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大亞灣美韻社區仁和衛城小區的張阿姨因患病行動不便,上洗手間很是艱難。日前,由社區籌備組、社工和小區共同發起的「心安居安」家居安全防護改造服務項目,順利幫張阿姨把家裡的廁所安裝了扶手,解決了她如廁難的難題。據悉,仁和衛城小區成立了家居安全防護服務隊,專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家居評估和改造服務,美韻社區正逐步將這一做法推廣到其他小區。
志願者為老人安裝廁所扶手
據了解,60多歲的張阿姨和老伴是剛到大亞灣生活的「新灣人」,平日裡沒有子女和親人陪伴,老倆口對小區環境比較陌生,生活孤單寂寞。張阿姨患有肺塵病,長期要靠藥物、吸氧調養來維持生命,一旦離開吸氧儀器,渾身就不舒服,為治這個病,花了不少醫藥費。由於依賴氧氣裝置,較難外出與別人互動交往。行動不便,加上衛生間安裝的是蹲廁,造成了如廁艱難,她平時就用一張破舊木凳來借力。
為了減輕張阿姨如廁難的困擾,社工和志願者多次上門討論,尋求解決辦法。經過多方努力,聯繫到愛心企業資助愛心扶手。4月14日,美韻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社工聯合美韻社區籌備組、仁和衛城小區物業、小區志願者、愛心企業多方力量,帶上安裝工具、扶手和慰問品,一起走進了張阿姨家裡,在她家廁所裡裝上了扶手,送上了一份溫暖的關愛和呵護。
除了張阿姨,本次家居安全防護改造活動,也切實解決了住在同一小區的姚老伯「方便難」的問題。
姚老伯半年前突發腦中風,導致半身癱瘓,左手左腳使不出力氣,靠著一根拐杖撐立。不僅出門難,在家行走也很不方便。從臥室到浴室之間雖然只有幾米的距離,但走起路來,仿佛隔了幾十米,如廁蹲下起身時困難重重,每次都要花上許久功夫。這次愛心扶手安裝,讓他如廁、洗澡時有了助力的物件,生活更加方便了。
「美韻做法」推廣到其他小區
在城市小區裡,像張阿姨和姚老伯這樣行動不便的居民有很多。他們有的因為年紀大,有的因為身體殘疾而導致行動不便,加上缺乏防範意識、家庭環境設施不適,在家容易發生摔倒、撞傷等意外風險。
為了給這樣的居民創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日前,大亞灣西區美韻社區社工、社區籌備組和小區聯合發起了「心安居安」家居安全防護改造服務項目。該項目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家居安全服務網絡,聯動消防大隊、燃氣公司、水電工、醫療、室內設計等專業人員,為社區內特殊對象個人及家庭提供居家安全調研、改造、宣傳教育等活動,化解居民家中線路老化、光線不足、地面不平、房頂漏雨、扶手缺失、熱水器管壞等難題,改善其居家安全環境,提高其家居安全防護意識,減少居家安全事故。
同時,該項目還培育社區家居安全防護服務隊,發揮服務隊在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提高隊伍志願者掌握家居安全評估及改善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為社區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精準的家居評估及改造服務,提高社區的安全性和舒適度。目前,該項目已為社區3位老人進行了家居安全改造,接下來還將繼續為有需要的居民進行家居安全改造。
據了解,美韻社區的仁和衛城小區率先成立了家居安全防護服務隊,該服務隊成員由物業和小區居民組成,專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免費的家居評估和改造服務。目前,美韻社區正逐步將這一做法推廣到其他小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鄭富楨