安排孫少安拋棄知識女性田潤葉,選擇農村文盲賀秀蓮結婚,是書中的「漏洞」嗎?《平凡的世界》,被稱為是茅盾文學獎桂冠上的明珠,影響了幾代的億萬中國人。但是,路遙用一生寫的這部作品,卻有一個情節上的「漏洞」。
  • 《平凡的世界》:換一個角度看路遙,人生不只是苦難,也是幸運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展現了中國近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態,從中我們看到了各色的人生,看到了平凡的愛情和婚姻,看到了普通人的奮鬥,看到了小人物的堅持,看到平凡的人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它全景式地描寫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生活,深刻展現了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的成長和生活。
  • "平凡的世界"曾遭退稿 編輯:我個人不可能超越時代
    記者萬建輝  路遙作品《平凡的世界》激勵了幾代青年,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但與正在播出的同名電視劇一樣,它的命運坎坷。  延安大學文學院教授厚夫花10年寫作、於去年12月出版了《路遙傳》,為此訪問了多位當年經手過《平凡的世界》的文學刊物編輯。
  • 病重的路遙告誡賈平凹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含淚奪門而出
    「農村小子」的逆襲——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生於陝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 ,家庭清貧,人口眾多,在7歲時,王父不得不將路遙送給膝下無兒堂哥的撫養。在大伯家,路遙被照顧得很好,無論有沒有用度,養父母總先想到的是路遙。路遙也很爭氣,在學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 路遙死後,妻子坦言:如果知道他病得那麼重,一定會回來照顧他的
    路遙去世後,女兒路遠如雨中之花,孤苦伶仃。弔唁大廳裡,前妻林達流淚說,如果我知道他病得那麼重,一定會回來照顧他的。可是,女兒冷漠而倔強,視她如路人。97年,林達授權出版社發行路遙的作品,10年期內稿酬每千字30元。不料幾年後,親生女兒竟把林達告上了法庭!
  • 《平凡的世界》:一部值得被世界閱讀的巨著,為何有人卻讀不懂?
    聽說,當路遙寫完第二部的時分就曾經倒下了。前一天寫完,後一天就爬不起來了。渾身沒有勁,只要膝蓋上還有勁,趴在地板上整理稿子。吐完血接著抄,全憑一口吻,斜著身子抄完。路遙說他曾經思索好了,他要用本人的生命去完成《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啥還受歡迎?網友:裡面有我們的影子
    曾經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在大學的一場辯論賽上,一位學生激動地說:「《平凡的世界》又長又臭,你們為什麼會喜歡?」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很納悶,雖然《平凡的世界》已經出版30多年了,但是它仍是中國人最愛看的書之一,仍然是中國高校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長篇小說。
  •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啥還受歡迎?可能是裡面有我們的影子
    曾經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在大學的一場辯論賽上,一位學生激動地說:「《平凡的世界》又長又臭,你們為什麼會喜歡?」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很納悶,雖然《平凡的世界》已經出版30多年了,但是它仍是中國人最愛看的書之一,仍然是中國高校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長篇小說。
  • 不平凡的世界:7歲被送人,臨終前離婚,短短42年嘗盡人間苦樂
    在這種堅持下,歷經六年《平凡的世界》終於完成,這部作品也不負路遙的期待,一舉斬獲茅盾文學獎。路遙自己可能都不知道,這篇嘔心瀝血的作品,耗盡了他的生命,完成這部作品時,他的生命只剩600多天。路遙不平凡的世界苦難伴隨路遙一生,同時也成為了路遙文學創造的題材,最難得的是,伴隨著苦難是的生活,路遙並沒有要放棄。他還從中汲取了無數的養分。他告訴我們,面對苦難時要奮起反抗,在苦難的生活中追求理想,自我升華。《平凡的世界》成就有多大?且不說路遙獲得的一系列稱號和榮譽。
  • 《平凡的世界》——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原因也許如紀錄片《路遙》製片人吳建榮的評價:《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給中國文學創造的神話,不僅是一個呈現在眼前的小說世界,以及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們中間,而且還打開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門,人生格局就此改變:空闊、寬容、堅硬、柔軟、寫實,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這部作品影響了一大批人,讓許許多多的生命在迷茫無助的時候找到人生的航向,是每一個奮鬥者的枕邊書。
  • 悲慘的路遙四兄弟,先後得同種病去世,賈平凹:這是一個悲苦家族
    28年前,病魔奪走著名作家路遙42歲的生命。他的文學成就構築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作品至今熱銷,在大學生中閱讀率高居榜首。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編成電影後,引起巨大的轟動。
  • 路遙38歲病重,為何選擇隱瞞也不肯治療?賈平凹:他羞於公開此病
    許多平凡的人,圍著平凡的事,做盡世間平凡的舉動。只有平凡的你和平凡的我,可以細細品看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就是路遙,一個擁有短暫而璀璨的一生的人民作家。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紀念路遙誕辰70周年 | 那些平凡世界裡的人生片段
    他「不管漂泊到何處,心永遠貼著黃土地」他「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他站在陝北黃土高原用一部上百萬字的鴻篇巨著描繪一軸氣勢磅礴的社會歷史畫卷今天,是作家路遙誕辰70周年紀念日通過下面這些定格的時光一起緬懷路遙平凡世界裡的人生片段童年,是路遙人生中苦難的時光,一家十來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