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龍口感外酥內軟,原料做法看似簡單
但製作過程新老手依舊容易遇到各類問題
做出來馬卡龍空心、沒裙邊
有空洞、塌陷……
下面一起來學習下馬卡龍零失敗的秘方
相信同學們都能做出完美的馬卡龍!
📍 馬卡龍空心?
1、蛋白霜打發不到位,主要就是打過了或者沒有打好。
2、底火溫度不夠高或者初期預熱溫度不夠高,達不到烘焙馬卡龍的溫度,不能把馬卡龍烘烤出裙邊。
3、杏仁粉出油或者受潮,糖粉受潮結塊。
4、混合時蛋白霜過熱,或溫度過於太低。
5、攪拌過度,麵糊消泡太稀了,攪拌不夠消泡不到位
6、沒有烤透,時間不夠,溫度太低。
7、蛋白消泡的原因:蛋白中糖的含量不夠(法式做法是沒有隔水加熱至砂糖完全融化);攪拌時時間過長;攪拌的手法不對,應該翻拌;杏仁粉的顆粒偏大;風吹結皮時間過長;烘烤溫度不對;
📍 馬卡龍表面開裂?
晾皮不夠,在烘烤時麵糊要膨脹,如果表面不能形成結實的外殼,那烘烤時自然會嚴重地裂開。特別在做異形馬卡龍時,一定要讓麵糊連接的地方充分結皮,才不會出現裂紋。
📍 馬卡龍側面開裂?
意式蛋白霜打的太硬,或麵糊太幹。健康的馬卡龍麵糊,應該是具有不太強的流動性,有光澤並且細膩的狀態。蛋白霜打出小彎鉤,讓氣泡還有更多的彈性和張力,在高溫烤制時才不會破裂。
📍 烘烤後的馬卡龍表面塌陷?
1、麵糊中蛋白消泡了,導致溼度偏大,烘烤後表面塌陷。
2、原料中的水分偏多,比如杏仁粉受潮,蛋白中含水量大,用的液體色素比較多等。
3、低溫烘烤,溫度不夠,導烘烤致表面有褶皺,不平整。
4、配方中含糖量少,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5、晾乾的程度不夠。
📍 馬卡龍沒裙邊?
1、烤箱底火過高。
2、蛋白霜沒有打發好,打發的太稀或是打發過了。攪拌太用力或是攪拌次數太多。
3、晾乾時間太長,馬卡龍涼皮時間最好是在半小時以內,如果 是超過一小時麵糊有可能消泡。
4、蛋白打發蛋白霜之前沒有回溫,如果蛋白霜太涼也有可能消泡。
5、蛋白霜打發好後,和手溫差不多的時候就要開始攪拌了,如 果打發好的蛋白霜放置時間太長可能會消泡。
6、表面有裂口。
7、配方中蛋白比例不對。
📍 馬卡龍表面有小空洞?
主要原因是蛋白消泡了,在馬卡龍的晾乾(或烘乾)過程中,蛋白中小氣泡合併成大氣泡,氣泡上浮至表皮後破裂,形成一個空洞,通常會有很多小氣孔在表面,並伴有空心。
📍 馬卡龍表面不細膩?
1、杏仁粉研磨不夠細,未過篩完全,杏仁粉未能完全分布於麵糊中,烘烤後馬卡龍表面粗糙;
2、蛋白、杏仁粉和糖粉混合不細膩,攪拌不均,有大顆粒雜質,烘烤後表面會不平整;
3、打蛋頭上留有蛋白,蛋白量少,也會造成表面有顆粒狀,有紋路,不光滑;
📍 馬卡龍顏色不均?
1、烘焙溫度過高,麵糊受熱不均,導致表面顏色不均;
2、烘烤未完全時,直接取出,外殼顏色分布不均,有明顯深色塊。
📍 馬卡龍內部太溼或太幹?
馬卡龍又溼又粘,從油布上拿不下來,可能是烘烤的時間或者溫度不夠,內部沒有完全熟透,所以內部很溼很粘稠。
或者相反的情況,馬卡龍烤好後,已經自動脫離了油布,拿起來完全不費力,那說明你的馬卡龍烘烤過度,內部也完全乾燥,吃起來的口感就像脆硬的餅乾,這樣的馬卡龍表面會上色,並且夾餡兒後的吸潮時間也會變長。
📍 馬卡龍底部不平整?
1、烘焙墊未放平整,清洗乾淨,會造成底部不平整;
2、烘烤未完全時,直接取出,從烘焙墊上取下,底部會粘連,導致不平整;
3、烘烤完全後,未完全涼透,底部會粘連,導致不平整
📍 馬卡龍如何保存?
馬卡龍做好後,等餅身完全涼透了就可以開始夾餡了,加好餡的馬卡龍,放冰箱 冷藏可以保持一周7天,冷凍可以保存1個月。
在冰箱拿出來馬卡龍後室內放置幾個小時再吃更美味!
怎麼樣?
這些馬卡龍的乾貨你都get到了嗎
一枚好的馬卡龍應該是
表面光滑體型圓潤
有一圈蕾絲裙邊
外殼吸潮剛好
一口咬下去外脆內糯
就像下面這些作品一樣
這些都是石家莊歐米奇的同學們
自己做的馬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