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覺得很有道理:你房間的模樣,就是你內心的模樣。
如果一個人的房間都是亂糟糟的,久而久之,在這種環境下,會讓我們的情緒變得容易煩躁和焦慮,如果一個人的房間是一看就很舒適的話,也反映出了這個人的內心是明媚的,所以,在2021來臨之前,為何不做一次「斷舍離」呢?讓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和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所以,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斷舍離」清單,這些東西除了佔地方都沒啥用了,只要跟著我一起扔扔扔就可以了,讓你在新的一年收穫高級精緻的新生活。
一、玄關
1.一年以上沒穿的鞋子
2.舊的、不合腳的、同款過多的鞋子都考慮淘汰一批吧
3.破損、變形的拖鞋(推薦家中常備一次性拖鞋,為訪客準備)
4.鞋盒(太佔空間,還阻礙視線讓你忘記鞋的存在,統統扔掉)
5.買鞋送的無紡布袋(以為有用,其實從來不用)
6.過期、乾涸的鞋油/鞋蠟
7.已經很髒的擦鞋布(推薦使用一次性抽拉式擦鞋布)
8.骨架折斷的雨傘
9.生鏽的剪刀、小刀
10.劣質的不太可能再用的一次性雨衣
二、廚房
1.過了保質期的食物
2.長蟲發黴的食物
3.冰箱冷凍室裡忘記了儲藏時間的冷凍食物
4.不喜歡吃的零食糖果(下次也別買了)
5.已經不脆的瓜子堅果
6.已經風乾的蔬菜水果
7.別人送的但不想吃的土特產
8.開了封都記不起上次使用時間的調味品
9.過期的火鍋底料、醬料佐料、果醬、巧克力醬、蜂蜜等
10.方便食品裡的調味包
三、客廳
1.不會再聽的CD
2.不會再看的VCD/DVD
3.沒啥特別意義的公仔玩具(保留超喜歡5個以內)
4.做工粗糙純屬積灰的旅遊紀念品
5.各種宣傳資料、傳單
6.過期的優惠券
7.過多囤積的塑膠袋、垃圾袋
8.過期藥品
9.以為會用到的打包發泡紙
10.攢了一堆看似質量好的購物袋
四、衛生間
1.看不出顏色、乾巴巴沒有任何質感的毛巾
2.攢了超過3塊的舊毛巾(當抹布或擦地並不好使)
3.開封一年都沒用完的洗滌用品
4.去年夏天打開但沒用完的防曬霜
5.從酒店拿回來的各類洗漱套裝
6.過期的護膚品
7.用了發現並不適合的護膚品
8.開封很久都沒用完的身體乳
9.已經沒彈性的扎頭髮繩
10.只有一個頭卻有七八個發箍,清理一些吧
五、書房
1.漏水的筆
2.寫不出字的筆
3.已經幹掉的膠水
4.舊日曆
5.沒有粘性的便利貼
6.已經結束的培訓考試資料
7.已經更新了很多代的舊數碼用品
8.重複的數據線
9.小容量的SD卡
10.沒啥特別意義的明信片賀卡(感謝之情表達並銘記就好了)
六、臥室
1.破洞或拉絲的襪子
2.只剩一隻的襪子
3.領口變形的T恤
4.泛黃的白色衣服
5.破損的舊皮帶
6.鬆懈變形的內衣內褲
7.質感低廉的衣服
8.一年沒穿過的衣服
9.一年沒戴過的圍巾
10.各種文化宣傳T恤
七、兒童房
1.孩子已經穿不下的衣服,襪子,鞋子
2.孩子的手工作品(拍照留個紀念就好啦)
3.孩子已經不玩的玩具(和孩子一起整理吧)
4.各種玩具包裝盒
5.各種培訓機構海報
6.乾涸寫不出的水彩筆/油畫棒
7.孩子小時候用過的被褥
8.不合尺寸不和季節的表演服
9.松垮的髮帶,橡皮筋
10.節日爬梯裝飾品、面具、帽子、氣球等
八、陽臺
1.陽臺上已經完全枯掉了的盆栽和肥料
2.早已枯萎的花草綠植
3.廢棄不用的玻璃魚缸
4.暴曬後開裂的塑料面盆
5.已經沒有花草的空花盆(除非馬上用起來)
6.以為下次裝修還會用到的塗料、電線、地磚、地板
7.損壞嚴重的衣架
8.堆在陽臺或角落裡的快遞箱、快遞盒
9.生鏽的扳手、螺絲刀
10.壞掉的行李箱
總之,一條丟棄規則請遵循:任何事物,不管是看法或信念、回憶、工作、甚至人,只要讓你心情沉重、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阻礙你前行的,把它丟掉、送走、賣掉、拋開,然後繼續前行。
可見,斷舍離不僅僅體現在家居生活上,還應該體現在精神生活上,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堅持斷舍離,也是一個讓你內心得到豐富的方法之一。
何謂斷舍離?就是通過歸納整理生活中的物品,藉此來整理自己混亂的內心,進一步審視自己,讓自己身心舒適的一種行為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處理掉自己生活中並不需要的雜物,斷掉沒有意義的社交關係,為自己的生活和心靈做「減法」!
在《斷舍離》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很有道理:「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斷舍離,並不是簡單地為房間做個大掃除就可以了,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想改變生活的追求,是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真正的斷舍離,斷的是無效社交,舍的是無用雜物,離的是對電子產品的依賴,這句話可以說是涵蓋了人生的相處之道。
《斷舍離》這本書還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有的人之所以不懂得處理沒有用的物品,是因為他們總想著「這些東西萬一用得上呢」?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
APP在手機裡三個月不用,那對你來說就毫無用處;衣服一年不穿,對你來說,就不會再拿出來穿了,這些會佔據我們有限空間的東西,要懂得捨棄。
如果你不懂得判斷這些東西該不該捨棄,教你一個方法,不要考慮這個東西有沒有用,是考慮這個東西你需不需要,要知道,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這個物品。
俗話說:有舍才有得,這本《斷舍離》,就是意在告訴你,如何舍,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這也是一本自我反省,看清自我,以及重新認識自己的書籍,讓你在這焦慮的社會中,讓心靈回歸安寧。
《斷舍離》一書出版後,一直備受各界名流的青睞,宮崎駿父子曾推出《來自虞美人之坡》來詮釋斷舍離精神。
這本書也曾被張怡筠、楊瀾、王人平、毛丹青等知名的媒體人和學者共同推薦,著名作家張德芬也曾為老版的《斷舍離》作序。
餘生,讓自己懂得豁達一點,通透一點,該斷的要斷,該舍的要舍,該離的要離,只有如此,你才能夠生活更輕鬆,更幸福,讀懂這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嘗試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身心都將恢復活力,這就是「有舍,便有得」。
恰逢出版社做活動,《斷舍離》原價59元,現在限時特惠僅需36元,拿出200套做活動!真的超值了!少喝兩杯奶茶,就能學會這種精簡人生的方式,何不來試一試?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