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諾》大結局,但劇中的多種情感關係,卻引人回味。
今天,來說說大晟朝兩代皇帝與他們的弟弟及他們的女人。
兩代皇帝的共同點,是都愛上過同一個女人。
一代皇帝蕭承睿和弟弟蕭承煦愛上草原美女賀蘭茗玉;二代皇蕭啟元與弟弟蕭啟榮則都愛董若萱。
結果怎麼樣呢?
蕭啟榮在得知董若萱愛的是他的皇帝哥哥,並和哥哥私奔後,選擇自殺,留下他那野心很大的太妃母親。
而蕭承煦在得知心愛的女人嫁給哥哥蕭承睿後,也曾痛苦欲絕,但他卻從絕望中走了出來,從此一心守護心愛的女人賀蘭茗玉。
兩場三角戀,得到那個女人的,都是皇帝。
落敗的都是弟弟。
但是,這其中又有差別,賀蘭茗玉雖然嫁給她不愛的皇帝,但她的心幾乎都在蕭承煦身上,她多次為他出謀劃策,救他於危難。
而蕭啟榮和皇帝哥哥都愛董若萱,但董若萱一直都愛的是蕭啟元,蕭啟榮只是單相思。
雖然皇太后賀蘭茗玉曾將董若萱許配與蕭啟榮,但在皇帝與董若萱私奔後,蕭啟榮自知胳膊擰不過大腿,自尊心受到打擊,也禁不住別人的笑話,選擇了自盡。
都是愛情失敗者,為何蕭承煦與蕭啟榮的結局差別這麼大呢,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說起來也簡單。
蕭承煦這方面,雖然他一生都沒能等到和賀蘭茗玉在一起,但賀蘭茗玉終其一生,心裡一直裝著他。所以,嚴格來說,他不算愛情失敗者,或者說,他只是明面上失敗,結婚的對象不是自己心愛的女人而已。
但他知道賀蘭茗玉雖然嫁給他的哥哥,心裡一直牽掛著他,這對他的打擊就降低了許多。
對一般俗人來說,得到一個女人的身體就是得到。
而對蕭承煦這種男主光環的人來說,他對賀蘭茗玉的愛情,肯定不會只是肉體的需要。對他來說,精神上的共通或才是他所追求的。
所以,從精神上說,他其實一直是勝利者,他的皇帝哥哥才是失敗者。
哥哥蕭承睿只是得到了賀蘭茗玉的軀殼,卻從未得到過她的靈魂。這一點,蕭承睿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對弟弟蕭承煦充滿嫉恨。
另一方面,蕭承煦年少失母,母親突然莫名自殺, 這使得他的生存環境變得十分惡劣,他不斷想著為母親報仇,要奪回皇位。而這些,讓他知道自己要學會隱忍,學會等待時機。
我們知道,一個不斷要為活著深謀遠慮的人,生存,會佔據他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愛情對他來說雖然也很重要,可畢竟不會佔據他生命的全部意義。
也就是說,他活下去的目的不會僅僅只剩愛情,還有他要肩負的使命。
這樣的人,生命力必是頑強的,失去心上人的確會讓他痛徹心扉,但假以時日,他終究知道必須走出來活下去,只有活著,才有機會。
而蕭啟榮的經歷和蕭承煦則完全不同。
他出生時,他的父親已經是皇帝了,政權穩固。蕭啟榮和哥哥蕭啟元歲數差不多,兩人從小一起玩到大,是兄弟,也是玩伴,感情十分要好。
蕭啟榮的母親很有心機。
這樣說吧,一個母親有心機,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為她的兒子爭取利益。而往往這樣的母親,對兒子卻會十分心疼,捨不得他吃苦受罪,老想給他最好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蕭啟榮有點沒心沒肺,天真幼稚,和曾經的大皇子蕭啟瀚有點像。只是蕭啟瀚因為是大皇子,對皇位有想法,只是能力不足於和蕭承煦對抗。
而蕭啟榮天真,則是因為有他媽媽為他爭取,沒有讓他摻和。
爭皇位失敗後,她的母親遭到處罰。賀蘭芸琪與賀蘭茗玉都不是惡婦,沒有治她死罪,只是將她送出宮外思過。
蕭啟榮和蕭啟元的關係,可能有點像漢時呂后的皇帝兒子對他的弟弟如意吧,很愛護。所以蕭啟榮成長的路上應該不會受什麼委屈。所以你看長大後的蕭啟榮,笑容很單純。
人嘛,沒有受過委屈,沒有遭受挫折,都是這樣的心態,心智發育低齡化。
心智低齡,又不用為生存發愁,那麼,愛情都會變得很重要,特別是第一次對異性心動的初戀,可能會在他生命中佔很重的分量。
蕭啟榮得到賀蘭茗玉的點頭,以為穩穩的,自己會和董若萱比翼雙飛。為此,他特意向董若萱表白,只要她嫁給自己,他將來不會再娶側妃,他會一生一世只愛她,只對她一人好。
將來能不能做到不好說,但一個男人真心實意將這些承諾說出口,可見他確實是動用了全部的感情來愛她。
可惜事與願違。
他和皇帝哥哥的感情很好,皇帝哥哥蕭啟元對這個弟弟也很愛,可是,在愛情面前,這些統統得退位。
蕭承元對董若萱志在必得。董若萱非蕭啟元不嫁。
蕭啟榮被啪啪打臉,滿心歡喜歡喜全化成了泡影。
一邊是從小感情要好的皇帝哥哥,一邊是並不愛自己,而自己對她情根深種的美人。他沒得選。他恨,他想報復他們,他想讓他們難過。他用了最笨的方法,以死抗議。
他一了百了。
那一邊,蕭啟元和董若萱喜氣洋洋地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那一邊,是他母親在佛前懺悔。
古人有一句話,飽暖思淫慾。
就是說,人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吃飽穿暖後,會有比這些物質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精神上的東西,其中更重要的一項,就是愛情。
不管男女,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想得到感情的滋養,因為那是溫暖,是內心力量的源泉。
蕭啟榮從小就不用為生計發愁,唯一他想去爭取的愛情,卻是死路一條,讓他備受打擊,覺得自己太失敗了。
他的母親沒能理解他的痛苦,沒去為他爭取,反而沾沾自喜兒子得到了親王的頭銜,更讓他感覺生無可戀,好像他拿女人去換了個親王,讓他受不了。
其實,人想死的那會,如果有人勸一下,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那些為愛情不如意就去死的人,太傻了。不提倡。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強極必辱。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